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9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增硒叶面肥,特别是一种由硒元素为中心的含营养三要素,螯合中微量元素,螯合硒和稀土,以及活性有机物,叶面助剂等组成的全营养、高活性、高吸收率的新型叶面肥,主要用于富硒茶、富硒大米、富硒玉米等富硒产品的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式登记的叶面肥虽已达700多种,但这些叶面肥产品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对叶面肥标准判断错误,单从叶色、长势看,对提高产量、品质的效果常被忽略;产品方面,更存在诸多问题不少产品属“传统型”,营养元素单一,未达施用效果,而大多未跟进现代研究成果,如不重视营养元素配伍性能,比例不科学,或营养元素含量低,水溶性差,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过多重视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忽视提高养分吸收率;不用叶面助齐U,或叶面助剂种类不恰当,叶面铺展度与渗透力低;对中微量元素不注重其杂质和毒性,如陪伴元素含量超高,重金属含量超标;对中微量元素、硒元素和稀土元素保护差,使用的 螯合剂种类不恰当或者是大分子,直接影响到营养元素的有效吸收率,等等。叶面肥是通过叶面吸收养分,与土壤施肥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其一,叶面肥产生效果快。如尿素I 2天即可产生效果,而土施需要4 6天才能看到效果,磷肥喷施5秒钟后便可转到茶树植株的各个部位,而土施要15天后才能达此效果。无机营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各不相同,经测定,硝氮15s进入叶内,硫酸镁30s,氯化镁15m,氯化钾30m,硝酸钾lh,铵态氮2h等。究其原因,土施肥,各种营养元素首先被土壤吸附,在土壤中经过一个转化过程,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或扩散作用被植物根系吸收,通过根、茎的微管束,再到达叶片,养分输送距离远,速度慢。其二,叶面施肥用肥量少,仅为土施肥的1/10 1/5 ;而土施肥的利用率低,氮肥只有25% 35%,磷肥当季大体上也只有10% 25%,钾肥为30% 40%,而且相对很花费人工。其三,叶面肥作用强。营养元素直接由叶片进入作物体内,短时间内使作物体内营养元素大大增加,迅速缓解作物缺素状况,发挥肥料最大效益,能够有力地促进作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进展,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提高酶活性,促进有机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改进品质。而土施肥为间接吸收过程,养分运输距离远,速度慢,有机物合成、干物质积累进展相对较慢。其四,叶面肥利用率高,效率高,主要原因是肥料损失很少。土施肥的肥料本身,由于挥发,流失,渗漏等原因肥料损失严重,另外,由于肥料被土壤固定,农田杂草吸走,还要损失相当部分,所以土施肥效率较低。其五,叶面肥因损失少,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对小,而土施肥,如过量常污染环境。叶面对养分的吸收机理及养分运输途径与根部有明显的差异。叶片外的蜡质层与角质层都是疏水的,水分及养分无法通过,但其中夹杂有多聚糖、氨基酸、蛋白质等亲水成分(羟基及羧基团),可以作为水溶液进出的通道;胞间连丝可主动吸收通过叶片的水溶液;养分也可通过气孔以及叶毛与叶片交接处进入叶肉细胞。这就是叶面肥进入植物体的机制。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吸收养分存在着差异,下表面腊质层和角质层一般少于上表面,气孔数量却相对较多。因此,多数作物叶片下表面对养分的吸收效率高于上表面。据测验,下表面吸收能力比上表面要高5倍。所以叶面肥喷施时必须上下两表面都要喷,特别不能忽视下表面的喷施。为此,本发明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叶面硒肥的综合效果
I、改善叶表面对养分的吸收率,表面活性剂对提高叶面养分吸收率具有明显的作用效
果O
表面活性剂是指一类低浓度即可明显地改变溶剂(一般指水)表面性质的物质,由疏水亲油的非极性基和亲水疏油的极性基组成,属于一种两亲性(亲油和亲水)分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溶液的表面活性性质,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善固体表面润湿性,增加溶质水溶性等。养分在叶面渗透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养分对蜡质与角质组成的多孔固体的渗透过程,是一种毛细现象。毛管力ΛP是发生渗透过程的驱动力。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助吸作用,有良好的助吸效果,其吸收率与对照比可高达I倍以上。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润湿性、粘附性、渗透性和保湿性的作用。复合型表面活性剂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2、增硒。临床医学证明,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细胞膜,清除人体自由基,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有抗癌之王的美誉。缺硒可引发40余种疾病癌症、冠心病、心肌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白血病、病毒性肝炎等。克山病,大骨病,氨中毒,胃炎,白内障,高血压,高血脂症,肾炎,血虚,重大失眠,口腔溃疡,免疫功能低下等与人体缺硒直接相关。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一条广阔的缺硒带,有72%的县是低硒或缺硒地区。显然,人工增硒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硒产品看,最廉价、最方便的产品是富硒农产品,其中茶叶增硒是最好的方法,因茶叶中有机硒含量约占92%,而无机硒仅占8%,泡茶时浸出的主要是有机硒,而游离的无机硒则与茶多酚、果胶核酸、多糖类物质等形成络合物,所以富硒茶首先是最安全的,而且特别方便,茶叶是人们补硒的最佳选择。富硒大米,富硒玉米均已问世,均具有良好的保健和增值效果。3、稀土元素尚未证实是植物必需元素,但已被证实是有益元素,是植物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根系生长,提高生理活性、酶活性的作用。经试验,施用30(^g/g浓度稀土溶液,可使春茶提早发芽2 5天,采摘期提前I 5天,发芽密度增加10% 20%,百芽重平均增加10. 6%,新梢长度平均增加15%左右。对果树早熟、提高坐果率、提高含糖量、抗病虫害,净化果面等都有良好效果。对水稻生根,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精米、整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效果,可增产10%左右。4、添加中微量元素。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表明,中微量元素营养状况与作物生长和收获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含量不足,容易产生生理性病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降低植株抗逆能力。外源补充中微量元素,则可以促进作物发育,显著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如果实含糖量,蔬菜Vc含量,面包烘烤品质,农产品风味等。5、氮磷钾三要素是叶面肥营养元素的基础,是对以往叶面肥养分不足产品的否定。试验证明,叶面喷施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施肥技术是对土壤施肥技术的重要补充。叶面施肥技术可提高大量营养元素肥料利用率,可强力补充作物缺乏的微量元素,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减少土施化肥对农业资源污染等方面都表现了较好的效果。6、用螯合技术保护硒元素、稀土元素、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移动性和吸收利用率。对比试验研究表明,传统螯合态微肥(指用EDTA作螯合剂的螯合微肥)的肥效是无机盐微肥(无机化合物)的2 5倍,而用氨基酸螯合的微肥的效果是无机微肥的几十倍。而稀土元素螯合与否差异极大,据南京大学化学系陈子涛等人研究,未进行螯合的稀土元素,其吸收率仅为几千分之一,效果非常差。这就是为什么过去许多稀土试验效果不明显,首要是稀土未获保护,稀土元素被土壤磷酸根和碳酸根固定了。化学结构理论和实验证明,螯合的中微量元素、硒元素、稀土元素的结构与无机盐有很大区别,无机盐仅仅是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结构,而螯合物是以二价阳离子与给与电子体的螯合剂(如氨基酸)形成配位共价键,同时与其羧基构成离子键形成五元环或六元环。微量元素、硒、稀土螯合物可避免矿物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和周围环境条件(如pH)的干扰,以及其它杂质离子的影响,稳定性好,流动性好,易于吸收。此外,在茶树上增施复硝酚钠生长调节剂。该调节剂集营养、调节、防病为一体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有I. 8%水剂,I. 4%可溶性粉剂两种产品。其与肥料复配后,作物对营养元素吸收好,见效快,能解除拮抗作用。添加到叶面肥,稀释浓度为2000 6000倍。该调节剂也可用于其它作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人工增硒为中心的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特别适合用于在低硒或缺硒地区生产富硒茶、富硒大米、富硒玉米等富硒农产品。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按照重量配比组成的以下组分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螯合剂、硒元素、稀土元素、活性有机物、生长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本发明所述的大量元素原料是指氮源、磷源和钾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 配比分别如下
氮源由尿素及硝酸铵按1:1的重量比组成 3. O 10g/L
磷源选自多聚磷酸铵,或者磷酸二氢钾 2. O 10g/L
钾源选自乙酸钾,或者焦磷酸钾 10.0 15.0g/L
其中,所述的氮源还可以是按比例尿素另加2 3g/L多聚甲醛(固体甲醛)。本发明所述的中量元素原料是指钙源、镁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别如下
钙源选自硝酸钙5. O 10g/L
镁源选自硫酸镁5. O 15g/L
本发明所述的微量元素原料是指硼源、钥源、锰源、铁源、铜源、锌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配比分别如下
硼源选自八硼酸钠,或者硼酸 I. O 3. Og/L 钥源选自钥酸钠,或者钥酸铵 O. 5 I. Og/L 锰源选自硫酸锰0. 5 I. 0g/L
铁源选自硫酸亚铁2. O 10g/L
铜源选自硫酸铜0. I 0. 5g/L
锌源选自硫酸锌0. 5 2. 0g/L
本发明所述的螯合剂原料选自EDDHA (乙二胺二邻羟苯基乙酸),生化黄腐酸B型,复合氨基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任意组合,其占总量的配比20 50g/L 本发明所述的硒元素原料选自亚硒酸钠,其占总量的配比O. 05 O. 18g/L 本发明所述的稀土元素原料选自硝酸镧,或者硝酸铺,其占总量的配比O. I I. Og/L 本发明所述的生长调节剂原料选自复硝酚钠,其占总量的配比O 9mg/L 本发明所述的活性有机物选自高活性腐殖酸钾(表达式为NHAK),或者生化黄腐酸B 型,或者复合氨基酸,其占总量的配比35 50g/L
本发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silwetL-77,或者茶皂素,其占总量的配比O. 4 O. 5g/L 本发明下述原料对指标的要求如下
尿素缩二尿含量< 1% ;
磷源及中微量元素物质的重金属含量必须达国标,即总镉(以Cd计)含量(mg/kg)(10,总砷(以As计)含量(mg/kg) ( 10,总铅(以Pb计)含量(mg/kg) ( 50,总铬(以Cr 计)含量(mg/kg) ( 50,总萊(以Hg计)含量(mg/kg) (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的制备工艺,其具体制备流程如下设定生产量为100L。第一步制成25L浓缩液,第二步定容至100L。 I.按配方称取硝酸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硝酸镧,硒,机械粉碎至160 200目,放进25升反应釜中,加入5 8升清洁水,用搅拌器混均,用浓度30%硫酸或6mol盐酸将混合液调节至pHl 3,使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 ;
其中,所述的清洁水为水体清洁透明,PH7. O左右的水,不能有超标不溶物,不能有与叶面肥起化学反应的农药等成分。2.按配方称取EDDHA,加水5 10升,搅拌溶解,然后按配方称量高活性腐殖酸钾混合溶解,得到混合液B;
3.将混合液A与混合液B混合,用氢氧化钙或碳酸钙调节pH7.O 7. 5,通入蒸汽60°C IOO0C,搅拌I 2小时,得到混合液C ;
4.按配方称取八硼酸钠,钥酸铵,尿素,多聚甲醛,磷酸二氢钾,乙酸钾,依次加入混合液C中,溶解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silwetL-77,将溶液增至25升,搅拌均匀,调节pH5 6,制成100升1/4浓缩液体型叶面硒肥。当溶液稀释到100升前(100升前的99升为好,最后定容),可用具络合作用的柠檬酸调节PH值至6. 5 7. O,使溶液处于较稳定状态,由此构成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成品。所用螯合剂EDDHA对中微量元素、硒、稀土等螯合力强,稳定性高,速溶性好,也提高了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基础效果,加上有机物的活性,从而增进了高效多元复合液体叶面硒肥的有效吸收率和补肥的效果。本发明属多元素类叶面肥产品,按我国目前加工剂型,主要有固体型和液体型两种。液体型叶面肥是现阶段我国叶面肥市场的主流产品,包括清液型、悬浮型等。与固体剂型相比,液体剂型叶面肥营养成分较均匀,按国标要求,高溶解性能和快溶解速度是首要的,杂质含量要低(不溶解物比例=5%),产品质量稳定(要求测稳定性,不得少于180d)。本产品属液体剂型中的“清液型”,即将各种营养元素(经螯合、复配等工艺能稳定于同一种溶液中)、助剂、活性物质等成分溶于水中加工而成。本发明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及其制备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其一,原料配伍性能优良、比例科学。跟进现代研究步伐,集成了叶面肥许多创新成果。“高效多元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养分有效成分高,养分吸收效率高。这是当代叶面肥创新的核心!首先启用优良螯合剂全面保护硒、稀土元素、中微量元素,同时启用优良表面活性剂、优良活性有机物,整个配方富有活性。其二,选料恰当,工艺科学,营养元素配制多元化、复合化,并能克服矿物元素间的拮抗作用而稳定于同一种溶液中,这是当代多元复合叶面肥的最大难题,本发明解决了。特别是利用多聚磷酸盐(铵)与锌、铁、锰、铜等微量元素不产生沉淀的特性,解决了历史上磷酸盐与二价金属中微量元素发生沉淀的难题,可以设置对中微量元素不直接进行螯合处理的生产工艺。锌和硒是本发明两个核心营养元素,据四川农大杜倩的研究表明,硒与锌存在拮抗作用低浓度锌对硒的吸收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锌则抑制硒的吸收,高浓度硒与中浓度锌相互影响不明显;而本发明设定的锌为低浓度,使硒、锌不产生互作。其三,启用高含量品种。如硼,用八硼酸钠,含硼21%,而传统硼砂硼含量仅为 10.8%。氮素,用(NH2)2CO与NH4NO3I I结合,用(NH2)2CO与甲醛结合,可大幅度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率;磷源,用聚磷酸盐(铵),也是对含磷量的提高。钾源,用乙酸钾或焦磷酸钾,能显著提高作物对钾的吸收率。其四,应用了小分子螯合剂,如生化黄腐酸B,复合氨基酸等,提升了营养元素移动速率,直接提高了营养元素吸收率、光合率。其五,降低或去除中微量元素中的杂质和毒性物质,如减少尿素中的缩二尿含量,注重中微量元素重金属含量,按照国标选择。还有利于环保升级。其六,上述各个组份相互配合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试验证明,本发明首先是一种养分有效成分高、养分吸收效率高的全营养叶面肥产品,同时是增硒保健产品,能有效解决农作物缺素症,能充分补充土壤营养不足的目的。


图I为实施例4工艺流程 图2为实施例5工艺流程 图3为实施例6工艺流程 图4为实施例7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本发明组分包括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螯合剂、硒元素、稀土元素、活性有机物、生长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所述的大量元素原料是指氮源、磷源和钾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 别如下
氮源由尿素及硝酸铵按1:1的重量比组成 3. Og/L 磷源选自磷酸二氢钾2. Og/L
钾源选自焦磷酸钾15. Og/L
所述的中量元素原料是指钙源、镁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别如下钙源选自硝酸钙5. Og/L
镁源选自硫酸镁15. Og/L
所述的微量元素原料是指硼源、钥源、锰源、铁源、铜源、锌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别如下
硼源选自八硼酸钠I. Og/L
钥源选自钥酸铵0.5g/L
锰源选自硫酸锰O. 5g/L
铁源选自硫酸亚铁10g/L
铜源选自硫酸铜O. 5g/L
锌源选自硫酸锌2. Og/L
所述的螯合剂原料选自EDDHA (乙二胺二邻羟苯基乙酸),占总量的配比20g/L
所述的硒元素原料选自亚硒酸钠,占总量的配比O. 058g/L
所述的稀土元素原料选自硝酸镧,占总量的配比I. Og/L
所述的生长调节剂原料选自复硝酚钠,占总量的配比O 9mg/L
所述的活性有机物选自高活性腐殖酸钾(表达式为NHAK),占总量的配比35g/L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silwetL-77,占总量的配比O. 4g/L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的具体制备流程如下设定生产量为100L。第一步制成25L浓缩液,第二步定容至100L。I.按配方称取硝酸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硝酸镧,硒,机械粉碎至160目,放进25升反应釜中,加入5升清洁水,用搅拌器混均,用浓度30%硫酸将混合液调节至PH=2,使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 ;
其中,所述的清洁水为水体清洁透明,PH7. O左右的水,不能有超标不溶物,不能有与叶面肥起化学反应的农药等成分。2.按配方称取EDDHA,加水5升,搅拌溶解,然后按配方称取高活性腐殖酸钾混合溶解,得到混合液B;
3.将混合液A与混合液B混合,用碳酸钙调节pH7.5,通入蒸汽60°C,搅拌2小时,得到混合液C ;
4.按配方称取八硼酸钠,钥酸铵,尿素,多聚甲醛,磷酸二氢钾,乙酸钾,依次加入混合液C中,溶解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silwetL-77,将溶液增至25升,搅拌均匀,调节pH6. O ;制成100升1/4浓缩液体型叶面硒肥。本发明下述原料对指标的要求如下
尿素缩二尿含量< 1% ;
磷源及中微量元素物质的重金属含量必须达国标,即总镉(以Cd计)含量(mg/kg)(10,总砷(以As计)含量(mg/kg) ( 10,总铅(以Pb计)含量(mg/kg) ( 50,总铬(以Cr计)含量(mg/kg) ( 50,总萊(以Hg计)含量(mg/kg) ( 5。实施例2
同样道理
本发明包括以下组分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螯合剂、硒元素、
稀土元素、活性有机物、生长调节剂、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大量元素原料是指氮源、磷源和钾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 别如下
氮源由按比例尿素另加2 3g/L多聚甲醛(固体甲醛)10g/L 磷源选自磷酸二氢钾10g/L
钾源选自乙酸钾10g/L
所述的中量元素原料是指钙源、镁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别如下
钙源选自硝酸钙10g/L
镁源选自硫酸镁5. Og/L
所述的微量元素原料是指硼源、钥源、锰源、铁源、铜源、锌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 配比分别如下
硼源选自硼酸3. Og/L
钥源选自钥酸钠I. Og/L
锰源选自硫酸锰I. Og/L
铁源选自硫酸亚铁2. Og/L
铜源选自硫酸铜O. lg/L
锌源选自硫酸锌O. 5g/L
所述的螯合剂原料选自EDDHA,占总量的配比30g/L
所述的硒元素原料选自亚硒酸钠,占总量的配比O. 18g/L
所述的稀土元素原料选自硝酸镧,占总量的配比O. lg/L
本发明所述的生长调节剂原料选自复硝酚钠,其占总量的配比O 9mg/L
所述的活性有机物选自高活性腐殖酸钾,占总量的配比50g/L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茶皂素,占总量的配比O. 5g/L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的具体制备流程如下设定生产量为100L。第一步制成25L浓缩液,第二步定容至100L。I.按配方称取硝酸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硝酸镧,硒,机械粉碎至200目,放进25升反应釜中,加入8升清洁水,用搅拌器混均,用6mol盐酸将混合液调节至pH=3,使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 ;
2.按配方称取EDDHAjDK10升,搅拌溶解,然后按配方称取高活性腐殖酸钾混合溶解,得到混合液B;
3.将混合液A与混合液B混合,用氢氧化钙调节pH7.0,通入蒸汽100°C,搅拌I小时,得到混合液C ;
4.按配方称取八硼酸钠,钥酸铵,尿素,多聚甲醛,磷酸二氢钾,乙酸钾,依次加入混合液C中,融解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silwetL-77,将溶液增至25升,搅拌均匀,调节pH5. O ;制成100升1/4浓缩液体型叶面硒肥。实施例3 同样道理
本发明包括以下组分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螯合剂、硒元素、稀土元素、活性有机物、生长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所述的大量元素原料是指氮源、磷源和钾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别如下
氮源由尿素及硝酸铵按1:1的重量比组成 7g/L 磷源选自磷酸二氢钾6g/L
钾源选自焦磷酸钾12g/L
所述的中量元素原料是指钙源、镁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别如下
钙源选自硝酸钙7g/L
镁源选自硫酸镁9g/L
所述的微量元素原料是指硼源、钥源、锰源、铁源、铜源、锌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别如下 硼源选自八硼酸钠2.5g/L
钥源选自钥酸铵O. 75g/L
锰源选自硫酸锰O. 65g/L
铁源选自硫酸亚铁7. 5g/L
铜源选自硫酸铜O. 3g/L
锌源选自硫酸锌1.8g/L 所述的螯合剂原料选自EDDHA,占总量的配比40g/L 所述的硒元素原料选自亚硒酸钠,占总量的配比O. I lg/L 所述的稀土元素原料选自硝酸铺,占总量的配比O. 8g/L 所述的生长调节剂原料选自复硝酚钠占总量的配比O 9mg/L 所述的活性有机物选自高活性腐殖酸钾,占总量的配比40g/L 本发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silwetL-77,占总量的配比O. 45g/L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的具体制备流程如下设定生产量为100L。
第一步制成25L浓缩液,第二步定容至100L。I.按配方称取硝酸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硝酸镧,硒,机械粉碎至180目,放进25升反应釜中,加入6升清洁水,用搅拌器混均,用浓度30%硫酸将 混合液调节至PH2,使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 ;
2.按配方称取EDDHA,加水8升,搅拌溶解,然后按配方称量高活性腐殖酸钾混合溶解,得到混合液B;
3.将混合液A与混合液B混合,用碳酸钙调节pH7.5,通入蒸汽70°C,搅拌I. 5小时,得到混合液C ;
4.按配方称取八硼酸钠,钥酸铵,尿素,多聚甲醛,磷酸二氢钾,乙酸钾,依次加入混合液C中,融解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silwetL-77,将溶液增至25升,搅拌均匀,调节pH6. O ;制成100升1/4浓缩液体型叶面硒肥。最后,当溶液稀释到100升前(100升前的99升为好,最后定容),可用具络合作用的柠檬酸调节PH值至6. 5 7. 0,使溶液处于较稳定状态,由此构成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成品。实施例4
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本例螯合剂用生化黄腐酸B,多元复合成分按占总量的配比组成如下硒元素亚硒酸钠O. 10g/L
稀土元素硝酸铈O. 30g/L
氮源尿素+硝酸铵组合(1:1) 5. Og/L 磷源磷酸二氢钾5. Og/L
钾源乙酸钾13. Og/L
钙源硝酸钙8. Og/L
镁源硫酸镁10. Og/L
硼源八硼酸钠2. Og/L
钥源钥酸钠0.80g/L
锰源硫酸锰0.80g/L
铁源硫酸亚铁5. Og/L
铜源硫酸铜O. 30g/L
锌源硫酸锌0.80g/L
螯合剂生化黄腐酸B50g/L
活性有机物高活性腐殖酸钾50g/L
生长调节剂复硝酹钠O 9mg/L
表面活性剂 silwetL-77O. 5g/L
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同样设定100L溶液。先配制25升浓缩液,然后定容到100升。I.按配方称取硝酸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亚硒酸钠,硝酸铈,机械粉碎,将上述混合原料放进25升容量反应釜中,加入9升水,用搅拌器混均,然后用6mol盐酸调节pH3,使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 ;
2.按配方称取生化黄腐酸B,加入6升水,搅拌溶解,然后再加入高活性腐殖酸钾,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
3.将混合液A与混合液B混合,用氢氧化钙调节pH7.O,通入蒸汽100°C,搅拌I. 5小时,得到混合液C ;
4.按配方称取八硼酸钠,钥酸铵,尿素+硝酸铵(I 1),磷酸二氢钾,乙酸钾,依次加入到混合液C中混合,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silwetL-77,将溶液增至25升,搅拌均匀,调节pH5. O,由此复配成100升1/4的浓缩液体型叶面硒肥。当溶液稀释到100升前(100升前的99升为好,最后定容),可用具络合作用的柠檬酸调节pH值至6. 5 7. 0,使溶液处于较稳定状态,这就是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成品。工艺流程图示如说明书附图的图I所示。本实例所用螯合剂是小分子生化黄腐酸B型,螯合的中微量元素,螯合硒、螯合稀土具有高移动性能,是本实例的突出优点,还可作为活性有机物。其有如下特别优点
1.生化黄腐酸B型,是从A型衍生出来的。是叶面肥添加剂,小分子,容易被叶片通道吸收;
2.是优良螯合剂,对二价金属中微量元素有较强的螯合力;
3.是优良增效剂,含BFA(生化黄腐酸)40%, NPK (氮磷钾)20%,氨基酸20%,还含胡敏酸、有机钙等营养元素,全溶、速溶于水;
4.渗透力强,还能用作表面活性剂;5.其自身pH4.O 6. O,能稳定水体硝化系统的有益细菌,改善高硬度水质;
6.添加叶面肥或作液肥可占肥料量的5% 10%,少用增效,多用有益无害,安全可靠,无残留、公害。价格低廉。所述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其它叶面肥一样,有着一定的共性,但本发明所述三类作物有各自的施用特点
一.共性部分叶面肥因无土壤缓冲,施用时要注意施用条件(忽略肥料部分,主要说施用技术部分)。I.施用时间阴天、无风、无雨最宜,切忌在烈日下进行。一般在晴天10时前16时后较适宜。叶片是营养液载体,附存越久,吸收的营养液就越多,烈日、风和雨均不利。喷后6小时内下雨重做。 2.施用次数因叶面肥浓度较低,每次吸收量少,与施用作物需求量相比要低,试验证明叶面肥施用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 3次。间隔时间5 7天。3.喷雾要求雾点要细小、均匀,重视叶背的喷施。喷施程度以叶面滴水为止。必须要有一套标准的喷雾机械。4.混用要得当叶面肥如与抗病、虫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混合时,化学性质一定要相同,不能起化学反应,特别是pH值,以pH6. 5 7. O为宜。二.本发明叶面硒肥在茶树上的施用
I.茶树在春茶、夏茶和秋茶三季都可施叶面肥。本发明叶面硒肥因添加有稀土元素,在春、夏茶树上施用对增产有利,对茶树生长性状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芽、叶重量增加较明显。但在秋茶树上施用要慎用,否则会促进生殖生长,导致树体养分大量消耗,对茶树持续增产不利。为了春茶早上市和增产,另加入浓度10mg/L复硝酚钠到叶面硒肥中。本发明叶面硒肥在茶树上施用增产幅度在15% 30%。2.茶树苗期和生长后期施叶面肥效果最明显。茶树苗期一般根系不发达,吸收能力弱,容易出现黄苗、弱苗现象;茶树生长后期,根系吸收养分能力衰退,这两个时期施叶面肥均可补充根系对养分吸收的不足。3.增硒。本发明叶面硒肥的核心是茶叶增硒,培育富硒茶。茶树对硒具有强的生物富集作用。胡秋辉等在茶园中施用亚硒酸钠经茶树的生物转化制备富硒茶,将茶叶含硒量由O. 096μδ/δ提高到I. 14Pg/g,有机硒转化率达81. 82%。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大鼠对富砸茶的砸的相对利用率比无机砸亚砸酸纳闻,富砸茶具有提闻大鼠体内吞卩遼细胞的吞卩遼能力和增强肌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该实验为富硒茶的有效利用和保健功能提供了实验数据。本发明配方亚硒酸钠浓度为O. 05g/L O. 18g/L,据测定,此浓度可使茶叶含硒量达到O. 35 4. Omg/kg 水平(富砸茶国标 NY/T600-2002 O. 25mg 4. Omg/kg)。三.本发明叶面硒肥在水稻上的施用
I.叶面肥水稻茎、叶直接吸收利用养分,用肥少,见效快,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常用措施。叶面肥从孕穗期开始到后期保粒重结束都可进行,效果都好。2.富硒大米的国标是GBT22499-2008,定义是40 30(^g/kg,30(^g/kg是国家强制标准“GBT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规定,24 - 01 - 2011卫生部公告取消了 2762
文件关于硒的限量。3.水稻对硒具有一定的生物富集作用,在缺硒和低硒地区能显著提高水稻含硒量,改善其营养品质。以安徽贵池中稻(D优11)和晚稻(199)为例。用亚硒酸钠浓度IOOmg/kg在齐穗期喷施,水稻增硒效果如下中稻组喷第一次大米含硒量O. 21mg/kg,喷第二次大米含硒量O. 41mg/kg,较对照(O. 057mg/kg)分别提高268%,619% ;晚稻组喷第一次大米含硒量O. 45mg/kg,喷第二次大米含硒量I. 22mg/kg,较对照(O. 057mg/kg)分别提高689%,2040%。在相同条件下,喷I次或喷2次,晚稻组合比中稻组合富硒能力相近高I倍。喷施硒肥能使水稻经济性状得到改善,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明显提高,增产5% 8%。另外还表明,在100mg/kg亚硒酸钠浓度下,水稻齐穗期喷施一次就能基本达到大米富硒要求。4.水稻施富砸叶面肥必须把握好增砸和闻广的相关关系。研究显不,水稻集砸和干物质积累的时期是不同步的,干物质积累高峰在生长中期,而硒的积累在生长后期,成熟收获时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均超过籽粒硒含量。为了增产和增硒,必须在籽粒灌浆充实前增施一次叶面硒肥,另外要重视稻草的饲料作用,稻草可改善牲畜的硒营养。四.本发明叶面硒肥在玉米上的施用 I.玉米的营养特性。拔节至抽雄穗期(玉米8叶期)是玉米果穗构成阶段,此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1/3,磷占1/2,钾占2/3。此期如营养充足,能使玉米植株高大,茎杆粗壮,穗大粒多,因此是叶面施肥的关键时期。玉米喷施微肥证明,叶片变绿、变厚,光合作用增强,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增加,提高了抗旱、抗倒伏、抗早衰能力;经济性状方面,穗粒数、百粒重、出粒率明显增加。增产在15%以上。因此,玉米施叶面肥要在7 8叶期分2 3次喷施;而在灌浆充实期还要喷施2次。2.玉米增硒。目前尚无国标,预计近期出台,目前只能依据“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规定。国外有人用77Pg/g亚硒酸钠水溶液喷施玉米叶片,使玉米籽粒含硒量达到了畜禽所需要的营养标准O. ^g/g以上(O. 197Pg/g O. 243Pg/g)。新西兰、丹麦通过在玉米植株上喷硒(5g/ha)防牲畜白肌病。玉米的硒主要分布在玉米胚中。经研磨加工后,玉米、玉米粉中含硒量分别下降了 26. 0%, 30. 0%,而玉米胚、皮分别增加了 134. 0%、49. 0%(周显青、印兆庆)。3.富硒玉米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其含量占总硒的比例接近90%。在有机态硒中蛋白硒含量较高,多糖中硒的含量较低,在蛋白质硒中以碱溶蛋白质中硒的含量最高,占总硒的50. 62%。因此,在富硒玉米的深度开发中碱溶的弱酸性组分适用于深加工,成为补硒食品或添加剂。(向东山)
为何玉米是补硒的最好主食?因其可以防治便秘、肠炎、直肠癌,保护眼睛,预防心脏病和癌症,这也成为人们保健的共识。本发明配方浓度亦可因不同作物和施用时期而变更。浓度稀释倍数为14 100倍。因区域环境差异大的情况下最好作一次小块测试。剂量试验表明,本叶面硒肥最佳用量为50升 100升/667m2。实施例5
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本例螯合剂用复合氨基酸,其多元复合成分按占总量的配比组成如下
硒元素亚硒酸钠O. 18g/L
稀土元素硝酸镧O. 10g/L
氮源尿素+甲醛组合10. Og/L (尿素按比例加入,另加甲醛2 3g/L)磷源磷酸ニ氢钾2. Og/L
钾源こ酸钾10. Og/L
钙源硝酸钙5. Og/L
镁源硫酸镁5. Og/L
硼源八硼酸钠I. Og/L
钥源钥酸钠0. 50g/L
锰源硫酸锰0. 50g/L
铁源硫酸亚铁2. Og/L 铜源硫酸铜0. 10g/L
锌源硫酸锌0. 50g/L
螯合剂复合氨基酸50ml/L
生长调节剂复硝酹钠 0 9mg/L 活性有机物高活性腐殖酸钾50g/L 表面活性剂 silwetL-77 0. 50g/L
本实例用复合氨基酸作螯合剤。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出现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还是近几年的事,被称为有机微量元素,第三代微量元素螯合物。其显著特点是稳定性好,流动性好,易于吸收。氨基酸微量元素用于植物营养,也是近期的事。我国在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氨基酸一微量元素研发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制备エ艺趋于完整。氨基酸微量元素,如采用单ー氨基酸即商品氨基酸,成本高,限制了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而用豆柏或动物角蛋白废弃物做原料,用水解蛋白生产氨基酸微量元素,成本低廉,品质上乘。蛋白质水解提取氨基酸的方法有多种酸水解法,碱水解法,酶水解法,高温高压水解法等,其中酸水解法较简便。本实例用酸水解法,用豆柏原料。具体制备流程如下同样设定100L溶液。所述复合氨基酸的制备和螯合总的有两个程序
第一个程序是人工制成复合氨基酸,豆柏通过酸水解提取复合氨基酸。エ艺流程如

1.原料。数量依规模而定。设定豆柏1000g,设定酸料比为4.0 4. 5 1,设定盐酸浓度为4 6mol。(单位ml, g, mol)
2.酸水解。在反应釜中,按重量和比例加入豆柏和4 6mol浓度盐酸,在反应釜中酸解8 9小时。3.复合氨基酸产率。复合氨基酸产率,用复合氨基酸总量除以豆柏蛋白总量,产率约90%。〔豆柏蛋白总量=每次处理的豆柏质量(g) X豆柏蛋白质含量(43%)〕
4.对酸水解后获得的复合氨基酸保持液态状況,经检测各种氨基酸含量后,与ニ价金属中微量元素进行螯合反应。第二个程序是用复合氨基酸作螯合剂进入螯合反应。本发明具体制备流程如下设定100L容量。先配制25升浓缩液,最后定容100升。其制备エ艺与上述程序类似
I.按配方称取硝酸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亚硒酸钠,硝酸镧,机械粉碎,将上述混合原料放进25升容量反应釜中,加入5 8升水,用搅拌器混匀,然后用盐酸或硫酸调PH2 3,使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2.按配方量取复合氨基酸(50ml/L),加入5 6升水,搅拌溶解,然后加入高活性腐殖酸钾混合溶解,得到混合液B。3.将A液与B液混合,用碳酸钙调节pH7. 0 7. 5,通入蒸汽60°C 100°C,搅拌I 2小时,得到混合液C。4.按配方称取八硼酸钠,钥酸铵,尿素,多聚甲醛(约2 5g/L),磷酸ニ氢钾,こ酸钾,依次加入到混合液C中,将溶液增至25升,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silwetL-77,调节pH5 6,搅拌均匀,由此复配成100升1/4浓缩液体型叶面硒肥。当溶液稀释到100升前(100升前的99升为好,最后定容),可用具络合作用的柠檬酸调节PH值(一般调节pH6. 5 7. 0),使溶液处于较稳定状态,这就是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砸肥成品。
エ艺流程图示如说明书附图的图2所示。本实例用复合氨基酸作螯合剂,不仅具有螯合力强的属性,使ニ价金属中微量元素、硒和稀土元素获得保护,而且因氨基酸的小分子特性,能提高营养元素的移动性和有效性;因本身富有营养,能增强叶面肥的营养水平,还能改善作物的品质,尤其茶叶的品质。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及其制备エ艺,所述是关于氨基酸螯合物制备エ艺条件的确定
I.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比或称摩尔比,也称投料比。许多实验包括本发明者均基本得出2 I或I : I。当氨基酸浓度大于金属离子浓度时形成配位比为2 I的螯合物;当反应物中氨基酸配位体浓度较低时,易形成配位比为I : I的螯合物。生产中将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2作为产品质量的中间控制指标。〔螯合率(%)=螯合微量元素的含量X 100/微量元素的总量〕。2. pH值的影响。pH值较低的酸性条件下,氨基酸难以解离,不能同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稳定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PH较高的碱性条件下,金属离子则会发生水解,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析出。以NaOH (或氢氧化钙或碳酸钙)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酸碱度,PH值为7.0 7. 5螯合反应进行得较快,螯合率最大。本发明也是与此接近。(pH测验用pHs-25 型 pH 计)
3.反应温度及时间。反应温度过高、反应时间过短将导致反应不彻底,且温度太高容易破坏氨基酸及其螯合物;若反应温度太低,则螯合反应速度较慢,收率较低。反应温度60°C 100°C,反应时间控制在I 2小吋,螯合反应进行得较快且较完全。本项,不同实验者有差异,温度变幅增减20 30°C。4.螯合物的分离。用无水こ醇分离提纯氨基酸微量元素效果好。有机溶剂通过沉淀分离法可回收利用。实施例6
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本例螯合剂是EDDHA和复合氨基酸两种,称双螯合,两种螯合剂在同一螯合槽中对中微量元素、硒、稀土元素进行螯合,多元复合成分按重量配比组成如下
硒元素亚硒酸钠0. 15g/L
稀土元素硝酸铈0. 80g/L氮源尿素+硝酸铵组合(1:1) 8. Og/L 磷源磷酸ニ氢钾10g/L
钾源こ酸钾15g/L
钙源硝酸钙10g/L
镁源硫酸镁15g/L
硼源八硼酸钠3. Og/L
钥源钥酸钠I. Og/L
锰源硫酸锰I. Og/L 铁源硫酸亚铁10g/L
铜源硫酸铜0.50g.L
锌源硫酸锌2. Og/L
螯合剂复合氨基酸25g/L
EDDHA10g/L
生长调节剂复硝酹钠0 9mg/L
活性有机物高活性腐殖酸钾50g/L
表面活性剂茶皂素0. 50g/L
其中复合氨基酸和EDDHA数量各占1/2
本实例具体制备流程如下设定100L溶液。先配制25升浓缩液,然后定容为100升。本实例螯合剂为复合氨基酸和EDDHA,是双螯合,实验已证明,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投料比)一般为2 1,所以,复合氨基酸和EDDHA的加入应各占1/2的量。I.按配方称取硝酸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亚硒酸钠,硝酸镧,机械粉碎,放入25升容积反应釜中,加水5 10升,搅拌溶解,用盐酸或硫酸调整pH值2 3,使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2.按配方称取双螯合剤,EDDHA20g/L的1/2,复合氨基酸50ml/L的1/2,加入8 10升水,搅拌溶解,得到混合液B。3.将A液与B液混合,用碳酸钙调整pH7.0 7. 5,通入蒸汽,温度60°C 100°C,搅拌约I 2小时,反应过程中,对两种螯合物的消长关系进行临时检测(方法见本实例末所列“螯合物測定与计算”),得到混合液C。4.按配方称取八硼酸钠、钥酸钠,尿素+硝酸铵组合(I 1),磷酸ニ氢钾,こ酸钾,高活性腐殖酸钾,依次加入到C液中,pH调节至5 6,充分搅拌溶解,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茶皂素,搅拌均匀后,加水至25升,制得100升1/4浓缩液体型叶面硒肥。当溶液稀释到100升前(100升前的99升为好,最后定容),可用具络合作用的柠檬酸调节PH值(一般调节pH6. 5 7. 0),使溶液处于较稳定状态,这就是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砸肥成品。エ艺流程图示如说明书附图的图3所示。本实例是双螯合剤。两个优良螯合剂,具有强大螯合力,有力地保护了中微量元素,保护了硒和稀土元素。另外,有机物高活性腐殖酸钾及同时起活性有机物作用的复合氨基酸,共同促进了大量元素的有效性。由这些综合因子使本实例叶面硒肥配方具有特别的优势。本实例实施表明,用于茶树增产和改善品质,效果十分明显。
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及其制备エ艺,所述是关于氨基酸螯合物含量的计算
I.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根据所加数量比例计算得出。
2.复合氨基酸仪器测定方法氨基酸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Beckmanl21型)检测。具体方法是先将复合氨基酸的液体样本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各种氨基酸分别与茚三酮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721型)比色測定各种氨基酸含量,各种氨基酸的总和,即为复合氨基酸液的总的氨基酸含量。本法采用GB/T14965規定。3.复合氨基酸产率(以植物蛋白为例)=复合氨基酸总量/豆柏蛋白总量
4.豆柏蛋白总量=每次处理豆柏质量(g)X豆柏蛋白质含量(43%)
5.复合氨基酸粗产物质量用干重法。将实验所得复合氨基酸液经蒸发浓缩后置恒温干燥箱中干燥,然后称量固形物的质量。6.各种营养物质含量通过加入量累加计算。所述两项測定螯合物的測定及叶面肥成品稳定性測定
I.关于螯合物的測定用红外光谱仪测定红外光谱图,用吸收峰的存在与消失来鉴定配位与否或用核磁共振仪测定共振谱线的偏移程度来鉴定配位与否。用原子吸收仪测定产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在常温下的溶解度。2.关于叶面肥成品稳定性測定用7200型分光光度计确定ー个适宜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每IOd在同一波长下测三次吸光值,共180d,取平均值。在180d内不发生降解和沉淀即为合格。实施例I
本例磷源用多聚磷酸盐(铵)。因多聚磷酸盐(铵)可避免与Ca、Mg、Zn、Fe、Mn、Cu等ニ价金属离子产生沉淀,即各元素间不产生拮抗作用,能稳定于同一种溶液中。这就是多聚磷酸盐(铵)的独特作用,相当干与中微量元素ニ价金属离子的螯合效应,在特殊情况下可省去螯合程序。而且多聚磷酸盐还具有延长叶面湿润时间的功效,有利于叶片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这在“发明内容”文内对本发明评述之ニ“选料恰当”中有简明的叙述。本实例因“多聚磷酸盐(铵)的參与,特选用生化黄腐酸B型作活性有机物兼螯合剤。本实例多元复合成分按占总量的配比组成如下
硒元素亚硒酸钠0. 18g/L
稀土元素硝酸镧I. Og/L
氮源尿素+硝酸铵组合(I D10g/L
憐源多聚憐酸钱10g/L
钾源こ酸钾15g/L
钙源硝酸钙10g/L
镁源硫酸镁15g/L
硼源八硼酸钠3. Og/L
钥源钥酸钠1.0g/L
锰源硫酸锰I. 0g/L
铁源硫酸亚铁10g/L铜源硫酸铜0. 50g/L
锌源硫酸锌2. Og/L
活性有机物兼螯合剂生化黄腐酸B 80g/L 生长调节剂复硝酹钠0 9mg/L
表面活性剂 silwetL-770. 50g/L
本实例叶面硒肥制备エ艺有如下特点其一,实验表明,因黄腐酸B的双重作用,其投入量要増大(比原数量増加30g/L);其ニ,用特别程序制备(与一般螯合程序比较)。具体制备流程如下同样设定100L (升)溶液。先配制25升浓缩液,然后定容100升成品液体剂型。 I.按配方称取多聚磷酸铵,放入25升容积反应釜中,加水8 10升,充分溶解,然后加入80g/L生化黄腐酸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2.按配方称取硝酸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亚硒酸钠,硝酸镧,机械粉碎,加入5 10升水,用搅拌器混匀,用30%硫酸调节pH2 3,使混合液呈澄清透明状,得到混合液B。3.将A液和B液混合,通入蒸汽,升温60° C 100°C,搅拌,保持约I 2小吋,用氢氧化钙调pH至7. 0 7. 5,得到混合液C。4.按配方称取八硼酸钠、钥酸钠,尿素+硝酸铵(I 1),こ酸钾,依次加入到C液中,PH调节至5 6,搅拌溶解,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silwetL-77,搅拌均匀后,加水至25升,制得100升1/4浓缩液体型叶面硒肥。当溶液稀释到100升前(100升前的99升为好,最后定容),可用具络合作用的柠檬酸调节PH值(一般调节pH6. 5 7. 0),使溶液处于较稳定状态,这就是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砸肥成品。エ艺流程图示如说明书附图的图4所示。本实例所用磷源是起双重作用的多聚磷酸盐(铵),因多磷酸盐(铵)的独特作用,中微量元素、硒和稀土元素同样获得了保护,而且因黄腐酸的高度活性,总体也得到了活化,获得了双重效果。因此,一个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同样是高质量的,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所述硒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
I.富硒食品硒的測定方法,按国标規定,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第二种方法荧光法。2.叶面硒肥中稀土的測定,国标有两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螯合剂、硒元素、稀土元素、活性有机物、生长调节剂、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量元素原料是指氮源、磷源和钾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别如下 氮源由尿素及硝酸铵按1:1的重量比组成 3. O 10g/L 磷源选自多聚磷酸铵,或者磷酸二氢钾 2. 0 10g/L 钾源选自乙酸钾,或者焦磷酸钾 10.0 15.0g/L 其中,所述的氮源还可以是按比例尿素另加2 3g/L多聚甲醛(固体甲醛)。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量元素原料是指钙源、镁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的配比分别如下 钙源选自硝酸钙5. 0 10g/L 镁源选自硫酸镁5. 0 15g/L。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元素原料是指硼源、钥源、锰源、铁源、铜源、锌源,其具体组成及占总量配比分别如下 硼源选自八硼酸钠,或者硼酸 I. 0 3. Og/L 钥源选自钥酸钠,或者钥酸铵 0. 5 I. Og/L 锰源选自硫酸锰0. 5 I. Og/L 铁源选自硫酸亚铁2. 0 10g/L 铜源选自硫酸铜0. I 0. 5g/L 锌源选自硫酸锌0. 5 2. 0g/L。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螯合剂原料选自EDDHA (乙二胺二邻羟苯基乙酸),生化黄腐酸B型,复合氨基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任意组合,其占总量的配比20 50g/L。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硒元素原料选自亚硒酸钠,其占总量的配比0.05 0. 18g/L。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元素原料选自硝酸镧,或者硝酸铺,其占总量的配比0. I I. 0g/L。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长调节齐順料选自复硝酚钠,其占总量的配比0 9mg/L。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有机物选自高活性腐殖酸钾(表达式为NHAK),或者生化黄腐酸B型,或者复合氨基酸,其占总量的配比35 50g/L。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silwetL-77,或者茶皂素,其占总量的配比0. 4 0. 5g/L。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占重量配比 硒元素亚硒酸钠0. 10g/L 稀土元素硝酸铈0. 30g/L 氮源尿素+硝酸铵组合(1:1) 5. 0g/L磷源磷酸二氢钾5. Og/L 钾源乙酸钾13. Og/L 钙源硝酸钙8. Og/L 镁源硫酸镁10. Og/L 硼源八硼酸钠2. Og/L 钥源钥酸钠0.80g/L 锰源硫酸锰0.80g/L 铁源硫酸亚铁5. Og/L 铜源硫酸铜0. 30g/L 锌源硫酸锌0.80g/L 螯合剂生化黄腐酸B50g/L 活性有机物高活性腐殖酸钾50g/L 生长调节剂复硝酹钠0 9mg/L 表面活性剂 silwetL-770.5g/L。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占重量配比 硒元素亚硒酸钠0. 18g/L 稀土元素硝酸镧0. 10g/L 氮源尿素+甲醛组合10. 0g/L (尿素按比例加入,另加甲醛2 3g/L) 磷源磷酸二氢钾2. 0g/L 钾源乙酸钾10.0g/L 钙源硝酸钙5.0g/L 镁源硫酸镁5.0g/L 硼源八硼酸钠I. 0g/L 钥源钥酸钠0. 50g/L 锰源硫酸锰0. 50g/L 铁源硫酸亚铁2. 0g/L 铜源硫酸铜0. 10g/L 锌源硫酸锌0. 50g/L 螯合剂复合氨基酸50ml/L 活性有机物高活性腐殖酸钾50g/L 表面活性剂 silwetL-770. 40g/L。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占重量配比 硒元素亚硒酸钠0. 15g/L 稀土元素硝酸铈0. 80g/L 氮源尿素+硝酸铵组合(1:1) 8.0g/L 磷源磷酸二氢钾10g/L 钾源乙酸钾15g/L钙源硝酸钙10g/L 镁源硫酸镁15g/L 硼源八硼酸钠3. Og/L 钥源钥酸钠I. Og/L 锰源硫酸锰I. Og/L 铁源硫酸亚铁10g/L 铜源硫酸铜0. 50g. L 锌源硫酸锌2. Og/L 螯合剂复合氨基酸25g/L EDDHA10g/L 生长调节剂复硝酹钠0 9mg/L 活性有机物高活性腐殖酸钾50g/L 表面活性剂茶皂素0. 50g/L 其中复合氨基酸和EDDHA数量各占1/2。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占重量配比 硒元素亚硒酸钠0. 18g/L 稀土元素硝酸镧I. Og/L 氮源尿素+硝酸铵组合(I D10g/L 憐源多聚憐酸钱10g/L 钾源乙酸钾15g/L 钙源硝酸钙10g/L 镁源硫酸镁15g/L 硼源八硼酸钠3. Og/L 钥源钥酸钠I. Og/L 锰源硫酸锰I. Og/L 铁源硫酸亚铁10g/L 铜源硫酸铜0. 50g/L 锌源硫酸锌2. Og/L 活性有机物兼螯合剂生化黄腐酸B 80g/L 生长调节剂复硝酹钠0 9mg/L 表面活性剂 silwetL-770.50g/L。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流程如下设定生产量为100L ;第一步制成25L浓缩液,第二步定容至100L (A)按配方称取硝酸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硝酸镧,硒,机械粉碎至160 200目,放进25升反应釜中,加入5 8升清洁水,用搅拌器混均,用浓度30%硫酸或6mol盐酸将混合液调节至pHl 3,使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 ; 其中,所述的清洁水为水体清洁透明,PH7. 0左右的水; (B)按配方称取EDDHAjDK5 10升,搅拌溶解,然后按配方称量高活性腐殖酸钾混合溶解,得到混合液B ; (C)将混合液A与混合液B混合,用氢氧化钙或碳酸钙调节pH7.O 7. 5,通入蒸汽60°C IOO0C,搅拌I 2小时,得到混合液C ; (D)按配方称取八硼酸钠,钥酸铵,尿素,多聚甲醒,磷酸二氢钾,乙酸钾,依次加入混合液C中,溶解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silwetL-77,将溶液增至25升,搅拌均匀,调节pH5 6,制成100升1/4浓缩液体型叶面硒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D)步骤中,当溶液稀释到100升前(100升前的99升为好,最后定容),可用具络合作用的柠檬酸调节PH值至6. 5 7. 0,使溶液处于较稳定状态,由此构成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砸肥成品。
1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尿素缩二尿含量< 1%。
1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磷源及中微量元素物质的重金属含量的具体要求如下总镉(以Cd计)含量(mg/kg) < 10,总砷(以As计)含量(mg/kg) ( 10,总铅(以Pb计)含量(mg/kg) ( 50,总铬(以Cr计)含量(mg/kg) ( 50,总萊(以 Hg 计)含量(mg/kg) ( 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人工增硒为中心的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包括以下组分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螯合剂、硒元素、稀土元素、活性有机物、生长调节剂、表面活性剂,该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特别适合用于在低硒或缺硒地区生产富硒茶、富硒大米、富硒玉米等富硒农产品,本发明原料配伍性能优良、比例科学,工艺科学,营养元素配制多元化、复合化,能有效解决农作物缺素症,达到充分补充土壤营养不足的目的。
文档编号C05G3/00GK102795938SQ20121033308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李子先 申请人:李子先, 刘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