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连通器原理实现水生生物水压实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69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用连通器原理实现水生生物水压实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产科学实验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到水压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压强是水环境中极为重要的物理因子之一,大小根据帕斯卡公式P=P gh所得,习 惯性也称为水压。水中压力随水深迅速变化的特点和气体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在鱼类比重调节机制的转变和鱼鳔的演化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实现压强的几种方法分析如下桂建芳(1990)实验属于针对鱼卵的分子实验,静水压力器采用工业增压器,利用了水的良好传压性,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廖晓东(1995)在自然状态下不采用加压器仅依靠水体高度变化,在实验室容器内模拟水压变化,压强范围受容器高度影响,高度差仅实现了厘米数量级;Kim (2011)的实验方法实现了网箱的自动沉浮,设计目的在于躲避波浪,确保网箱安全;以上方法在各自领域有实用性。但是,当前在国内国际水电利用方面,因河流筑坝效应引起的压强改变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如增大的水压对各种鱼类分布的影响(尤其是底层鱼类)、鱼类行为的改变对有鳔鱼类的影响、沉性鱼卵(包括中华鲟卵)自然状态下的的孵化等问题,则无法通过上述仪器实现,原因如下I静水压力器在构造方面,水体是严格密闭的,对于活体生物而言,生物体所需的饵料和氧气无法进入;而且水体不能得到交换,水体变质,不利于对活体展开长期实验,因此不适用于活体实验;另外,密闭空间有限,对于多数成体大型鱼类不适用。2自然状态下不采用加压器,实验室容器在水体压强改变方面,数值区间狭小,影响实验效果。3依靠在水体中实现压强改变存在如下缺点A在水体下实验生物行为变化不易观察和记录B在有较强流速的深水体,网箱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连通器原理,通过出水管出水口高度来调节抗压载体箱的压强的水生生物水压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在陆地实现水体压强改变,为长期活体实验实现提供充分条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口、进水管、进水阀门、进水管过滤网、压强计、抗压载体箱、透视窗、出水管过滤网、排水口、出水管、系列出水孔,其中抗压载体箱的两侧边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抗压载体箱上开有透视窗,透视窗上装有压强计,抗压载体箱底部开有排水口,出水管上开有一排系列出水孔,进水管靠近抗压载体箱的内部装有进水阀门。进水管与抗压载体箱接触的部位装有进水管过滤网。出水管与抗压载体箱接触的部位装有出水管过滤网。[0014]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I、该装置在陆地上实现筑坝效应对活体水生生物的影响实验。2、便于投饵及保持水质优良,为长期实验可供可能。3、有利于实现较大的压强改变区间。4、在陆地上实验,有利于行为学的观察。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I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运用连通器原理实现水生生物水压实验的装置包括进水口 I、进水管2、进水阀门3、进水管过滤网4、压强计5、抗压载体箱6、透视窗7、出水管过滤网8、排水口 9、出水管10、系列出水孔11,其中抗压载体箱6的两侧边装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10,抗压载体箱6上开有透视窗7,透视窗7上装有压强计5,抗压载体箱6底部开有排水口(9),出水管10上开有一排系列出水孔11,进水管2靠近抗压载体箱6的内部装有进水阀门3。进水管2与抗压载体箱6接触的部位装有进水管过滤网4。出水管10与抗压载体箱6连接的部位装有出水管过滤网8。该装置各连接处、出水孔及阀门密封性保持良好。进水管2和出水管10,为抗压材料制成,直径O. 3^1m,密封性良好。水流和饵料经进水口 I流入进水管2,确保了抗压载体箱6中实验生物能够摄食而长期生存以及箱体中水质优良。通过进水阀门3的开和关来控制进水管2的水位。进水管过滤网4和出水管过滤网8为铁丝材料制成,分别安装在进水管2和出水管10和抗压载体箱6的连接处,是为分别防止实验生物进入进水管2和出水管10,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过滤网的网目设计要求小于鱼体宽度和大于饵料直径,保证实验生物不能进入进水管和吹水管同时饵料能通过网目。压强计5连接在透视窗7上,方便准确读出压强计位置处的压强。抗压载体箱6用抗压材料制成,密封性良好。透视窗7具备开和关功能,用于观察实验材料对水压的反应和实验材料的放入,可四周均设置。排水口 9位于箱体底部,用于箱体排水,起到清洁箱体时走水作用。系列出水孔11与出水管相连相通,且与出水管连接处密封良好。沿出水管每隔Im或2m垂直高度设置,标明高度,从低到高编号为111,112,113……lli,起到调节水深作用,以此调节抗压载体箱内的压强,另有排水作用。系列出水孔11安装于出水管外侧,靠箱体远端。从出水管和箱体连接处每隔f2m安装一个出水孔,直至出水口。出水孔直径12 15cm,连接于出水管,开口于出水管两侧,出水管水流经出水孔排出,且实验运行时进水口水流量小于出水孔出水量。饵料在水流和重力作用下从进水口随进水管进入箱体。20(T300m或更高的垂直高度可采用平地而起搭台的方式。但从经济和安全的角度出发,20(T300m或更高的垂直高度不采用平地而起的方式,可通过将O. 3 lm粗的钢管沿山铺设,从山脚到山顶,不论折线或直线,只要垂直距离是20(T300m,所以这套装置架设可选址一座高约20(T500m的山为依托。为抗压和安全起见,抗压载体箱可选择建于地下,箱体除透视窗外,四周均有壁垒抗压,缓解抗压载体箱承受的压力 。
权利要求1.运用连通器原理实现水生生物水压实验的装置,包括进水口(I)、进水管(2)、进水阀门(3)、出水管(10),其特征在于抗压载体箱(6)的两侧边装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10),抗压载体箱(6)上开有透视窗(7),透视窗(7)上装有压强计(5),抗压载体箱(6)底部开有排水口(9),出水管(10)上有一排系列出水孔(11),进水管(2)靠近抗压载体箱(6)的内部装有进水阀门(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运用连通器原理实现水生生物水压实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2 )与抗压载体箱(6 )接触的部位装有进水管过滤网(4 )。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运用连通器原理实现水生生物水压实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管(10)与抗压载体箱(6)接触的部位装有出水管过滤网(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口、进水管、进水阀门、进水管过滤网、压强计、抗压载体箱 、透视窗、出水管过滤网、排水口、出水管、系列出水孔,其中抗压载体箱的两侧边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抗压载体箱上开有透视窗,透视窗上装有压强计,抗压载体箱底部开有排水口,出水管上开有一排系列出水孔,进水管靠近抗压载体箱的内部装有进水阀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实现模拟水生动物在水坝内受影响的水压实验。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618019SQ2012201848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李伟, 危起伟, 杜浩, 张辉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