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

文档序号:209673阅读:1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技术背景
姜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及经济价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生姜消费量越来越大,生姜生产效益日渐增加,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已遍及全国各地。由于姜不开花或很少开花,不能利用有性繁殖进行育种,其种质资源的繁殖和保存主要依靠用种姜作繁殖材料在每年进行田间种植。这不仅繁殖系数低、费用高,还由于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危害有可能导致资源材料的丢失。加上长期的营养繁殖,己造成生姜的种性退化和感病严重,致使品质和产量下降,品质退化,抗逆性下降,对生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生姜易通过带病种姜传播病害,尤其是姜青枯腐烂病,又称姜瘟,在世界各生姜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姜的生产和发展。目前尚无理想的杀菌药剂和抗病品种,只能以农业防治措施如选用抗(耐)病品种、进行种姜药剂消毒以及土壤消毒、轮作换茬等为主,辅以药剂防治,但效果不
理相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套利用姜芽进行生姜脱毒、脱菌的组培快繁方法。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无毒、无菌外植体
取有新芽的生姜,采用挤压取芽法,切取得到O. 5-1.0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
(2)组培快繁生产
将获得的无毒、无菌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经一个月,形成小生姜;然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形成小苗;小苗经炼苗后移植大田,形成种姜;
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 6-苄氨基腺嘌呤2ppm +萘乙酸0.5 ppm +蔗糖30 g/L +琼脂7. 5 g/L,诱导培养基为ρΗ5· 8-6. O ;
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 6-苄氨基腺嘌呤I ppm +萘乙酸I ppm +蔗糖30g/L +琼脂7.5 g/L,增殖培养基pH为5. 8-6. O。进一步的设置在于
所述挤压取芽法将生姜的新芽切去,然后将下面的切口切去少许,然后自上轻压,将芽压出,如此重复I一3次,得到O. 5 — I. O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步骤I在消毒、无菌处理下进行操作时,对材料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用酒精或漂白粉,消毒时,用有盖的瓶子,一边消毒,一边摇动,减少气泡附着;材料消毒完后用无菌水冲洗材料数次,然后采用无菌操作取芽。步骤2中,当小苗长到5厘米左右,移出培养瓶炼苗;炼苗第一星期要求80%以上湿度,然后慢慢减少直至正常状态,一个月后炼苗结束,然后再移植大田,形成种姜。本发明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I、本发明利用组培脱毒、脱菌技术,获得脱毒、脱菌生姜种苗,能克服种性退化,提高抗逆抗病性,有效防治植物病害。脱毒、脱菌姜种分为三代即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种,生产种可在生产中应用,有效期为3年,3年后需要更换I次。由通过脱毒、脱菌能使姜的增产幅度达到30%以上,而且苗生长快、长势旺、抗性强;生产出的姜外观色泽好。2、通过脱毒、脱菌不仅能提高产量,同时能提高姜的质量和价格,且本发明使用简单,无公害,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效果显著。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挤压取芽法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I:
I、原料选择
每年春季生姜开春发芽时(即生姜发芽期),选择有新芽的生姜即可。2、制备无毒、无菌外植体
将新芽从姜块切下,按照图I所示的挤压取芽法,制备无毒、无菌外植体如图I虚线所示将芽切去,将下面的切口切去少许,然后自上轻压,将芽压出,如此重复I一3次,就可得到O. 5一I. O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操作时,需对材料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可用酒精、漂白粉等。由于表面附着的气泡往往使材料接触不到消毒剂成为培养中的污染源,因此,消毒时最好用有盖的瓶子,一边消毒,一边摇动,减少气泡附着。材料消毒完后用无菌水冲洗材料数次,然后按无菌操作要求取芽。3、组培快繁生产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取得的无毒无菌外植体放置于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 6-BA (6-苄氨基腺嘌呤)2ppm + NAA (萘乙酸)0.5 ppm +蔗糖30 g/L +琼月旨7.5 g/L,诱导培养基pH为5. 8-6.0,经一个月,形成小生姜;
进一步地将制备的无毒无菌组培小生姜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 6-BA(6-苄氨基腺嘌呤)I ppm + NAA(萘乙酸)I ppm +蔗糖30 g/L +琼脂7.5g/L,增殖培养基pH为5. 8-6. O。既可以增殖,同时又可以长根,这样可省去长根这一步,直接形成小苗,待小苗长到5厘米左右,就可以移出培养瓶炼苗。炼苗第一星期要求80%以上湿度,然后慢慢减少直至正常状态,一个月后炼苗结束。然后再移植大田,形成种姜。将本发明组培快繁生产方法与现有常规培育方法进行对比如下表I所示
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无毒、无菌外植体 取有新芽的生姜,采用挤压取芽法,切取得到O. 5-1.0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 (2)组培快繁生产 将获得的无毒、无菌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经一个月,形成小生姜;然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形成小苗;小苗经炼苗后移植大田,形成种姜; 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 6-苄氨基腺嘌呤2ppm +萘乙酸0.5 ppm +蔗糖30 g/L +琼脂7. 5 g/L,诱导培养基pH为5. 8-6. O ; 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 6-苄氨基腺嘌呤I ppm +萘乙酸I ppm +蔗糖30g/L +琼脂7. 5 g/L,增殖培养基pH为5. 8-6. O。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取芽法将生姜的新芽切去,然后将下面的切口切去少许,然后自上轻压,将芽压出,如此重复I一3次,得到O. 5一I. O 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在消毒、无菌处理下进行操作时,对材料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用酒精或漂白粉,消毒时,用有盖的瓶子,一边消毒,一边摇动,减少气泡附着;材料消毒完后用无菌水冲洗材料数次,然后采用无菌操作取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当小苗长到5厘米左右,移出培养瓶炼苗;炼苗第一星期要求80%以上湿度,然后慢慢减少直至正常状态,一个月后炼苗结束,然后再移植大田,形成种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姜脱毒、脱菌快繁方法,属于生姜繁殖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无毒、无菌外植体取有新芽的生姜,采用挤压取芽法,切取得到0.5-1.0mm的无毒、无菌外植体;(2)组培快繁生产将获得的无毒、无菌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经一个月,形成小生姜;然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形成小苗;小苗经炼苗后移植大田,形成种姜;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经济效果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939903SQ20121048073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汤仿评, 黄梦慈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