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纹东方鲀小型受精卵培育鱼苗的方法

文档序号:24486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暗纹东方鲀小型受精卵培育鱼苗的方法
【专利摘要】暗纹东方鲀小型受精卵培育鱼苗的方法,本发明由受精卵孵化、放苗、充气、水温控制、水质控制、分池和饵料投喂工艺组成,其特征是小型受精卵放入锥形底孵化池内,密度8-10万粒/m3,孵化池静水充气,水温21—22℃,光照800-1000lx,每天换水1次;初孵仔鱼在孵化池内暂养2天后移入苗种培育池,放苗密度1.0万尾/m3,第4天开始吸底排污和换水;初孵仔鱼在第18、25日龄时各分池1次;2-4日龄投喂开口饵料—SS型淡水轮虫,5-7日龄投喂小型淡水轮虫,8-11日龄投喂中型淡水轮虫,其后随鱼苗生长,投喂的生物饵料规格也随之增大;鱼苗全长0.9-1.8cm出池放养到池塘。
【专利说明】暗纹东方鈍小型受精卵培育鱼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尤其是利用暗纹东方飩小型受精卵育苗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暗纹东方飩o/wca/YAS)属飩形目,飩亚目,飩科,东方飩属,是我国长江水域的重要渔业资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肌肉洁白如霜,肉味腴美,鲜嫩可口,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我国自古就有食河飩鱼的传统习惯,河飩鱼一直被视为餐桌上的珍品,且河飩鱼的肝脏和卵巢可提取河飩毒素,用于治疗神经痛、痉挛、夜尿症等,因此暗纹东方飩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暗纹东方飩是我国河飩鱼养殖的主要品种,其养殖产量大,每年获得经济效益达数亿元。河飩鱼养殖业(特别是暗纹东方飩)的蓬勃发展,市场对暗纹东方飩苗种的需求量巨大。[0003]目前,暗纹东方飩常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成活率都比较高,但是在暗纹东方飩人工繁殖的催产和产卵受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部分个体相对较小的受精卵,小型卵的卵径0.95-1.05mm,正常卵的卵径>1.05,小型受精卵孵化后的初孵仔鱼的个体也相对较小,小型受精卵的初孵仔鱼全长为2.60-2.70mm (正常的初孵仔鱼全长>2.75mm),这给苗种培育造成一定难度,沿用常规的苗种培育技术会造成非常低的苗种培育成活率,所以将暗纹东方飩小型受精卵孵化出来的初孵仔鱼培育成全长Icm的乌仔鱼苗就需要一套特殊的培育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暗纹东方飩小型受精卵培育鱼苗的技术。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受精卵孵化、放苗、充气、水温控制、水质控制、分池和饵料投喂培育工艺组成,其特征是受精卵孵化工艺是把小型受精卵放入孵化池内,受精卵密度控制在8-10万粒/m3,孵化池为实用水体0.5m3锥形底水泥池,采用静水充气使池水呈沸腾状,水温为21 — 22°C,光照强度800-10001X,白天用双层遮阴膜遮光,晚上开灯补光,每天换水I次,每次换水4/5,经过100小时开始破膜,开始破膜后经过24小时,就有98%以上发育正常的胚胎已破膜;放苗是将初孵仔鱼在孵化池内暂养2天后,移入苗种培育池,放苗密度为1.0万尾/ m3,放苗水位为40cm,第2天开始逐步加水直至加满,第4天开始吸底排污和换水,以后每天吸底I次、隔天换水2/3,苗种培育池的水温与孵化池内的温差不能超过
0.2°C,以后每隔24小时升温1.(TC,升至水温24.5±0.5°C,放苗时散气石的密度为1.5个/m2,逐渐减少到密度I个/m2;初孵仔鱼到第18日龄分池I次,第25日龄再分池I次,每次使鱼苗密度降低一半;饵料投喂方法是2-4日龄,投喂开口饵料一SS型淡水轮虫,用10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7-9个/ml,每天补充3次;5-7日龄,投喂小型淡水轮虫,饵料10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7-9个/ml,每天补充3次;8-11日龄,投喂中型淡水轮虫,饵料8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5-7个/ml,每天补充2次;12-14日龄,投喂大型淡水轮虫,饵料6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5-7个/ml,每天补充2次,补充丰年虫幼体,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视池内残馆量而定;15-18日龄,投喂大型淡水轮虫、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无节幼体,饵料4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3-5个/ml,每天补充2次,增加丰年虫幼体的投喂量,每日投喂2次;19-25日龄,投喂中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无节幼体,饵料30筛絹过筛,投喂密度3-4个/ml,每天补充2次,以第二次投喂时有少量剩料为准,减少丰年虫幼体的投喂量,每日投喂I次;26-30日龄,投喂大型枝角类、桡足类,饵料20筛絹过筛,投喂密度4-6个/ml,每天补充2次,以第二次投喂时有少量剩料为准,鱼苗全长0.9-1.8cm出池放养到池塘。
[0006]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突出特点是:1)创造了一套利用小型受精卵培育鱼苗的技术,有效地利用了暗纹东方飩小型受精卵,为降低亲本储备奠定了基础;2)提高了暗纹东方飩小型受精卵孵化出来的初孵仔鱼培育到全长Icm的乌仔鱼苗的苗种培育成活率,成活率为75-85%。本发明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操作简便,易于被人们接受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受精卵孵化、放苗、充气、水温控制、水质控制、分池和饵料投喂综合培育工艺组成,以下逐一阐述各项具体工艺:
1、受精卵孵化:按照暗纹东方飩常规人工繁殖方法得到的受精卵,每尾亲鱼产的卵分开孵化,一般同一尾亲鱼产的卵个体差不多,同时注意观察,把小型的受精卵集中几个孵化池内,孵化池为水泥池,上口为长方形(长125cmX宽85cmX深40cm),下口为锥形(长125cmX宽85cmX深40cm),容积为0.6m3,实用水体0.5m3。采用静水充气孵化,充气使池水呈沸腾状,水温为21 — 22°C,受精卵密度控制在8-10万粒/m3 ;光照强度以800_10001χ为宜,白天双层遮阴膜遮光,晚上开灯补光;每天换水I次,每次4/5。经过100小时左右开始破膜,然后经过24小时,98%以上发育正常的胚胎已破膜。
[0008]2、放苗:初孵仔鱼在孵化池内暂养2天后,移入苗种培育池(10 m3 一 20m3),放苗密度:1.0万尾/ m3,放苗水位`为40cm,孵化池内的水温与放养目标池内的温差不能超过0.2。。。
[0009]3、充气:放苗时散气石的密度为1.5个/m2,到后期密度减少到I个/m2。
[0010]4、水温控制:放苗时水温控制为21.5±0.2°C,以后每隔24小时升温1.(TC,升至水温 24.5±0.5。。。
[0011]5、水质控制:放苗时水深为400mm,第2天开始逐步加水直至加满,第4天开始吸底排污和换水,以后每天吸底I次、隔天换水2/3。
[0012]6、分池:一般分池2次,每次使鱼苗密度降低一半,时间分别为放苗第18日龄、第25日龄左右。
[0013]7、饵料采用常规的有机肥土池培育的生物饵料,投喂方法如下:
2-4日龄:开口阶段,仔鱼孵化60-72小时后,卵黄囊逐渐消失,鱼体水平游动,此时鱼苗已开始摄食,故要及时投喂开口饵料一SS型淡水轮虫如:角突臂尾轮虫,10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7-9个/ml,每天补充3次。
[0014]5-7日龄:饵料采用200目采集、100筛絹过筛,主要是小型淡水轮虫,如: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维持密度7-9个/ml,每天补充3次。
[0015]8-11日龄:饵料采用150目采集、80筛絹过筛,主要是中型淡水轮虫,维持密度5-7个/ml,每天补充2次。[0016]12-14日龄:饵料采用150目采集、60筛絹过筛,主要是大型淡水轮虫,维持密度5-7个/ml,每天补充2次;适量补充丰年虫幼体,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视池内残饵量而定。
[0017]15-18日龄:饵料采用80目采集、40筛絹过筛,主要是大型淡水轮虫、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无节幼体,维持密度3-5个/ml,每天补充2次;增加丰年虫幼体的投喂量,每日投喂2次。
[0018]19-25日龄:饵料采用80目采集、30筛絹过筛,主要是中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无节幼体,投喂密度3-4个/ml,每天补充2次,以第二次投喂时有少量剩料为准;减少丰年虫幼体的投喂量,每日投喂I次。
[0019]26-30日龄:饵料采用80目采集、20筛絹过筛,主要是大型枝角类、桡足类,如:裸腹潘、隆线潘、桡足类成体,投喂密度4-6个/ml,每天补充2次,以第二次投喂时有少量剩料为准。鱼苗全长0.9-1.8cm,可以出池放养到池塘。
[0020]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经在本所苗种技术中心基地试验,获得暗纹东方飩小型受精卵,孵化后得到初孵仔鱼20万尾,移入一个20m3的苗种培育池,培育期间延长轮虫的投喂时间,分池2次,经过28天的培育获得全长1.2cm的乌仔鱼苗16万尾左右,苗种培育成活 率 80%ο
【权利要求】
1.暗纹东方飩小型受精卵培育鱼苗的方法,由受精卵孵化、放苗、充气、水温控制、水质控制、分池和饵料投喂培育工艺组成,其特征是受精卵孵化是把小型受精卵放入孵化池内,受精卵密度控制在8-10万粒/m3,孵化池为实用水体0.5m3锥形底水泥池,采用静水充气使池水呈沸腾状,水温为21 — 22°C,光照强度800-10001x,白天用双层遮阴膜遮光,晚上开灯补光,每天换水I次,每次换水4/5,经过100小时开始破膜,开始破膜后经过24小时有98%以上发育正常的胚胎破膜;放苗是将初孵仔鱼在孵化池内暂养2天后移入苗种培育池,放苗密度为1.0万尾/ m3,放苗水位为40cm,第2天开始加水直至加满,第4天开始吸底排污和换水,以后每天吸底I次、隔天换水2/3,苗种培育池的水温与孵化池内的温差不能超过`0.2°C,以后每隔24小时升温1.(TC,升至水温24.5±0.5°C,放苗时散气石的密度为1.5个/m2,逐渐减少到密度I个/m2;初孵仔鱼到第18日龄分池I次,第25日龄再分池I次,每次使鱼苗密度降低一半;饵料投喂方法是2-4日龄投喂开口饵料一SS型淡水轮虫,用10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7-9个/ml,每天补充3次;5-7日龄投喂小型淡水轮虫,饵料10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7-9个/ml,每天补充3次;8-11日龄投喂中型淡水轮虫,饵料8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5-7个/ml,每天补充2次;12-14日龄投喂大型淡水轮虫,饵料6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5-7个/ml,每天补充2次,补充丰年虫幼体,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视池内残饵量而定;`15-18日龄投喂大型淡水轮虫、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无节幼体,饵料40筛絹过筛,维持密度`3-5个/ml,每天补充2次,增加丰年虫幼体的投喂量,每日投喂2次;19-25日龄投喂中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无节幼体,饵料30筛絹过筛,投喂密度3-4个/ml,每天补充2次,以第二次投喂时有少量剩料为准,减少丰年虫幼体的投喂量,每日投喂I次;26-30日龄投喂大型枝角类、桡足类,饵料20筛絹过筛,投喂密度4-6个/ml,每天补充2次,以第二次投喂时有少量剩料为准,鱼苗全长0.9-1.8cm出池放养到池塘。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858794SQ201210549182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施永海, 张根玉, 严银龙, 张海明, 谢永德, 刘建忠 申请人: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