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1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适用于流速较大的开阔海域,可以在鱼礁的迎流面产生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盐向上输送,提高局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达到大型鱼礁类似的生态效果,且新型的人工鱼礁底部能够自动埋入海床,方便固定。另外,此类新型的人工鱼礁尺寸较小,一般高度不超过3米,因此即使用在船只来往频繁的航道海域,只要布设合理,依然不会对船只通航造成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鱼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现在围垦工程越来越多,使得小海湾,海洋湿地等海洋生物赖以栖息的空间越来越少,因此在开阔海域大量建设人工鱼礁显得非常重要。
[0003]开阔海域一般海流流速相对较大,不利于鱼类栖息繁殖。而建设人工鱼礁可以降低局部流速,在鱼礁背面形成低流速的背涡流,形成适宜于鱼类栖息繁殖的空间,逐步发育成鱼类的产卵场。
[0004]目前一般人工鱼礁多采用报废船只沉海的方式,由于此类人工鱼礁尺寸巨大,因此在海底比较稳定,但是也正是因为尺寸巨大(沉在海底类似于一座暗礁),因此会影响船只通航,造成交通安全隐患。而小型轻便的人工鱼礁又不利于在海底固定,尤其是在流速较大的开阔海域,受波浪海流的共同影响,难于固定。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小型的人工鱼礁,适用于流速较大的开阔海域,达到大型鱼礁类似的生态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适用于流速较大的开阔海域,可以在鱼礁的迎流面产生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盐向上输送,提高局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达到大型鱼礁类似的生态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用于设置在海床上,该新型的人工鱼礁的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迎流面和背流面,且所述迎流面和所述背流面的顶部均朝向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的中心位置倾斜,呈现八字形结构;在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锚钉,所述固定锚钉的底部向上折起,形成向下的尖角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迎流面和所述背流面同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的顶部平面的夹角在30~60。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的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结构。
[0011]优选的,在所述背流面和所述迎流面之间布设有尼龙网衣。
[0012]优选的,所述尼龙网衣通过铆钉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锚钉的尖角结构具体为30度。
[0014]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锚钉之间留有空隙。
[0015]优选的,该底部结构具体为设置在在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底部的两列所述固定锚钉,每列的所述固定锚钉之间等距排列。
[0016]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锚钉与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固连为一体式结构。
[0017]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顶部呈现八字形结构的迎流面和背流面,在落潮流时段,迎流面产生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盐向上输送,提高局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进而给鱼类带来饵料;涨潮情况类似,在落潮迎流面产生上升流,而在背流面附近,形成低流速的背涡流,形成适宜于鱼类栖息繁殖的空间,达到大型鱼礁类似的生态效果。
[0018]由于特殊的底部结构,鱼礁底部悬空,海流可以流过;当海流经过固定锚钉时,受到流体剪切力的影响将形成涡流,向上的“马蹄涡流”将掀起海床的底沙,局部掏空鱼礁底部海床,在固定锚钉的位置将形成冲刷坑,使得底部固定锚钉结构自动埋入海床,起到固定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小型轻便的人工鱼礁,尤其是在流速较大的开阔海域,免受波浪海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的数值模拟落潮流效果图;
[00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的数值模拟涨潮流效果图;
[00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部结构固定锚钉产生的涡流效果示意图。
[0024]其中,I为迎流面或背流面,2为尼龙网衣,3为铆钉,20为栖息及产卵区,4为固定锚钉,51为落潮上升流,52为落潮栖息区,61为涨潮上升流,62为涨潮栖息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适用于流速较大的开阔海域,可以在鱼礁的迎流面产生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盐向上输送,提高局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达到大型鱼礁类似的生态效果。
[00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
[00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用于设置在海床上,其核心改进点在于,该新型的人工鱼礁的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迎流面和背流面,且迎流面和背流面的顶部均朝向新型的人工鱼礁的中心位置倾斜,呈现八字形结构,该新型的人工鱼礁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I为迎流面或背流面,根据安装位置以及涨潮或是落潮情况而定;在新型的人工鱼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锚钉4,这些固定锚钉4的底部向上折起,形成向下的尖角结构,便于埋入海床。
[0029]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呈现八字形结构的迎流面和背流面,在如图2所示的落潮流时段,受到自左向右的落潮上升流51的影响,左侧的迎流面产生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盐向上输送,提高局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进而给鱼类带来饵料;涨潮情况类似,如图3所示,受到自右向左的涨潮上升流61的影响,右侧的迎流面产生上升流;而在另一侧的背流面附近,形成低流速的背涡流,形成适宜于鱼类栖息繁殖的空间,即图2和图3中的落潮栖息区52和涨潮栖息区62,达到大型鱼礁类似的生态效果。
[0030]当新型的人工鱼礁刚放到海床时,新型的人工鱼礁的底部悬空,海流可以流过;当海流经过固定锚钉4时,受到流体剪切力的影响将形成涡流,如图4所示,向上的“马蹄涡流”将掀起海床的底沙,局部掏空新型的人工鱼礁底部的海床,在固定锚钉4的位置将形成冲刷坑,使得底部的固定锚钉4自动埋入海床,起到固定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小型轻便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尤其是在流速较大的开阔海域,免受波浪海流。
[0031]大量此类新型的人工鱼礁在开阔海域成“鱼礁田”的形态排列,将改善整个海区的鱼类生存和繁殖条件。
[0032]另外,此类新型的人工鱼礁尺寸较小,一般高度不超过3米,因此即使用在船只来往频繁的航道海域,只要布设合理,依然不会对船只通航造成影响。
[0033]作为优选,迎流面和背流面同新型的人工鱼礁的顶部平面的夹角在30-60°之间。如图2和图3所示,新型的人工鱼礁下方的空白区域就是海床,即迎流面和背流面同海床的夹角也是在30飞0°之间,能够提供更好的上升流,具体夹角大小视当地最大流速为宜。
[003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新型的人工鱼礁的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结构,以达到在海水中防腐的效果,且有利于海洋生物(如贝类)的附着和生长,天然加固新型的人工鱼礁的结构。
[0035]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新型的人工鱼礁顶部迎流面和背流面之间,海水几乎静止,形成适宜于鱼类栖息及产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在背流面和迎流面之间布设有尼龙网衣2。这些尼龙网衣2主要作为鱼类产卵的附着体,形成栖息及产卵区20,使得新型的人工鱼礁布设的 海域区域具备发育成鱼类产卵场的条件。
[0036]具体的,尼龙网衣2通过铆钉3固定。如图1所示,该尼龙网衣2的边缘通过铆钉3分别固定在迎流面、背流面以及新型的人工鱼礁的顶部平面上。
[0037]作为优选,固定锚钉4的尖角结构具体为30度,能够更好的埋入海床中,同时不容易从中脱出,具有较为良好的固定效果。
[003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多个固定锚钉4之间留有空隙,便于海流流过,避免开阔海域内较大流速的影响。
[0039]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为设置在在新型的人工鱼礁底部的两列固定锚钉4,这两列固定锚钉4相对平行,每列的固定锚钉4之间等距排列,其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不同新型的人工鱼礁具体结构的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固定锚钉4的设置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再赘述。
[0040]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固定锚钉4与新型的人工鱼礁固连为一体式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当然,也可以将固定锚钉4与新型的人工鱼礁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和后续维护。
[0041]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人工鱼礁,适用于流速较大的开阔海域,可以在鱼礁的迎流面产生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盐向上输送,提高局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达到大型鱼礁类似的生态效果,且新型的人工鱼礁底部能够自动埋入海床,方便固定。[0042]另外,此类新型的人工鱼礁尺寸较小,一般高度不超过3米,因此即使用在船只来往频繁的航道海域,只要布设合理,依然不会对船只通航造成影响。
[004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 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用于设置在海床上,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的人工鱼礁的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迎流面和背流面,且所述迎流面和所述背流面的顶部均朝向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的中心位置倾斜,呈现八字形结构;在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锚钉,所述固定锚钉的底部向上折起,形成向下的尖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流面和所述背流面同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的顶部平面的夹角在30飞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的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流面和所述迎流面之间布设有尼龙网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衣通过铆钉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锚钉的尖角结构具体为3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锚钉之间留有 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该底部结构具体为设置在在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底部的两列所述固定锚钉,每列的所述固定锚钉之间等距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锚钉与所述新型的人工鱼礁固连为一体式结构。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782927SQ201210422182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许雪峰, 张俊彪, 施晓来, 潘冲, 袁笛, 杨万康 申请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