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药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8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药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和肥料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生物药肥,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效成分由氨基酸肥料和真菌生物蛋白组成的生物药肥。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病虫害的发生或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作物严重减产。20世纪40年代发明有机化学农药之后,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控制病虫危害的能力,为我们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已经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对推动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氨基酸肥料以氨基酸为主,并加入适量植物所必须的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养分的肥料。氨基酸在植物生长中有以下作用1.有机氮养分的补充来源。2.金属离子的螯合齐U,将植物所需元素携带到植物体内,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利用率。3.氨基酸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酶的促进剂和催化剂,对植物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氨基酸通过作物叶片、茎杆或根部被作物吸收,对作物生根、发芽、壮苗、促花、壮果、保果有明显作用,并可激发酶的活力、提高光合效率、加速养分吸收和运转、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干物质积累和糖份含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旱、抗病、抗逆和免疫力等。所以氨基酸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光合作用,促使植物生长健壮。因此当氨基酸供给不足时,植物往往表现出特定的缺乏症状,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施用和补充氨基酸。药肥是近年来农业上采用的一项新技术,是指具有杀抑农作物病虫害或作物生长调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功能,且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或同时具有提供营养和提高肥料及农药利用率的功能性肥料。关于药肥的研究情况最早的研究资料记载见于1964年《日本东北农业实验场研究报告》。在20世纪60年代初,以本谷耕一为代表的研究人员研究将除草剂五氯苯酚(PCP)混入肥料中作基肥施用,以期达到节省劳动力,延续除草效用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施用混入PCP的NH3-N肥后,能防止N03-N的损失,因为PCP能抑制土壤中的硝化细菌的代谢作用,使硝化作用受到阻碍,从而得到PCP与肥料混合施用不但可以维持其药效,并有抑制硝化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扑草净能强烈抑制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减少氮的损失,还能增强生物固氮,故能增加土壤中氮含量。前苏联在杀虫剂的施用上推广乐果和磷肥制成颗粒肥料,避免乐果乳剂在水溶液中逐步分解失效。相关的研究还有Salam在水稻试验中证明,呋喃丹和甲拌磷能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两种杀虫剂与氮肥相互作用是增效的,I-brahim研究不同氮肥和杀虫剂对棉花的混用作用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以后的更多的药肥研制奠定了基础。药肥是随着肥料用作农药载体而快速发展,具有简化操作、节省劳力、提高肥效和药效、降低农药成本、减少农药毒害等特点。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药肥一般都是在肥料中加入化学农药,虽然增强了防病虫效果,但是对环境不友好。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开发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成为国内外植物保护科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补充植物所需氨基酸又能增强植物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并且安全环保的生物药肥。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药肥,有效成分由氨基酸和真菌生物蛋白组成。真菌生物蛋白(Activator Protein)是一类从多种病原真菌中分离的、具有蛋白激发功能的新型蛋白质,可诱导多种植物产生系统抗性,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同时通过激活植物体内免疫系统和代谢调控系统,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促进植物根茎叶生长,从而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研究表明真菌生物能显著诱导水稻、白菜、柑桔、烟草、辣椒、棉花等多种作物提高抗病和抗逆能力,生长期减少化学农药用药量达60%, 大田示范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抗病增产效果,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由于真菌生物蛋白对靶标病原菌无直接杀灭作用,因此不会引起病原生理小种产生抗性,对环境、人畜低毒安全、无残留。本发明所述生物药肥以氨基酸与真菌生物蛋白的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二者优势互补,肥药结合、互作增效,提高药剂防治病虫害的药效,同时有效地补充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或中量元素,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达到既能补充植物所需营养物质又能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并且氨基酸肥料和真菌生物蛋白安全环保,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对人、畜、环境有极高的安全性,长期施用没有不良作用。其中,作为优选所述真菌生物蛋白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为O. 3%_3%。作为优选,所述氨基酸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彡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药肥中还包括微量元素。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彡2%。本发明所述生物药肥所述微量元素优选为钥、硼、锰、锌、铜、铁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药肥中还包括中量元素。进一步的,所述中量元素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彡3%。本发明所述生物药肥所述中量元素为硅、钙、镁或硫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所述生物药肥还包括湿润剂、分散剂和填料,以保证生物药肥中的有效成分在作物、虫体和病菌体表面上湿润和展开,提高生物药肥分散率和悬浮率,从而提高药肥效果,避免药害的发生。作为优选,所述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所述的填料为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凹凸棒、膨润土、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润剂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
O.3%-0. 8%,所述分散剂占所述生物药肥的质量百分比优选为O. 5%-1. 0%,余量为填料。
通过农田对比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生物药肥防治果树、蔬菜、小麦、水稻等多种作物病虫害的药效明显提高,产量明显增加。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生物药肥有效成分由氨基酸肥料和真菌生物蛋白组成,肥药结合、互作增效,配以一定量的湿润剂、分散剂和填料,悬浮率高、分散性好,可以提高药剂防治病虫害的药效,同时有效地补充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或中量元素,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并且对环境、人畜低毒安全,无残留,用量少,效果明显,适用于果树、蔬菜、小麦、水稻多种作物,同时可以增产增收,提高作物品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物药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产品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 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药肥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I :本发明所述生物药肥(氨基酸彡10%, Cu+Zn彡2.0%,真菌生物蛋白
I.5%)氨基酸10%、硫酸铜2.5%,硫酸锌2.4%,真菌生物蛋白I. 5%,十二烷基萘磺酸钠O. 3%,木质素磺酸钠O. 6%,高岭土补足100%。将真菌生物蛋白、氨基酸、硫酸铜、硫酸锌充分混合搅拌,然后加入十二烷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高岭土经充分混合、粉碎即得到产品。为了对本实施例的效果进行验证,进行以下试验。试验设置四个处理,随即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40m2。将样品稀释成500倍液,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喷施,共喷3次。分别统计4个不同处理对小麦抗病害能力、植株生长情况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I。处理I:施用本实施例产品(氨基酸彡10%, Cu+Zn彡2. 0%,真菌生物蛋白I. 5%);处理2 :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氨基酸> 10%, Cu+Zn ^ 2. 0%);处理3 :施用I. 5%真菌生物蛋白;处理4 :于处理I同期喷洒等量清水。表I田间调查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药肥,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氨基酸和真菌生物蛋白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生物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生物蛋白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为0. 3%-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生物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彡1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生物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药肥中还包括微量元素,所述微量元素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彡2%。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生物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药肥中还包括中量元素,所述中量元素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彡3%。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生物药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润剂、分散剂和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生物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润剂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为0. 3%-0. 8%,所述分散剂占所述生物药肥的重量百分比为0. 5%-1. 0%,余量为填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和肥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药肥。本发明所述生物药肥有效成分由氨基酸肥料和真菌生物蛋白组成,肥药结合、互作增效,配以一定量的湿润剂、分散剂和填料,悬浮率高、分散性好,可以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同时有效地补充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或中量元素,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并且对环境、人畜低毒安全,无残留,用量少,效果明显,适用于果树、蔬菜、小麦、水稻等多种作物,同时可以增产,提高作物品质。
文档编号C05G3/00GK102850138SQ20121037433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王洲, 卢桂鲜 申请人: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