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34阅读:1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土壤保护性耕作机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耕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越来越得到了重视。深松浅翻耕法作为先进的农艺方法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已经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目前,为满足浅翻、深松作业要求的单向深松浅翻犁已经问世,该机具通过浅翻、深松一次联合作业,对土壤进行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使下层土壤疏松,有利于积蓄雨水和作物根系的下扎,同时,在不破坏土壤原来层次的前提下,实现对土壤浅层原茬耕翻, 能创造出符合种子发芽和作物苗期要求所需要的苗床条件。但这种单向深松浅翻犁尚有不足之处,土壤浅翻后在地面会产生堑沟,或为避免堑沟的发生而降低了耕地作业效率。影响了该机具和先进农艺方法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作业后地表平整无堑沟、耕地作业效率高的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包括悬挂架,沿纵向铰接安装在悬挂架上的翻转机构,犁架通过水平连杆与翻转机构铰接,倾斜油缸铰接设置在犁架与翻转机构之间,在所述犁架主梁上,上下对称设置深松浅翻犁体,且该深松浅翻犁体沿犁架主梁均布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限深轮固装在轮架管的下端,该轮架管套装在轮套管内,摆动支承轴垂直设置在轮套管的外侧面上,位于摆动支承轴下方轮套管的外侧面上左右对称设置碰铁,在铰支座的外侧面上上下对称设置限位块,摆动支承轴与铰支座水平铰接,使碰铁与限位块对应相碰,铰支座固装在所述犁架主梁的中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机构由翻转油缸、水平滑道梁、水平接梁、横向油缸、压板、导条组成,水平滑道梁沿纵向铰接在悬挂架下部,所述水平接梁上下分别通过压板和导条可横向滑动地夹装在水平滑道梁的滑道上;在水平接梁端部与水平滑道梁端部之间铰接设置横向油缸。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犁架主梁末端设置尾座,尾支架水平铰接在尾座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翻转机构沿纵向铰接安装在悬挂架上,犁架通过水平连杆与翻转机构铰接,倾斜油缸铰接设置在犁架与翻转机构之间,在所述犁架主梁上,上下对称设置深松浅翻犁体,且该深松浅翻犁体沿犁架主梁均布设置。所以,当拖拉机悬挂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作业到地头时,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和控制翻转机构垂直翻转180°,使深松浅翻犁体随之换向翻垡,这样机组就可以直接掉头往返梭形作业,保证往返作业后的地表实现单向翻垡,而不会产生堑沟,而传统单向犁为了实现单向翻垡避免堑沟的发生必须采用环形作业,机组地头转移会浪费很多时间,与单向犁比较,提高了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机组的作业效率。达到了作业后地表平整无堑沟、耕地作业效率高的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的构造主视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的B向示意图。
图中悬挂架I翻转机构2水平滑道梁3水平接梁4犁架5横向油缸6倾斜油缸7限深轮8深松浅翻犁体9压板10导条11尾座12尾支架13铰支座14摆动支承轴15碰铁16限位块17轮套管18轮架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具体实施方式
的构造示意图,包括悬挂架1,沿纵向铰接安装在悬挂架I上的翻转机构2,犁架5通过水平连杆与翻转机构2铰接,倾斜油缸7铰接设置在犁架5与翻转机构2之间,在所述犁架5主梁上,上下对称设置深松浅翻犁体9,且该深松浅翻犁体9沿犁架5主梁均布设置。如图3、图4、图5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限深轮8安装方式的具体实施例构造示意图,限深轮8固装在轮架管19的下端,该轮架管19套装在轮套管18内,摆动支承轴15垂直设置在轮套管18的外侧面上,位于摆动支承轴15下方轮套管18的外侧面上左右对称设置碰铁16,在铰支座14的外侧面上上下对称设置限位块17,摆动支承轴15与铰支座14水平铰接,使碰铁16与限位块17对应相碰,铰支座14固装在所述犁架5主梁的中部。如图I、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翻转机构2的具体实施例构造示意图,所述翻转机构2由翻转油缸、水平滑道梁3、水平接梁4、横向油缸6、压板10、导条11组成,水平滑道梁3沿纵向铰接在悬挂架I下部,所述水平接梁4上下分别通过压板10和导条11可横向滑动地夹装在水平滑道梁3的滑道上;在水平接梁4端部与水平滑道梁3端部之间铰接设置横向油缸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如图I、图2所示,在所述犁架5主梁末端设置尾座12,尾支架13水平铰接在尾座12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通过悬挂架I挂接在配套拖拉机悬挂机构上,液压系统与配套拖拉机液压输出联接,即构成犁耕机组。当犁耕机组作业至地头时,首先提升拖拉机悬挂机构使犁升起,然后操控翻转机构2的翻转油缸,驱动水平滑道梁3以悬挂架I下部的铰接轴为圆心垂直翻转180°,同时通过犁架5主梁带动上下对称设置的深松浅翻犁体9翻转180°。在犁耕机组的往返梭形作业中,实现了单向翻垡,避免了堑沟的发生,与单向犁比较大大缩短了地头转移时间,提高了耕地作业效率。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以根据机组行进情况,通过横向油缸6移动改变水平接梁4的安装位置,得到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与配套拖拉机的理想配置。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以根据机组作业质量要求,通过改变倾斜油缸7的长度实现耕幅的调节。 在犁耕机组田间转移时,为了在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完全升起状态避免损坏拖拉机悬挂机构,可以将限深轮8从工作安装位置拆下,将其安装到尾支架13上,在翻转90°运输转移状态下使限深轮8辅助支撑运输。
权利要求1.一种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包括悬挂架(I),沿纵向铰接安装在悬挂架(I)上的翻转机构(2),犁架(5)通过水平连杆与翻转机构(2)铰接,倾斜油缸(7)铰接设置在犁架(5)与翻转机构(2)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犁架(5)主梁上,上下对称设置深松浅翻犁体(9),且该深松浅翻犁体(9)沿犁架(5)主梁均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其特征在于限深轮(8)固装在轮架管(19)的下端,该轮架管(19)套装在轮套管(18)内,摆动支承轴(15)垂直设置在轮套管(18)的外侧面上,位于摆动支承轴(15)下方轮套管(18)的外侧面上左右对称设置碰铁(16),在铰支座(14)的外侧面上上下对称设置限位块(17),摆动支承轴(15)与铰支座(14)水平铰接,使碰铁(16)与限位块(17)对应相碰,铰支座(14)固装在所述犁架(5)主梁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2)由翻转油缸、水平滑道梁(3)、水平接梁(4)、横向油缸¢)、压板(10)、导条(11)组成,水平滑道梁(3)沿纵向铰接在悬挂架(I)下部,所述水平接梁(4)上下分别通过压板(10)和导条(11)可横向滑动地夹装在水平滑道梁(3)的滑道上;在水平接梁(4)端部与水平滑道梁(3)端部之间铰接设置横向油缸(6)。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犁架(5)主梁末端设置尾座(12),尾支架(13)水平铰接在尾座(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犁架(5)主梁末端设置尾座(12),尾支架(13)水平铰接在尾座(1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旨在提供一种作业后地表平整无堑沟、耕地作业效率高的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包括悬挂架,沿纵向铰接安装在悬挂架上的翻转机构,犁架通过水平连杆与翻转机构铰接,倾斜油缸铰接设置在犁架与翻转机构之间,在所述犁架主梁上,上下对称设置深松浅翻犁体,且该深松浅翻犁体沿犁架主梁均布设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土壤深松浅翻耕地作业。
文档编号A01B3/40GK202476035SQ20122010642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常建国, 王泽文 申请人:王泽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