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39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专门用来在天然羊草草地改良后形成的切根沟缝中的一侧开沟,实现在地表下开沟的开沟器。本发明的显著特点在于,传统的开沟器都是在地表开沟,而本发明的开沟器为了保护土壤亚表层的结构,利用切根沟缝,采用在地表底层开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羊草草地的改良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与经济价值,目前羊草草地切根促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切根改良技术具有难 以克服的先天性障碍与瓶颈。切根改良是基于在切断羊草节茎,让新植株从切断的节茎处长出的原理,但由于在重度退化的羊草草地,地表下已无根可切,所以切根改良技术无法应用于重度退化的羊草草地。另一方面,要想进一步发挥切根改良技术促繁的功能,根本途径还是需要施肥补播。如此既提高植株种群密度,又给新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这就需要开沟,为施肥补播提供肥床与种床。目前国内外开沟器的种类很多,在我国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双圆盘开沟器与箭铲式开沟器。但几乎所有的开沟器都是针对诸如玉米、小麦、大豆等传统农作物,目前尚无专门针对羊草草地的开沟器。羊草草地的坚实度比较大,双圆盘开沟器由于难以正常入土而无法满足开沟深度要求;羊草草地要求开沟器不能破坏或尽量减少对草场的破坏,箭铲式开沟器将会撕扯草场地表的根茎,不利于羊草的增殖扩繁;羊草切根改良技术,功耗较大,因此要求切根施肥补播复式作业机械的开沟器的功耗应较低,否则没有与之配套的牵引机械。一种开沟阻力小,对土壤扰动小的开沟器,是切根改良羊草草场后实现施肥补播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门用在天然羊草草地切根改良后为施肥补播提供肥床与种床、开沟阻力小、对土壤扰动小的专用开沟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1、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其结构特征在于,方形柄(I)、弯柄(5)、斜柄(9)相互首尾焊接,组成开沟器的主体柄;开沟斜劈(10)焊接于斜柄(9)底部,并与斜柄(9)的底面平齐;护板(11)焊接于斜柄(9)上,并与开沟斜劈(10)在斜柄(9)的同一侧,而且护板
(11)与开沟斜劈(10)之间也实现无缝焊接;导板(7)与护板(11)平行的焊接于斜柄(9)上;隔板(8)焊接于导板(7)与护板(11)之间,导套(6)焊接于隔板(8)、导板(7)、护板(11)、斜柄(9 )四者之间形成的一个四面密封空间的上表面。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其结构原理在于,斜柄(9)伸入切根沟中,形成一定宽度的稳定窄缝;焊接于斜柄(9) 一侧的开沟斜劈(10)掀起切根沟缝一侧土壤;焊接于斜柄(9)背面的护板(11) 一部分没入沟中,防止开沟斜劈(10)掀起的土壤回填,一部分在土壤表面;焊接于斜柄(9)上的导板(7) —部分没入沟中,防止切根沟缝另一侧的的土壤回填,并引导种子落入开好的沟中;种子、肥料通过导套(6)经过隔板(8)、导板(7)、护板(11)、斜柄(9)四者之间形成的一个四面密封的空间落入切根沟一侧。2、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斜柄(9)的截面为梯形,且前面窄后面宽。3、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开沟斜劈(10)为一四面体结构。4、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导套(6)是一个上圆下方的放样体。导套(6)上圆与导管相连,下面的矩形与导板(7)、护板(11)、斜柄(9)四者之间形成的一个四面密封的空间的一面相连。5、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导板(7)与开沟斜劈(10)配合焊接处的交线处的两个面共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充分利用切根后产生的沟缝,利用伸入沟中的斜柄(9)将切根沟缝拓宽至一定稳定宽度,通过斜柄(9)上开沟斜劈
(10)掀起土垡,使肥料与种子落入到切缝沟的一侧。这种开沟方式在地表没有形成新的沟缝,因而几乎没有对土壤表层的扰动,利于保水保墒,而且由于开沟斜劈(10 )不会撕扯羊草根茎,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草场;开沟施肥播种后无需镇压轮的镇压,通过土壤的自动回落,种子与肥料完全被掩埋于沟底,更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与肥效的发挥。这种开沟器避免了在坚硬的草地中另开新沟,而只是稍稍拓宽了已经形成的沟缝,既解决了传统开沟器入土难的问题又大大降低了开沟的功耗。


图1为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的主视图;图2为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的左视图;图3为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的俯视图;图4为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的工作三维视图;图5为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的开沟原理 附图标记1方形柄2连接块3弹簧4弹簧拖5弯柄6导套7导板8隔板9斜柄10开沟斜劈 11 护板 12 铆钉13滚轮14螺母15螺栓16地表参考 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以及各个零部件的功能原理与结构特点,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图2、图3,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其结构原理为方形柄(1)、弯柄
(5)、斜柄(9)相互首尾焊接,组成开沟器的主体柄。两个弹簧拖(4),其中一个穿过开沟器的主体柄焊接于弯柄(5)与斜柄(9)的连接处,另一个则空套在开沟器的主体柄上,通过连接块(2)。弹簧(3)穿过方形柄(I)固定于弹簧拖(4)之间。四个滚轮(13)空套于四个铆钉(12)上,铆钉(12)穿过连接块(2)上的两板,并固定于其上,从而确保滚轮(13)不沿铆钉(12)轴向窜动。主体柄穿过连接块(2)上的两板并与四个空套于铆钉(12)上的四个滚轮(13)相切。主体柄可以在四个滚轮(13)形成的滑道内滑动。螺栓(15)穿过方形柄(I)上的圆孔和连接块(2)上的长盒孔,并与螺母(14)配合,防止螺栓(15)脱落。当连接块(2)与机架相连后,在螺栓(15)与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开沟器主体柄既能够保证开沟器主体不脱落又能够保证开沟器有足够的入土能力与仿形能力。弯柄(5 )是一个开沟部件一开沟斜劈(10 )焊接于弯柄(5 )的一侧,弯柄(5 )的特征是前端窄后端宽。弯柄(5)前端窄有利于楔入切根沟中时,后端宽可以扩展切根沟的宽度,为种肥的下落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防止堵种堵肥。导板(7)、护板(11)平行的焊接于弯柄 (5)的后端面,隔板(8)焊接于导板(7)和护板(11)后表面上,这样就形成了四周封闭的空间,保证种子既能顺畅落下,又能落入切根沟的侧边指定深度位置,而不落入切根沟中。导套(6)焊接于导板(7)和护板(11)的上表面,导套(6)是一个上端面为圆形,下端面为矩形的放样体。导套(6)上端面为圆形便于与导种管相连,下端面为矩形便于与导板(7)和护板
(11)焊接。如图4、图5,工作过程中,当开沟器主体柄随着机器前行时,弯柄(5)伸入切根沟中,焊接于一侧的开沟斜劈(10)掀起切根沟中的土壤,护板(11)折入切根沟一侧的面与开沟斜劈(10)的和土壤接触的面共面,如此开沟斜劈(10)掀起的土壤不会马上回落,通过导套(6)导入的种子或者肥料经过导板(7)导入形成的沟中。随着开沟器的继续前进,被开沟斜劈(10)掀起的、护板(11)支持的土壤回落,将种子与肥料掩埋,从而完成播种施肥。
权利要求
1.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方形柄(I)、弯柄(5)、斜柄(9)相互首尾焊接,组成开沟器的主体柄;开沟斜劈(10)焊接于斜柄(9)底部,并与斜柄(9)的底面平齐;护板(11)焊接于斜柄(9)上,并与开沟斜劈(10)在斜柄(9)的同一侧,而且护板(11)与开沟斜劈(10)之间也实现无缝焊接;导板(7)与护板(11)平行的焊接于斜柄(9)上;隔板(8)焊接于导板(7)与护板(11)之间,导套(6)焊接于隔板(8)、导板(7)、护板(11)、斜柄(9)四者之间形成的一个四面密封空间的上表面。
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斜柄(9)伸入宽切根沟中,形成一定宽度的稳定窄缝;焊接于斜柄(9) 一侧的开沟斜劈(10)掀起切根沟缝一侧土壤;焊接于斜柄(9)背面的护板(11)一部分没入沟中,防止开沟斜劈(10)掀起的土壤回填,一部分在土壤表面;焊接于斜柄(9)上的导板(7) —部分没入沟中,既防止切根沟缝另一侧的的土壤回填,又引导种子落入开好的沟中;种子、肥料通过导套(6)经过隔板(8)、导板(7)、护板(11)、斜柄(9)四者之间形成的一个四面密封的空间落入切根沟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斜柄(9)的截面为梯形,前面窄后面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开沟斜劈(10)为一四面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导套(6)是一个上圆下方的放样体。导套(6)上圆与导管相连,下面的矩形与导板(7)、护板(11)、斜柄(9)四者之间形成的一个四面密封的空间的一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与3所述的切根沟中侧位开沟器,导板(7)与开沟斜劈(10)配合焊接处的交线处的两个面共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专门用于在以切根方式改良天然羊草草场过程中已经产生的切根沟缝的沟底侧位开沟,从而为后续播种施肥提供种床与肥床的开沟器。天然羊草草地土壤坚实度大,传统的双圆盘开沟器难以入土;羊草通过节茎繁殖,传统的箭铲式开沟器将会撕扯根茎,破坏草场植被。本发明的开沟器采用在沟缝的侧边开沟的原理,将开沟部件—开沟斜劈(10)伸入已经切根产生的沟缝中,让种子与肥料通过导套(6)和导板(7),利用护板(11)防止土壤回落形成落种落肥空间,种子和肥料顺利落入沟底,土壤回落形成密闭空间,完成开沟落种落肥。该开沟器充分利用开沟形成的沟缝,易于入土,省功节能,无需镇压,种肥掩埋严实,利于保水保墒,而且对土壤的扰动少,利于保护草场植被。
文档编号A01C5/06GK103004331SQ2012105802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王德成, 梁方, 尤泳, 王光辉, 余永, 沈林晨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