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成活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178922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运输流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市场对鲜活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品保活运输技术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菱鲆在运输过程中所采用的保活方法基本还是一些传统的带水运输方法。即将鱼放入海水中连续充气的活鱼运输车法和将鱼放入海水中充入纯氧密封的包装箱运输法,但以上方法都存在保活时间不够长、有效运载量低、运输过程中海水易引起污染和腐蚀等问题。日本等渔业发达国家相继将生态冰温技术应用于部分海产动物的长距离无水保活运输。我国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相继报道过采用低温保活技术保存菲律宾蛤仔、牙鲆、大菱鲆、日本对虾等试验。鱼类冰温无水保活运输的原理是将活鱼的温度降至接近其生态冰温,使鱼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大幅度降低鱼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冰温无水运输活鱼。鱼类采用冰温保活运输时需要先将活鱼的温度降至接近其生态冰温,但容易引起鱼的应激反应和冻伤,造成运输过程中成活率下降。目前国内外大菱鲆的冰温无水运输实验采用缓慢梯度降温,充入纯氧后密封于低温下进行保活运输;这种方法存在运输过程中鱼体冻伤和应激反应等问题,特别是长时间冰温运输中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鱼体对低温的耐受力、降低应激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增加大菱鲆对低温的耐受力、降低应激反应,以提高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的成活率。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将准备运输的大菱鲆停食2天,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5°C,然后向该养殖海水中加入维生素C至50mg/L,海藻糖至O. Ig/L,继续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一 O. 5°C,在整个降温过程中连续充气;IOmin后开始无水充氧包装,同时控制温度在-O. 51至21。进一步,所述的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5°C的降温幅度为每Ih不大于2°C;所述的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O. 5°C的降温幅度为每Ih不大于1°C。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I)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非还原性糖,自身性质非常稳定。海藻糖对生物体具有神奇的保护作用,是因为海藻糖在高温、高寒、高渗透压及干燥失水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在细胞表面能形成独特的保护膜,有效地保护蛋白质分子不变性失活,从而维持生命体的生命过程和生物特征。2)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的愈合;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机体寿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防止自由基对机体的伤害;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 免疫力。3)经过本发明处理后的大菱鲆,对低温的耐受力和抗应激能力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2011年11月,在青岛市通用水产养殖公司将准备运输的50尾大菱鲆(平均体重600g)停食2天,放入装有I立方米大菱鲆养殖海水的容积为2立方米的玻璃钢桶中,海水温度12°C,采用室外自然降温方式经过4h将水温缓慢降至5°C,然后向水体中加入50ug维生素C、0. Ig海藻糖,采用冷却机经过6h继续降温至-O. 5°C,在整个降温过程中连续充气;IOmin后开始无水充氧包装,同时控制温度在-O. 5°C至2°C。同时另有50尾大菱鲆(平均体重600g)同样停食2天,放入装有I立方米大菱鲆养殖海水的容积为2立方米的玻璃钢桶中,海水温度12°C,采用室外自然降温方式经过4h将水温缓慢降至5°C,然后采用冷却机经过6h继续降温至-O. 5°C,降温过程中连续充气;IOmin后开始无水充氧包装,同时控制温度在-O. 5°C至2°C。从无水充氧包装结束开始计时,50h后,将大菱鲆放入2°C的海水中进行恢复,恢复过程中海水连续充气,环境温度为6°C。恢复20h后观察计算大菱鲆成活率,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组成活率为98%,而不添加维生素C和海藻糖的对照组大菱鲆成活率为88%。说明本发明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大菱鲆的冰温无水运输的成活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准备运输的大菱鲆停食2天,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5°C,然后向该养殖海水中加入维生素C至.50mg/L,海藻糖至O. lg/L,继续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一 O. 5°C,在整个降温过程中连续充气;10min后开始无水充氧包装,同时控制温度在-O. 5°C至2°C。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5°C的降温幅度为每Ih不大于2V ;所述的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O. 5°C的降温幅度为每Ih不大于1°C。
全文摘要
一种提高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准备运输的大菱鲆停食2天,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5℃,然后向该养殖海水中加入维生素C至50mg/L,海藻糖至0.1g/L,继续缓慢降低养殖海水温度至-0.5℃,在整个降温过程中连续充气;10min后开始无水充氧包装,同时控制温度在-0.5℃至2℃。本发明应用于大菱鲆运输流通领域,经过本发明处理后的大菱鲆,对低温的耐受力和抗应激能力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大菱鲆冰温无水运输的成活率。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613117SQ20121010230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4日
发明者刘淇, 曹荣, 殷邦忠, 温锦力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