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园生态互补牧鸡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2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山茶园生态互补牧鸡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技术中的养鸡方法,尤其是一种高山茶园生态互补牧鸡法。
背景技术
鸡是人类最早将原鸡驯化养殖的家禽,由于它能为人们提供蛋、肉高蛋白食品而深受喜爱,广为饲养。随着科技发展,农户小生产式的养鸡方法,逐渐被集约化、机械化养殖生产所替代,无论蛋、肉的产量、生产效率、还是性价比等方面均远远超越了传统养鸡业,为市场提供了大量商品蛋、肉,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但由于饲养方式、饲料、鸡种等的更改,使鸡肉、鸡蛋的内在质地、味道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亦日益提高,从温饱型转向营养型、保健型,为满足这种需求,相应也出现回归了一批改进的传统养鸡法,把鸡放牧于山林、果园,以回归自然的形式进行饲养,所产蛋、肉价格尽管远远高于普通笼养鸡,但仍受市场欢迎。如申请号为201010219871. 4名叫“一种改进的果园牧放养鸡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鸡放牧于果园,利用果园种饲料供鸡食用,减少了饲料用量,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蛋、鸡,并有效防止了鸡对果树的伤害,是一种较好的牧鸡法。不足之处是该法将放牧场地仅仅局限于果园,其它林地未涉及,如茶园,而且只是利用果树间被隔开的空地种植饲草供鸡啄食,树与鸡之间的生态关联度只是共生,而不是互生。另外,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须品,但在种植生产中,为追求高产,有过多施用农药化肥的倾向,致使市场上所售茶叶不少是农药化肥残留超标,影响了茶的品质,常期饮用无疑会对人体健康不利,为克服这种现象,市场也推出了合格的生态茶、有机茶,不过此类茶在种植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如除草、灭虫、施肥等均加大了人工管护,造成人力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防治草、虫害,减少人力用工,降低种、养成本的高山茶园生态互补牧鸡法。本发明在野外牧放养鸡,其特征在于以高山生态茶园为放牧场地,分片区轮回放养裸颈杂种鸡,早放、晚收,鸡、茶生态互补。上述牧鸡法是将10日龄后的雏鸡放入围网茶园中圈养,一只老母鸡带20 - 40只雏鸡,每日早、中、晚各补饲一次食料,以哨音拢鸡;
将2月龄后的育成鸡放牧到茶园,以一只公鸡领20 - 30只为一群,每日中午、下午喂食料各一次,哨音拢鸡。上述的每亩茶园放牧育成鸡15 - 20只;
上述的牧鸡法以100亩为一片区,放牧10 - 15天后转至新片区;
茶园不施农药化肥,只施农家肥;
茶园中每10亩设一个凉棚,一个饮水池,一个沙池和15 - 30个蛋窝。裸颈鸡是一种脖颈上没有羽毛的鸡,学名叫特兰西瓦尼亚裸颈鸡,又叫“Turken”,其裸颈是由于一种复杂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多年前由英国传教士带入中緬边境一线的克钦族山寨喂养,后与当地土鸡杂交繁殖,历经多年其杂种依然保持了脖子无羽的特点。该杂种鸡形体高廋,脚腿长,脖子无羽,趾长,爪利硬,耐粗饲,抗逆抗病性强,喜欢野外放养,善于在林地中寻食昆虫、青草,成鸡对山区多见鹰隼等猛禽的侵袭有一定躲防能力,蛋、肉味鲜香。高山生态茶园因限、禁施用农药化肥,所以各种昆虫易于繁殖危害茶叶生长,尤其是金龟子、绿叶蝉、地老虎、小青虫、蚂蚁、土蚕等害虫及各种杂草,对茶叶危害极大,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产量,而裸颈杂种鸡习性,正适合高山生态茶园放牧,其个高脖子长易于发现啄食茶树上的寄生虫,趾爪硬利善于搜刨茶树根脚的虫、蚁及草芽,鸡粪又是茶树很需要的有机月巴,封行后的茶带茶园又为鸡提供了放牧、寻食、遮荫场所,所以鸡、茶生态互补,能产出有机茶、生态鸡。具体操作如下在海拔1600-2200m的山地上开辟茶园梯带,种植云南大叶种茶,当茶树封行后即可将茶园用作牧鸡场地,将裸颈杂种鸡所产蛋分期由本地母鸡孵抱,同时亦用孵蛋设备批量孵化,出雏后均交由母鸡带,每只母鸡带20-40只雏鸡,前10天放于室内 养,10天后,风和日丽时便可放入网罩围护的小块茶地中试养,仍由母鸡带,每日早中晚每三次添喂饲料,吹哨拢鸡,圈内要设遮荫棚及饮水池、沙池,,早放晚收。2月龄后放入茶园片区内牧养,以一只成年公鸡领一群,每群20-30只,每天中午及下午各补饲一次食料,吹哨拢鸡,早放晚收。从雏鸡起按鸡病防疫程序,给鸡进行新城疫、鸡瘟、禽霍乱等疫、菌苗注射防疫,并注意饮水消毒,保持鸡群健康。茶园放牧场中,每10亩设一个遮荫棚,一个饮水池、一个沙池及产蛋窝15-30个。以100亩茶地划为一个片区,每个片区牧鸡10-15天,便又移至另一片区放牧,轮回不断。牧养鸡4-5个月,鸡长至2. 5-3斤时可分批次出栏,同时选留下各种性状优良的种鸡。按上术方法能有效地利用鸡除草灭虫增加土地肥力,大大减少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产出优质的有机茶叶和味香美的生态鸡、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对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在海拔1600-2200m的高山云南大叶种茶园中,选茶梯带上的双行茶树已封行的地块为放牧场,划分片区,每片区100亩,一个片区中设置为每10亩设一个饮水池,一个遮荫棚、一个沙池和15-30个产蛋窝,茶园内不施农药化肥,只施农家肥,牧鸡灭虫除草,鸡粪肥地;将裸颈杂种鸡分期由本地土鸡孵化,同时亦用电孵器批量孵化,21天出雏后由母鸡带,每只母鸡带20-40只雏鸡,前10天放养于室内,10天后天晴无风时即可放入网罩围护好的I亩大的育雏茶地中育养,仍由母鸡带,每天补喂料3次,早中晚各一次,吹哨拢鸡,圈内设遮荫棚及饮水池,沙池及鸡舍,早放晚收;待雏鸡长至2月龄后便可放进茶园片区内牧养,以一只公鸡为首领带20-30只一群,每日中午及下晚各补饲一次食料,吹哨拢聚鸡,早放晚收。注意消毒防疫,鸡雏出壳至成鸡,全部按禽病防治规程进行,适时给鸡施行新城疫、鸡瘟、禽霍乱等疫、菌苗注射防疫,平时要注意饮水池、鸡舍等的消毒。在各个片区内轮回放牧,每一片区放牧10-15天,虫草害特多的片区可适当延长,正常时可转移至新片区牧放。牧养4-5个月,待鸡长至2. 5-3 斤时,便可分批次出栏,将好的鸡选留下作种。
权利要求
1.高山茶园生态互补牧鸡法,是在野外牧放养鸡,其特征在于以高山生态茶园为放牧场地,分片区轮回放养裸颈杂种鸡,早放、晚收,鸡、茶生态互补,步骤如下 (1)、选择10日龄后的雏鸡放入围网的茶园中圈养,一只老母鸡带20-40只雏鸡,每日早、中、晚各补饲一次食料,以哨音拢鸡; (2)、将2月龄后的育成鸡放牧到茶园,以一只公鸡领20-30只为一群,每日中午、下午各补饲食料一次,哨音拢鸡。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牧鸡法,其特征是每亩茶园放牧育成鸡15-20只。
3.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牧鸡法,其特征是100亩茶地为一片区,放牧10-15天后转至新片区。
4.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牧鸡法,其特征是茶园不施农药、化肥,只施农家肥。
5.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牧鸡法,其特征是茶园中每10亩设一个遮荫棚,一个饮水池,一个沙池,15-30个产蛋窝。
6.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牧鸡法,其特征是在海拔1600-2200m的山地上开辟茶园梯带,种植云南大叶种茶,当茶树封行后即可将茶园用作牧鸡场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家禽养殖技术,是一种高山茶园生态互补牧鸡法,以高山生态茶园为放牧场地,分片区轮回放养裸颈杂种鸡,早放、晚收,鸡、茶生态互补,它用鸡除草灭虫肥地,茶鸡生态互补,不但节省种养人力物力,降低成本,且能产出有机生态食品,是适应山区的一种较理想的技术。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715130SQ2012102455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康进仙 申请人:康进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