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尾菜高效、快速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246688阅读:1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牛尾菜高效、快速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技术,即牛尾菜高效、快速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牛尾菜DC.),是百合科菝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早春其幼嫩的茎叶也可以食用,口感好,无异味,是极具营养价值的山野菜,为我国野菜出口品种之一。据研究者证明其嫩茎叶中含有的总氨基酸量远超过一般蔬菜,营养价值极高,其嫩叶中还含有丰富的Ca、Zn、Fe源、维生素类和含氮物质等,也是提供膳食纤维的很好来源;其根状茎可供药用,有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等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酸痛和腰肌劳损等症除食用和药用外,据报道,牛尾菜的根茎可提取淀粉,同时富含鞣质,可用来提起栲胶,为鞣料工业解决了原料问题。牛尾菜种子里还含有种子油,是酿造业和工作的重要原 材料。牛尾菜成熟果实里的种子的种胚处于球形胚阶段,这样的种子播种当年不萌发,需要近两年才能少量发芽生长,开发利用受到极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采取一步人工后熟的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以达到种胚形态建成和生理后熟的牛尾菜高效、快速育苗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牛尾菜高效、快速育苗方法,其步骤如下种子在
2,4- 二氯苯氧乙酸3. 50 3. 75 mg *L_1中浸泡,之后捞出;将种子与河砂拌均后装入透气性好的木槽中,覆盖塑料薄膜置于室内进行70 80 d的变温处理,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22±2 °C,处理10 h,夜间温度为13±2 °C,处理14 h。变温处理后的种子不需低温层积即可直接萌发,散播在苗床上,20 - 24 d即可发芽。种子河砂=1:3。种子在2,4- 二氯苯氧乙酸3. 50 3. 75 mg · L—1中浸泡时间为I d。种子发芽率在95. 8%%以上。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取一步人工后熟的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达到了种胚形态建成和生理后熟目标。经实验确定了影响种胚快速形态建成的因素为2,4-D、变温处理和处理时间,而通过2,4-D和变温处理的种子不需低温层积即可直接萌发。种子发芽率在95. 8%%以上。本发明建立的高快繁育苗体系,为进一步人工规模化栽培提供优质种苗具有
重要意义。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牛尾菜高效、快速育苗方法,其步骤如下
I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及处理
秋季(10月中旬),采集牛尾菜果实(果实变黑后),将果实用清水浸泡3 5 d后,去除果皮、果穗等杂物后,洗净种子阴干后,倒入不同质量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溶液中浸泡24 h后,捞出种子与河砂(1:3)拌均后装入透气性好的木槽中,覆盖塑料薄膜置于室内进行变温处理。1.2牛尾菜种胚的形态建成和播种
通过I. I中处理的种子,其中,2,4-D溶液的质量浓度控制在I. 00 3. 25 mg · L—1,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22±2 °C,处理10 h,夜间温度为13±2 °C,处理14 h。处理期限为20 65 d,期间每5 d取种子观察种胚形态,按每100粒种子形态发育到到下一阶段胚胎的百分率为考察对象,即心形胚发生率=心形胚数/100 X 100%,子叶胚发生率=子叶胚数/100X 100%,为提高牛尾菜种后熟的速度和各时期胚胎发生率,通过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选用Ultl (102)均匀表,每个处理100粒种子,重复3次取平均值,确定牛尾菜种胚形态建 成过程中,2,4-D溶液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心形胚和子叶胚发生的影响。通过处理后的牛尾菜种子可直接散播于做好的土床(畦)上,浇透水,并用细土覆盖,土层为O. 5 O. 8 Cm,再覆盖适量松针保湿,待种子发芽。2结果与分析
2.I 2,4-D和变温处理时间对牛尾菜种胚形态建成的影响
实验所得数据(表I)经均匀设计软件分析处理后可得回归方程为7=43. 4+ 8. QSJ1 +
0.436為,显著性水平a = O. 05,复相关系数TP = O. 7874,剩余标准差S= 7. 5200,检验值Ft = 5. 711 >临界值/Vc)5,u) = 4. 737,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2,4-D和变温处理时间对牛尾菜种胚心形胚发生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性。通过计算2,4-D和变温处理时间对牛尾菜种胚心形胚发生的贡献值和贡献率可知,U1 = 399,UJU= 61. 8% 'U2 = 376,UjU= 58. 2%,说明2,4-D大于变温处理时间对牛尾菜种胚心形胚发生的贡献,2,4-D起主导作用,而变温处理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因2,4-D和变温处理时间与心形胚发生率均呈正相关,由此推测,2,4-D质量浓度高于3. 25 mg .171和超过65 d的变温处理可能牛尾菜有更高的心形胚发生率。为验证此推测,又以2,4-D质量浓度为3. 25、3. 50、3. 75和4. 00 mg ·Ι^,变温处理时间为65、70、75、80、85和90 d开展10个处理的补充试验,重复3次。操作过程同I. I和
1.2方法,结果发现2,4-D质量浓度为(3. 50 3. 75 mg -Γ1)和变温处理时间为(70 80d)时心形胚发生率最高,平均发生率达99. 7%以上。均比表I所列10个处理的发生率高。表I牛尾菜种胚形态建成阶段主要因素筛选的U1(l(102)试验设计与结果 Tablel U10(102)test design and result of factors for embryo morphogenesis
of seeds of Smilax riparia
权利要求
1.一种牛尾菜高效、快速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种子在2,4-二氯苯氧乙酸3.50 3. 75 mg *L_1中浸泡,之后捞出;将种子与河砂拌均后装入透气性好的木槽中,覆盖塑料薄膜置于室内进行70 80 d的变温处理,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22±2 °C,处理10 h,夜间温度为13 ±2 °C,处理14 h。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刺参种子快速后熟方法,其特征在于变温处理后的种子散播在苗床上,20 - 24 d即可发芽。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刺参种子快速后熟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河砂=1:3。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刺参种子快速后熟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时间为Id。
5.按照权利要求I一 4所述的刺参种子快速后熟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发芽率在·95. 8%% 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技术,即牛尾菜高效、快速育苗方法。其步骤如下种子在2,4-二氯苯氧乙酸3.50~3.75mg·L-1中浸泡,之后捞出;将种子与河砂拌均后装入透气性好的木槽中,覆盖塑料薄膜置于室内进行70~80d的变温处理,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22±2℃,处理10h,夜间温度为13±2℃,处理14h。本发明采取一步人工后熟的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达到了种胚形态建成和生理后熟目标。通过2,4-D和变温处理的种子不需低温层积即可直接萌发。种子发芽率在95.8%%以上。本发明建立的高快繁育苗体系,为进一步人工规模化栽培提供优质种苗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编号A01C1/00GK102960098SQ2012105027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朱俊义, 顾地周, 郭志欣, 夏广清, 杨丽娟, 陆爽, 李媛媛 申请人:通化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