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237741阅读:3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蚕豆大棚种植,普通存在收获期晚、产量低等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早收获期的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将蚕豆种子用多菌灵溶液浸种6-24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后平铺在灌排方便的沙壤土上,盖上l-3cm厚的细土及地膜或盖上遮阳网;(2)当植株幼茎达5-7cm,且呈淡绿色,柔软,主根上带有白色的须根时将芽苗从苗床移 出;(3)将培育好的芽苗放置塑料箱内并套上薄膜袋,移到0-15°C的温度段的人工气候箱中,放置5-35天,进行人工春化处理(4)将芽苗移栽于铺了I丝厚度的黑地膜及具有滴管带的大棚内;每亩移栽密度8-9 月移栽的为2000株,10-11月移栽的为3000-3500株;若移栽时最高气温高于25°C,大棚需架遮阳网,当最低气温低于10°C时,大棚需直接架薄膜;(5)元旦前开始分批采收鲜荚上市。
步骤(I)中,种子充分吸水后平铺在灌排方便的沙壤土上时,温度低于10°C的盖上l-3cm厚的细土及地膜,温度高于25°C的盖上遮阳网,并每天早晚洒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
本发明根据设施非豆科作物的不同茬口腾茬时间,在不同茬口移栽人工春化处理后蚕豆芽苗进行促成栽培,可使蚕豆鲜荚提早到元旦前上市。利用本发明可以形成蚕豆工厂化育苗,可促进花芽分化,降低花序着生节位,提早开花和采收,增加产量,形成鲜食蚕豆产业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蚕豆种子用多菌灵溶液(500倍液的50%多菌灵液)浸种6-24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后平铺在灌排方便的沙壤土上,盖上l-3cm厚的细土及地膜或盖上遮阳网;(2)当植株幼茎达5-7cm,且呈淡绿色,柔软,主根上带有白色的须根时将芽苗从苗床移出;(3)将培育好的芽苗放置塑料箱内并套上薄膜袋,移到0-15°C的温度段的人工气候箱中,放置5-35天,进行人工春化处理(4)将芽苗移栽于铺了I丝厚度的黑地膜及具有滴管带的大棚内;每亩移栽密度8-9 月移栽的为2000株,10-11月移栽的为3000-3500株;若移栽时最高气温高于25°C,大棚需架遮阳网,当最低气温低于10°C时,大棚需直接架薄膜;(5)元旦前开始分批采收鲜荚上市。
步骤(I)中,种子充分吸水后平铺在灌排方便的沙壤土上时,温度低于10°C的盖上l-3cm厚的细土及地膜,温度高于25°C的盖上遮阳网,并每天早晚洒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
需要人工春化处理的时间是自然状态不能满足春化条件时,所以在寒露节气前需春化,寒露后播种的蚕豆无需春化,冬至节气架棚就能满足其春化,适宜人工春化的最早时间是立秋节气。
权利要求
1.一种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将蚕豆种子用多菌灵溶液浸种6-24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后平铺在灌排方便的沙壤土上,盖上l-3cm厚的细土及地膜或盖上遮阳网;(2)当植株幼茎达5-7cm,且呈淡绿色,柔软,主根上带有白色的须根时将芽苗从苗床移出;(3)将培育好的芽苗放置塑料箱内并套上薄膜袋,移到0-15°C的温度段的人工气候箱中,放置5-35天,进行人工春化处理(4)将芽苗移栽于铺了I丝厚度的黑地膜及具有滴管带的大棚内;每亩移栽密度8-9 月移栽的为2000株,10-11月移栽的为3000-3500株;若移栽时最高气温高于25°C,大棚需架遮阳网,当最低气温低于10°C时,大棚需直接架薄膜;(5)元旦前开始分批采收鲜荚上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中,种子充分吸水后平铺在灌排方便的沙壤土上时,温度低于10°C的盖上l-3cm厚的细土及地膜,温度高于25°C的盖上遮阳网,并每天早晚洒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将4-6厘米的蚕豆芽苗转移到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一定低温和一定时间的处理,满足其春化过程,然后移栽到大棚中,再通过促成栽培满足其生长发育,达到反季节生长俏季上市的过程。根据不同茬口及接茬时间,进行精确的数学推算,利用本发明可以进行工厂化育苗后人工春化处理,可促进花芽分化,降低花序着生节位,提早开花和采收,增加效益,形成鲜食蚕豆产业链。
文档编号A01G7/06GK102907236SQ20121044745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吴春芳, 夏礼如, 卞晓春, 尹淑瑜, 曹云英 申请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