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紫丁香繁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紫丁香繁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紫丁香(Syringa oblata Iindl)别名华北紫丁香、龙柏。属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粗壮无毛,叶广卵形,通常宽大于长。圆锥花序,花紫色,具芳香味。花期4-5月,果实为荚果,9-10月果熟。植株高4 5m,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有沟裂,枝条光滑无毛。紫丁香性喜阳光,忌积水,耐寒,耐旱,稍耐荫,一般不需多浇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切忌栽于低洼阴湿处。如果栽在荫蔽环境中,则枝条细长较弱,花少且花序短小而松散。若种植地土壤瘠薄,虽然也能生长,但花少,且长势瘦弱。因此,宜栽在向阳、肥沃、土层深厚的地方,在盐碱地中生长不良。紫丁香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省(区)山地、沟谷以及贺兰山、六盘山和子午岭林区均有天然分布。随着国家对绿化工作的重视,城市绿化选植物品种的多样,紫丁香成为一个特有的品种,但种源主要靠采挖野生紫丁香,一方面对野生紫丁香种源的无序破坏,另一方面也适应不了城市绿化工作的要求,为了解决既要保护野生紫丁香种源又要适应城市绿化,本发明采用植物繁殖栽培的方法,研究实验出一种紫丁香繁殖栽培方法,可以快速繁殖,成活率高,解决供需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 目的在于利用植物繁殖栽培的方法,采用种子繁殖,做床育苗可以规模繁殖,工厂化生产,是解决大量需要紫丁香苗木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繁殖方法1、采种及种子处理紫丁香种子细小,果实成熟未开裂前迅速采收,以免散失水分。种子休眠期较长,初冬11月间需用木箱温沙层积,置于室外背阴地低温处理,于翌春3月中旬播种。2、作床因幼苗期怕水 劳,最好做高床条播。选择排水良好、较干燥、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做成长10.0m、宽1.5m、高15.0 20.0cm的高床,底肥施碳铵150 225kg/hm2、腐熟有机肥30 45t/hm2,并用硫酸亚铁150kg/hm2或退菌特150 225kg/hm2进行
土壤消毒。3、播种处理过的种子经过催芽有30%种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开始播种,播前床面喷水,第2天开浅沟条播,覆沙土 1.01 .5cm厚,上盖塑料薄膜,增温保湿。15d左右出土。幼苗生长缓慢,应注意揭膜、松土、除草。结合喷水,少施氮肥,促苗生长。幼苗期不能大水漫灌。二、栽培方法
1、移栽紫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栽植时需带上土坨,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栽植三至四年生大苗,应对地上枝干进行强修剪,一般从离地面30cm处截干,翌年即可开花。株距2 3m,可根据配置要求进行调整。栽植时多选二至三年生苗,栽植穴直径70 80cm、深506 0cm。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kg、骨粉100 600g,与土壤充分混合作基肥,基肥上面再盖I层土,然后放苗填土。2、水肥管理紫丁香对肥料要求不高,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形成,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株施磷、钾肥不超过75g、氮肥25g。若施用厩肥或堆月巴,需充分腐熟并与土壤均匀混拌,株施500g左右。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I次腐熟的堆肥,可补足土壤中的养分。栽后灌足水,以后每隔IOd浇I次水,连续浇3 5次。每次浇水后都要松土保墒,以利提高土温,促进新根迅速长出。以后每年春季,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I次透水,浇后立即中耕保墒。华北地区4 6月是紫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 3次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时,要注意排水防涝,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冻水。3、修剪紫丁香的修剪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枯枝及病枝,保留好更新枝。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2个芽剪掉,同时疏除部分内膛过密枝,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树形美观,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可把病虫枝、枯枝、纤细枝剪去,并对交叉枝、徒长枝、重叠枝、过密枝进行适当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保持树冠圆整,以利翌年生长和开花。4、病虫害防治紫丁香病害有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叶枯病等,可在发病前喷I 2次波尔多液,在灌丛下撒漂白粉或硫磺粉100g。紫丁香主要害虫有蚜虫、袋蛾及刺娥,用40%乐果乳剂800 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防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常规植物育苗方法,解决城市绿化需求紫丁香的市场需求,本方法操作简单 ,种植难度小,适应大规模种植。也是农民种植的一个新的项目,为农民脱贫致富拓展一条新的途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1、结合甘肃省宁县桂花园紫丁香种植做具体说明。(一)、繁殖方法1、采种及种子处理当年8月果实成熟未开裂前迅速采收,晾晒干初冬11月间需用木箱温沙层积,置于室外背阴地低温处理,2、作床翌春3月中旬播种,做高床条播选择排水良好、较干燥、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做成长10.0m、宽1.5m、高15.0 20.0cm的高床,底肥施碳铵150 225kg/hm2、腐熟有机肥30 45t/hm2,并用硫酸亚150kg/hm2或退菌特150 225kg/hm2进行土壤消毒。3、播种处理过的种子经过催芽有30%种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开始播种,播前床面喷水,第2天开浅沟条播,覆沙土 1.01 .5cm厚,上盖塑料薄膜,增温保湿。15d左右出土。幼苗生长缓慢,应注意揭膜、松土、除草。结合喷水,少施氮肥,促苗生长。幼苗期不能大水漫灌。(二)、栽培方法
1、移栽紫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栽植时需带上土坨,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栽植三至四年生大苗,应对地上枝干进行强修剪,一般从离地面30cm处截干,翌年即可开花。株距2 3m,可根据配置要求进行调整。栽植时多选二至三年生苗,栽植穴直径70 80cm、深506 0cm。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kg、骨粉100 600g,与土壤充分混合作基肥,基肥上面再盖I层土,然后放苗填土。2、水肥管理紫丁香对肥料要求不高,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形成,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株施磷、钾肥不超过75g、氮肥25g。若施用厩肥或堆月巴,需充分腐熟并与土壤均匀混拌,株施500g左右。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I次腐熟的堆肥,可补足土壤中的养分。栽后灌足水,以后每隔IOd浇I次水,连续浇3 5次。每次浇水后都要松土保墒,以利提高土温,促进新根迅速长出。以后每年春季,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I次透水,浇后立即中耕保墒。华北地区4 6月是紫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 3次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时,要注意排水防涝,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冻水。3、修剪紫丁香的修剪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枯枝及病枝,保留好更新枝。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2个芽剪掉,同时疏除部分内膛过密枝,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树形美观,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可把病虫枝、枯枝、纤细枝剪去,并对交叉枝、徒长枝、重叠枝、过密枝进行适当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保持树冠圆整,以利翌年生长和开花。4、病虫害防治紫丁香病害有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叶枯病等,可在发病前喷I 2次波尔多液,在灌丛下撒漂白粉或硫磺粉100g。紫丁香主要害虫有蚜虫、袋蛾及刺娥,用40%乐果乳剂800 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防治。经采用本发明繁殖栽培方法,当年育苗500平方米,成活率达92.6%,移栽成活率达86%,比野生采挖需苗效率高,保护环境,种植方法操作简单,种植难度小,适应大规模种植,也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紫丁香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繁殖育苗是在当年8月果实成熟未开裂前,迅速采收,晾晒干后,初冬11月间需用木箱温沙层积,置于室外背阴地低温处理,翌春3月中旬播种,做高床条播选择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做成长10.0m、宽1.5m、高15.0 20.0cm的高床,底肥施碳铵150 225kg/hm2、腐熟有机肥30 45t/hm2,并用硫酸亚150kg/hm2或退菌特150 225kg/hm2进行土壤消毒。;处理过的种子经过催芽有30%种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开始播种,播前床面喷水,第2天开浅沟条播,覆沙土 1.01 .5cm厚,上盖塑料薄膜,增温保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丁香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是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栽植穴直径70 80cm、深506 0cm。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kg、骨粉100 600g,与土壤充分混合作基肥,基肥上面再盖I层土,然后放苗填土。移栽后,进行水肥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可保证紫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一种紫丁香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形成,使开花减少;每年春季,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I次透水,浇后立即中耕保墒,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冻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紫丁香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紫丁香的修剪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2个芽剪掉,落叶后可把病虫枝、枯枝、纤细枝剪去,并对交叉枝、徒长枝、重叠枝、过密枝进行适当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保持树冠圆整,以利翌年生长和开花。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紫丁香繁殖栽培方法,紫丁香病害时,可在发病前喷I 2次波尔多液,在灌丛下撒漂白粉或硫磺粉IOOg ;紫丁香主要害虫有蚜虫、袋蛾及刺娥,用40%乐果乳剂800 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防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紫丁香繁殖栽培方法。该方法是在育苗当年8月果实成熟未开裂前,迅速采收,晾晒干后,初冬11月间需用木箱温沙层积,置于室外背阴地低温处理,翌春3月中旬播种,做高床条播选择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做成长10.0m、宽1.5m、高15.0~20.0cm的高床,底肥施碳铵150~225kg/hm2、腐熟有机肥30~45t/hm2,并用对土壤消毒。;处理过的种子经过催芽有30%种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开始播种,播前床面喷水,第2天开浅沟条播,覆沙土1.01~.5cm厚,上盖塑料薄膜,增温保湿,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本发明可以快速繁殖,成活率高,解决供需矛盾。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3202200SQ20121000794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李爱霞 申请人:李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