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

文档序号:239971阅读:1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旱区退化的胡杨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重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又称异叶杨,属杨柳科,是杨属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树种,具有抗热、抗寒抗旱、抗风沙、抗盐碱、抗瘠薄的特性,是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唯一的乔木树种,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美誉。胡杨分布于北非、中东及我国西北干旱区的河岸和低湿的盐溃地,是中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重要乔木树种, 目前,仅在我国的荒漠区保存着大面积林地,集中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和内蒙的额济纳旗,是维护改善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的天然屏障。
但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在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双重作用下,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荒漠化、沙漠化趋势日趋严重,胡杨的种群数量日渐减少。胡杨作为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少,现存胡杨林已进入成熟或衰退期,幼林缺乏。胡杨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考虑到育苗地区的水分、地形等外界条件,单纯依靠有性繁殖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胡杨无性繁殖包括断根促蘖、扦插和嫁接等,但硬枝扦插法复杂困难、成活率低,并且从长期维系胡杨林考虑,断根促蘖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嫁接技术主要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再生能力的原理,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等优点。
目前,对胡杨嫁接的砧木选择主要集中在新疆杨(张平冬,胡杨嫁接繁殖研究初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 :197-200.;林易,胡杨嫁接新疆杨的技术新招[J],新疆林业,1990,6:10-11.;解天波,新疆杨嫁接胡杨繁育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0,8:36.),毛白杨(孟兆和,胡杨嫁接试验成功[J],山东林业科技,1995,1:10.),小美旱和二白杨(张平冬,胡杨嫁接繁殖研究初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 (4):197-200.),旱柳(张平冬,胡杨嫁接繁殖研究初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 (4) :197-200.;张树军,车排子垦区胡杨嫁接新疆杨试验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S2) :262-263.;柴树峰,胡杨引种与嫁接技术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09,38 (3) :15-22.),箭杆杨、加拿大杨和辽杨(张树军,车排子垦区胡杨嫁接新疆杨试验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 (S2) :262-263.),群众杨(裘晓梅,胡杨嫁接繁殖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08,3:53-54.;柴树峰,胡杨引种与嫁接技术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09, 38 (3) : 15-22.)等树种,并且前人利用上述树种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但并没有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胡杨嫁接方法。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遏制胡杨种群更新乏力及老龄化的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嫁接前灌溉及病虫害防治每年3月中旬按常规方法进行灌溉,并按常规方法喷农药预防病虫害;⑵砧木的选择选择树干通直、一年生、生长旺盛且接穗饱满的新疆杨作为砧木;⑶胡杨接穗的选择选择地径2(T25cm、胸径l(Tl5cm、芽眼饱满、枝条健壮、无病虫害的15 25年生青壮年胡杨树作为种条;从所述种条的树冠中部选择长度为4(T50cm的枝条, 用修枝剪刀剪掉枝条两端,取中间饱满部位包含4 6个芽且长度为8 12cm的芽作为胡杨接⑷将所述砧木新疆杨高度I. 2m以下的萌芽全部剪掉,然后在所述砧木新疆杨树干的 Γ1. 2m高度处用嫁接刀划成“十”字形刀口,并用所述嫁接刀将表皮拨开,用劈接刀撬开劈口 ;所述劈口处涂抹保护剂;(5)将所述胡杨接穗下芽的下端修剪成菱形,并使接穗面平整光滑,得到修剪后的胡杨接穗;(6)在清明节前后将所述修剪后的胡杨接穗插入所述劈口处,用塑料薄膜条绑紧所述砧木,并将所述砧木的芽眼和叶柄露出,完成嫁接;(7)嫁接完成后按常规方法及时灌水,并根据林地的水分状况及时补水;间隔一个月后按常规方法施肥I次;新疆杨出现萌发芽的时候将萌发的芽全部抹去,待到胡杨幼苗长出 3 4片真叶时按常规方法喷农药预防生锈病和其它病害即可。
所述步骤⑷中的保护剂是指质量浓度为1%的“护树将军” 100倍液。
所述步骤⑷中的“十”字形刀口是指横长8cm、竖长IOcm的切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发明选用新疆杨做砧木,将胡杨嫁接到砧木新疆杨上进行无性繁殖,由于胡杨嫁接到新疆杨的性状表现显著大于胡杨和新疆杨本身的优良特性,而且新疆杨的生长速度大于胡杨,因此,嫁接胡杨能够提高胡杨的生长速度;同时胡杨嫁接新疆杨能够解决胡杨材质差的特点,并能改变新疆杨破肚、干梢、不抗旱等生理特性,有利于在盐碱地、渠系、河、库旁营造用材林,从而使木材生产能力低下的胡杨获得杨树的优质高产,特别是在干旱沙漠地区利用胡杨嫁接新疆杨这一手段,可有效遏制胡杨种群更新乏力及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加速胡杨群落的生态恢复过程,推动退化的胡杨种群的更新,为胡杨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本发明在嫁接前对砧木和接穗的处理、嫁接过程中涂抹保护剂等流程进行了改进,在砧木选择和接穗选取方面给出了新的标准,并创新性地提出了 “十”字型芽接技术,较以往的“T”字型方法有很多提高,并首度提出将胡杨接穗下端剪成菱形形状,以满足与“十” 字型砧木劈口相吻合的要求。
3、本发明通过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林业工作站苗圃对124株新疆杨嫁接胡杨实际应用后,效果良好,嫁接成活率达到75%以上,这对于保护胡杨优良基因资源、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以及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嫁接前灌溉及病虫害防治每年3月中旬按常规方法进行灌溉,并按常规方法喷农药预防病虫害。
⑵砧木的选择选择树干通直、一年生、生长旺盛且接穗饱满的新疆杨作为砧木。
⑶胡杨接穗的选择选择地径2(T25cm、胸径l(Tl5cm、芽眼饱满、枝条健壮、无病虫害的15 25年生青壮年胡杨树作为种条;从所述种条的树冠中部选择长度为4(T50cm的枝条,用修枝剪刀剪掉枝条两端,取中间饱满部位包含4飞个芽且长度为8 12cm的芽作为胡杨接穗。
⑷将砧木新疆杨高度1.2m以下的萌芽全部剪掉,然后在砧木新疆杨树干的 Γ1. 2m高度处用嫁接刀划成“十”字形刀口,该“十”字形刀口为横长8cm、竖长IOcm的切口 ;并用嫁接刀将表皮拨开,用劈接刀撬开劈口 ;劈口处涂抹保护剂。保护剂是指质量浓度为1%的“护树将军” 100倍液。
(5)将胡杨接穗下芽的下端修剪成菱形,并使接穗面平整光滑,得到修剪后的胡杨接穗。
(6)在清明节前后将修剪后的胡杨接穗插入劈口处,用塑料薄膜条绑紧砧木,并将石占木的芽眼和叶柄露出,完成嫁接。
嫁接过程中采用随剪随接的作业流程,由两人合作施工完成,一人抱住修剪好的枝芽,另一人负责割皮、包扎。本研究的实验地选择额济纳旗林工站,两类树种的距离临近, 方便作业。但如果修剪胡杨枝芽和嫁接新疆杨的场地存在一定的距离,或者采接穗数量比较大时,需将接穗放入水中保持其新鲜程度,当天接不完,也要将接穗保存在背阴、潮湿的地方,为了防止此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可将修剪好的胡杨芽保存在保鲜袋或保鲜膜中,既保护了枝芽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被风吹坏,同时又有效控制了水分蒸发。一般不要超过3 天,以免影响嫁接的成活率。
(7)嫁接完成后按常规方法及时灌水,并根据林地的水分状况及时补水;间隔一个月后按常规方法施肥I次;新疆杨出现萌发芽的时候将萌发的芽全部抹去,待到胡杨幼苗长出3 4片真叶时按常规方法喷农药预防生锈病和其它病害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嫁接前灌溉及病虫害防治每年3月中旬按常规方法进行灌溉,并按常规方法喷农药预防病虫害; ⑵砧木的选择选择树干通直、一年生、生长旺盛且接穗饱满的新疆杨作为砧木; ⑶胡杨接穗的选择选择地径2(T25cm、胸径l(Tl5cm、芽眼饱满、枝条健壮、无病虫害的15 25年生青壮年胡杨树作为种条;从所述种条的树冠中部选择长度为4(T50cm的枝条,用修枝剪刀剪掉枝条两端,取中间饱满部位包含4 6个芽且长度为8 12cm的芽作为胡杨接穗; ⑷将所述砧木新疆杨高度I. 2m以下的萌芽全部剪掉,然后在所述砧木新疆杨树干的Γ1. 2m高度处用嫁接刀划成“十”字形刀口,并用所述嫁接刀将表皮拨开,用劈接刀撬开劈口 ;所述劈口处涂抹保护剂; (5)将所述胡杨接穗下芽的下端修剪成菱形,并使接穗面平整光滑,得到修剪后的胡杨接穗; (6)在清明节前后将所述修剪后的胡杨接穗插入所述劈口处,用塑料薄膜条绑紧所述砧木,并将所述砧木的芽眼和叶柄露出,完成嫁接; (7)嫁接完成后按常规方法及时灌水,并根据林地的水分状况及时补水;间隔一个月后按常规方法施肥I次;新疆杨出现萌发芽的时候将萌发的芽全部抹去,待到胡杨幼苗长出3 4片真叶时按常规方法喷农药预防生锈病和其它病害即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⑷中的保护剂是指质量浓度为1%的“护树将军” 100倍液。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⑷中的“十”字形刀口是指横长8cm、竖长IOcm的切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嫁接前灌溉及病虫害防治;⑵砧木的选择选择树干通直、一年生、生长旺盛且接穗饱满的新疆杨作为砧木;⑶胡杨接穗的选择选择青壮年胡杨树作为种条;取种条中间饱满部位包含4~6个芽且长度为8~12cm的芽作为胡杨接穗;⑷在砧木新疆杨树干的1~1.2m高度处用嫁接刀划成“十”字形刀口,并撬开劈口;⑸将胡杨接穗下芽的下端修剪成菱形,得到修剪后的胡杨接穗;⑹在清明节前后将修剪后的胡杨接穗插入劈口处,绑紧,完成嫁接;⑺嫁接完成后及时灌水、施肥;新疆杨出现萌发芽的时候将萌发的芽全部抹去,待到胡杨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喷农药即可。本发明有效遏制胡杨种群更新乏力及老龄化。
文档编号A01G1/06GK102972214SQ2012104612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李建国, 冯起, 杨雪琴, 杨凯年, 司建华, 常宗强, 石玉民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