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绿篱修剪器的刀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绿篱修剪器(Heckenschere)的刀具组件(Messeranordnung)以及带有这样的刀具组件的绿篱修剪器。
背景技术:
马达驱动的绿篱修剪器在预先已知的结构形式中具有带有两个剪刀(Schermesser)的刀架(Messerbalken)。两个剪刀中的一个是固定的而另一剪刀可相对于其在两个止点(Umkehrpunkt)之间振荡地移动,但是或者两个剪刀都可在两个止点之间反向地振荡地移动。两个剪刀具有彼此相互作用的、以有规律的间距布置的切齿。对于细的和相对软的枝丫、树枝或其它的类似的切削材料(Schnittgut),切齿在其齿面(Flanke)处 设有用于无切屑地、剪切地切断切削材料的剪切刃(Scherschneide)。为了这样的剪切的、无切屑的切割,将切削材料引入在两个邻近的切齿之间的切割空间中。为了使这成为可能,一个剪刀的切齿在其止点中与另一剪刀的切齿相叠,由此位于之间的切割空间自由用于容纳切削材料。从止点出发,两个剪刀共同地利用其切齿实施相对运动,其直至下一止点的速度曲线具有半正弦曲线的形状。当两个反向的切齿彼此靠近且在此接近其运动止点时,无切屑的切断(Trennschnitt)在该时刻实现。由于上述正弦形的速度曲线,切割速度在此与最大运动速度相比很小。这对于细的且坚韧的切削材料(其适于在精细的所谓的修剪切割(Tri_schnitt)的情况下切断)是尤其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中,代替干净的剪切,可观察到切削材料的撕裂或切割部位的磨损(Ausfransen)。为了增大切割速度提高驱动速度仅受限地可能,因为对此需要高的技术费用。为了支承以曲柄或连杆驱动部的形式的刀驱动部,从一定的驱动速度起必须应用滚动轴承,以保证所需的疲劳强度。然而,与此相关的成本对于多个应用情况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此外,已知刀架的实施方案,在其中至少分段地设置有用于切削加工地切断的锯齿。这样的锯齿设置用于切断更厚的且更硬的树枝,其中,不出现撕裂或磨损的问题。厚的树枝不被引导到锯齿之间。而是将锯齿侧向地引导到树枝处,其中锯齿的尖部执行去除切屑的(spanabhebend)切割。这样的去除切屑的切割同样地利用在止点处较小的切割速度以及利用与正弦形的速度曲线相对应的更高的切割速度在其之间的中间区域中实现。为了能够实施这样的锯切(Saegeschnitt),待切断的树枝必须足够厚且不柔韧。这允许由刀架施加侧向的压力到树枝上,以进行切削加工过程。利用这样的锯组件不能加工待在精细的修剪切割中切断的细的且柔性的切削材料,因为在这种情况中去除切屑的的切断将消失而在任何情况下将出现切削材料的磨损的损坏。因此,在切削的锯齿实施方案中的切割情况(Schnittverhjiltnis)不可转移到在用于无屑地、剪切地切断切削材料、尤其用于精细的修剪切割的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的切割情况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这样改进这种类似的刀架,使得对于细的、柔性且坚韧的切削材料也获得改善的切割效果。该目的通过带有权利要求I的特征的刀架来实现。此外,本发明目的在于说明一种绿篱修剪器,其应用范围扩大。该目的通过带有权利要求18的特征的绿篱修剪器来实现。提出一种刀架,其具有至少一个修剪切割区域,在其中切齿之间的间距与行程这样来相互协调,使得一个剪刀的第一切齿在其两个止点之间完全扫过处于另一剪刀的第一与第二切齿之间的第三切齿。在此可以是适宜的是,除了所提及的第三切齿之外,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处于之间的切齿也被完全扫过。优选地,所提及的第三切齿直接邻近地处于第一与第二切齿之间,从而仅仅该单个的第三切齿被完全扫过。尤其地 ,在两个剪刀中的至少一个的且尤其两个剪刀的切齿之间的间距在修剪切割区域的走向(Verlauf)中是均匀的。换句话说,即切齿沿着修剪切割区域彼此相应具有带有相同的值的间距。由此保证,在切割时对于所有切齿存在相同的几何条件。在此,本发明从该思想出发,即各个剪刀具有开头所提及的以半正弦曲线的形状的速度曲线,相应地,运动速度在两个止点之间的中点最大。这导致,一个剪刀的第一切齿在其最大的速度的区域中扫过另一剪刀的上述处于之间的第三切齿,由此得出最大化的切割速度。由此得出,尤其对于细的、柔性的且坚韧的切削材料,该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的运动和切割速度导致更整洁的切割效果。附加地,在两个止点的区域中还发生剪切,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每个行程执行双倍数量的无切屑的剪切。总地来说,提高的切割效率与更整洁的切割效果相组合,而不必提高驱动速度。而驱动速度可这样低地来保持,使得可取消高成本的提闻速度的措施,如滚动轴承等。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改进方案中,切齿之间的间距在修剪切割区域中等于一个剪刀的行程与另一剪刀的行程的和的一半。在此,两个剪刀可具有在值上相等的、然而错置180°的行程。同样可能的是,一个剪刀静止,而另一剪刀相对于其被移动相应地匹配的行程。在所有上述情况中保证,在止点中一个剪刀的切齿与另一剪刀的对应的切齿相叠,其中,处于之间的切割空间被打开用于引入切削材料。此外,中间的、第三切齿以最大的相对速度被扫过。在本发明的一利的变体中,一个剪刀的切齿至少在修剪切割区域的部分区段中彼此间具有与另一剪刀的所关联的切齿之间的间距不同的间距。在此可以是适宜的是,在一个或两个剪刀内齿距相应恒定,但是其中,一个剪刀的齿距与另一剪刀的齿距不同。有利地,在两个剪刀中的至少一个的且尤其两个剪刀的切齿之间的间距在修剪切割区域的走向中不均匀。由此实现,并非修剪切割区域的所有切齿同时执行切削材料的剪切。而是在不同的时刻在不同的切齿处实现剪切,这减轻了运动的部件的驱动以及支承的负担。优选地,切齿之间的间距在修剪切割区域中大于/等于一个剪刀的行程与另一剪刀的行程的和的一半。尤其地,在一个剪刀的切齿之间的间距从刀架的一端起朝向刀架的相对的端部变大,而在所关联的另一剪刀的切齿之间的间距从刀架的相同的端部起朝向其相对的端部变小。在保持之前提及的优点的情况下保证,在整个修剪切割区域中始终一个区段执行剪切,而在邻近的区段中切齿处于空隙上并且由此使能够将切削材料引入切齿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剪刀设有切齿,刀架具有可用于切割的长度。设置缩短的修剪切割区域可以是适宜的,其仅在所提及的可用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优选地,修剪切割区域至少在刀架的一侧上在其整个可用的长度上延伸。在修剪灌木(Strauch)、灌木丛(Busch)等时,操作者可以以连续均匀的切割效果利用刀架的全部的可使用长度,由此可获得整洁的且大面积的修剪面。刀架具有两个关于其纵轴线相对而置的侧面。在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刀架的这两侧上各设置有修剪切割区域。这使使用者能够在两个侧向上引导绿篱修剪器并且在此在两个侧向上获得整洁的修剪切割,这尤其使大面积的修剪容易。尤其地,在该情况中,剪刀关于两侧的修剪切割区域这样对称地来构造,使得切齿在修剪切割区域中镜像对称于剪刀的纵轴线或者旋转对称于处于修剪切割区域中心的竖轴来布置。换句话说,旋转对称意味着,当所设想的180°旋转围绕所设想的竖轴(其垂直于剪刀的平面,并且其在此在中间伸延穿过修剪切割区域或穿过切齿的区域)实现时,在剪刀的一侧上的切齿通过旋转180°可被带到与在剪刀的相对侧上的切齿相叠。这允许应用两个相同的彼此相面对的剪刀,从而不必提供的不同的部件。除了减小部件多样性之外,也降低了误装配的风险,因为使用者不必注意哪个剪刀属于哪个安装位置。备选地可以是适宜的是,在一侧上设置有修剪切割区域并且在相对侧上设置有带 有彼此以有规律的间距布置的切齿的粗切割区域或短截区域(RUckschnittbereich),其中,在粗切割区域中的切齿的间距大于在修剪切割区域中的切齿的间距。尤其地,在粗切割区域中的切齿的间距为在修剪切割区域中的切齿的间距的两倍。通过在粗切割区域中更大的齿距,对于相同的行程不存在处于之间的完全被扫过的齿。这使将更粗糙的切削材料引入处于切齿之间的切割空间中容易,由此可获得与修剪切割区域相比更大的工作进展(Arbeitsfortschritt)。可以是适宜的是,切齿的仅仅一部分设有剪切刃,而切齿的另一对应于此的部分具有简单的、未锋利地磨削的棱边。这样的棱边与锋利地磨削的剪切刃的相遇还导致期望的剪切切割。但是优选地,所有切齿设有用于无切屑地、剪切地切断切削材料的剪切刃,由此可在低驱动功率下获得整洁的切割效果。在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刀架的切割刀可更换。这允许根据使用情况应用带有或不带修剪切割区域的切割刀,由此可获得相应优化的工作结果。在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有带有可更换的刀架的绿篱修剪器。以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这些刀架中的一个具有至少一个修剪切割区域。此外,设置有带有至少一个粗切割区域而不带修剪切割区域的另一刀架,其中,带有至少一个修剪切割区域的刀架可更换另一不带修剪切割区域的刀架。由此在工作地点处可利用少的操作在修剪切割运行与粗切割运行之间改装绿篱修剪器。
接下来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I以透视图显示了带有刀架且带有可更换的剪刀的马达驱动的绿篱修剪器;
图2以透视图显示了应用在根据图I的绿篱修剪器中的根据现有技术的两个可反向驱动的剪刀;
图3以俯视图显示了带有彼此成间距(其为两个剪刀的单行程(Einzelhub)的两倍)的切齿的根据图2的组件;
图4以示意性的图示显示了带有其速度曲线的图表式的图示的在其止点中的根据图2和3的切齿;
图5显示了在其最大运动速度的区域中的带有尚未共同作用的切齿的根据图4的组
件;
图6显示了带有在切割过程期间在相对于根据图5的最大速度减小的相对速度的情况下的切齿的根据图4和5的组件;
图7显示了带有在相对的止点中的切齿的根据图4的组件;
图8以透视图显示了在组件的一侧上带有粗切割区域而在组件的相对侧上带有修剪 切割区域的应用在根据图I的绿篱修剪器的刀架中的剪刀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9以俯视图显示了带有对修剪切割区域中的齿距相对于两个剪刀的行程的细节的根据图8的刀具组件;
图10显示了带有布置在两侧的修剪切割区域的根据图9的组件的变体;
图11显示了根据图8至10的带有在修剪切割区域中处于之间的切割空间的切齿的放大的细节 图12以示意性的图示显示了在其止点中且带有其速度曲线的图表式的图示的根据图8至11的修剪切割区域的各个切齿;
图13显示了根据图12的组件,相应地,一个剪刀的各个切齿以至少近似最大的速度完全扫过另一剪刀的所关联的切齿;
图14显示了在两个剪刀的切齿在其止点附近以减小的相对速度共同作用时根据图12、13的组件;
图15显示了在其相对的止点的区域中根据图12的组件;
图16显示了根据图12至15的组件的备选的实施形式,其中,一切齿设有锋利的剪切刃和与其共同作用的切齿设有钝的棱边;
图17显示了根据图16的组件的一变体,其中,两个共同作用的切齿各设有一个锋利的剪切刃和一个钝的棱边;
图18显示了在齿宽恒定的情况下带有沿着修剪切割区域不同的齿宽的根据本发明的剪刀的另一实施形式;
图19显示了与另一相同的剪刀的所示出的切齿相互作用的根据图18的剪刀;
图20显示了在齿距恒定的情况下带有沿着修剪切割区域不同的齿宽的根据图18的剪刀的变体;
图21显示了与另一相同的剪刀的所示出的切齿相互作用的根据图20的剪刀;
图22以示意性的图示显示了在第一侧上带有彼此相同的、恒定的齿距而在相对的第二侧上同样带有彼此相同的且恒定的、但是与第一侧不同的齿距的根据图18、20的剪刀的
另一变体;
图23显示了与另一相同的剪刀的切齿相互作用的根据图22的剪刀。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以透视图显示了带有刀架I的马达驱动的绿篱修剪器。该绿篱修剪器包括前把手14和后把手15,在它们之间布置有用于容纳未详细示出的马达17的罩壳16。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马达17是二冲程内燃机,但是也可以是四冲程马达。此外,用于电网或蓄电池运行的电气驱动马达也可以是适宜的。刀架I从罩壳16起延伸超过前把手14,刀架I包括带有两个在其纵向上可线性移动地在其处被引导的剪刀2、2’的纵梁13。两个剪刀2、2’通过马达17在纵向上振荡地反向地来驱动。但是一实施方案也可以是适宜的,在其中两个剪刀2、2’中的一个固定地且不可移动地与纵梁13相连接,而相应另一剪刀2’、2单独振荡地来驱动。在这两种情况中,在两个剪刀2、2’之间出现反向的振荡的相对运动。图2以透视图显示了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的根据图I的绿篱修剪器的两个平的且直接彼此相叠的剪刀2、2’。相应地,上剪刀2在两侧上设有切齿3、4,而下剪刀2’同样在两侧上具有对应的切齿3’、4’。此外,设置有驱动部18,其将马达17(图I)的旋转的驱动运动 转化成两个剪刀2、2’对应于双箭头23的线性振荡的纵向运动。驱动部18可实施为连杆驱动部。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其实施为曲柄传动机构(Kurbeltrieb)并且对此包括曲柄圆盘19,其借助于马达17 (图I)围绕中心的轴颈(Achszapfen) 20旋转地来驱动。在曲柄圆盘19的在此示出的上侧上设置有偏心于轴颈20布置的偏心轮21,其借助于滑动轴承接合到与上剪刀2铰接地连接的连杆22的连杆孔中。曲柄圆盘19的下侧以相似的方式设有另一未详细示出的偏心轮21’和另一连杆22’用于驱动下剪刀2’,其中,两个偏心轮21、21’关于轴颈20的旋转轴线错置180°地来布置。上偏心轮21在其最前部的、面对上剪刀2的位置中来示出,相应地,未示出的下偏心轮21’位于其最后部的位置中。以相同的方式,上剪刀2也位于其最前部的位置中,而下剪刀2’被拉回到其最后部的位置中。在此,上剪刀2的切齿3、4与下剪刀2’的切齿3’、4’相叠。从根据图2显示的位置出发,曲柄圆盘19的旋转导致两个剪刀
2、2’彼此相应于双箭头23的振荡的、相位错置180°地反向的相对运动。在这里未示出的相对的极限位置(在其中上偏心轮21连同所属的上剪刀2占据其最后部的位置,并且在其中未示出的下偏心轮21’连同所属的剪刀2’占据其最前部的位置)中,上剪刀2的切齿3、4同样与下剪刀2’的所关联的切齿3’、4’完全重叠。图3以俯视图显示了根据图2的组件,相应地,切齿3、4在剪刀2的两侧11、12上彼此以有规律的且相同的间距b来布置。偏心轮21相对于曲柄圆盘19的轴颈20具有偏心距。由此得到剪刀2的行程h,其为所提及的相对于轴颈20的偏心距的两倍。两个直接相邻的切齿3、4之间的间距b是剪刀2的单行程h的两倍那么大。类似地,相同的也适用于下剪刀2’(图2)的两个直接相邻的切齿3’、4’之间的间距b和下剪刀2’(图2)的所属的在图4至7中示出的行程h’,其中,上剪刀2的行程h等于下剪刀2’的行程h’,并且其中,相同的间距b适用于所有切齿3、4、3’、4’。从上剪刀2的单行程h和下剪刀2’的单行程h’中通过相加可形成两个剪刀2、2’之间的总的相对行程。在根据图2、3的实施方案中,两个相邻的切齿3、4、3’、4’之间的间距b等于所提及的总的相对行程或等于行程h与行程h’的和。通过在间距b与行程h、h’之间的上述关系,在剪刀2、2’的两侧11、12上各构造有短截区域或粗切割区域10,利用其可无切屑地且剪切地切断更粗的树枝、枝丫或其它切削材料。图4至7以示意性的侧视图显示了在其与下剪刀2’的切齿3’、4’(图I至3)相互作用中的上剪刀2的切齿3、4(图I至3)。此外,示例性地对于切齿3、3’,对应于在双箭头23(图2)的方向上的振荡的纵向运动,绘出其速度v、v’关于相应所属的行程h、h’的曲线。根据图4,切齿3、3’位于第一止点hQ、hQ’中,在其中其连同其所属的剪刀2、2’(图
1、3)经历对应于箭头28、29的其运动的方向反转。在该状态中,切齿3、4、3’、4’的各速度v、v’等于零。由此出发,相应的速度v、v’以半正弦曲线的形式首先上升并且然后又下降,直至其在第二止点hp h/处又变成零。在止点tv h,或hph/之间的路程差对应于切齿3、4、3’、4’或所属的剪刀2、2’的最大行程h、h’(图I至3)。 从根据图4的第一止点hph:出发,两个切齿3、3’对应于箭头30、31彼此相向运动,如这在图5中所示。相应于其速度V、V’的半正弦形的曲线,其达到各个最大速度v_、vmax’,而两个剪刀2、2’的切齿3、3’彼此不相撞。通过切齿3、3’相应于根据图6的图不利用它们的邻接的剪切刃8彼此相撞,在稍晚的时刻两个切齿3、3’才剪切地共同作用。在此,两个切齿3、3’相应具有各个速度Vl、V1',其明显小于根据图5的最大速度Vmax或。最終,相应于根据图7的图示,两个切齿3、3’到达其所属的第二止点hph/,其中,两个切齿3、3’完全相互重叠。在此,所关联的各个速度v、v’相应等于零。由此出发,相应于箭头32、33实现运动方向的反转,紧接着根据图4至7的运动循环以相反的顺序进行。通过间距b、行程h和行程h’之间的上述的几何关系得出,在运动方向的过程中在切齿3、3’彼此相撞时仅发生单个切割,这以相似的方式也适用于彼此相撞的切齿4、4’。除了该单个切割之外,在两个止点も、h或h;、h/之间不再发生切割。此外,从图6、7中的共同观察中得出,该切割过程在一速度范围中发生,其通过根据图6的速度Vl、Vl’和根据图7等于零的速度V、V相应于在根据图6的图表中的阴影的图示来限制。在图6中以阴影示出的该速度范围(在其中相互关联的切齿3、3’彼此处于相互作用中)的速度v、v’在值上明显小于根据图5的相应的最大速度v_、Vmax’。图8以透视图显示了用于应用在根据图I的绿篱修剪器的刀架I中的剪刀2、2’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剪刀2、2’在侧面12上连续地设有粗切割区域10,其在其设计方案中与根据图3的在侧面12上的粗切割区域10相同,并且相同的运动过程适用于该粗切割区域10。剪刀2、2’在其相对的侧面11上实施有修剪切割区域9,对此上剪刀2设有切齿5、6、7而下剪刀2’设有切齿5’、6’、7’。图9以俯视图显示了根据图8的组件,相应地,粗切割区域10的两个直接相邻的切齿3、4就像在根据图2和3的实施形式中那样彼此具有间距b。在相对的侧面11上,彼此直接相邻的切齿5、6、7、5’、6’、7’关于剪刀2、2’的纵向彼此以间距a来布置。驱动部18连同曲柄圆盘19、轴颈20、偏心轮21和连杆22与根据图2和3的实施形式相同地来实施,使得相同的行程h、h’和与间距b的相同的关系在粗切割区域10中相应于根据图4至7的图示得出。然而,在粗切割区域10中的两个相邻的切齿3、4之间的间距b大于在修剪切割区域9中的两个相邻的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并且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为它的两倍。这导致,在修剪切割区域9中的两个直接相邻的切齿5、6、7、5’、6’、7’之间的单个间距a等于上剪刀2的单个行程h或等于下剪刀2’(图8)的单个行程h’(图12至15)。由此,间距a也等于剪刀2的行程h与另ー剪刀2’的行程h’的和的一半。此外可从上述几何关系中导出,在两个剪刀2、2’的第一切齿5、5’与第二切齿6、6’之间相应布置有至少ー个、这里刚好ー个第三切齿7、7’。该第三切齿7、7’即直接邻近地相应处于第一切齿5、5’与第二切齿6、6’之间。此外,在修剪切割区域9中的单个第一切齿5、5’与再下ー个(ilber—chst)、即第二切齿6、6’的间距等于粗切割区域10的两个直接相邻的切齿3、4、3’、4’之间的间距b。图10显示了根据图8和9的组件的变体,相应地,两个侧面11、12根据上述比例实施成带有切齿5、6、7、5’、6’、7’的修剪切割区域9。在此,在刀架I中应用两个相同的剪刀2、2’,其中的下剪刀2’关于其纵轴线旋转了 180°并且从下面对着上剪刀2翻转。两个剪刀2、2’关于两侧的修剪切割区域9这样对称地来构造,使得切齿5、6、7、5’、6’、7’在修剪切割区域9中镜像对称于剪刀2、2’的纵轴线来布置。在图9和10中可识别出,刀架1(图I)具有可用于待实施的切割的长度1,切齿3、4、5、6、7和切齿3’、4’、5’、6’、7’沿着长度I延伸。在该情况中,修剪切割区域9在整个 可利用的长度I上延伸。相同的也适用于根据图9的粗切割区域10。但是,设置有仅缩短的修剪切割区域9也可以是适宜的,在可利用的长度I的方向上在相同的侧面11、12上粗切割区域10联接到修剪切割区域9处。剪刀2、2’可松开地与驱动部18以及与刀架I (图I)的纵梁13相连接并且因此可更换。即根据选择和要求,剪刀2、2’可被应用在根据图2、3的实施形式中、根据图8、9的实施形式中或根据图10的实施形式中。此外,一实施方案可以是适宜的,在其中不同的刀架1(图I)装备有剪刀2、2’的不同的上述变体并且可作为整体更换。尤其地,另ー刀架例如可根据图2至7设置成带有至少ー个粗切割区域10而不带修剪切割区域9,其中,相应于图I和图8至17带有至少ー个修剪切割区域9的刀架I可更换不带修剪切割区域9的另ー刀架。图11以放大的细节图显示了对在修剪切割区域9中的切齿5、6、7的几何设计方案的细节。相应地,切齿5、6、7具有梯形的平面图,其中,关于刀架I和剪刀2、2’(图I)的纵向在其之间相应保留有同样梯形的切割空间26。切齿5、6、7横向于刀架1(图I)的纵轴线从齿根25出发延伸直到外部的自由端并且在其面对切割空间26的齿面处在两侧设有用于形成剪切刃8的磨光斜面(SChlifTSChraege)24。磨光斜面24和剪切刃8从外部的齿尖出发延伸直到齿根25。齿根25足够宽,带有至少近似环形的横截面的示意性地示出的切削材料27在彼此面对的剪切刃8之间直至齿根25可被引入切割空间26中并且在此完全处于两个彼此面对的剪切刃8之间。另ー剪刀2’的切齿5’、6’、7’(图8至10)以相同的方式来设计。此外,在意义上相同的适用于在粗切割区域10中剪刀2、2’的切齿3、4、3’、4’(图 8 至 10)。图12以横截面图显示了在所属的修剪切割区域9中上剪刀2的切齿5、6、7和下剪刀2’的切齿5’、6’、7’ (图8至11),相应地,切齿5、6、7平地且无隙地直接置于下剪刀2’的所关联的切齿5’、6’、7’上。包括所关联的剪刀2、2’在内,其全部由平的、平面的钢板形成并且仅在其彼此背对的侧面上设有相应的磨光斜面24。这导致,在切齿5、6、7与另外的切齿5’、6’、7’重叠的情况中所关联的剪切刃8彼此直接相撞。此外,切齿5、6、7、5’、6’、7’的彼此面对的平侧(Flachseite)与所关联的磨光斜面24在相应的剪切刃8处形成楔角P。因为上述平侧平行于运动方向伸延,所提及的楔角3也等于切割角且为<45°、这里大约30°。这以相同的方式也适用于根据图8和9的在粗切割区域10中的切齿3、4、3’、4’。总地来说,由此全部切齿3、4、5、6、7、3’、4’、5’、6’、7’设有这样的剪切刃8并且由此相对于去除切屑的锯切区分地设计用于无切屑地、剪切地切断切削材料27 (图11)。图12至15以示意性的侧视图显示了一剪刀2的切齿5、6、7与另ー剪刀2’的切齿5’、6’、7’在修剪区域9(图8至11)中的相互作用。也如在图4至7中那样,这里示例性地对于第一切齿5、5’相应绘出各个速度V、V’关于所属的行程h、h’的曲线。与根据图4至7的图示类似,切齿5、6、7和切齿5’、6’、7’在第一止点W与第二止点hph/之间以所属的速度v、v’的半正弦形的曲线实施振荡的运动。在此与根据图4至7的图示类似,其在止点h。、Ii1、hQ’、h/之间相应于箭头28、29、30、31、32、33实施相对运动。根据图12,在第一止点hQ、hQ’的区域中第一切齿5、5’与在竖向(Hochrichtung) 上相对而置的第二切齿6’、6重叠。根据图15,在第二止点hph/中,第一切齿5与在竖向上相对而置的第一切齿5’重叠。在这两种情况中,第一切齿5、5’的速度V等于零。这也适用于所有其余切齿6、7、6’、7’。从第一止点hQ、hQ’出发,第一切齿5、5’相应于箭头30、31彼此相向运动,如这在图13中所示。但是因为与根据图4至7的图示不同在第一切齿5、5’与第二切齿6、6’之间还布置有第三切齿7、7’,第一切齿5、5’完全以速度V、V扫过该第三切齿7、7’,这从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与行程h且与行程h’的上述结合图9所说明的几何上的协调(Abstimmung)中得出。从根据图13的速度图表中实现以速度v、v’的该完全的扫过,速度v、v’相应于在那里以虚线示出的区域通过速度v2、v2’来限制并且其包含相应的最大速度 Vnlax、Vmax'。在其路径的另一曲线中,相应于根据图14的图示,切齿5以相对于根据图13的速度V2、v2’减小的速度Vl、Vl’撞到切齿5’上,其中,出现与结合图6所说明的相同的情況。从以上实施方案中明显的是,与在相应于根据图4、14的图示的无切屑的剪切时相比,无切屑的剪切在根据图13借助于第一切齿5、5’扫过第三切齿7’、7的情况下在更高的速度v、v’下实现。由此出发,通过该提高的各个速度v、v’尤其对于细的、柔性的或坚韧的切削材料27 (图11)改善切割效果。此外,与粗切割区域10(图3至9)不同,在修剪切割区域9(图8至10)中在单个行程h期间在仅仅ー个方向上实现双重的切断(即在根据图13第一切齿5、5’与第三切齿7、7’相遇时,以及在根据图14第一切齿5、5’相遇吋),由此提高切割效率。但是,对于更粗糙的切削材料27 (图11)(其不能容易地被引入在根据图11的修剪切割区域9的切齿5、6、7之间的狭窄的切割空间26中),可根据需求应用根据图8、9的粗切割区域10,其切割过程对应于图4至7的切割过程。示例性地对于第一切齿5、5’与第三切齿7、7’相联系地示出根据图12至15的在修剪切割区域9中的上述切割过程。但是在意义上相同的适用于在修剪切割区域9(图8至11)中的两个剪刀2、2’的每个其它切齿5、6、7、5’、6’、7’。只要不另外说明,粗切割区域10的切齿3、4、3’、4’此外在其另外的特征和附图标记上与修剪切割区域9的切齿5、6、7、5’、6’、7’的一致。图16显示了根据图12至15的组件的ー备选的实施形式。在此,并非全部切齿5、6、7、5’、6’、7’设有锋利地磨削的剪切刃8。代替地,这里示例性地示出切齿6和另一与其共同作用的切齿5’。切齿6以与之前所说明的相同的方式设有两个锋利地磨削的剪切刃8和所属的磨光斜面24,其中,剪切刃8具有之前所说明的楔角P。然而,与其共同作用的切齿5’不具有这样的剪切刃8,而是代替地具有带有更钝的楔角的棱边34。楔角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为大约90°,但是也可具有不同的值。这里仅仅示例性地示出在其共同作用中的两个切齿6、5’。但是适宜地,其余的切齿5、7、6’、7’也相互设有剪切刃8或棱边34。在根据图12至15的切割循环期间,在根据图16的实施例中,总是有锋利地磨削的剪切刃8碰到棱边34上,由此同样引起之前所说明的无切屑的剪切。
图17显示了根据图16的组件的ー变体,其中,两个共同作用的切齿6、5’设有各一个锋利的剪切刃8和各ー个钝的棱边34。相同的也适用于其余的未示出的切齿5、7、6’、I'。剪切刃8和棱边34以与在根据图16的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来实施。在根据图12至15的切割循环期间,鋒利的剪切刃8这里相应也碰到钝的棱边34上以产生无切屑的剪切。之前所示出的和说明的几何的和运动学的关系以一实施例来阐述,在其中两个剪刀2、2’可在两个止点之间反向地振荡地移动,其中,ー个剪刀2的行程h具有与另ー剪刀2’的行程h’相同的值。但是,几何的和运动学的关系也以相同的或相似的方式适用于同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在其中ー个剪刀2的行程h与另ー剪刀2’的行程h’在值上不同。尤其地,所提及的关系也适用于这样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在其中,仅仅ー剪刀2可振荡地运动两个止点Ivh1之间的行程h,而另ー剪刀2’相对于刀架I固定。那么对于该固定的剪刀2’适用的是,其行程h’等于零,且所属的止点h;、h/彼此重合。图18以俯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所实施的刀架I的另ー实施形式,在其中,出于更好的可见性的原因,除了驱动部18之外仅示出单个剪刀2。出于完整性原因,另ー剪刀2’还在图19中隐含地示出。刀架I关于其纵向具有远离驱动部18的端部35以及相対的、邻近驱动部18的端部36。与在之前所说明的实施例(在其中,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b沿着剪刀
2、2’的整个延伸是恒定的)的剪刀2、2’中不同地,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在布置在两侧的修剪切割区域9内选择在切齿5、6、7、5’、6’、7’之间的不同地或不均匀地分布的间距a。在剪刀2的ー侧上,间距a在端部35的区域中比在相対的端部36的区域中更小,其中,间距a从ー个端部35起朝向相対的端部36以至少近似相同的増量变大。在所显示的剪刀2的相对侧上刚好反过来在那里,间距a从端部35起朝向相対的端部36以至少近似相同的増量变小。在每个侧上的最小的间距a等于ー个剪刀2的行程h与另ー剪刀2’的行程h’ (图19)的和的一半。因为两个剪刀2、2’ (图19)相同地来实施并且实施相同的行程h、h’,SP最小的间距a等于行程h或等于行程h’。由此得出,其余的间距a更大且达到优选地直至最小的间距a的两倍的最大值。由此来引起沿着剪刀2、2’的长度变化的间距a、a’,即单个切齿5、6、7的宽度至少近似相同,而齿隙的宽度变化。在运行中,应用两个相同的剪刀2、2’,其中,第二剪刀2’相对于第一剪刀2关于其纵轴线旋转了 180°并且从下对着上剪刀2翻转。该情况在图19中示出,其中,带有其切齿5’、6’、7’和所关联的间距a’的第二剪刀2’在图19中仅仅以虚线示出。在刀架I的两侧上各设置有修剪切割区域9。对此,两个剪刀2、2’在两侧的修剪切割区域9内这样对称地来构造,使得其切齿5、6、7、5’、6’、7’在修剪切割区域9中旋转对称于在中心竖直地处于修剪切割区域9上且垂直于绘图平面的竖轴来布置。换句话说,从图18、19的共同观察中,旋转对称意味着,当所设想的180°旋转相应于箭头37围绕所设想的竖轴H(其垂直于相应的剪刀2、2’的平面,且其在此在当中伸延穿过修剪切割区域9或穿过带有切齿5、6、7、5,、6,、7,的区域)实现时,在剪刀2、2’的ー侧上的切齿5、6、7、5’、6’、7’的整个组件通过旋转180°可被带到与在相同的剪刀2、2’的相对侧上的切齿5、6、7、5’、6’、7’的整个组件相叠。从图18、19的共同观察和上述的实施方案中得出,在刀架I的ー侧上,切齿5、6、7之间的间距从ー个端部35起朝向相対的端部36变大,而所关联的另ー剪刀2’的切齿5’、6’、7’之间的间距a’在刀架的相同侧上且从 相同的端部35起朝向其相対的端部36变小。在刀架I的相对的侧上,相应于上面所提及的旋转对称性,这刚好反过来在那里,切齿5、6、7之间的间距从ー个端部35起朝向相対的端部36变小,而所关联的另一剪刀2’的切齿5’、6’、7’之间的间距a’从相同的端部35起朝向其相対的端部36变大。由此得出,在其小的间距a的区域中的刀架2与在带有大的间距a’的区域中的刀架2’ 一起合作且反之亦然。从根据图19的绘出的图示中可得出,并非全部切齿5、6、7、5’、6’、7’同时实施剪切。而在一定的时刻仅仅ー些切齿5、6、7、5’、6’、7’实施剪切,而在相同的时刻在另一部位处在其之间保留有自由空间用于引入切削材料。但是,在行程h、h’的走向中,在刀架I的所有区段中执行剪切。此外可识别出的是,在維持利用之前所说明的实施例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在刀架I的两侧上至少分段地,ー个剪刀2的单个切齿7在行程h、h’期间完全被另ー剪刀2’的切齿5’、6’扫过。图20,21还显示了根据图18,19的组件的ー变体,在其中,切齿5、6、7、5’、6’、7’
之间的不同的间距a、a’通过在齿隙的宽度保持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齿宽来形成。当然,变化的齿宽与齿隙的变化的宽度的组合也是可能的。在其余特征和附图标记方面,根据图20、21的实施例与根据图18、19的一致。图18至21显示了带有在两个剪刀2、2’中切齿5、6、7、5’、6’、7’之间的变化的间距a、a’的实施例。由此得出,至少在修剪切割区域9的部分区段中,剪刀2的切齿5、6、7彼此间具有间距a,其与在另ー剪刀2’的所关联的切齿5’、6’、7’之间的间距a’不同。但是相同的原理和由此相同的功能例如也可由此来实现,即ー个剪刀2的切齿5、6、7具有彼此相同的间距a,而另ー剪刀2’的切齿5’、6’、7’同样具有彼此相同的间距a’,但是其中,ー个剪刀2的切齿5、6、7之间的间距a与另ー剪刀2’的所关联的切齿5’、6’、7’之间的间距a’不同。这样的情况在图22、23中示意性地示出。图22显示了一剪刀2,其切齿5、6、7在第一侧上彼此具有沿着剪刀2彼此相同的、恒定的间距&1。在相対的第二侧上切齿5、6、7彼此具有沿着剪刀2彼此相同的、恒定的间距a2。在第一侧上的彼此相同的间距小于在第二侧上的彼此相同的间距a2。在运行中应用两个相同的剪刀2、2’,其中,第二剪刀2’相对于第一剪刀2关于其纵轴线旋转了 180°并且从下对着上剪刀2翻转。该情况在图23中示出,其中,带有其较大的、但是彼此相同的间距a2的第二剪刀2’的切齿5’、6’、7’与带有其较小的、但彼此相同的间距S1的第一剪刀2的切齿5、6、7处于相互作用中。同样如在根据图19、21的实施例中,并非所有切齿5、6、7、5’、6’、7’彼此同时处于相互作用中,而是在不同的时刻(即时间上彼此错开)在刀架I的不同部位处切断切削材料。由此减轻整个组件(包括驱动、支承等)的负担。但是超出根据图I至23的实施例,ー个剪刀2的切齿5、6、7的相同的间距a与另一剪刀2’的切齿5’、6’、7’之间的变化的间距a’的组合也是可能的。但是在各情况中适宜的是,齿距、齿宽、齿隙和行程h、h’ (图21)这样来相互协调,使得ー个剪刀2、2’的尽可能所有切齿5、6、7、5’、6’、7’在止点hph^h。’ A1 ’ (图15)中尽可能完全地与另ー剪刀2’、2的所关联的切齿5’、6’、7’、5、6、7重叠,例如这也在图15中所示。由此,通过暴露的剪切刃8(图11)避免切削材料27的损坏。如果不能获得完全的重叠,但是该重叠在止点も、hp h0'、h/ (图15)中仍应至少如此大,使得切削材料27为了完全的切断可相应于根据图11的图示被引入切齿5、6、7之间的间隙中。只要未另作说明,根据图18至23的实施例另外在其其余的特征和附图标记方面 也与前面所说明的实施例一致。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驱动的绿篱修剪器的刀架(1),其包括两个剪刀(2,2’),其中,至少ー个剪刀(2,2’)能够反向于另ー剪刀(2,2’)振荡地运动两个止点Qltl, h” h0,,V)之间的行程(h,h’),其中,两个剪刀(2,2’)具有彼此相互作用的、彼此以间距(a)布置的切齿(5,6,7,5’,6’,7’),其中,所述切齿(5,6,7,5’,6’,7’)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于无切屑地、剪切地切断切削材料(27)的剪切刃(8),并且其中,所述ー个剪刀(2,2’)的第一切齿(5,5’)在所述两个止点Qltl, h1; ho', h/)中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另ー剪刀(2,2’)的第一或第二切齿(5’,6’,5,6)相叠,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I)具有至少ー个修剪切割区域(9),在其中所述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和所述行程(h,h’)这样来相互协调,使得所述ー个剪刀(2,2’)的第一切齿(5,5’)在其两个止点(hQ,h1; ho', h/)之间完全扫过所述另ー剪刀(2,2’)的处于所述另ー剪刀(2,2’)的第一与第二切齿(5’,6’,5,6)之间的第三切齿(7’,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齿(7’,7)直接邻近地处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切齿(5,6, 5’,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剪刀(2,2’)中的ー个的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在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的走向中是均匀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剪刀(2,2’)的所述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在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的走向中是均匀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在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中等于所述ー个剪刀(2)的行程(h)与所述另ー剪刀(2’)的行程(h’)的和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的部分区段中所述ー个剪刀⑵的切齿(5,6,7)彼此具有间距(a),其与所述另ー剪刀(2’)的所关联的切齿(5’,6’,7’)之间的间距(a’)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剪刀(2,2’)中的ー个的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在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的走向中是不均匀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剪刀(2,2’)的所述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在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的走向中是不均匀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齿(5,6,7,5’,6’,7’)之间的间距(a)在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中大干/等于所述ー个剪刀(2)的行程(h)与所述另ー剪刀(2,)的行程(h,)的和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ー个剪刀(2)的切齿(5,6,7)之间的间距(a)从所述刀架⑴的一端(35,36)起朝向它的相対的端部(36,35)变大,而在所关联的所述另ー剪刀(2’)的切齿(5’,6’,7’)之间的间距(a’)从所述刀架(I)的相同的端部(35,36)起朝向它的相対的端部(36,35)变小。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I)具有可用于切割的长度(I),并且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至少在所述刀架(I)的ー侧(11)上在整个可用的长度(I)上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I)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11,12),其中,在所述刀架(I)的两个侧面(11,12)上各设置有修剪切割区域(9)。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架(I)中应用两个相同的剪刀(2,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2,2’)关于两侧的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对称地来构造。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I)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11,12),其中,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布置在所述刀架(I)的ー侧(11)上,其中,在所述相对的侧面(12)上设置有带有彼此以有规律的间距(b)布置的切齿(3,4,3’,4’)的粗切割区域(10),并且其中,在所述粗切割区域(10)中的所述切齿(3,4,3’,4’)的间距(b)大于在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中的所述切齿(5,6,7,5’,6’,7’)的间距(a)。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切割区域(10)中的所述切齿(3,4,3’,4’)的间距(b)为在所述修剪切割区域(9)中的所述切齿(5,6,7,5’,6’,7’)的间距(a)的两倍。
1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两个剪刀(2,2’)相应能够反向地振荡地运动两个止点(h。,h1; h。’,V )的行程(h,h’)。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ー个剪刀(2)的行程(h)与所述另一剪刀(2’)的行程(h’)相应具有相同的值。
1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有切齿(5,6,7,5’,6’,7’)设有用于无切屑地、剪切地切断切削材料(27)的剪切刃(8)。
2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2,2’)能够更换。
21.一种带有根据权利要求I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至少ー个修剪切割区域(9)的刀架(I)的绿篱修剪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另ー带有至少ー个粗切割区域(10)而不带修剪切割区域(9)的刀架,并且带有所述至少一个修剪切割区域(9)的所述刀架(I)能够更换所述另ー不带修剪切割区域(9)的刀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篱修剪器的刀具组件,即马达驱动的绿篱修剪器的刀架,其带有两个剪刀。至少一个剪刀可反向于另一剪刀振荡地运动两个止点之间的行程。两个剪刀具有彼此相对作用的、彼此相间隔布置的切齿并且至少部分地设有用于无切屑地、剪切地切断切削材料的剪切刃。一个剪刀的第一切齿在两个止点中至少部分地与另一剪刀的第一或第二切齿相叠。刀架具有至少一个修剪切割区域,在其中,一个剪刀的第一切齿在其两个止点之间完全扫过处于另一剪刀的第一与第二切齿之间的第三切齿。
文档编号A01G3/04GK102948333SQ20121027667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K.考普 申请人: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