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子参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18545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子参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的种植方法,尤其是太子参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太子参为石竹科孩儿参heterophlla(Miq. ) Pax ex Pax et
Hoffm.的地下块根,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
太子参是我国一味常用药材,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而野生太子参遭受掠夺性采挖,资源日
趋枯竭;太子参还具有生态植物特性,其种植对环境要求严格,可以带来好的环境生态效.、
Mo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太子参种植方法,以确保种植的太子参能够达到国家中药材
质量管理规范。本发明的提供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选地
太子参对土壤要求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弱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为好,要求PH值在6 7. 2之间,耕作层在30 cm左右;
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1995) —级或二级标准;基地空气环境要求,空气无污染,符合《大气环境质量要求》(GB3095 1996) —级或二级标准;
2整地
整地时间每年9月下旬进行第一次整地、翻晒,太子参种植时,再进行一次整地,10月 11月;
整地方法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休闲地上,采用耕翻或人工翻挖,深度20 cm以上;
3消毒
消毒时间在第二次整地时,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即每年10月 11月,选择晴天,严禁在雨天进行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和50%辛硫磷乳油稀释800倍液喷雾于土表;
4施基肥
施基肥时间结合第二次整地,即10月 11月底;
施基肥量每亩施怄熟的牛、猪圈肥1200 kg 1500 kg,有机复合肥110 kg ;
施基肥方法把怄熟的牛、猪圈肥和有机复合肥均匀混合后,将基肥撒匀于整好的地块上,用犁翻或人工翻入地内,再深耕,用人工耕或牛耙耙细、耙均;
5开厢
施好基肥的每一块地整理呈厢形,每一块地厢宽1500cm、厢高30 Cm、沟宽25 Cm、沟深25 cm,四周开好排水沟,厢长因地形而定,但最长不能超过18m,厢面作呈弓背形;要求深耕翻地,精细耙地,反复交叉耙地碎土,直到土壤完全碎细为止,要求耙深、耙细、耙透、平整土地并拣出杂草;
6栽培
栽培时间11月至12月下旬;
栽培方式采用条播进行栽培;
种参选择选择健壮、芽头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为害的,粗>2. O mm的优良种参栽培;
栽培密度摆种参时,按株距7 cm摆入开好的沟内,亩用种参量25 kg 30 kg ;
覆土 用厢沟内的细土进行覆盖种参,覆土深度为5 cm 6 cm,即距芽头上面覆土深5cm 6 Cm,覆土后的厢面呈弓背形,用锄头轻轻压实厢面土壤;
7中耕除早
中耕除草时间参苗齐苗后,即每年3月初进行第一次浅表土中耕除草,到参苗封行后,停止中耕,以后见草就除,保持参田无杂草;
中耕除草方法第一次中耕除草,可用小锄头轻轻翻挖拣出杂草,以后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在太子参种植基地内,严禁采用化学除草法或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化学除草剂;
杂草处理每次拔出的杂草,需集中堆级,用于晒干焚烧作草木灰或经充分腐熟作农家月巴,严禁随意堆放于厢面或沟内;
8追肥
追肥时间和次数太子参追肥一般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结合第一次 中耕除草进行一次追肥,4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
施用方式第一次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沿太子参的行间均匀地把肥料撒于行内,用小锄头轻轻松土,把肥料盖入土内,注意不要把肥料撒在叶片上,以免灼伤叶片,选择在早晨露水干后为宜,严禁雨天施肥;第二次追肥,采用叶面喷施,7 10天喷施一次,一般2 3次即可,喷施在早上9 00 11 :00,下午16 00 18 30进行;
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第一次追肥,有机复合肥25 kg /亩 30 kg /亩,尿素2. 5 kg /亩;第二次追肥,用磷酸二氢钾O. 15 kg /亩,配成O. 3%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9培土
培土时间第一次追肥完毕;
培土方法用铁铲或铲锄从空沟中铲细土培于厢面,注意不损伤参苗的茎、叶;
培土厚度1 cm I. 5 cm ;
10灌溉
灌溉水质量用于太子参基地的灌溉水必须达到GB5084 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二级标准,并且每年检测一次;
灌溉时间及次数种植后若遇干旱,可浇水I 2次;
在太子参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根据降雨情况及时检查,当太子参叶片出现轻度萎蔫时,则进行灌溉;
灌溉次数应根据需要及降雨情况决定,夏天干旱,可在早晚灌水,切勿在阳光暴晒下进
行;
灌溉方法及用水量太子参灌溉均采用人工喷洒的方法,每次浇灌以将地面10 cm 15cm耕作层烧透为宜;11排水
在种植时,大田四周加开深沟,以利于及时排水;
定期检查,每月检查I 2次,发现沟内有积土,应立即排除积土,同时检查厢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覆土,使之保持弓背形;
不定期检查,大雨过后,要检查四周与厢沟是否排水畅通,若排水不畅通,应及时疏通,同时,检查厢面是否被冲洗,若有则覆土,使之保持弓背形。 本方法种植的太子参能够达到国家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太子参质量优质、安全,完全可以替代野生太子参的药用价值,太子参种植周期短,效益高,成为农民脱贫致
富的主导产业。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选地
施秉紫荆基地海拔高度800m 1000m,坡度〈15°,在>15°时,改成梯带,既有灌溉条件,又有排水条件,距主干公路2km,周围无同种同属植物。
气候条件
基地位于东径108°04 ' 108°23 ',纬度26°25 ' 27°02 '之间。气温温暖湿润,的平均气温14°C,年有效积温500(TC 560(T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280天/年。雨水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2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958 1195h,年太阳辐射总量为84. 44
卡 / cm 20土壤条件
基地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变质岩,耕地主要为黄壤、黄棕壤土。土壤pH6 7、有机质含量 3. 5% 6. 72%、全氮含量 2. 5g/kg 6. 57g/kg、有效磷 4. 99mg/kg 10. 4mg/kg、速效钟 33. 9mg/kg 124. 6mg/kg。2 整地
当年9月下旬进行第一次整地、翻晒,太子参种植时,再进行一次整地,10月 11月; 整地方法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休闲地上,采用耕翻或人工翻挖,深度20 cm以上;
3消毒
消毒时间在第二次整地时,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即当年10月 11月,选择晴天,严禁在雨天进行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喷雾土表和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喷于土表;
4施基肥
施基肥时间结合第二次整地,即当年11月中旬;
施基肥量亩施怄熟的牛、猪圈肥1400 kg,有机复合肥110 kg。施基肥方法把怄熟的牛、猪圈肥和有机复合肥均匀混合后,将基肥撒匀于整好的地块上,用犁翻或人工翻入地内,再深耕,用人工耕或牛耙耙细、耙均;
5开厢
施好基肥的每一块地整理呈厢形,每一块地厢宽1500cm、厢高30 Cm、沟宽25 Cm、沟深25 cm,四周开好排水沟,厢长因地形而定,但最长不能超过18m,厢面作呈弓背形;要求深耕翻地,精细耙地,反复交叉耙地碎土,直到土壤完全碎细为止,要求耙深、耙细、耙透、平整土地并拣出杂草。6 栽培
栽培时间当年12月中旬;
栽培方式采用条播进行栽培;
种参选择选择健壮、芽头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为害的,粗>2. O mm的优良种参栽培; 栽培密度摆种参时,按株距6 cm摆入开好的沟内,亩用种参量33 kg ;
覆土 用厢沟内的细土进行覆盖种参,覆土深度为5 cm 6 cm,即距芽头上面覆土深5cm 6 Cm,覆土后的厢面呈弓背形,用锄头轻轻压实厢面土壤; 7中耕除早
中耕除草时间参苗齐苗后,即每年3月初进行第一次浅表土中耕除草,到参苗封行后,停止中耕,以后见草就除,保持参田无杂草;
中耕除草方法第一次中耕除草,可用小锄头轻轻翻挖拣出杂草,以后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在太子参种植基地内,严禁采用化学除草法或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化学除草剂;
杂草处理每次拔出的杂草,需集中堆级,用于晒干焚烧作草木灰或经充分腐熟作农家月巴,严禁随意堆放于厢面或沟内;
8追肥
追肥时间和次数太子参追肥一般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结合第一次 中耕除草进行一次追肥,4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
施用方式第一次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沿太子参的行间均匀地把肥料撒于行内,用小锄头轻轻松土,把肥料盖入土内,注意不要把肥料撒在叶片上,以免灼伤叶片,选择在早晨露水干后为宜,严禁雨天施肥;第二次追肥,采用叶面喷施,7 10天喷施一次,一般2 3次即可,喷施在早上9 00 11 :00,下午16 00 18 30进行;
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第一次追肥,有机复合肥30 kg /亩,尿素2. 5 kg /亩;第二次追肥,用磷酸二氢钾O. 15 kg /亩,配成O. 3%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9培土
培土时间第一次追肥完毕;
培土方法用铁铲或铲锄从空沟中铲细土培于厢面,注意不损伤参苗的茎、叶;
培土厚度1 cm I. 5 cm ;
10灌溉
在太子参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根据降雨情况及时检查,当太子参叶片出现轻度萎蔫时,则进行灌溉;
灌溉次数应根据需要及降雨情况决定,夏天干旱,可在早晚灌水,切勿在阳光暴晒下进
行;
灌溉方法及用水量太子参灌溉均采用人工喷洒的方法,每次浇灌以将地面12 cm耕作层浇透;
11排水
在种植时,大田四周加开深沟,以利于及时排水;
定期检查,每月检查2次,发现沟内有积土,应立即排除积土,同时检查厢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覆土,使之保持弓背形; 不定期检查,大雨过后,要检查四周与厢沟是否排水畅通,若排水不畅通,应及时疏通,同时,检查厢面是否被冲洗,若有则覆土,使之保持弓背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太子参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 太子参对土壤要求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弱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为好,要求PH值在6 7. 2之间,耕作层在30 cm左右; 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1995) —级或二级标准;基地空气环境要求,空气无污染,符合《大气环境质量要求》(GB3095 1996) —级或二级标准; (2)整地 整地时间每年9月下旬进行第一次整地、翻晒,太子参种植时,再进行一次整地,10月 11月; 整地方法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休闲地上,采用耕翻或人工翻挖,深度20 cm以上; (3)消毒 消毒时间在第二次整地时,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即每年10月 11月,选择晴天,严禁在雨天进行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和50%辛硫磷乳油稀释800倍液喷雾于土表; (4)施基肥 施基肥时间结合第二次整地,即10月 11月底; 施基肥量每亩施怄熟的牛、猪圈肥1200 kg 1500 kg,有机复合肥110 kg ; 施基肥方法把怄熟的牛、猪圈肥和有机复合肥均匀混合后,将基肥撒匀于整好的地块上,用犁翻或人工翻入地内,再深耕,用人工耕或牛耙耙细、耙均; (5)开厢 施好基肥的每一块地整理呈厢形,每一块地厢宽1500cm、厢高30 Cm、沟宽25 Cm、沟深25 cm,四周开好排水沟,厢长因地形而定,但最长不能超过18m,厢面作呈弓背形; 要求深耕翻地,精细耙地,反复交叉耙地碎土,直到土壤完全碎细为止,要求耙深、耙细、耙透、平整土地并拣出杂草; (6)栽培 栽培时间11月至12月下旬; 栽培方式采用条播进行栽培; 种参选择选择健壮、芽头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为害的,粗>2. O mm的优良种参栽培; 栽培密度摆种参时,按株距7 cm摆入开好的沟内,亩用种参量25 kg 30 kg ; 覆土 用厢沟内的细土进行覆盖种参,覆土深度为5 cm 6 cm,即距芽头上面覆土深5cm 6 Cm,覆土后的厢面呈弓背形,用锄头轻轻压实厢面土壤; (7)中耕除早 中耕除草时间参苗齐苗后,即每年3月初进行第一次浅表土中耕除草,到参苗封行后,停止中耕,以后见草就除,保持参田无杂草; 中耕除草方法第一次中耕除草,可用小锄头轻轻翻挖拣出杂草,以后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在太子参种植基地内,严禁采用化学除草法或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化学除草剂; 杂草处理每次拔出的杂草,需集中堆级,用于晒干焚烧作草木灰或经充分腐熟作农家月巴,严禁随意堆放于厢面或沟内;(8)追肥 追肥时间和次数太子参追肥一般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结合第一次 中耕除草进行一次追肥,4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 施用方式第一次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沿太子参的行间均匀地把肥料撒于行内,用小锄头轻轻松土,把肥料盖入土内,注意不要把肥料撒在叶片上,以免灼伤叶片,选择在早晨露水干后为宜,严禁雨天施肥;第二次追肥,采用叶面喷施,7 10天喷施一次,一般2 3次即可,喷施在早上9 :00 11 :00,下午16 :00 18 30进行; 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第一次追肥,有机复合肥25 kg /亩 30 kg /亩,尿素2. 5 kg /亩;第二次追肥,用磷酸二氢钾O. 15 kg /亩,配成O. 3%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9)培土 培土时间第一次追肥完毕; 培土方法用铁铲或铲锄从空沟中铲细土培于厢面,注意不损伤参苗的茎、叶; 培土厚度1 cm I. 5 cm ; (10)灌溉灌溉水质量用于太子参基地的灌溉水必须达到GB5084 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二级标准,并且每年检测一次; 灌溉时间及次数种植后若遇干旱,可浇水I 2次; 在太子参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根据降雨情况及时检查,当太子参叶片出现轻度萎蔫时,则进行灌溉; 灌溉次数应根据需要及降雨情况决定,夏天干旱,可在早晚灌水,切勿在阳光暴晒下进行; 灌溉方法及用水量太子参灌溉均采用人工喷洒的方法,每次浇灌以将地面10 cm 15cm耕作层烧透为宜; (11)排水 在种植时,大田四周加开深沟,以利于及时排水; 定期检查,每月检查I 2次,发现沟内有积土,应立即排除积土,同时检查厢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覆土,使之保持弓背形; 不定期检查,大雨过后,要检查四周与厢沟是否排水畅通,若排水不畅通,应及时疏通,同时,检查厢面是否被冲洗,若有则覆土,使之保持弓背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子参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2整地;3消毒;4施基肥;5开厢;6栽培;7中耕除草;8追肥;9培土;10灌溉;11排水。本方法种植的太子参能够达到国家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太子参质量优质、安全,完全可以替代野生太子参的药用价值,太子参种植周期短,效益高,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668833SQ2012101331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罗义怀, 罗应军 申请人:贵州玉清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