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诱导物的工厂化育秧水稻浸种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0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诱导物的工厂化育秧水稻浸种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诱导物的工厂化育秧水稻浸种剂,属于农作物种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水稻机插面积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是水稻育秧方式的改变,即由传统水育秧技术改为标准化的工厂化育秧。商品化集中育秧主要优势体现在:一是秧田用地省,抗险能力强。使分散的秧田相对集中,不仅节约了秧田用地,而且便于水浆统一管理和病虫草的统一防治,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二是播期掌握准,栽插质量好。以往的生产中常因分散育秧极易出现“苗等田”的现象,造成机插秧超秧龄,影响栽插质量,通过商品化集中育秧,分期分批播种,可以做到适期栽插,有力地减缓了栽插时间不及时的被动局面;三是技术把握严,秧苗素质高。虽然集中育秧点对壮秧培育技术应用到位,育秧水平较高,烂种烂秧较少,出苗和成苗率较高,秧苗整齐一致,达到壮秧标准然而机插水稻育秧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一、育秧环境一般在大棚或封闭环境,通风透光条件较差,秧苗一般比较瘦弱;二、育秧技术类似旱秧,恶苗病等苗期病害加重;三、机插秧栽插期一般早于其它方式栽插水稻,移栽后易受一代灰飞風集中危害。然而目前工厂化育秧浸种剂一般采用传统浸种剂咪鲜胺,水稻秧苗细胞膜保护酶SODXAT和POD的活性较低,仅能控制种传病害,不能起到壮苗和控制早插后灰飞虱危害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既能控制种传病害,又能解决水稻壮苗和出苗后灰飞虱等苗期害虫为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壳寡糖0.25%~2%
咪鲜胺0.5% ~ 5 %
吡蚜酮0.5% ~ 5 %
助溶剂5%
分散剂5%
填充料84.25% ~ 88.25%。
其制作方法为:将将上述的组分均匀混合后经超音速气流粉碎,再过400目筛分装制得。所述的助溶剂为NNO (亚甲基双荼磺酸钠)。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咪鲜胺前期控制种传病害和吡蚜酮后期抑制虫害的作用,配合植物诱导物壳寡糖制成的工厂化育秧包衣剂,在控制种传病害的基础上,解决了水稻壮苗和出苗后灰飞虱等苗期害虫为害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1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制成:
壳寡糖0.25%
咪鲜胺0.5 %
吡蚜酮5 %
助溶剂5%
分散剂5%
填充料84.25%。其制作方法为:将将上述的组分均匀混合后经超音速气流粉碎,再过400目筛分装制得。所述的助溶剂为ΝΝ0。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实施例2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制成:
壳寡糖0.25%
咪鲜胺5 %
吡蚜酮0.5%
助溶剂5%
分散剂5%
填充料84.25%。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助溶剂为ΝΝ0。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实施例3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制成:
壳寡糖0.25%
咪鲜胺0.5%
冲匕虫牙酮I %
助溶剂5%
分散剂5%
填充料88.25%。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助溶剂为ΝΝ0。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实施例4 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制成:壳寡糖2%
咪鲜胺1.5%
吡蚜酮1.5%
助溶剂5%
分散剂5%
填充料85%。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助溶剂为ΝΝ0。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实施例5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制成:
壳寡糖0.5%
咪鲜胺I %
吡蚜酮2.5%
助溶剂5°/。
分散剂5%
填充料86%。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助溶剂为ΝΝ0。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实施例6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制成:壳寡糖1%
咪鲜胺G.5 %
冲匕虫牙酮4 %
助溶剂5%
分散剂5%
填充料84.5%。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助溶剂为ΝΝ0。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获得的浸种剂浸种育秧,水稻秧苗细胞膜保护酶SOD、CAT和POD的活性分别较单用咪鲜胺浸种提高37.94%,22.75%和21.35%,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15.82%、12.92%和24.47%,出苗后15天调查,水稻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较单用咪鲜胺浸种提高23.53%和28.90%。水稻移栽后30天调查,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下降30.2个百分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含诱导物的工厂化育秧水稻浸种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壳寡糖0.25%~2% 咪鲜胺0.5% ~ 5 % 吡蚜酮0.5% ~ 5 % 助溶剂5% 分散剂5% 填充料84.25% ~ 88.25%。
其制作方法为:将将上述的组分均匀混合后经超音速气流粉碎,再过400目筛分装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溶剂为NN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诱导物的工厂化育秧水稻浸种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壳寡糖0.25%~2%,咪鲜胺0.5%~5%,吡蚜酮0.5%~5%,助溶剂5%,分散剂5%,填充料84.25%~88.25%,其制作方法为将上述的组分均匀混合后经超音速气流粉碎,再过400目筛分装制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咪鲜胺前期控制种传病害和吡蚜酮后期抑制虫害的作用,配合植物诱导物壳寡糖制成的工厂化育秧包衣剂,在控制种传病害的基础上,解决了水稻壮苗和出苗后灰飞虱等苗期害虫为害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P7/04GK103181397SQ2012102951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张青, 黄萌, 陈培峰, 乔中英, 张景飞, 陆建国, 张永华, 瞿燕 申请人: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常熟市植保植检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