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萍盆式昆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7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浮萍盆式昆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害虫防控装置,是一种通过昆虫信息素对有害昆虫进行诱集、杀灭,来达到降低田间有害昆虫虫口密度减轻作物危害的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对农作物及食品安全认识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各种物理及生物的杀灭害虫方法,其中利用昆虫特有的信息素来诱杀害虫的水盆式诱捕器装置已运用多年。 但常规水盆式诱捕器诱捕效率受水盆中液面与诱芯距离及液面面积影响较大,在高温季节需经常添加诱捕盆中水位到规定位置才能有效保证诱捕率;且部分溺水死虫易沉于盆底而不易收集,支撑式安装对于高架作物等不适宜。本发明针对以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保证水盆式有害昆虫诱捕器的诱捕效率,并将省时、省工融为一体的新式农业害虫水盆式诱捕器。该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做到有害昆虫防控轻简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该装置由诱杀盆、浮力诱芯盒、固定杆、捞虫网、管脚支架构成;诱芯置于浮力诱芯盒内通过固定杆水平固定于诱杀盆中央,固定杆通过连接螺丝与捞虫网连接,并置于诱杀盆内底部,管脚支架通过诱杀盆外底部安装孔固定连接起到支撑诱杀盆作用。浮力诱芯盒由浮力底座、中空套杆、网纱防护罩、 遮阳顶盖构成,其中浮力底座、中空套杆、网纱防护罩为一体化设计,遮阳顶盖为螺口紧固件与中空套杆上部的丝扣连接,安装在浮力诱芯盒最顶端,可打开以便在浮力诱芯盒内放置诱芯或目标害虫的雌性成虫。捞虫网为硬质网件,直径略小于诱杀盆内径,收集溺水死虫时直接将固定杆垂直取出即可将死虫粘附在捞虫网上完成收集。诱杀盆圆筒形,内空,盆沿开有溢水孔3个,在不易使用管脚支架固定时可使用绳索悬挂固定;诱杀盆内盛有皂液,浮力诱芯盒通过固定杆与诱杀盆连接后漂浮于盆内皂液表面,并能够随皂液液面高低在固定杆上做垂直浮动,始终保持浮力诱芯盒内诱芯与皂液之间持有固定最佳诱杀距离。管脚支架上端安装于诱杀盆外底部安装孔内,下端设计有阻泥板,避免在松软土质安装本装置时由于重力失衡而产生自倾斜的意外。本发明的积极效果该浮萍盆式昆虫诱捕器诱芯盒可以随液面蒸发或降雨的变化而降低或升高,使诱芯与皂液之间保持绝对距离,从而避免了常规水盆式诱捕器诱捕效率随液面的变化不稳定的现状。该发明中捞虫网可一次性将溺水死虫从皂液中捞出,节省了收集死虫的时间。多余水量可通过诱杀盆上沿3个溢水孔溢出,不会造成盆顶漫水而使诱杀害虫溢出,保证了测报工作中统计计数的准确性;且3个溢水孔也可作为悬挂式安装的系绳口,安装形式多样化,以适合不同作物的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轻简化、集成化、高效化等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基本做到免维护,容易在田间安装,无公害,无污染,成本低廉,适用于大田、蔬菜田的害虫防治。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浮力诱芯盒结构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固定杆捞虫网结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诱杀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管脚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力诱芯盒2固定杆捞虫网3诱杀盆4管脚支架5浮力底座6中空套杆7网纱防护罩8遮阳顶盖构9固定杆10连接螺丝11和硬质塑料网件12 溢水孔13管脚支架安装孔14阻泥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浮萍盆式昆虫诱捕器装置由浮力诱芯盒(1)、固定杆捞虫网(2)、诱杀盆(3)及管脚支架(4)组成;诱芯装在浮力诱芯盒中(1),串接在固定杆捞虫网上(2),水平固定在诱杀盆(3)内中央,诱杀盆(3)内盛有皂液,浮力诱芯盒(1)通过固定杆(2)与诱杀盆(3)连接后漂浮于盆内皂液表面,并能够随皂液液面高低在固定杆上做垂直浮动,始终保持浮力诱芯盒内诱芯与皂液之间持有固定最佳诱杀距离。图4所示本发明的浮力诱芯盒(1)遮阳顶盖(5)、中空套杆(6)、网纱防护罩(7)、 组件由浮力底座(8)构成,其中中空套杆(6)、网纱防护罩、(7)浮力底座(8)为一体化设计, 遮阳顶盖(5)为螺口紧固件与中空套杆(6)上部的丝扣连接,安装在其最顶端,可打开以便在浮力诱芯盒(1)内放置诱芯或目标害虫的雌性成虫。图5所示本发明的固定杆捞虫网(2 )组件由固定杆(9 )、硬质网件(10 )、和连接螺丝(11)构成,固定杆(9)连接端通过连接螺丝(11)将硬质网件(10)组合成为一个整体,硬质网件(11)直径略小于诱杀盆(3)内径,收集溺水死虫时直接将固定杆(9)垂直取出即可将死虫粘附在硬质网件(11)上完成收集。图6所示本发明的诱杀盆(3),圆筒形,内空,盆沿开有溢水孔(12) 3个,在不易使用管脚支架(4)固定时可使用绳索悬挂固定,盆底留有管脚支架安装孔(13)3个,便于管脚支架(4)的安装。图7所示本发明的管脚支架(4),管脚杆(14)上端安装于诱杀盆外底部安装孔 (13)内,下端设计有阻泥板(15),避免在松软土质安装本装置时由于重力失衡而产生自倾斜的意外。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通过将有害昆虫特有的性信息素或其它引诱物质安装在浮力诱芯盒内并用固定杆水平固定于诱杀盆中央,固定杆通过连接螺丝与捞虫网连接,置于诱杀盆内底部;诱杀盆内盛有皂液,浮力诱芯盒通过固定杆与诱杀盆连接后漂浮于盆内皂液表面,并能够随皂液液面高低在固定杆上做垂直浮动,始终保持浮力诱芯盒内诱芯与皂液之间持有固定最佳诱杀距离;收集溺水死虫时直接将固定杆垂直取出即可将死虫粘附在捞虫网上完成收集;诱杀盆圆筒形,内空,盆沿开有溢水孔3个,在不易使用管脚支架固定时可使用绳索悬挂固定;管脚支架上端安装于诱杀盆外底部安装孔内起到支撑诱杀盆作用,下端设计有阻泥板,避免在松软土质安装本装置时由于重力失衡而产生自倾斜的意外。 本装置是一种通过昆虫性信息素对雄性有害昆虫进行诱集、杀灭,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保证水盆式有害昆虫诱捕器的诱捕效率,并将省时、省工融为一体的新式农业害虫水盆式诱捕器。
权利要求
1.浮萍盆式诱捕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诱杀盆、浮力诱芯盒、固定杆捞虫网、 管脚支架构成;诱芯置于浮力诱芯盒内通过固定杆水平固定于诱杀盆中央,浮力诱芯盒可打开以便在浮力诱芯盒内放置诱芯或目标害虫的雌性成虫;捞虫网为硬质网件,直径略小于诱杀盆内径;诱杀盆圆筒形,内空,盆沿开有溢水孔3个,在不易使用管脚支架固定时可使用绳索悬挂固定;诱杀盆内盛有皂液,浮力诱芯盒通过固定杆与诱杀盆连接后漂浮于盆内皂液表面,并随皂液液面高低在固定杆上做垂直浮动,始终保持浮力诱芯盒内诱芯与皂液之间持有固定最佳诱杀距离管脚支架上端安装于诱杀盆外底部安装孔内,下端设计有阻泥板,避免在松软土质安装时失衡而产生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盆式诱捕器装置,其特征是浮力诱芯盒可打开以便在浮力诱芯盒内放置诱芯或目标害虫的雌性成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盆式诱捕器装置,其特征是该浮萍盆式昆虫诱捕器诱芯盒可以随液面蒸发或降雨的变化而降低或升高,使诱芯与皂液之间保持绝对距离,从而避免了常规水盆式诱捕器诱捕效率随液面的变化不稳定的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盆式诱捕器装置,其特征是捞虫网可一次性将溺水死虫从皂液中捞出,节省了收集死虫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盆式诱捕器装置,其特征是诱杀盆上沿3个溢水孔溢出,不会造成盆顶漫水而使诱杀害虫溢出,保证了测报工作中统计计数的准确性;且3个溢水孔也可作为悬挂式安装的系绳口,安装形式多样化,以适合不同作物的使用。
全文摘要
浮萍盆式昆虫诱捕器,通过有害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达到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减轻作物危害的目的。它由浮力诱芯盒(1)、固定杆捞虫网(2)、诱杀盆(3)、管脚支架(4)构成。诱芯置于浮力诱芯盒内串于固定杆上,固定杆通过螺丝与捞虫网连接,并置于诱杀盆内底部,管脚支架起支撑诱杀盆的作用。诱杀盆圆形,盆沿开溢水孔3个,在不易使用管脚支架支撑时可使用绳索悬挂固定;浮力诱芯盒可随盆内皂液液面升降在固定杆上做垂直运动,以此固定诱芯与皂液之间为最佳诱杀距离;捞虫网直径略小于诱杀盆内径,收集溺水死虫时直接将固定杆垂直取出即可将死虫粘附在捞虫网上完成收集;管脚支架上端安装于诱杀盆外底部安装孔内,下端设阻泥板,避免在松软土质安装时发生倾斜。
文档编号A01M1/20GK102524215SQ2012100442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叶安华, 司升云, 司越, 周利琳, 周国林, 彭玲, 望勇, 黄新学 申请人:司越,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