专利名称:苍术培育过程中的植株复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具体涉及苍术培育过程中的植株复壮方法。
背景技术:
苍术属于菊科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作为苍术药材入药,是一味常用中药,需求量大,主产于我国西北、东北及华北地区,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和明目的功效,主治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多种病症均具有治疗作用。另外,苍术还被广泛用于兽药及动物饲料添加剂,可预防动物多种流行病、提高动物食欲、增加睡眠等良性作用,上述这些因素致使苍术用量大增。我国苍术商品主要来源于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的野生资源,传统中药材道地产区为江苏省茅山。随着苍术需求量的逐年上升,原主产地甘、陕、晋、冀四省,在上世纪7(T80年代就由于连年超采,已经资源枯竭,上世纪8(T90年代资源开发转移到东北地区,到现在经过20年的采集利用,同样使该地区资源严重下降。目前,苍术的道地产区江苏茅山镇年产量不足50吨,已无商品可供。另据文献报道,有性繁殖通常是自然条件下苍术个体数目正常增加的唯一途径。然而,苍术为虫媒植物,行异花授粉,两性花和单性花异株,且单性花均为雌花,由于现存野生种群内个体数量稀少,座果率很低,这也成为苍术野生资源出现濒危的原因之一。因此,人为破坏因素和苍术自身的繁育特点,导致了野生资源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正常用药需求。与此同时,采挖野生苍术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已被部分地区高度重视,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地已出台政策禁止采挖野生苍术。由此,苍术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显著,亟待开展野生变家种栽培生产来解决。目前,采用人工种植的方法来解决苍术药材的供应不足。苍术的人工培育主要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但目前,苍术的人工栽培技术尚未成熟,属于野生变家种的初步试验阶段,公认的苍术栽 培技术在苍术栽培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物种退化现象,造成苍术产量较低、质量较差。苍术在夏天气温较高的时候会发生倒苗,随后气温降低又会继续生长,然而,倒苗后又生长的苍术,其抗虫害、抗病、抗旱涝能力严重下降,造成苍术生产的不稳定和退化,从而产量和质量较低,产出的苍术有效成分含量低,不符合《国家药典》的要求,目前国内尚无很好的技术对这一缺点予以克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苍术产量、质量的苍术植株复壮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苍术培育地里若有苍术植株发生倒苗现象,则将此块苍术培育地里的所 有苍术植株移栽到一块未经种植过苍术的新地里进行培育。所述苍术植株复壮方法隔四代实施一次。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I)对培育过程中有发生倒苗的苍术植株以及此块培育地里的其他苍术植株进行二次栽培以进行复壮,解决了目前苍术培育过程中的生物退化现象,提高了其抗虫害、抗病、抗旱涝能力,提高了苍术的产量,每亩产量平均高于未复壮的苍术197.99%,且生产出的苍术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其中苍术素平均含量为0.465%,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0.3%,而未经复壮过的苍术植株产出的苍术的苍术素平均含0.283%,另外,复壮后的苍术植株产出的苍术粗多糖、粗纤维平均含量均高于未经复壮的苍术。(2)经复壮过的苍术产量较稳定。(3)此复壮方法较简便,实施起来比较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国内至今无法解决的苍术培育中的生物退化现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法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苍术培育过程中会发生生物退化现象,造成苍术产量减少,质量较低。苍术在气温较高的时候会发生倒苗现象,随着气温降低又继续生长,此后生长的苍术,抗病虫、抗旱涝等能力较低,产量也较低且不稳定,本发明是以苍术植株发生倒苗为时机对苍术进行复壮,以解决其生物退化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苍术培育地里若有苍术植株发
生倒苗现象,则将此块苍术培育地里的所有苍术植株移栽到一块未经种植过苍术的新地里进行培育。所述苍术植株复壮方法隔四代实施一次,以防止苍术发生连作障碍。所述培育地最好是:海拔50(Tl OOOm的山坡地、带状地或梯地,宜东晒避西晒,生荒地、抛荒地好于熟地,最低海拔高度不宜低于200m。海拔30(T500m高度的种植地宜选阴面;海拔500m以上地区逐渐向阳,700m以上宜选阳坡,山峡两边坡地,通风好的山坡地有利防病。土质以含腐殖质多的砂质壤土为好。大面积的坡地应开厢成1.3m左右宽的地块,以利于排水和管理。。带状地、梯地均应在靠上一块崖面处开沟,过长的带状地应在适当的地方横向开沟,以利排水。秋冬播种与移栽的田块,应及早翻秋坑;春播、春栽,宜早冬耕地,以利疏松土壤和减少病虫害,移栽前再翻耕I次。下面我们结合所做的试验,经过复壮的苍术和未经复壮的苍术产量、质量的对比,来证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下表格中B代表未经复壮的苍术,A代表经复壮后的苍术:
表一:经复壮和未经复壮的苍术产量对比
权利要求
1.苍术培育过程中的植株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 苍术培育地里若有苍术植株发生倒苗,将此块苍术培育地里的所有苍术植株移栽到一块未经种植过苍术的新地里进行培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苍术培育过程中的植株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苍术植株 复壮方法隔四代实施一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具体公开了苍术培育过程中的植株复壮方法,具体是,苍术培育地里若有苍术植株发生倒苗现象,则将此块苍术培育地里的所有苍术植株移栽到一块未经种植过苍术的新地里进行培育,所述苍术植株复壮方法隔四代实施一次。经证明,复壮后的苍术在产量、质量上都明显优于未经复壮的苍术,其抗虫害、抗病、抗旱涝等抗性优于未经复壮的苍术,解决了苍术培育过程中的生物退化导致的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202148SQ2012100072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王炳利 申请人:王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