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9112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属于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世界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由于马铃薯块茎的水分较多,脂肪较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比较合理,并且还含有谷类粮食作物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因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重要的集粮食和蔬菜于一身的优良品种。马铃薯的种植历史较为悠久,但用传统的种植技术栽种出来的马铃薯产量平均每亩在3000公斤左右,加之用现有种植方法栽种的马铃薯存在病虫害多、质量不佳等问题,致使马铃薯产量难于得到新的突破,此外,由于种薯、化肥、农药投入较大,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还使土壤恶化,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因此,探索新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已成为当今非常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大批量的种植栽培马铃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栽培方法简单,环境友好、无农药残留,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适合大规模栽培。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环境选择
Ca)环境条件水、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平均温度15-16°C,远离污染源;
(b)土壤条件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有机质含量19. 5g/kg以上,碱解氮含量75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52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110mg/kg以上,pH 6 — 6. 5, 土壤全盐含量不高于O. 35% ;
(2)茬口安排马铃薯每年种植一茬,利用秋季腾地早的作物茬,以及葱类、胡萝卜、黄瓜茬较好,忌与茄科蔬菜轮作,于I月下旬进行播种;
(3)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纯度不低于96%,薯块整齐度不低于80%,不完善薯块不高于5% ;种薯切块,用草木灰拌后立即播种。(4)播前准备每亩施用腐熟沼渣2800-3200千克,深耕23_28厘米,耕细整平、作畦; (5)田间管理萌芽期不旱不浇水,浅中耕I一 2次,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幼苗期浇水后及时中耕,促进发根、发棵,发棵期中耕培土,从现蕾开始,应小水勤浇,结薯后期土壤不得忽干忽湿,收获前7-8天应停止浇水;
(6)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于3月底至4月上旬,用50%甲基托布津90-110克/亩进行喷施;中耕松土时进行人工除草;
(7)采收待马铃薯成熟,进行采收过程,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所述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植物杀虫剂采用土荆皮8-10、甘松8-10、百部8-10、白花除虫菊8-10、黄连8-10、柳枝8-10、辣椒籽8_10、泡桐花8_10、泡桐锯末8_10、水松8-10、打破碗花花8-10、半截叶8-10、大叶桉叶8-10、槐根8-10、水松8-10、小果皂角8-10、白杨树根皮8-10、竹叶椒8-10、醉鱼草8-10、大叶酸藤子8-10、桂枝8-10,防风8-10、香薷8-10、菊花8-10、荆芥8-10、紫苏8_10、桑叶8_10、败酱草8_10、红藤8_10、板蓝根8-10、穿心莲8-10、鱼腥草8-10 ;按各重量份的提取物混合,或者按各重量份粗粉碎后混合,用水或70-75%乙醇或乙醚提取二次,得到提取物浸膏,干燥研末保存,使用时,先用酒精溶液溶解,再兑800-1200倍水喷雾,也可直接兑800-1200倍水喷雾。所述的腐熟沼渣中每吨拌和有100公斤河砂、1-2公斤黄柏粉、1-2公斤陈皮粉、1-2公斤山楂炭粉、竹叶椒粉1-2、醉鱼草粉1-2公斤、百部粉1-2公斤。可改善发芽环境, 提高成活率与发芽率。本发明采用植物杀虫剂预防、防治病虫害,效果很好,可防可治,对蛴虫等均有效,本杀虫剂还可杀灭其它病菌、病毒、害虫的功效,可以净化作物生长环境,在病虫害高发期间,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发生的效果。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栽培方法简单,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适合大规模栽培。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环境选择
Ca)环境条件水、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平均温度15_16°C,远离污染源;
(b)土壤条件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有机质含量19. 5g/kg以上,碱解氮含量75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52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110mg/kg以上,pH 6 — 6. 5, 土壤全盐含量不高于O. 35% ;
(2)茬口安排马铃薯每年种植一茬,利用秋季腾地早的作物茬,以及葱类、胡萝卜、黄瓜茬较好,忌与茄科蔬菜轮作,于I月下旬进行播种;
(3)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纯度不低于96%,薯块整齐度不低于80%,不完善薯块不高于5% ;种薯切块,用草木灰拌后立即播种。(4)播前准备每亩施用腐熟沼渣2800-3200千克,深耕23_28厘米,耕细整平、作畦;
(5)田间管理萌芽期不旱不浇水,浅中耕I一 2次,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幼苗期浇水后及时中耕,促进发根、发棵,发棵期中耕培土,从现蕾开始,应小水勤浇,结薯后期土壤不得忽干忽湿,收获前7-8天应停止浇水;
(6)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于3月底至4月上旬,用50%甲基托布津90-110克/亩进行喷施;中耕松土时进行人工除草;
(7)采收待马铃薯成熟,进行采收过程,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马铃薯栽培试验,亩产量达到3900公斤,病虫害发生率为4%,150克以上薯块达70%。而同类常规方法栽培马铃薯每亩产量为2800公斤,病虫害发生率5%,150克以上薯块达60%。
实施例2 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栽培环境选择
Ca)环境条件水、光、热资源较为丰富,远离污染源;
(b)土壤条件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有机质含量19. 5g/kg以上,碱解氮含量75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52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110mg/kg以上,pH 6 — 6. 5, 土壤全盐含量不高于O. 35% ;
(2)茬口安排马铃薯每年种植一茬,利用秋季腾地早的作物茬,以葱类、胡萝卜、黄瓜茬较好,忌与茄科蔬菜轮作,于I月下旬进行播种;
(3)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纯度不低于96%,薯块整齐度不低于80%,不完善薯块不高于5% ;种薯切块,用草木灰拌后立即播种;
(4)播前准备每亩施用腐熟沼渣2800-3200千克,所述的腐熟沼渣中每吨拌和有100公斤河砂、1-2公斤黄柏粉、1-2公斤陈皮粉、1-2公斤山楂炭粉、竹叶椒粉1-2、醉鱼草粉1-2公斤、百部粉1-2公斤,深耕23-28厘米,耕细整平、作畦;
(5)田间管理萌芽期不旱不浇水,浅中耕I一 2次,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幼苗期浇水后及时中耕,促进发根、发棵,发棵期中耕培土,从现蕾开始,应小水勤浇,结薯后期土壤不得忽干忽湿,收获前7-8天应停止浇水;
(6)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于3月底至4月上旬,用植物杀虫剂进行喷施;植物杀虫剂采用土荆皮8-10、甘松8-10、百部8-10、白花除虫菊8-10、黄连8_10、柳枝8_10、辣椒籽8-10、泡桐花8-10、泡桐锯末8-10、水松8-10、打破碗花花8_10、半截叶8_10、大叶桉叶8-10、槐根8-10、水松8-10、小果皂角8-10、白杨树根皮8_10、竹叶椒8_10、醉鱼草8_10、大叶酸藤子8-10、桂枝8-10、防风8-10、香薷8-10、菊花8-10、荆芥8-10、紫苏8-10、桑叶8-10、败酱草8-10、红藤8-10、板蓝根8-10、穿心莲8_10、鱼腥草8_10 ;按各重量份的提取物混合,或者按各重量份粗粉碎后混合,用水或70-75%乙醇或乙醚提取二次,得到提取物浸膏,干燥研末保存,使用时,先用酒精溶液溶解,再兑800-1200倍水喷雾,也可直接兑800-1200倍水喷雾。喷施后20天内没有再发生病虫害;本杀虫剂还能杀灭其它病菌、病毒、害虫的功效,可以净化作物生长环境,在病虫害高发期间,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发生的效果。中耕松土时进行人工除草;
(7)采收待马铃薯成熟,进行采收过程,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利用上述综合技术生产出的马铃薯产品与常规方式生产出的马铃薯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马铃薯栽培试验,亩产量达到3900公斤,病虫害发生率为2%,150克以上薯块达77%。绿色环保,无农药残留,无公害。而同类常规方法栽培马铃薯每亩产量为2800公斤,病·虫害发生率5%,150克以上薯块达60%。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1)栽培环境选择 Ca)环境条件水、光、热资源较为丰富,远离污染源; (b)土壤条件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有机质含量19. 5g/kg以上,碱解氮含量75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52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110mg/kg以上,pH 6 — 6. 5, 土壤全盐含量不高于O. 35% ; (2)茬口安排马铃薯每年种植一茬,利用秋季腾地早的作物茬,以葱类、胡萝卜、黄瓜茬较好,忌与茄科蔬菜轮作,于I月下旬进行播种; (3)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纯度不低于96%,薯块整齐度不低于80%,不完善薯块不高于5% ;种薯切块,用草木灰拌后立即播种; (4)播前准备每亩施用腐熟沼渣2800-3200千克,深耕23-28厘米,耕细整平、作畦; (5)田间管理萌芽期不旱不浇水,浅中耕I一 2次,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幼苗期浇水后及时中耕,促进发根、发棵,发棵期中耕培土,从现蕾开始,应小水勤浇,结薯后期土壤不得忽干忽湿,收获前7-8天应停止浇水; (6)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于3月底至4月上旬,用50%甲基托布津90-110克/亩或植物杀虫剂进行喷施;中耕松土时进行人工除草; (7)采收待马铃薯成熟,进行采收过程,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植物杀虫剂采用土荆皮8-10、甘松8-10、百部8-10、白花除虫菊8-10、黄连8_10、柳枝8-10、辣椒籽8-10、泡桐花8-10、泡桐锯末8-10、水松8-10、打破碗花花8-10、半截叶8-10、大叶桉叶8-10、槐根8-10、水松8-10、小果皂角8-10、白杨树根皮8_10、竹叶椒8-10、醉鱼草8-10、大叶酸藤子8-10、桂枝8-10、防风8-10、香薷8_10、菊花8_10、荆芥8_10、紫苏8-10、桑叶8-10、败酱草8-10、红藤8-10、板蓝根8_10、穿心莲8_10、鱼腥草8_10 ;按各重量份的提取物混合,或者按各重量份粗粉碎后混合,用水或70-75%乙醇或乙醚提取二次,得到提取物浸膏,干燥研末保存,使用时,先用酒精溶液溶解,再兑800-1200倍水喷雾,也可直接兑800-1200倍水喷雾。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熟沼渣中每吨拌和有100公斤河砂、1-2公斤黄柏粉、1-2公斤陈皮粉、1-2公斤山楂炭粉、竹叶椒粉1-2、醉鱼草粉1-2公斤、百部粉1-2公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栽培环境选择、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田间管理及其追肥和病虫防治等多种栽培步骤,最后收获。本发明栽培方法简单,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适合大规模栽培。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714995SQ20121016848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刘义生, 刘利群, 尹德柱, 廖德松, 汪德尚, 石发亮, 葛自兵, 许平 申请人:安徽省舒城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