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红土鸡枞菌的方法

文档序号:204868阅读:19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栽培红土鸡枞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ー种野生菌人工驯化后的栽培方法,具体地是人工栽培红土鸡揪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HlMi取寝^Oudemans i e I la radicata var. alba )是云南特有的野生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只生长在云南红土高原,海抜1800米以上的地区。夏秋季常常生长在呈弱酸性的红色土壌潮湿林地上,故名红土鸡揪菌,属中低温型菌类,野生产量极低,十分珍贵。其外观怡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红土鸡揪菌,菇体大、菌柄粗长、菌盖表面灰褐色、菌柄白色、菇盖厚实、品质优良。目前,国内外没有任何规模化栽培红土鸡揪子实体的报道,更没有一年四季栽培红土揪菌的先例。因红土鸡揪菌特殊的营养、味道和保健作用,野生菌 菇价格一直很高,单纯采摘野生红土鸡揪菌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截止本专利申请前,在我国专利申请中涉及鸡揪菌种植的不上10项,并且均没有获得授权,主要问题是菌种证明力度弱,没有获得保藏认可,其提出的鸡揪菌难以确认。因红土鸡揪菌特殊的营养、味道和保健作用,野生菌产品价格一直很高,单纯采摘野生红土鸡揪菌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为此,非常有必要进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开发。本发明使野生红土鸡揪菌人工驯化栽培迈出了第三步,进行了野生红土鸡揪菌人エ驯化母种继续培育栽培种后的人工直接种植红土鸡揪菌的技术实用化,并得以实现,为云南省珍贵野生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产业技术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获得野生红土鸡揪菌人工驯化母种后,再继续培育栽培种后的直接人工种植红土鸡揪菌的方法。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过程是这样的,人工栽培红土鸡揪菌的方法,过程方法为
第一歩、培养基质配方、制作,物质组成和组份重量为各种农作物秸杆、或其他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或林业下脚料为主栽培原料,重量份数为68 88份,麦麸5 12份、米糠2 9份、玉米粉2 8份、糖I份、过磷酸钙I份、磷酸ニ氢钾I份,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5%、用柠檬酸调pH值5. O 6.5 ;
第二步、栽培培养基质制作,将培养基质配方混合好的物质放入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こ烯塑料袋中,灭菌、冷却后得栽培培养基,无菌条件下采用一端或者两端接种方法接入人エ驯化红土鸡揪菌栽培种,接种后置于10 30°C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成为成熟菌棒;
第三步、去掉菌棒表层的塑料袋进行覆土床栽培,或者不去除塑料袋在袋ロ覆土直接出红土鸡揪菌。
采用成熟菌棒进行覆土栽培出菌菇时,覆土厚度为2 15厘米,保持栽培温度为12 30°C,空气相对湿度55% 95% ;出菌后进行疏理,每袋或者每100平方厘米留菌2 5朵;当菌盖将要展平但边缘还内收时采收。其中、各种农作物秸杆、或其他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或林业下脚料为主栽培原料,它们混合使用,或者単独使用,或者两者混合使用。所述的农作物秸杆是指稻草、麦草、玉米杆、豆杆、花生杆、油菜杆、棉杆和麻杆等,所述的其他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是指棉籽壳、花生壳、玉米芯、酒糟、药渣、蔗渣、菌渣、果壳和各种粮食颗粒的外壳等;所述的林业下脚料是指锯末、木屑、竹屑、树枝丫材、边材废料、木片、木块及木段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次将野生红土鸡揪菌人工驯化获得的原始母种再继续培育成栽培种后,直接用人工栽培方法种植出红土鸡揪菌,实现了技术产业化的最后一夫;种出的红土鸡揪菌品质好、产量高,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本发明主要内容是制备方法,故无具体的附图提供。本发明涉及的红土鸡揪菌(ifcofefflmsieWa radicata var. alba )已申报生物活性材料保存,自定义编名为FBM-001,以于2012年4月1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进行了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5970,并证明存活。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给出ー些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说明。实施例I :人工栽培红土鸡揪菌的方法 栽培方法过程为
第一歩、培养基质配方、制作,物质组成和组份重量为稻草20份、麦草20份、蔗渣20份、木屑18份、麦麸5份、米糠2份、玉米粉2份、糖I份、过磷酸钙I份、磷酸ニ氢钾I份,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5%、用柠檬酸调pH值5. O 6. 5 ;
第二步、栽培培养基质制作,将培养基质配方混合好的上述物质放入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こ烯塑料袋中,灭菌、冷却后得栽培培养基,无菌条件下采用一端接种方法接入人工驯化红土鸡揪菌栽培种,接种后置于10 30°C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成为成熟菌棒;
第三步、去掉菌棒表层的塑料袋进行覆土床栽培,直接种出红土鸡揪菌。采用成熟菌棒进行覆土栽培出菌菇时,覆土厚度为2厘米,保持栽培温度为12 30 0C,空气相对湿度55% 95% ;出菌后进行疏理,每袋或者每100平方厘米留菌2 5朵;当菌盖将要展平但边缘还内收时采收。实施例2 :人工栽培红土鸡揪菌的方法 栽培方法过程为
第一歩、培养基质配方、制作,物质组成和组份重量为玉米杆20份、油菜杆15份、花生壳20份、树枝丫材15份、木片18份、麦麸12份、米糠9份、玉米粉8份、糖I份、过磷酸钙I份、磷酸ニ氢钾I份,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5%、用朽1檬酸调pH值5. O 6. 5 ;
第二步、栽培培养基质制作,将培养基质配方混合好的物质放入用高密度聚こ烯制造的塑料袋中,灭菌、冷却后得栽培培养基,无菌条件下采用两端接种方法接入人工驯化红土鸡揪菌栽培种,接种后置于10 30°c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成为成熟菌棒;
第三步、不去除塑料袋在袋ロ覆土直接种出红土鸡揪菌。 覆土厚度为15厘米,保持栽培温度为12 30°C,空气相对湿度55% 95% ;出菌后进行疏理,每袋或者每100平方厘米留菌2 5朵;当菌盖将要展平但边缘还内收时采收。上述所使用的原料物质,均是现有的产物,可选择使用。
权利要求
1.人工栽培红土鸡揪菌的方法,使用有培养基质,培养塑料袋,其特征是 ⑴培养基质配方制作、物质组成和组份重量为各种农作物秸杆、或其他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或林业下脚料为主栽培原料,重量份数为68 88份,麦麸5 12份、米糠2 9份、玉米粉2 8份、糖I份、过磷酸钙I份、磷酸二氢钾1%份,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5%、用柠檬酸调pH值5. O 6. 5 ; (2)栽培培养基质制作、将培养基质配方混合好的物质放入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中,灭菌、冷却后得栽培培养基,无菌条件下采用一端或者两端接种方法接入人工驯化红土鸡揪菌栽培种,接种后置于10 30°C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成为成熟菌棒; ⑶去掉菌棒表层的塑料袋进行覆土床栽培,或者不去除塑料袋在袋口覆土直接出红土鸡揪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栽培红土鸡揪菌的方法,其特征是成熟菌棒进行覆土栽培出菌菇时,覆土厚度为2 15厘米,保持栽培温度为12 30°C,空气相对湿度55% 95% ;出菌后进行疏理,每袋或者每100平方厘米留菌2 5朵;当菌盖将要展平但边缘还内收时采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栽培红土鸡揪菌的方法,其特征是各种农作物秸杆、或其他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或林业下脚料为主栽培原料,它们混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或者两者混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人工栽培红土鸡揪菌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农作物秸杆是稻草、麦草、玉米杆、豆杆、花生杆、油菜杆、棉杆和麻杆等,所述的其他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是指棉籽壳、花生壳、玉米芯、酒糟、药渣、蔗渣、菌渣、果壳和各种粮食颗粒的外壳等;所述的林业下脚料是锯末、木屑、竹屑、树枝丫材、边材废料、木片、木块及木段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工栽培红土鸡枞菌的方法是一种人工驯化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解决野生菌人工栽培的技术难题。技术方法为⑴培养基质配方制作;⑵栽培培养基质制作;⑶进行覆土床栽培,或者在袋口覆土直接种出红土鸡枞菌。本发明的红土鸡枞菌(Oudemansiella radicata var.alba)栽培方法可用于人工种植生产出红土鸡枞菌。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726209SQ20121014590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3日
发明者李先, 李本春, 田果廷, 肖燕, 赵榆新, 钱赟 申请人:云南福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