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桂花微扦插快繁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2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桂花微扦插快繁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桂花微扦插快繁技术,选择40*40*45mm的穴盘作为基质容器,并在穴盘上搭建覆膜的支架;用30%田园土加20%草木灰加20%珍珠岩加30%稻壳混合作为基质并消毒;选择当年生木质化的桂花枝条作为待扦插条,根据节间距剪成小段,每段只含一个芽节、两片叶;对插条进行清洗消毒并将插条上断面伤口进行封胶后插入穴盘;对每个插穴滴加生长激素;对穴盘密封和保湿。本发明所述的桂花穴盘微扦插快繁技术通过缩短扦插枝条的长度,大大增加了桂花扦插繁殖的扩繁倍数;通过改良穴盘基质、扦插前的预处理,使其成活率达到95%以上,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及用生长激素处理,使其生根率在一个月内可达到80%以上。
【专利说明】一种桂花微扦插快繁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桂花微扦插快繁技术。
【背景技术】
[0002]桂花是一种绿化、美化、香化三者密切结合,观赏和使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也是我国的传统观赏树种。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桂花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渗入的研究,近几年在桂花品种的分类、种质资源的收集、繁殖栽培、采收加工及园林应用等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桂花的常规扦插因受季节时间、地区环境差异和桂花生长速度等因素的限制,存在生根慢、生长慢、扩繁周期长和扩繁倍数低等缺陷,尤其对于一些珍贵的优良品种,由于来源稀缺而导致迟迟不能推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繁系数高,成本低廉、简便易行的桂花扦插快繁技术。使用该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桂花扦插的繁殖倍数,并大大缩短生根的所需时间。本发明通过用穴盘作为独立的苗床,使桂花扦插摆脱了土地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培养育苗,同时由于穴盘的各插穴间的相对隔离,也大大限制了病虫害的传播;通过缩短插条长度,减少插条所含节数,从而大大增加了扦插扩繁的繁殖倍数,其扩繁倍数是常规扦插的5倍以上,对于来源稀缺的珍贵桂花品种的推广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0004]本发明的优点是:
[0005]1、扩繁倍数高。由于缩短了插条长度,减少了插条所含节数,从而大大增加了每根桂花枝条的利用率,其扩繁倍数是常规扦插的5倍以上。
[0006]2、生根快,成活率高。通过浸泡生长激素,维持较高的湿度,插条在一个月左右生根率可高达80%,一个半月可达90%。由于穴盘内基质的相互隔离和对基质与插条的消毒,能够极大的降低病害的传播。由于穴盘相对外界的封闭,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虫害的威胁。
[0007]3、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不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和准备,也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支持。穴盘、基质组分、支架和薄膜这些都是市面上随处可购的,价格也很便宜。
[0008]4、方法简单,易于管理。整个扦插过程简单,不需要高深的技术和复杂的操作,一天之内就可完成从准备到密封的整个过程。由于整个穴盘的独立和密封,后期除了喷湿加水外不需要太多的管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封膜穴盘示意图。
[0010]图2为插条生长30天后生根的照片。
[0011]图3为插条生长60天后的照片。
[0012]图中,1为薄膜,2为支杆,3为穴盘。具体实施例:
[0013](1)容器的准备:选择4*4*4.5cm的硬质塑料穴盘作为基质容器。为了便于控制温湿度,整个穴盘不宜过大,宜在1000~1500cm2以内。在穴盘的四周固定6根支杆便于扦插后覆膜,支杆为10cm—段,顶部5mm处弯成90°以防止将薄膜戳破。
[0014](2)基质的配制:用30%田园土加10%草木灰加20%珍珠岩加40%稻壳(经发酵)混合作为基质,在充分混匀各组分后将基质填入穴盘插穴内,基质不应填得过满以利于各插穴基质的隔离,从而防止病菌通过基质相互传染。最后用0.1 %的多菌灵溶液浇透。
[0015](3)插条的预处理:选择当年生木质化的桂花枝条作为待扦插条,采回后将枝条置于流水下进行冲洗,然后用0.1%的多菌灵溶液浸泡1~2小时。每根枝条根据节间距剪成1~2cm长的小段,上端剪口离腋芽保留2~3mm的距离,下端剪口离叶柄至少保留5mm的距离,剪后对每段插条上断面的伤口进行胶水封口处理以防止病菌的感染。插条下端在激素溶液里浸泡5分钟后取出备插。 [0016](4)插条的扦插:扦插时所有插条的叶片尽量保持朝同一个方向,将插条垂直插入基质内约5mm深,然后用手在周围稍稍按紧。插完用喷壶在表面喷一次0.1%的多菌灵溶液,之后用薄膜将整个穴盘覆盖密封。
[0017](5)插后的管理:将插完密封好的穴盘置于室内非阳光直射的地方或有薄膜覆盖的大棚内进行培养。日间温度应控制在25~30°C之内,夜间温度在22~28°C之内。湿度每两天测一次,保持在85%左右为宜。待根长到3cm以上,就可转移到营养钵里面,适当施加肥料以利于生芽。
【权利要求】
1.一种桂花微扦插快繁技术,其主要实施步骤为:(1)容器的准备:选择口径40mmx40mm底部20x20mm容量40cc,72穴的硬质塑料穴盘作为基质容器,整个穴盘宜在1000~1500cm2以内。在穴盘的四周固定6根支杆便于扦插后覆膜,支杆为10cm—段,顶部5mm处弯成90°以防止将薄膜戳破。(2)基质的配制:用30%田园土加10%草木灰加20%珍珠岩加40%稻壳(经发酵)混合作为基质,在充分混匀各组分后将基质填入穴盘插穴内,基质不应填得过满以利于各插穴基质的隔离,从而防止病菌通过基质相互传染。最后用0.1%的多菌灵溶液浇透。(3)插条的预处理:选择当年生木质化的桂花枝条作为待扦插条,采回后将枝条置于流水下进行冲洗,然后用0.1%的多菌灵溶液浸泡1~2小时。每根枝条根据节间距剪成1~2cm长的小段,上端剪口离腋芽保留2~3mm的距离,下端剪口离叶柄至少保留5mm的距离,剪后对每段插条上断面的伤口进行胶水封口处理以防止病菌的感染。插条下端在激素溶液里浸泡5分钟后取出备插。(4)插条的扦插:扦插时所有插条的叶片尽量保持朝同一个方向,将插条垂直插入基质内约5mm深,然后用手在周围稍稍按紧。插完用喷壶在表面喷一次0.1%的多菌灵溶液,之后用薄膜将整个穴盘覆盖密封。(5)插后的管理:将插完密封好的穴盘置于室内非阳光直射的地方或温室大棚内进行培养。日间温度应控制在25~30°C之内,夜间温度在22~28°C之内。湿度每两天测一次,保持在85%左右为宜。待根长到3cm以上,就可转移到营养钵里面,适当施加肥料以利于生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桂花微扦插快繁技术,其特征在于:经截断的枝条每段只含一个芽节(顶芽可含两个芽节)、两片叶,每片叶只留2~3cm2,多余部分剪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桂花微扦插快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用激素为植物生长激素IAA(吲哚乙酸),其浓度为1.0m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桂花微扦插快繁技术,其特征在于:密封后穴盘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左右,每三天测一次,过干则用喷壶喷水,过湿就揭膜通风。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650816SQ20121035513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王迅 申请人: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