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32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和沙地改良剂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农业日益发展以及城镇化加快,世界各国土地退化严重,土 地沙化速度加快,土地日趋贫瘠,土地质量日趋下降,导致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耕地不断减少。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影响我国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虽然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对退化土地的治理改良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土地退化依然严重。因此,加强沙化土地治理,改良沙化土壤,防止沙化土地继续退化,保护土地环境,形势迫在眉睫。由于沙质土壤颗粒松散,流动性较强,颗粒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使土地资源和土地生产力受到破坏,造成土地表面被侵蚀和水分流失。因此,改善沙质土壤团粒结构,提高沙质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以减少水力风力对沙质土壤的侵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种土壤改良剂相继问世,并为改良沙化土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腐殖酸与微生物菌剂复合制得的沙退化土壤修复制剂(CN101182418A),于开春后夏季到来前开沟覆盖施用于种植甘草的沙退化土壤中,并经过1-2年的田间管理。该技术的缺点在于腐殖酸和微生物菌剂价格昂贵;适用范围窄,仅适用于种植甘草的沙退化土壤;采用沟施土壤修复制剂,不能均匀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见效慢,需1-2年方可见效。也有使用丙烯酸为主要成分的土壤改良保墒剂(CN 1597844A),但丙烯酸为化学制剂,不但成本较高且有潜在的二次污染风险,并且不具有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膨润土制造沙地改良剂的生产方法和一种沙地改良剂的应用方法。本方法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见效快,一次性施入长久受益,是真正的绿色环保沙质土壤改良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膨润土经提纯、改性处理,并加入专用添加剂生产出沙地改良剂;2)在平整好的沙地、旱作农田和缺水农田上,将沙地改良剂通过人工或机械均匀撒施在沙质土壤表面;3)利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使沙地改良剂与沙质土壤在耕层内均匀混合;4)经充分浇水,使沙地改良剂吸水发挥其胶黏性,使其更好的与沙质土壤结合形成土壤团粒,从而达到节水、保水、保肥、防风固沙的目的,实现种植作物的增产增收。本方法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见效快,一次性投入长久受益,是真正绿色环保的沙质土壤改造方法。所述沙地改良剂的施用量为5t/hm2 60t/hm2 ;最佳施用量为30t/hm2。在撤施沙地改良剂的同时结合有机肥料的施入或秸杆还田,或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配合生物菌剂、腐殖酸、粉煤灰中的一种或起任意组合共同使用,可达到更好的改良效果。播种前浇水,要求要充分灌透。作物生长期浇水则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减少灌水次数,或减少每次灌水的量。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情况下,若未添加沙地改良剂的沙地灌溉次数为6次/年,则添加沙地改良剂后的灌溉次数最多可减少到4次/年;若未添加沙地改良剂的沙地灌溉时间为60分钟/次,则添加沙地改良剂的沙地灌溉时间可减为40分钟/次以下,灌水量至少节约55%以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沙地改良剂作为一种新的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本发明中的沙地改良剂主要用于沙质土壤、旱作农田、缺水农田改造,也可以用作盐碱土、贫瘠土、黄泥土、易板结土的土壤改造以及荒漠化治理和各种固沙工程。应用于水稻种植时效果更佳。。沙地改良剂用于水稻育秧时可以增加起苗时的抱土量,搬运时不易散落,利于秧苗成活;在水稻田中加入适量的沙地改良剂可以增加稻秧的叶面积、分蘖数和每穗的粒数,同时增加保水能力,减少灌水次数。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I)沙地改良剂采用纯天然矿物提炼而成,造价便宜、简单易得、改善土壤结构的同时又不污染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还能中和盐碱土,并起到良好的改造效果,见效快,一次性投入长久受益。2)沙质土壤颗粒间孔隙大、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保水性差、蓄水力弱,不耐旱,而沙地改良剂的吸水率高达500%以上,体积能随所吸收的水分增大10-30倍,施入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团聚体的数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既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减少水分下渗,节省灌溉用水,减少浇水工时,延长灌水间隔,又固定了沙粒,防止沙粒流动,减少水土流失,且可含蓄水源,于前一年的秋季施入后可以充分吸收秋冬两季的降水。3)沙质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快、积累下来的比较少,由此导致土壤保肥性差,各种养份都比较贫乏。沙地改良剂可以强力吸附和固着肥料中的有效成份,防止灌水过频而导致的肥料下渗,减少肥力流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促进土质壤化,促进根系发育,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农田成本,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4)沙地改良剂对于一些受重金属(例如汞、铅等)污染的土壤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它的离子交换性能把土壤中的重金属固定下来,即对重金属进行钝化,降低其生物有效性,以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总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对膨润土的深加工,在加入专用添加剂后使其吸水性、膨胀性、胶黏性均有大幅度提高,其中吸水率由原来的120%提高到500%以上,膨胀指数由原来的4 5ml/2g提高到26ml/2g以上、胶黏性由原来的80ml/15g提高到600ml/15g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本实验安排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镇敬老院,改造前测量土质为中度沙化。该示范田改造前,只可以种植一些低产农作物,如绿豆、荞麦等,且每年须灌水6次,每亩每次灌水须60分钟。将沙地改良剂按30t/hm2均匀撒施在沙质土表面,结合旋耕机的旋耕作业,使沙地改良剂与沙质土壤在耕层内均匀混合,充分灌透。沙质土壤改造后种植玉米,相比未改造土地增产60%以上,增产效果明显。
实施例2本实验安排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福兴村,改造前测量土质为重度沙化。将沙地改良剂按24t/hm2均匀撒施在沙质土表面,同时结合15t/hm2有机肥撒施,以旋耕机的旋耕作业,使沙地改良剂、有机肥与沙土在耕层内均匀混合,充分灌透。土壤改造后种植花生,相比单施有机肥的沙地增产64. 5%。实施例3本实验安排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好土甸子村,改造前测量土质为轻度沙化。将沙地改良剂按30t/hm2均勻撒施在沙质土表面,同时结合有15t/hm2机肥的施入与3t/hm2玉米秸杆还田,以旋耕机的作业进行搅拌,使沙地改良剂、有机肥、秸杆与沙土在耕层内均匀混合,充分灌透。土壤改造后种植燕麦,当年相比未施未沙地改良剂的对照增产60%,第二年增产64%,增产效果明显。通过多年比较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完全用于规模化生产。经过连续三年的田间试验,不断完善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技术,经归纳总结,得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所述方法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膨润土经提纯、改性处理,并加入专用添加剂生产出沙地改良剂; 2)在平整好的沙地、旱作农田和缺水农田上,将沙地改良剂通过人工或机械均匀撒施在沙质土壤表面; 3)利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使沙地改良剂与沙质土壤在耕层内均匀混合; 4)经过浇水,使沙地改良剂吸水发挥其胶黏性,使其与沙质土壤结合形成土壤团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地改良剂的吸水率达到500%以上,膨胀指数达到26ml/2g以上,胶黏性达到600ml/15g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地改良剂的施用量为5t/hm2 60t/h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地改良剂的施用量为30t/hm2。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撒沙地改良剂时,配合生物菌剂、腐殖酸、有机肥、秸杆、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共同使用。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沙地改良剂在旱作农田、缺水农田以及盐碱土、贫瘠土、黄泥土、易板结土的土壤改造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润土生产沙地改良剂的方法及应用,其步骤为1)膨润土经提纯、改性处理,并加入专用添加剂生产出沙地改良剂;2)在平整好的沙地、旱作农田和缺水农田上,将沙地改良剂通过人工或机械均匀撒施在沙质土壤表面;3)利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使沙地改良剂与沙质土壤在耕层内均匀混合;4)经充分浇水,使沙地改良剂吸水发挥其胶黏性,使其更好的与沙质土壤结合形成土壤团粒,从而达到节水、保水、保肥、防风固沙的目的,实现种植作物的增产增收。本发明的沙地改良剂主要用于沙质土壤、旱作农田、缺水农田改造,也可以用作盐碱土、贫瘠土、黄泥土、易板结土的土壤改造以及荒漠化治理和各种固沙工程。应用于水稻种植时效果更佳。
文档编号A01B79/02GK102656971SQ20121011325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刘景辉, 戴云仙, 郝国成 申请人:郝国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