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栗子脱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栗子脱刺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栗(栗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栗子脱刺机。
背景技术
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中国板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叶披针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菓荑花序,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板栗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已约有2000 3000年的栽培历史。但是,板栗 成熟后的脱刺处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上边的刺还很容易扎上工作人员。并且,一方面板栗果实本身有大有小;另一方面板栗果实的硬皮在脱皮中很容易被磨损尤其容易被金属材质的东西磨损,而一旦磨损将造成板栗果实不易保存,这些都给板栗的机械化脱刺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栗子脱刺机,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栗子脱刺机,包括脱刺筒、脱刺刀和刀轴,所述脱刺筒竖直设置,所述刀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脱刺筒的两端面之间,所述脱刺刀位于所述脱刺筒内并且固定在所述刀轴上,所述脱刺刀与所述刀轴之间呈夹角设置从而形成脱刺刀小端和脱刺刀大端,所述脱刺刀小端高于所述脱刺刀大端,所述夹角的范围为25°至45° ;在述脱刺筒上高于所述脱刺刀大端的部分上设置有入料口,在述脱刺筒上低于所述脱刺刀大端的部分上设置有出料□。所述刀轴与所述脱刺筒同轴线设置,在所述脱刺筒的内壁上和所述脱刺刀上均设
置有防磨垫。所述防磨垫为胶皮。所述脱刺刀包括固定环和至少3根刀肋,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刀轴上并且与所述刀轴同轴线设置,所述刀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刀轴上构成所述脱刺刀小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构成所述脱刺刀大端;所述脱刺刀大端与所述脱刺筒之间的间隙为23mm至27mm,相临两根所述刀肋在所述脱刺刀大端处之间的距离为L,3cm < L < 6cm。所述刀肋为钢筋。所述刀肋为8根,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0°至40° ;所述脱刺刀大端与所述脱刺筒之间的间隙为24mm至26mm,相临两根所述刀肋在所述脱刺刀大端处之间的距离为L,4cm< L < 5cm0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5° ;所述脱刺刀大端与所述脱刺筒之间的间隙为25mm,相临两根所述刀肋在所述脱刺刀大端处之间的距离为L为4. 5cm。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刀轴与动力系统传动连接。还包括防倒料机构和压料机构。所述防倒料机构和所述压料机构为一体化设置的防倒料压料扇叶,所述防倒料压料扇叶包括扇柄和扇叶,所述扇柄的一端固定在刀轴上,所述扇柄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扇叶并且与所述扇叶之间成倒钩状固定设置,所述扇柄与所述扇叶形成的倒钩与所述入料口相对设置形成所述防倒料结构,所述扇叶的倾斜面与所述刀轴的旋转方向相配合形成所述压料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总结如下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板栗脱刺的机械化,省时省力并且操作安全。
·[0018]2,本实用新型严格控制脱刺刀大端与脱刺筒之间的间隙,使得即不漏掉小个的板栗,也不至于将大个的板栗压坏或无法通过造成堵塞。3,本实用新型在脱刺筒的内壁上和脱刺刀上均设置有防磨垫,并且严格控制脱刺刀与刀轴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严格控制相临两根刀肋在脱刺刀大端处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使得脱刺干净并且不魔伤板栗果实的外壳。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脱皮刀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I至图2所示的一种栗子脱刺机,包括脱刺筒I、脱刺刀2和刀轴3,所述脱刺筒I竖直设置,所述刀轴3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脱刺筒I的两端面之间,所述脱刺刀2位于所述脱刺筒I内并且固定在所述刀轴3上,所述脱刺刀2与所述刀轴3之间呈夹角设置从而形成脱刺刀小端4和脱刺刀大端5,所述脱刺刀小端4高于所述脱刺刀大端5,所述夹角的范围为25°至45° ;在述脱刺筒I上高于所述脱刺刀大端5的部分上设置有入料口 8,在述脱刺筒I上低于所述脱刺刀大端5的部分上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刀轴3与所述脱刺筒I同轴线设置,在所述脱刺筒I的内壁上和所述脱刺刀2上均设置有防磨垫,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磨垫为胶皮;实际使用中,所述刀轴3与动力系统传动连接;所述脱刺刀2包括固定环6和至少3根刀肋7,所述固定环6固定在所述刀轴3上并且与所述刀轴3同轴线设置,所述刀肋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刀轴3上构成所述脱刺刀小端4,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环6上构成所述脱刺刀大端5 ;所述脱刺刀大端5与所述脱刺筒I之间的间隙为23mm至27mm,相临两根所述刀肋7在所述脱刺刀大端5处之间的距离为L,3cm < L < 6cm ;所述刀肋7为钢筋。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肋7为8根,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0°至40° ;所述脱刺刀大端5与所述脱刺筒I之间的间隙为24mm至26mm,相临两根所述刀肋7在所述脱刺刀大端5处之间的距离为L,4cm < L < 5cm。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5° ;所述脱刺刀大端5与所述脱刺筒I之间的间隙为25mm,相临两根所述刀肋7在所述脱刺刀大端5处之间的距离为L为4. 5cm。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倒料机构和压料机构;所述防倒料机构和所述压料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体化设置的防倒料压料扇叶10,所述防倒料压料扇叶包括扇柄11和扇叶12,所述扇柄11的一端固定在 刀轴3上,所述扇柄11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扇叶12并且与所述扇叶12之间成倒钩状固定设置,所述扇柄11与所述扇叶12形成的倒钩与所述入料口 8相对设置形成所述防倒料结构,所述扇叶12的倾斜面与所述刀轴3的旋转方向相配合形成所述压料机构。实际使用中,动力系统比如电机带动刀轴3高速旋转,脱刺刀2和防倒料压料扇叶10也高速旋转,带刺的板栗从入料口 8进入脱刺筒1,在脱刺刀2的带动搅拌下脱刺,所述扇柄11与所述扇叶12形成的倒钩与所述入料口 8相对设置形成所述防倒料结构能够防止进入上述脱刺筒I的板栗再从所述入料口 8中飞出,所述扇叶12的倾斜面与所述刀轴3的旋转方向相配合形成所述压料机构能够对板栗形成向下的压力促使其脱刺并且促使其从所述脱刺刀大端5与所述脱刺筒I之间的间隙中掉入所述脱刺刀大端5下边的脱刺筒I中,最后从出料口出来。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脱刺筒、脱刺刀和刀轴,所述脱刺筒竖直设置,所述刀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脱刺筒的两端面之间,所述脱刺刀位于所述脱刺筒内并且固定在所述刀轴上,所述脱刺刀与所述刀轴之间呈夹角设置从而形成脱刺刀小端和脱刺刀大端,所述脱刺刀小端高于所述脱刺刀大端,所述夹角的范围为25°至45° ;在述脱刺筒上高于所述脱刺刀大端的部分上设置有入料口,在述脱刺筒上低于所述脱刺刀大端的部分上设置有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与所述脱刺筒同轴线设置,在所述脱刺筒的内壁上和所述脱刺刀上均设置有防磨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垫为胶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刺刀包括固定环和至少3根刀肋,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刀轴上并且与所述刀轴同轴线设置,所述刀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刀轴上构成所述脱刺刀小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构成所述脱刺刀大端;所述脱刺刀大端与所述脱刺筒之间的间隙为23mm至27mm,相临两根所述刀肋在所述脱刺刀大端处之间的距离为L,3cm < L < 6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肋为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肋为8根,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0°至40° ;所述脱刺刀大端与所述脱刺筒之间的间隙为24mm至26mm,相临两根所述刀肋在所述脱刺刀大端处之间的距离为L,4cm < L < 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5°;所述脱刺刀大端与所述脱刺筒之间的间隙为25mm,相临两根所述刀肋在所述脱刺刀大端处之间的距离为L为4. 5cm。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刀轴与动力系统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倒料机构和压料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栗子脱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料机构和所述压料机构为一体化设置的防倒料压料扇叶,所述防倒料压料扇叶包括扇柄和扇叶,所述扇柄的一端固定在刀轴上,所述扇柄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扇叶并且与所述扇叶之间成倒钩状固定设置,所述扇柄与所述扇叶形成的倒钩与所述入料口相对设置形成所述防倒料结构,所述扇叶的倾斜面与所述刀轴的旋转方向相配合形成所述压料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栗子脱刺机,包括脱刺筒、脱刺刀和刀轴,所述脱刺筒竖直设置,所述刀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脱刺筒的两端面之间,所述脱刺刀位于所述脱刺筒内并且固定在所述刀轴上,所述脱刺刀与所述刀轴之间呈夹角设置从而形成脱刺刀小端和脱刺刀大端,所述脱刺刀小端高于所述脱刺刀大端,所述夹角的范围为25°至45°;在述脱刺筒上高于所述脱刺刀大端的部分上设置有入料口,在述脱刺筒上低于所述脱刺刀大端的部分上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板栗脱刺的机械化,省时省力并且操作安全;使得既不漏掉小个的板栗,也不至于将大个的板栗压坏或无法通过造成堵塞;并且使得脱刺干净并且不磨伤板栗果实的外壳。
文档编号A23N15/00GK202496386SQ2012201775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刘凤存, 刘占才 申请人:刘占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