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棱纤维渔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6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棱纤维渔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渔竿,详细讲是一种质量轻、强度高,制造成本低的多棱纤维渔竿。
背景技术
鱼竿最初是一种人类用于捕鱼维生的工具鱼,外形为细长杆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使用时,在鱼竿前尖杆的端部连接钓线,钓线上连接有带饵料的鱼钩,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鱼竿被广泛应用于钓鱼休闲、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等户外运动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现代合成材料制造纤维渔竿已成为渔竿生产 的主流,现有的纤维渔竿如玻璃纤维渔竿或碳纤维渔竿等,杆体全部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圆柱形,虽然具有较好的坚韧性、弹性和抗张强度等优点,但由于杆体整体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圆柱形,渔竿存在强度低,重量大,浪费材料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重量轻、节省材料,外形独特的多棱纤维渔竿。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棱纤维渔竿,设有杆体,杆体后端部设有垂钓把手,其特征在于杆体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多棱柱形,杆体前端部设有圆柱形尖杆。本实用新型中圆柱形尖杆长度为60— 150cm之间。本实用新型中杆体为一体式长杆也可以是多节抽出式插接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杆体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多棱柱形,杆体的强度高,外形独特,制造相同规格的渔竿使用的材料少、节省材料,渔竿的重量轻,使用更舒适;由于杆体前端部设有圆柱形尖杆,增强了杆体尖端的反应灵敏度,更适宜垂钓。

图I、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也是实施例I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面图,图3是图I的B-B剖面图。图4、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也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C-C剖面图,图6是图4的D-D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图2、图3所示的多棱纤维渔竿,设有杆体1,杆体I后端部设有垂钓把手2,杆体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多棱柱形,从图2中可以看出,杆体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四棱柱形。杆体前端部设有圆柱形尖杆3,圆柱形尖杆3长度为80cm,杆体为一体式长杆。由于杆体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多棱柱形,杆体的外形独特、强度高,制造相同规格的渔竿使用的材料少,节省材料,渔竿的重量轻,使用更舒适;由于杆体前端部设有圆柱形尖杆,增强了杆体尖端的反应灵敏度,更适宜垂钓。实施例2如图4、图5、图6所示的多棱纤维渔竿,与实施例I不同之处在于杆体I为多节抽出式插接杆,每节插接杆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六棱柱形,最后一节插接杆前端部为圆柱形。其他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是在纤维布上叠加贴合一层环氧网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切出主布;选用多棱形模具,第叠加贴合后的纤维主布卷滚在模具上;缠绕BOPP离型带;放入固化炉中高温烘烤成型;退出模具,去掉BOPP离型带,经修整、打磨、拉漆、装配后即成渔竿。
权利要求1.一种多棱纤维渔竿,设有杆体,杆体后端部设有垂钓把手,其特征在于杆体呈具有锥度的多棱柱形,杆体前端部设有圆柱形尖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棱纤维渔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圆柱形尖杆长度为60—150cmo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棱纤维渔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杆体为多节式插接杆。
专利摘要一种多棱纤维渔竿,涉及纤维渔竿,设有杆体,杆体后端部设有垂钓把手,其特征在于杆体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多棱柱形,杆体前端部设有圆柱形尖杆。由于杆体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多棱柱形,杆体的强度高,外形独特,制造相同规格的渔竿使用的材料少、节省材料,渔竿的重量轻,使用更舒适;由于杆体前端部设有圆柱形尖杆,增强了杆体尖端的反应灵敏度,更适宜垂钓。
文档编号A01K87/00GK202504065SQ20122008591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张文颖 申请人:张文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