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9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园艺的电动工具,由于园艺工作的性质需要,往往机体重量较大,比如用于修剪灌木或其他植物树枝的修枝机,为了能够有效的剪断,其本身的电机重量和切割 刀片的重量都较大,需要使用者双手操作。对于这种重量较大的电动工具而言,把手的设置和机体重量的分配成为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操作体验的关键。现在市面上的该类电动工具,往往不能兼顾把手设置和机体整体设计,双手并不能有效掌握电动工具,尤其在工作时,机体会因为设计不合理剧烈抖动或转动,更难通过对把手的操作保持平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使使用者方便握持和操作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主机体和工作附件,主机体包括用于左右两手分别握持的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用于安装工作附件的工作头部,前把手部设置在工作头部和后把手部之间,工作头部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工作附件的电机和传动系统,与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平行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主机体和工作附件构成的整体以第一方向作为平衡方向的质量平衡点在前把手部在该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具体而言,主机体和工作附件构成的整体以第一方向作为平衡方向的质量平衡点在前把手部上。具体而言,主机体和工作附件构成的整体的重心位于前把手的内部。具体而言,电机输出轴的轴线垂直于前把手部的长度方向。具体而言,工作附件为用于修剪树枝的切割刀片,该切割刀片的长度方向与前把手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具体而言,电机、前把手部、后把手部沿着平行于前把手部的长度方向分布。具体而言,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的长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具体而言,电机的重心和工作附件的重心在第一方向的投影分别位于前把手部在该方向的投影的两侧。具体而言,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的外壳一体成形。具体而言,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为一个一体成形的圆柱体。具体而言,后把手部处设有护手框。具体而言,护手框和工作附件在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前把手部在该方向的投影的同侧。另外,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为上述电机供电的电能装置,在上述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之间设有用于安装上述电能装置的插装结构。具体而言,上述电能装置为内部设有电芯的电池包,上述插装结构为能够容纳上述电池包的插装槽或插装通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对重心与工具把手相对位置的优化设置,使其在工作时使用者不必再为克服工具本身非期望动作付出额外的体力,大大的改善了本发明电动工具在被握持时的可操作性和舒适度。


图I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 图2是图I所示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质量平衡点的原理示意 图4是图I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方向质量平衡点的示意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主机体,101-前把手部,102-后把手部,103-工作头部,105-护手框;
2-工作附件;
3-电机;
4-传动系统;
5-插装结构;
6-电能装置;
X-第一坐标轴,Y-第二坐标轴,Z-第三坐标轴,C-第一端点,D-第二端点,E-中间端点,F-质量平衡点,e-某一条平行于第二坐标轴的直线;
C-电机输出轴轴线,A-以电机输出轴轴线作为平衡方向线时的质量平衡点,Yl-第一方向,Xl-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I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主机体I和安装在主机体I上的工作附件2。其中,主机体I为本发明的主体部分,由外壳和内部的如电机3等部件构成,用于驱动安装在其上的工作附件2工作,工作附件2的作用在于在电机3的驱动下以某种形式的运动实现功能,比如工作附件2可以是用于修剪树枝的切割刀片,在电机3驱动下实现剪切,也可以是圆形锯片等。当然为了实现将电机3的输出轴的转动转化为不同形式运动,在主机体I外壳的内部还设有传动系统4。如图I所示,为了方便使用者握持,主机体I分为前把手部101、后把手部102和工作头部103。其中,工作头部103用于安装工作附件2,该处的外壳内设置电机3和传动系统4。以物体在某一平衡方向上的质量平衡点的概念加以阐述对于一个物体,我们将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质量仅“压缩”到平行于平衡方向的维度上,也就是说,原来的在三维空间具有质量分布的物体,被按照这个维度对应关系抽象为一个带有质量的质量线段(之所以是线段是因为物体在某一维度上的尺寸也是有限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该质量线段上每点代表的质量是不同的,是根据真实的物体质量在这个维度质量的真实分布而对应的。那么我们假设这个质量线段是可以自由转动并受到重力作用的,我们能够在线段上找到一点作为支点,使其两侧平衡不再转动,这个点即为我们所定义在该平衡方向的质量平衡点,需要说明的是,需要确定质量平衡点的位置时,应当以质量线段原来真实的对应实际物体的位置进行定位。如图4所示,现在存在一个物体,我们现在需要确定其在某一平衡方向的质量平衡点F,首先以平行于该平衡方向的方向作为直角坐标系其中一个坐标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比如图4中的直角坐标系,其中第二坐标轴Y所平行的方向为平衡方向,现在将该物体的质量在第三坐标轴Z的维度分布的“压缩”至第一坐标轴X和第二坐标轴Y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二维带有质量的图形,再将这个二维带有质量的图形向第二坐标轴Y再次“压缩”成第一端点C和第二端点D之间的质量直线,然后即可找出其质量平衡点F,总而言之,这个 过程就是不再关注物体的外形,而仅关注其在某一维度的质量分布,将在维度的质量分布投射到该维度某条直线上(图4中以投射到第二坐标轴Y为例,实际上投射到任何一条平行于第二坐标轴Y的直线都是一样的,比如直线e,质量线段和质量平衡点F相对于平衡方向的维度的位置是一样的),形成质量线段。质量平衡点F的确定,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控制该物体在该维度上的平衡。需要说明的是,质量线段上每个点代表质量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质量线段的质量分布是不一致的,是对应着原有物体的质量分布的。参照图4所示,如果该物体是一个密度均匀物体,那么其以第二坐标轴Y方向作为平衡方向的所形成质量线段,第一端点C和中间端点E之间的质量点与第二端点D和中间端点E之间的质量点是不同的,是根据该物体真实的在该维度质量分布来的。参照图3所不,本发明中,电机输出轴轴线c方向为第一方向Y1,主机体I和工作附件2构成的整体以第一方向Yl为平衡方向的质量平衡点A在前把手部101在该方向的投影范围中,也就是说,以第一方向Yl作为我们所关注的维度,此时该方向的质量平衡点A位于前把手部101对第一方向Yl的投影范围内,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提高了在第一方向Yl这个维度对机体平衡的掌控,使其不会因为不平衡而难以保持工作姿态或抖动。作为更一步的优选方案可以将主机体I和工作附件2构成的整体以第一方向Yl作为平衡方向的质量平衡点A设置在前把手部101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主机体I和工作附件2构成的整体的重心位于前把手部101的内部,电机输出轴轴线c垂直于上述前把手部101的长度方向,即图3中所示的第二方向XI。这样一来使操作更加舒适,更便于使用。为了更好的配置重量和提高操控性,工作附件2为用于修剪树枝的切割刀片,该切割刀片的长度方向与前把手部101的长度方向平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本发明中,长度方向是指物体本身距离最大的两点所在的直线的方向;另外,为了实现主机体I和工作附件2构成的整体的重心的具体位置设置,可以适当设置各部件的位置和重量,这在本领域是一般技术人员可以实现的,并且在本发明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通过配重实现主机体I和工作附件2构成的整体的重心位置的设定的技术方案还是很多的,在此不加赘述。为了使本发明在第一方向Yl上的维度上质量分布尽可能都在前把手部101的投影范围内,作为优选方案,电机3、前把手部101、后把手部102平行于上述前把手部101的长度方向分布,也就说是,电机3、前把手部101、后把手部102三者分布尽可能垂直于第一方向Y1。这样能使使用者更容易控制第一方向Yl这个维度的平衡。我们希望双手能够更舒适的握持前把手部101和后把手部102,所以作为优选方案,我们希望前把手部101和后把手部10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这样双手虎口握持的姿势相近,便于掌控,进一步的,前把手部101和后把手部102的长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了使本发明便于制造,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前把手部101和后把手部102的外壳一体成形。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前把手部101和后把手部102的外壳不一体成形时,我们也尽可能希望前把手部101和后把手部102的长度方向平行甚至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能够使使用者在握持时,像是握持着同一根操作杆一样便于操控。为了能够更好的配置本发明各部分的重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机3的重心和工作附件2的重心在第一方向Yl的投影分别位于前把手部101在该方向的投影的两侧。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前把手部101和后把手部102为一个一体成形的圆柱体,后把手部102处设有护手框105。并且作为优选,护手框105和工作附件2在第一方向Yl的投影位于前把手部101在该方向的投影的同侧。另外,作为一种扩展方案,为了实现本发明工具的便携性,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用于为电机3提供电力的可以携带的电能装置6,在前把手部101和后把手部102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电能装置6的插装结构5。具体而言,电能装置6可以是内部容纳有电芯的电池包,电池包外壳表面设有用于接驳的电触点,相应的,插装结构5是一个能够容纳电池包并设有用于接驳的电触点的插装的插装槽或插装通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主机体和工作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机体包括用于左右两手分别握持的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用于安装上述工作附件的工作头部,上述前把手部设置在上述工作头部和后把手部之间,上述工作头部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上述工作附件的电机和传动系统,与上述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平行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上述主机体和工作附件构成的整体以第一方向作为平衡方向的质量平衡点在上述前把手部在该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机体和工作附件构成的整体以第一方向作为平衡方向的质量平衡点在上述前把手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机体和工作附件构成的整体的重心位于前把手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输出轴的轴线垂直于上述前把手部的长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工作附件为用于修剪树枝的切割刀片,该切割刀片的长度方向与上述前把手部的长度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前把手部、后把手部沿着平行于上述前把手部的长度方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的长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的重心和上述工作附件的重心在第一方向的投影分别位于上述前把手部在该方向的投影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上述电机供电的电能装置,在上述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之间设有用于安装上述电能装置的插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能装置为内部设有电芯的电池包,上述插装结构为能够容纳上述电池包的插装槽或插装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I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的外壳一体成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为一个一体成形的圆柱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把手部处设有护手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护手框和工作附件在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上述前把手部在该方向的投影的同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手操作的手持电动工具,包括主机体和工作附件,其特征在于,主机体包括用于左右两手分别握持的前把手部和后把手部、用于安装工作附件的工作头部,前把手部设置在工作头部和后把手部之间,工作头部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工作附件的电机和传动系统,与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平行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主机体和工作附件构成的整体以第一方向作为平衡方向的质量平衡点在前把手部在该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对重心与工具把手相对位置的优化设置,使其在工作时使用者不必再为克服工具本身非期望动作付出额外的体力,大大的改善了电动工具在被握持时的可操作性和舒适度。
文档编号A01G3/08GK102835260SQ20121033244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山冈敏成 申请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