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
背景技术:
玉米收获机工作环境复杂,收获过程主要靠驾驶员目测完成,现有玉米收获机中,对驾驶室外观和功能的要求较低,驾驶室外形一般采用直角边框,且多用不透明材料包覆,驾驶员视野有限,密封性差,外部杂物容易遮挡前挡玻璃。另外驾驶室外照明灯的照射角度不可调整,夜间作业适应性差,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该驾驶室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密封性能好、有效增加了驾驶员的视野,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更适应于夜间作业。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包括框架、顶罩、前挡风玻璃、驾驶室门、后视镜以及夜视灯,顶罩安装在框架上面,前挡风玻璃安装在框架前面,驾驶室门安装在框架侧面,后视镜分别安装在框架两侧上部,夜视灯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一侧的顶罩侧面上,其前挡风玻璃包括主玻璃以及两侧一体制出侧玻璃,且主玻璃与侧玻璃采用弧度连接。而且,所述的前挡风玻璃从上至下向框架一侧倾斜。而且,所述的夜视灯通过三组等距分布的螺栓、螺母以及弹簧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一侧的顶罩侧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I、本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包括主玻璃以及两侧一体制出侧玻璃,且主玻璃与侧玻璃采用弧度连接,前挡风玻璃从上之下向框架一侧倾斜,该结构极大的提高了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利于观察驾驶室外作业情况,保证了驾驶室的良好密封性,流线型的外观减少了空气阻力,避免了外部杂物遮挡视线,提高了整车的美观度。2、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的夜视灯通过三组等距分布的螺栓、螺母以及弹簧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一侧的顶罩侧面上,调整螺栓时,弹簧可提供反作用力反向固定前照明灯,同时起到减震作用,提高了夜视灯的使用寿命。通过锁紧螺母调整弹簧长度,可调节夜视灯照射角度,三组螺栓同时调节可实现夜视灯的360°转动。使玉米收获机对夜间作业适应性大大提高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密封性能好、有效增加了驾驶员的视野,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更适应于夜间作业,是一种可靠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3]图2为图I的左视图;图3为图I的仰视图;图4为图3的A部剖视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挡风玻璃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包括框架6、顶罩4、前挡风玻璃2、驾驶室门5、后视镜I以及夜视灯3,顶罩安装在框架上面,前挡风玻璃安装在框架前面,前挡风玻璃从上至下向框架一侧倾斜,驾驶室门安装在框架侧面,后视镜分别安装在框架两侧上部,夜视灯通过三组等距分布的螺栓9、螺母8以及弹簧7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一侧的顶罩侧面上,其前挡风玻璃包括主玻璃11以及两侧一体制出侧玻璃10,且主玻璃与侧玻璃采用弧度连接。本实用新型极大拓宽了驾驶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员的视野,通过可调角度的夜视灯,方便了驾驶人员在光线不足条件下的作业,提高了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权利要求1.一种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包括框架、顶罩、前挡风玻璃、驾驶室门、后视镜以及夜视灯,顶罩安装在框架上面,前挡风玻璃安装在框架前面,驾驶室门安装在框架侧面,后视镜分别安装在框架两侧上部,夜视灯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一侧的顶罩侧面上,其特征在于该前挡风玻璃包括主玻璃以及两侧一体制出侧玻璃,且主玻璃与侧玻璃采用弧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挡风玻璃从上至下向框架一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夜视灯通过三组等距分布的螺栓、螺母以及弹簧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一侧的顶罩侧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包括框架、顶罩、前挡风玻璃、驾驶室门、后视镜以及夜视灯,顶罩安装在框架上面,前挡风玻璃安装在框架前面,驾驶室门安装在框架侧面,后视镜分别安装在框架两侧上部,夜视灯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一侧的顶罩侧面上,其前挡风玻璃包括主玻璃以及两侧一体制出侧玻璃,且主玻璃与侧玻璃采用弧度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密封性能好、有效增加了驾驶员的视野,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更适应于夜间作业,是一种可靠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驾驶室。
文档编号A01D67/00GK202354102SQ2012201769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于福庆, 仁智越, 张福成, 王世秀 申请人:天津勇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