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小鼠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37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小鼠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鼠固定器,尤其属于一种新型小鼠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蚊虫的人工养殖主要采用小白鼠活体供血的方法进行繁殖传代,通常使用方形木板作为固定小鼠的工具,将小鼠四肢用橡皮筋呈对角线拉紧固定于木板的四角,此种固定方法难以操作,需经反复训练才能将小鼠固定,而且小鼠的死亡率很高,即使个别存活下来也会四肢残缺无法继续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新型小鼠固定器,将合适大小的小鼠 放入该固定器时,不需专门训练,可节省操作时间,而且通过控制蚊虫的数量或增加笼内小鼠的数量,可避免小鼠死亡,继续用于反复喂血,有效降低蚊虫养殖的费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新型小鼠固定器,包括长方体铁盒,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长方体铁盒采用筛网围成,长方体铁盒的开口通过可开关的盒门闭合且扣住,在长方体铁盒内设置有喂食杯和喂水杯,在长方体铁盒的位于开口处的两对角之一对角处设有红外发射器,与红外发射器相对的另一对角设置有红外接收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形状为方形,可以是由2个50 mmX50 mm和4个90 mmX90 mm的铁圈焊接而成的长方体铁盒,圈内由3 mmX3 mm网孔的铁筛网焊接,便于蚊虫叮咬和小鼠透气。铁盒上方留有一可开关的盒门,供小鼠的放入或取出。喂血时,开启小鼠固定器上方的盒门,将合适大小的小鼠放入其中,关闭盒门,然后将固定器放入养虫笼内即可供蚊虫吸血,当笼内蚊虫完成吸血后及时取出小鼠放回正常饲养,待下次重复喂血。本实用新型在长方体铁盒内设置有喂食杯和喂水杯,可供小鼠食物和饮用水,在长方体铁盒的位于开口处的两对角之一对角处设有红外发射器,与红外发射器相对的另一对角设置有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经电源开关、报警器电路连接红外接收器,当电源开关闭合通电时、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之间有阻挡物时,报警器电路报警,说明小鼠有激烈跳动、有撞击盒门的动作,为了避免小鼠出意外,通过报警器通知用户,引起注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框图。图中长方体铁盒1,盒门2,喂食杯3,喂水杯4,红外发射器5,红外接收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小鼠固定器,包括长方体铁盒1,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长方体铁盒采用筛网围成,长方体铁盒I的开口通过可开关的盒门2闭合扣住,在长方体铁盒I内设置有喂食杯3和喂水杯4,可喂食小鼠食物和饮用水,在长方体铁盒I的位于开口处的两对角之一对角处设有红外发射器5,与红外发射器5相对的另一对角设置有红外接收器6,其电路连接可以是红外发射器经电源开关、报警器电路连接红外接收器,当然也可其它现有技术的方案。使用时,当要喂蚊虫血时,开启长方体铁盒上方的盒门2,将合适大小的小鼠放入其中,关闭盒门2,然后将固定器放入养虫笼内即可供蚊虫吸血, 此时将电源开关闭合、通电,当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之间有小鼠阻挡物时,报警器电路触发报警,说明小鼠有激烈跳动、有撞击盒门的动作而阻挡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为了避免小鼠出意外,通过报警器通知用户,引起注意,避免小鼠受伤或死亡。红外发射器、报警器电路和红外接收器通过电源供电,红外发射器、报警器电路和红外接收器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小鼠固定器,包括长方体铁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体铁盒采用筛网围成,长方体铁盒(I)的开口通过可开关的盒门(2)闭合且扣住,在长方体铁盒(I)内设置有喂食杯(3)和喂水杯(4),在长方体铁盒(I)的位于开口处的两对角之一对角处设有红外发射器(5),与红外发射器(5)相对的另一对角设置有红外接收器(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小鼠固定器,包括长方体铁盒,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长方体铁盒采用筛网围成,长方体铁盒的开口通过可开关的盒门闭合且扣住,在长方体铁盒内设置有喂食杯和喂水杯,在长方体铁盒的位于开口处的两对角之一对角处设有红外发射器,与红外发射器相对的另一对角设置有红外接收器。喂血时,开启小鼠固定器上方的盒门,将合适大小的小鼠放入其中,关闭盒门,然后将固定器放入养虫笼内即可供蚊虫吸血,当笼内蚊虫完成吸血后及时取出小鼠放回正常饲养,待下次重复喂血。
文档编号A01K1/03GK202444939SQ2012200721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康素萍, 林新武, 苏丽萍, 赖天然, 邹自杰, 陈颖, 黄恩炯, 黄素兰 申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