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0760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人所在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长期致力于农林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研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应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并获得福建省科技奖,在利用寄生蜂防控农林虫害方面具有特色与优势。福建农林大学于2005年获准从美国夏威夷引进阿里山潜蝇茧蜂\_Fopiusarisanus (Sonan)]。阿里山潜蚬苗蜂是实蚬类害虫的专性寄生蜂,主要寄生橘小实蚬的卵和I龄幼虫,对橘小实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由于目前农田生态系统受人为干预过多,不利于寄生蜂自然种群的建立,所以,通过人工大量饲养释放是发挥该寄生蜂控害作用的有效途径。突破该寄生蜂的人工大量饲养技术是利用寄生蜂的关键,而人工接蜂产卵盘又是人工大量饲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国内外许多相关研究部门基本采用水果作为接蜂介体,但直接用水果作为接蜂介体有许多弊端,如,易腐烂造成饲料污染、易受季节等影响造成不稳定和价格波动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高效且适用的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及其制作、使用方法,为该寄生蜂人工大量饲养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农业生产中利用该寄生蜂来控制实蝇类害虫提供可能。本发明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盘其成分为条状干琼脂和水,条状干琼脂和水的比例1:40-1:60。上述产卵盘表面上贴覆有一单层的薄卫生纸。本发明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条状干琼脂和水的比例为1:40-1:60之间在一可加热的容器中进行混合,加热容器并搅拌,使条状干琼脂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将琼脂溶液倒入平底盘中,使得溶液与平底盘边缘几乎持平即可,然后待平底盘中琼脂溶液基本凝固后,往琼脂盘表面平铺一单层的薄卫生纸,产卵盘即制作完成。上述制作好的产卵盘最好马上使用,放置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接蜂条件室内温度(24±1) °C,相对湿度65%-75%,光周期为12 D:12 L ;接蜂结束后,用薄刀片紧贴平底盘边缘划一圈,将整个琼脂块取出,放置于配好的实蝇幼虫饲料上继续培养。本发明采用相对廉价的国产条状干琼脂来代替昂贵的粉状干琼脂用于制作阿里山潜蝇茧蜂的接蜂产卵盘,在保证接蜂过程高寄生率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饲养材料的成本,突破了国内对于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大量饲养中的关键技术一人工接蜂技术,为该寄生蜂人工大量饲养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农业生产中利用该寄生蜂来控制实蝇类害虫提供可能。


图I是本发明接蜂产卵盘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所述产卵盘其成分为条状干琼脂和水,条状干琼脂和水的比例1:40-1:60。上述产卵盘表面上贴覆有一单层的薄卫生纸。本发明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的制作方法,按照条状干琼脂和水的比例为1:40-1:60之间在一可加热的容器中进行混合,加热容器并搅拌,使条状干琼脂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将琼脂溶液2倒入平底盘I中,使得溶液与平底盘I边缘几乎持平即可,然后待平底盘中琼脂溶液基本凝固后,往琼脂盘表面平铺一单层的薄卫生纸,产卵盘即制作完成。上述琼脂的水溶液可以单独制成产卵盘使用,而不使用平底盘,也可以视情况在琼脂溶液中添加适量防腐剂(如,尼泊金乙酯等)和营养成分(如,氨基酸和果糖等),这些添加物可以单独加入也可以混合或组合加入。平底盘为平底塑料盘,材质为聚苯乙烯较好(其它耐100度高温且不易变形、不易被腐蚀的材料制成的亦可),平底盘一般为方形或者圆形,但形状和大小也可根据需要定制,但深度应为O. 5_。上述制作好的产卵盘最好马上使用,放置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接蜂条件室内温度(24±1) °C,相对湿度65%-75%,光周期为12 D:12 L ;接蜂结束后,用薄刀片紧贴平底盘边缘划一圈,将整个琼脂块取出,放置于配好的实蝇幼虫饲料上继续培养。使用产卵盘进行布置实蝇卵时是将采集的实蝇卵溶于一定量水中,配成悬浮溶液,用特制喷雾器将实蝇卵均匀喷于琼脂盘表面,或者实蝇卵不配成水溶液,直接用软毛笔将实蝇卵均匀涂抹于整个琼脂盘表面(但此法工作量较大,仅适合规模较小的饲养)。最后将附着实蝇卵的产卵盘,紧贴于特制的饲养阿里山潜蝇茧蜂成虫的饲养笼(贴于纱网一面)供寄生蜂产卵寄生。本发明发明人在探讨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饲养技术过程中,发现人工产卵盘是接蜂技术的核心,产卵盘内所用填充物的物理性状则直接影响了该寄生蜂的寄生效果。如果利用琼脂粉为主要原料制作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产卵盘,成本太高,这将导致饲养成本过高,不利于寄生蜂的推广和应用。故研究了利用国产条状干琼脂代替昂贵的琼脂粉(目前条状干琼脂的市场价仅为琼脂粉的1/10)来制作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产卵盘,并通过大量对比实验,最终确定了琼脂与水的最佳配比,研制出一种高效实用的产卵盘,既保证了接蜂过程的高寄生率,又大大降低了饲养材料的成本,突破了阿里山潜蝇茧蜂的人工大量饲养中的关键技术一人工接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盘其成分为条状干琼脂和水,条状干琼脂和水的比例1:40-1:6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盘的条状干琼脂和水的比例1:50。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盘表面上贴覆有一单层的薄卫生纸。
4.一种权利要求I所述的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条状干琼脂和水的比例为1:40-1:60之间在一可加热的容器中进行混合,加热容器并搅拌,使条状干琼脂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将琼脂溶液倒入平底盘中,使得溶液与平底盘边缘几乎持平即可,然后待平底盘中琼脂溶液基本凝固后,往琼脂盘表面平铺一单层的薄卫生纸,产卵盘即制作完成。
5.一种权利要求I所述的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好的产卵盘最好马上使用,放置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接蜂条件室内温度(24±1)°C,相对湿度65%-75%,光周期为12 D:12 L ;接蜂结束后,用薄刀片紧贴平底盘边缘划一圈,将整个琼脂块取出,放置于配好的实蝇幼虫饲料上继续培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接蜂产卵盘及其制作、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条状干琼脂和水的比例为1:40-1:60之间在一可加热的容器中进行混合,加热容器并搅拌,使条状干琼脂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将琼脂溶液倒入平底盘中,使得溶液与平底盘边缘几乎持平即可,然后待平底盘中琼脂溶液基本凝固后,往琼脂盘表面平铺一单层的薄卫生纸,产卵盘即制作完成。本发明在保证接蜂过程高寄生率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饲养材料的成本,突破了国内对于阿里山潜蝇茧蜂人工大量饲养中的关键技术——人工接蜂技术,为该寄生蜂人工大量饲养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农业生产中利用该寄生蜂来控制实蝇类害虫提供可能。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2835354SQ20121033369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陈家骅, 郑敏琳, 耿军灵, 黄居昌, 杨建全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