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纬37°冬播豌豆资源耐冷筛选方法

文档序号:20596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北纬37°冬播豌豆资源耐冷筛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耐性筛选方法,具体是一种北纬37°冬播豌豆资源耐冷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豌豆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豆类作物,常年种植面积I亿亩,在农作物轮作倒茬、畜牧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随着鲜食豌豆、淀粉加工、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豌豆产品收购价格上升,产值明显提高,使广大农户种植生产的积极性显著增加。冬季鲜食豌豆生产中肥料使用少、农药残留低等特点使其成为高端的绿色蔬菜,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丰富人民菜篮子工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岛位于豌豆冬播区和春播区的中间地带,冬季最低温度在-10°C左右,冬季有大量的露地闲置。同时,果农由于土壤酸化严重,果园行间杂草管理费工费时,正在寻找一种覆土植物,在十月中旬至次年6月上旬之间,播于果园行间,达到改良土壤和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而耐冷豌豆品种的筛选以及适期播种等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对于充分利用冬闲地,改良果园土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内、美国、法国和叙利亚等国的研究学者开始从事豌豆耐冷品种的筛选研究。他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部分地区冬季气温上升,原本不适宜豌豆冬播的地区现在可以尝试选育部分耐冷品种。美国学者胡锦国筛选出耐_18°C低温的豌豆资源;法国学者Gerard Duc筛选的豌豆耐冷品种可在_15°C低温下安全越冬;叙利亚学者Malof的耐冷豌豆资源均可在-13°C存活。上述学者的研究也仅仅是起步阶段,目前还未见正式报道,仅为学术交流信息。研究所处的地区也是在北纬37°C区域,因此,本项目前期研究与国际上相关研究同步进行,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前景良好。本项研究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北纬37°C区域进行豌豆耐冷资源筛选的方法,实现了将豌豆冬播区域北移,充分利用冬闲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北纬37°冬播豌豆资源耐冷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资源选择将国家种质库里收集保存的豌豆地方资源取样,每份资源25粒;(2)播种当年10月中下旬播种于北纬37°C区域试验基地,完全随机设计,开沟穴播,行距40cm,穴距3-4cm,开沟深度4_5cm,播前7天大水漫灌造墒;⑶耐冷筛选当年11月上旬豌豆出苗后,调查统计每份资源出苗数;
当气温降到0°C以下,豌豆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时,调查统计每份资源苗数,并采集单份资源数码照片;当气温达到最低时,调查统计每份资源苗数,并采集单份资源数码照片;次年3月地上部分返青之前,调查统计每份资源苗数,并采集单份资源数码照片;次年3月-6月,豌豆生长期间,记载每份资源开花期、花色、叶形、生长习性;次年6月豌豆收获后,考种,记载产量性状;(4)耐冷分级I级HR,全生育期内地上部分全绿,有产量,耐_13°C低温;5级MR,地上部分全部枯死,但根部存活,返青后重新长出叶片,有产量,耐-13°C 低温;9级HS,植株全部枯死,无产量;(5)豌豆耐冷核心资源构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次在北纬37°进行豌豆冬播试验,并且首次对国家库保存资源进行耐冷筛选,对我国目前收集保存的豌豆地方资源耐冷性进行了系统评价,首次对耐冷资源进行分级,达到了将豌豆冬播区域北移,充分利用冬闲地,对于该地区冬闲地的利用及农民增收具有重大作用。


图I是青岛地区2009年12月-2010年I月份气温;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发明实施例包括I.资源选择将国家种质库里收集保存的3677份豌豆地方资源取样,每份资源25粒。2.播种2009年10月20日播种于青岛市李沧区万年泉路168号青岛市农科院大田试验基地。完全随机设计,开沟穴播。行距40cm,穴距3-4cm ;开沟深度4-5cm。播前7天大水
漫灌造墒。3.耐冷筛选2009年11月5日豌豆出苗后,调查统计每份资源出苗数。当气温降到0°C以下,豌豆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时,调查统计每份资源苗数,并采集单份资源数码照片。当气温达到最低时,2009年-2010年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2010年I月份,达-13°C,调查统计调查统计每份资源苗数,并采集单份资源数码照片。2010年3月地上部分返青之前,调查统计调查统计每份资源苗数,并采集单份资源数码照片。
2010年3月-6月,豌豆生长期间,记载每份资源开花期、花色、叶形、生长习性。2010年6月豌豆收获后,考种,记载产量性状。4.耐冷分级I级HR,全生育期内地上部分全绿,有产量,耐-13°C低温;共80份材料为I级耐冷资源;
5级MR,地上部分全部枯死,但根部存活,返青后重新长出叶片,有产量,耐-13°C低温;共969份材料为5级耐冷资源;9级HS,植株全部枯死,无产量。共2628份材料为9级耐冷资源。5.豌豆耐冷核心资源构建对3677份豌豆资源进行了耐冷性评价并对每份资源进行了耐冷分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北纬37°冬播豌豆资源耐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资源选择 将国家种质库里收集保存的豌豆地方资源取样,每份资源25粒; (2)播种 当年10月中下旬播种于北纬37°C区域试验基地,完全随机设计,开沟穴播,行距40cm,穴距3-4cm,开沟深度4-5cm,播前7天大水漫灌造墒; (3)耐冷筛选 当年11月上旬豌豆出苗后,调查统计每份资源出苗数; 当气温降到0°C以下,豌豆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时,调查统计每份资源苗数,并采集单份资源数码照片; 当气温达到最低时,调查统计每份资源苗数,并采集单份资源数码照片; 次年3月地上部分返青之前,调查统计每份资源苗数,并采集单份资源数码照片; 次年3月-6月,豌豆生长期间,记载每份资源开花期、花色、叶形、生长习性; 次年6月豌豆收获后,考种,记载产量性状; (4)耐冷分级 I级HR,全生育期内地上部分全绿,有产量,耐-13°C低温; 5级MR,地上部分全部枯死,但根部存活,返青后重新长出叶片,有产量,耐_13°C低温; 9级HS,植株全部枯死,无产量; (5)豌豆耐冷核心资源构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纬37°冬播豌豆资源耐冷筛选方法,包括资源选择、播种、耐冷筛选、耐冷分级、豌豆耐冷核心资源构建的步骤。本发明首次在北纬37°进行豌豆冬播试验,并且首次对国家库保存资源进行耐冷筛选,对我国目前收集保存的豌豆地方资源耐冷性进行了系统评价,首次对耐冷资源进行分级,达到了将豌豆冬播区域北移,充分利用冬闲地,对于该地区冬闲地的利用及农民增收具有重大作用。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715080SQ20121022283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仇世佐, 宗绪晓, 张晓艳, 李红卫, 杨涛, 王军伟, 王珍青, 郝俊杰 申请人: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