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蓝姜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姜人工栽培方法,属农、林行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蓝姜属于姜科姜黄属植物黑心姜(Curcuma caesia Roxb.),根莖肉质为宝石蓝色(不同于传统生姜的土黄色),具解毒杀菌,有特殊的芳香和辛辣味,富含多种珍贵花青苷成分,是药食同源的“菜中之祖”功能食品植物,可作为香料、食品和中药来使用。蓝姜是无性繁殖作物,性温,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终年气温基 本在16°C以上的地区方可种植。蓝姜18°C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6 35°C,18°C以下基本停上生长。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蓝姜有着比生姜更为特殊的芳香和辛辣味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及呕吐。吃过蓝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其小姜芽能做菜肴直接食用。经文献检索未见关于蓝姜的高产栽培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姜人工栽培方法。本发明的蓝姜人工栽培方法包括选地与整地、种姜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轮作种植;具体如下I、选地与整地选土质疏松,土层较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能好、保水、保月巴、排涝良好的地块,耕细整平,做成宽I. O I. 3m、高15 25cm的畦,畦沟宽40cm ;2、种姜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无病虫害的母茎作为种姜,将其纵切数块,每块有芽眼I 2个,切后晾2-3小时使伤口愈合;3、播种在畦中挖窝,种植密度为株行距O. 3 O. 40m,每窝播种I 2块,且芽头向上栽入穴内,将底肥撒于种姜之间空隙,覆土 ;4、田间管理蓝姜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遇旱及时向沟内浇水,将玉米秸杆或稻草覆盖于田间并结合人工去除杂草,不使用化学除草剂;蓝姜生长期宜湿润,在6 8月生长盛期,每20天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马水,10月后一般不再灌水,保持田间干燥,利于收获;生长期间每年用市售复合肥和有机肥追肥2 3次,追肥时结合适量培土 ;5、病虫害防治按常规生物和物理机械方法进行防治;6、收获12月中下旬,地上部分枯萎时,除去根茎上的地上部分,挖掘根部进行收
-M-
犾;7、轮作种植蓝姜与水稻、大豆、蚕豆采用轮作的方法进行栽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人工栽培蓝姜,提高了蓝姜的资源量,并有效地保证了蓝姜的品质和质量,促进了特色功能食品蓝姜生物产业的发展,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蓝姜人工栽培方法包括选地与整地、种姜准备、播种、科学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合理可持续的种植模式生产环节;具体如下I、选地与整地选土质疏松,土层较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能好、保水、保肥、排涝良好的地块,耕细整平,做成宽I. O m或1. 3m、高15cm或20cm或25cm的畦,畦沟宽40cm ;2、种姜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无病虫害的母茎作为种姜,将其纵切数块,每块有芽眼I或2个,切后晾2或3小时使伤口愈合;3、播种在畦中挖窝,种植密度为株行距O. 3 m或O. 40m,每窝播种I块或2块,且芽头向上栽入穴内,将底肥撒于种姜之间空隙,覆土 ;4、田间管理蓝姜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遇旱及时向沟内浇水,将玉米秸杆或稻草覆盖于田间并结合人工去除杂草,不使用化学除草剂;蓝姜生长期宜湿润,在6 8月生长盛期,每20天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马水,10月后一般不再灌水,保持田间干燥,利于收获;生长期间每年用市售复合肥和有机肥追肥2次或3次,追肥时结合适量培土 ;5、病虫害防治按常规生物和物理机械方法进行防治对根腐病主要采用拮抗生防菌进行灌根和用加拮抗菌的生物有机肥作底肥进行防治,同时严重病株及时清除,连根烧毁;虫害主要采用楝素、苦参、藜芦碱、茴藁素、及烟碱多种植物源农药,并结合太阳能杀虫灯来控制虫害和虫媒病害。6、收获12月中下旬,地上部分枯萎时,除去根茎上的地上部分,挖掘根部进行收
-M-
犾;7、合理可持续的种植模式第一年收获结束后,蓝姜与水稻、大豆、蚕豆采用轮作的方法进行栽培。发明人将上述方法分别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进行实施。实际应用表明人工栽培的蓝姜,不仅丰富了蓝姜的资源量,提高了蓝姜的品质和质量,且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蓝姜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选地与整地选土质疏松,土层较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能好、保水、保肥、排涝良好的地块,耕细整平,做成宽I. O I. 3m、高15 25cm的畦,畦沟宽40cm ; b、种姜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无病虫害的母茎作为种姜,将其纵切数块,每块有芽眼I 2个,切后晾2-3小时使伤口愈合; C、播种在畦中挖窝,种植密度为株行距O. 3 O. 40m,每窝播种I 2块,且芽头向上栽入穴内,将底肥撒于种姜之间空隙,覆土 ; d、田间管理蓝姜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遇旱及时向沟内浇水,将玉米秸杆或稻草覆盖于田间并结合人工去除杂草,不使用化学除草剂;蓝姜生长期宜湿润,在6 8月生长盛期,每20天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马水,10月后一般不再灌水,保持田间干燥,利于收获;生长期间每年用市售复合肥和有机肥追肥2 3次,追肥时结合适量培土 ; e、病虫害防治按常规生物和物理机械方法进行防治; f、收获12月中下旬,地上部分枯萎时,除去根茎上的地上部分,挖掘根部进行收获; g、轮作种植蓝姜与水稻、大豆、蚕豆采用轮作的方法进行栽培。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蓝姜人工栽培方法,属农、林行业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方法包括选地与整地、种姜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轮作种植;其中选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肥沃,土层深厚壤土种植;耕细整平,做成宽1.0~1.3m、高15~25cm的畦,畦沟宽40cm;每年份的3月中下旬种植,密度为株行距0.3~0.40m;种姜选粗细均匀无病虫害的母茎,将其纵切数块,每块有芽1~2个,每窝播种1~2块;播种时在畦中挖穴,每窝播种1~2块,且芽头向上栽入穴内;将底肥撒于种姜之间空隙,覆土;12月中下旬收获;第一年收获后,蓝姜与水稻、大豆、蚕豆采用轮作的方法进行栽培。有益效果为提高了蓝姜的资源量,蓝姜的品质和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907248SQ2012104739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余磊, 赵建荣 申请人:昆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