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6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种植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利用可直接用于种植的保水、保肥的复合型营养种植砂以及防身透气的种植容器的砂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沙漠化现象是ー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而且,随着全球气候的日益恶劣及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土地被过度开发及耕种、畜牧,导致全球沙漠化进程越来越快,可种植耕地日益減少,农牧生产能力持续下降。尤其对于我国这样ー个地少人多的国家而言,日益发展的沙漠化进程导致农用及可种植土壌的减少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农用及可种植土壤的日益減少,直接导致粮食及农作物产量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农粮产品及蔬果种植业中,主要依靠的是土壌的粘附里及凝聚保水、保肥能力,将施加至种植物的水分及肥料保持并发挥效用,而沙漠化后的天然沙粒则因为表面较为光滑以及沙粒彼此之间的粘附能力较差而使得其不具有保水、保肥的能力,而无法用于种植之用。目前,农学家们对于日益沙漠化的治理,除了一直致力于开发沙漠种植、集中于在沙漠中进行防渗或防风处理、减弱沙土迁移、提升沙漠成活率外,也致力于开发一些可应用于日常农业种植的有保水、保肥功能的种植沙子,以期待一方面可以改善农用土壌日益减少带来的困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日益积聚的沙子的利用效率。中国专利CN102159667A公开了ー种沙子凝聚体,所述沙子凝聚体包括由有机废弃物或副产品粉末以及土壌微生物混合后,并与沙子混合使得土壌微生物接种到沙子上,利用供给的水分使得土壌微生物繁殖,利用其菌丝使有机废弃物或副产品粉末与沙子凝聚。该实用新型所述的沙子凝聚体在适当对混有土壌微生物的有机废弃物粉末和沙子进行混合的状态下供给水分来进行凝聚时,不仅能够防止随风扬沙的现象,还能够供给养分,从而可以对沙地进行草原化或在沙地栽培各种庄稼和树木。混在沙子中的有机废弃物粉末可以起到基肥的作用而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该专利所述的沙子凝聚体在种植用时也可以外加肥料从而使沙地持续保肥。但该实用新型中对于沙子的处理,采用的是一般的简单混合处理,直接将有机废弃物或副产品粉末以及土壌微生物混合并接种至沙子上,在有微生物存在下利用微生物的凝聚作用可以实现沙子之间的粘附力,減少因风沙流动导致的沙土流失,该实用新型所述的沙子凝聚体更多的是应用于沙漠种植中防止流失所采用的措施,而对于日常种植之用时需要的保水保肥的性能,微生物之间的粘附カ则并不适用,而且所述沙子并未经过任何预处理,其光滑的外表面能否适用于微生物接种吸附以及吸附能力如何也有待商権,因此该沙子凝聚体并不适用于日常种植中以沙子为主要种植体的种植之用,因此,对于大規模的推广沙子种植技术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天然沙粒不适用于日常种植技术的问题,进而提供ー种含有利于保水、保肥、可适用于日常种植之用的复合型营养种植砂的砂种植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砂种植结构,包括种植容器以及铺设于所述种植容器内的复合型营养种植砂;所述种植砂包括多孔砂球以及从内之外依次包覆于所述多孔砂球表面的微生物菌膜和营养膜,所述种植砂包括天然沙粒和亲水性粘结层,所述天然沙粒通过所述亲水性粘结层粘结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砂球,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形成适宜吸附的孔隙;所述亲水性粘结层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的粘结剂既可以全部是亲水性粘结剂也可以部分是亲水型粘结剂,除亲水性粘结剂外的其他粘结剂优选树脂型粘结剂;所述种植容器由防水透气颗粒与憎水性粘结剂粘结而成,相邻所述防水透气 颗粒之间形成气体分子可以透过但液态水分子不能透过的孔隙。所述孔隙的孔径为O. 001-0. 3 mm,优选O. 01-0. 2 mm。所述种植容器的结构及制备方法与材料选择同中国专利CN202043482U中所公开的盆栽容器的结构、方法以及材料。所述防水透气颗粒包括骨料颗粒和包覆在所述骨料颗粒上的的疏水性物质。所述疏水性物质为骨料颗粒的l_8wt%。所述骨料为石英砂、矿渣、陶粒或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骨料的粒径为O. 04-0. 85 mm。所述的疏水性物质为包覆在所述骨料颗粒上的疏水性树脂膜,所述疏水性树脂膜为由疏水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及硅树脂中的ー种或多种形成的膜。所述憎水粘结剂为含氟环氧树脂粘结剂、含硅环氧树脂粘结剂、有机硅粘结剂、聚氨脂、聚脂树脂及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疏水性物质为疏水性树脂膜,所述疏水性树脂膜为由疏水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及硅树脂中的ー种或多种形成的膜。较佳地,所述疏水性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线型脂肪族类环氧树脂、脂环族类环氧树脂、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聚こ烯醇叔丁醛改性环氧树脂、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改性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改性环氧树月旨、尿醛三聚氰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糠醛树脂改性环氧树脂、こ烯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异氰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或硅树脂改性环氧树脂中的ー种或多种;所述疏水性酚醛树脂为ニ甲苯改性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改性酚醛树脂或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中的ー种或多种。并且,如以上所述的疏水性树脂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改性而获得,具体改性方法为将环氧树脂,如邻苯ニ甲酸酐或马来酸酐,与油溶性的单体共聚,所述油溶性的单体为丙烯酸烷基酷,甲基丙烯酸烷基酷,こ基丙烯酸、醋酸こ烯酯、こ酸烯丙酯、こ烯基磺酸钠、甲基こ烯基醚、甲基烯丙基醚、甲基丙烯酸ニ甲氨基こ酷、丙烯酸ニ甲氨基こ酷、丙烯酸ニ甲氨基丙酷、丙烯酸ニこ氨基丙酷、丙烯酸ニ甲氨基丁酷、甲基丙烯酸ニ甲氨基こ酷、甲基丙烯酸ニこ氨基こ酯中的任ー种。或者,也可以将环氧树脂接枝改性,形成接枝聚合物;将环氧树脂的亲水性基团,如羟基,与疏水的功能单体发生反应,将其接起来;疏水性的功能单体为苯甲醛,烷基苯甲醛(一大类),利用羟基与醛基的反应。或者,也可以将环氧树脂进行取代反应,在光照的催化反应下,用氯气參与取代反应,将卤素接到环氧树脂上面,以改善疏水性能。另外,所述疏水性树脂膜中可以加入有固化剂,并且,对于不同的树脂加入不同的固化剂,其中,固化剂的选择具体如下对于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线型脂肪族类环氧树脂、脂环族类环氧树脂、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聚こ烯醇叔丁醛改性环氧树脂、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改性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尿醛三聚氰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糠醛树脂改性环氧树脂、こ烯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异氰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或硅树脂改性环氧树脂,较佳的固化剂为脂肪胺、脂环胺、芳香胺、聚酰胺、酸酐、叔胺中的任ー种或几种;对于ニ甲苯改性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改性酚醛树脂或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较佳 的固化剂为六次甲基四肢;对于有机硅树脂而言,较佳的固化剂为ニ丁基二月桂酸锡或N,N,N’,N’ 一四甲基胍盐中的任ー种或几种;对于疏水性聚氨酯树脂,其固化剂为甲苯ニ异氰酸酯TDI和三甲氧苄胺嘧啶TMP的加成物,TDI和含羟基组份的预聚物及单组份潮气固化剂、TDI的三聚体。对于不饱和聚酯(对苯ニ甲酸与こニ醇的聚合物),常温时所加入的固化剂为过氧化酮和环烷酸钴;加热时所加入的固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ニ碳酸酯、ニ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辛酸叔己酯和过氧化ニ碳酸双酯中的ー种或几种。并且,所述的疏水性物质还可以为聚四氟こ烯、植物油、硅铜、硅氧烷、烃以及共聚合聚偏氯こ烯中的任意ー种或其组合。较佳地,所述烃包括石蜡、煤油、柴油、原油、石油馏出物、溶剂油及脂族溶剂中的任意ー种或其组合。其中,所述疏水性物质为涂覆于所述骨料颗粒上,并且将所述疏水性物质涂覆于所述骨料颗粒上的方法为喷雾、浸溃或浸泡骨料颗粒于疏水性物质的液体溶液中以化学涂覆骨料颗粒;或者为应用疏水性物质的薄膜片材涂覆到骨料颗粒中;或者为将加热的骨料颗粒放置于疏水性物质中,熔融疏水性物质到骨料颗粒;或者为电镀、等离子喷涂、溅射、流化及粉末涂覆的方式将疏水性物质涂覆到骨料颗粒上。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制备所述种植容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骨料颗粒与憎水粘结剂混合后倒入搅拌机搅拌均匀;b.将包覆憎水粘结剂的骨料颗粒倒入盆栽成型模具;c.固化成型脱模即可得到所述种植容器。优选地,所述的骨料颗粒包覆有疏水性物质。所述步骤c所述的固化成型的条件是在5_120°C放置1-48小吋,优选为在常温下放置2-4小吋。所述天然沙粒为粒径相同或相近似的沙粒。所述天然沙粒的粒径为40-70目。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的孔隙为50-300 μ m。所述砂球的直径为O. l_2cm。[0039]所述粘结剂占所述天然沙粒的重量份数的20-30%。所述亲水性粘结剂占粘结剂总量的30-60%。所述亲水性粘结剂为亲水性树脂粘结剂。所述亲水性树脂粘结剂为侧链含有亲水性羧酸盐、磺酸盐、铵盐、羟基或主链含有非离子型亲水链段的环氧树脂、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中的ー种或几种。具体的,所述亲水性粘结剂的选择可以參照中国专利文献CN1966861A中所公开的内容进行选择。所述微生物菌膜为适宜目标种植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种负载于所述多孔砂球的孔隙中及外表面而形成的膜。 所述微生物菌种包括固氮菌和聚磷菌。所述营养膜为适宜目标种植植物生长的营养液负载于所述多孔砂球的孔隙中及外表面而形成的膜。所述营养膜的厚度为10-200 μ m。所述目标种植植物包括以茎叶和根系作为果实的植物。所述复合型营养种植砂是以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I)制备多孔砂球将天然沙粒筛分后选择合适粒径的天然沙粒与选定的粘结剂进行混合均匀使二者充分接触并粘结形成砂球,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形成适宜吸附的孔隙;(2)微生物菌膜负载将步骤(I)中得到的多孔砂球以及适宜目标种植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种混合均匀使二者充分接触,将微生物负载于所述砂球表面得到形成微生物菌膜得到负载砂球;(3)配制营养液按照目标种植植物的生长需要配制适宜目标种植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液组份;(4)营养膜负载将步骤(2)中得到的负载砂球浸入步骤(3)中配制的营养液中富集培养,得到挂膜砂球;(5)将步骤(4)中得到的所述挂膜砂球干燥得所需的种植砂。所述步骤(2)中,所述多孔砂球与所述微生物菌种的重量份比为50-200: I。所述步骤(4)中,所述负载砂球与所述营养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0_30g/L。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植砂利用现有天然沙子经过亲水性粘结剂的粘结完成造孔操作,使得相邻天然沙粒之间形成的50-300 μ m的孔隙,适用且有助于外界有益成分负载于砂球表面的孔隙内,利用砂球的多孔性能有效保持营养肥料,因此可以将适宜于植物生长尤其是适宜于目标种植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等营养物质通过挂膜负载于所述孔隙中及表面处,形成可供给肥料的种植砂,不仅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肥料养分,同时有效避免了肥料随水分流失而损失的情况,有助于增大肥料的利用率;2、以现有资源中难于保水保肥、难于种植利用的天然沙粒进行活化造孔以及营养膜负载处理,使得天然沙粒可以用于日常种植之用,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沙漠化导致的可种植土壤减少带来的农作物种植困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植砂负载有对植物生长有利的营养成分,可以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也可以作为肥料流失后对植物生长的补给肥料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植砂进行作物培育,肥料的保肥时间延长,有效利用率提高,保证植物良好生长;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植砂同时负载有对植物生长有利的微生物菌种膜和营养成分膜,同时利用了微生物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及发酵性能,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植砂进行作物培育,肥料的吸收性能更加好,肥料的保肥时间延长,有效利用率提高,有益于植物的生长;5、负载于所述种植砂空隙及表面的微生物菌膜,利用微生物彼此之间的粘附作用以及微生物自身对营养液的吸附及富集作用,使得对营养膜的吸附能力增强,也有助于营养液的挂膜,有助于营养成分的负载;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植砂选用粒径相同或相近似的沙粒进行粘结造孔,有利于得到空隙均匀的砂球,使得所述种植砂的营养成分均匀分布,有利于植物生长;7、选用亲水性树脂粘结剂对所述天然沙粒进行造孔处理,有益于营养成分的渗入 及吸附性能;8、筛选得到所述粘结剂占所述天然沙粒的20-30%,使得经过粘结剂粘结后天然沙粒之间形成的孔隙可以达到50-300 μ m,适宜于外加肥料的负载以避免其流失;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型营养种植砂以膜状包覆于砂球表面,保存方便,且无液态肥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及异味麻烦,尤为适用于家庭种植之用;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砂种植结构将所述的复合型营养种植砂与具有防水透气性能的种植容器相配合使用,利用所述种植容器的防渗透气性能,一方面避免了常规种植容器肥料随水分从底部孔洞流失的问题,使得所述种植结构的保肥性能更加优越,同时也利用了种植容器良好的透气性能保证植物生长的通气需求。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砂种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_种植容器,2-种植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砂针对于叶类植物种植之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砂包括多孔砂球以及从内之外依次包覆于所述多孔砂球表面的微生物菌膜和营养膜,所述多孔种植砂为由粒径为70-100目的天然沙粒与包括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亲水性环氧树脂的亲水性粘结层粘结而成的多孔结构的砂球,所述多孔种植砂的直径为l-2cm,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形成150-300 μ m的孔隙。所述微生物菌膜为固氮菌负载于所述多孔砂球的孔隙中及外表面而形成的膜。所述营养膜为适宜叶类植物生长的营养液负载于所述多孔砂球的孔隙中及外表面而形成的营养膜,形成的所述营养膜的厚度为10-200 μ m。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水保肥种植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0075](I)制备多孔砂球将天然沙粒进行筛分,选取70-100目粒径的沙粒lOOKg,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21Kg和亲水性环氧树脂粘结剂9Kg,混合均匀实现粘结形成直径为l-2cm的砂球,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形成150-300 μ m的孔隙备用;(2)微生物菌膜负载取50g步骤(I)中得到的多孔砂球以及Ig固氮菌株-根瘤菌Rhizobi μ m混合均匀使二者充分接触,将微生物负载于所述砂球表面得到形成微生物菌膜得到负载砂球;(3)配制营养液取 KH2PO4 O. 2g,K2HPO4 O. 8g,MgSO4. 7H20 O. 2g, CaSO4. 2H20 0. lg,Na2MoO4. 2H20微量,以及酵母膏O. 5g,甘露醇20g,FeCl3微量,琼脂15g,溶于IOOOml蒸馏水中,调pH7. 2,高温灭菌30min,即得适宜叶类植物种植之用的营养液组份;(4)营养成分负载取IOg步骤(2)中得到的负载砂球浸入步骤(3)中配制的营养液中富集培养,得到挂膜砂球;(5)将步骤(4)中得到的所述挂膜砂球干燥、并过筛即得所需的种植砂,同时收集未形成挂膜的残余营养液备用。·取现有技术中普通的底部含有渗水孔的花盆,内部铺设有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营养种植砂,栽种白菜幼苗,并将步骤(5)中收集到的未形成挂膜的残余营养液浇灌至花盆内供植物生长,并随时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同时收集花盆底部渗出的成分。实施例2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砂种植结构包括种植容器以及铺设于所述种植容器内的复合型营养种植砂。所述复合型营养种植砂同实施例I中所述的营养种植砂,而所述种植容器同中国专利CN202043482U中实施例3中所述的盆栽容器的结构及材料。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营养液与实施例I中步骤(3)中配制的所述营养液相同,所述种植植物与实施例I中所述种植植物白菜幼苗为同期移植的幼苗,将白菜幼苗栽种于本实施例所述的砂种植结构的种植容器中,并浇灌配制的营养液观察生长情况。实施例3本实施例选用的营养成分、复合型营养种植砂以及白菜幼苗与实施例I中相同,其区别仅在于采用底部不设有渗水孔的不透水的容器栽种所述幼苗,并观察其生长情況。实施例4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砂针对于西红柿、马铃薯等需要大量磷肥的果实类植物种植之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砂包括多孔砂球以及从内之外依次包覆于所述多孔砂球表面的微生物菌膜和营养膜,所述的多孔种植砂为由粒径为40-70目的天然沙粒与包括含羟基的丙烯酸树脂和亲水性聚氨酯树脂的亲水性粘结层粘结而成的多孔结构的砂球,所述种植砂的直径为O. 1-lcm,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形成50-150 μ m的孔隙。所述微生物菌膜为聚磷菌负载于所述多孔砂球的孔隙中及外表面而形成的膜。所述营养膜为适宜果实类植物生长的营养液负载于所述多孔砂球的孔隙中及外表面而形成的营养膜,形成的所述营养膜的厚度为100-200 μ m。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水保肥种植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I)制备多孔砂球将天然沙粒进行筛分,选取40-70目粒径的天然沙粒lOOKg,含羟基的丙烯酸树脂8Kg和亲水性聚氨酯树脂12Kg,混合均匀实现粘结形成直径为O. I-Icm的砂球,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形成50-150 μ m的孔隙备用;(2)微生物菌膜负载取200g步骤(I)中得到的多孔砂球以及Ig聚磷菌-株维氏RAO混合均匀使二者充分接触,将微生物负载于所述砂球表面得到形成微生物菌膜得到负载砂球;(3)配制营养液:取KH2PO4 O. 2g,K2HPO4 O. 8g,MgSO4. 7H20 O. 2g, CaSO4. 2H20 0. lg,Na2MoO4. 2H20微量,以及酵母膏0. 5g,甘露醇20g,FeCl3微量,琼脂1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pH7. 2,高温灭菌30min,,即得适宜于果实类植物种植之用所需要的营养液组份备用;(4)营养成分负载取30g步骤(2)中得到的负载砂球浸入步骤(3)中配制的营养液中富集培养,得到挂膜砂球; (5)将步骤(4)中得到的所述挂膜砂球自然风干即得所需的种植砂,同时收集未形成挂膜的残余营养液备用。取现有技术中普通的底部含有渗水孔的花盆,内部铺设有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营养种植砂,栽种西红柿幼苗,并将步骤(5)中收集到的未形成挂膜的残余营养液浇灌至花盆内供植物生长,并随时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同时收集花盆底部渗出的成分。实施例5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砂种植结构包括种植容器以及铺设于所述种植容器内的复合型营养种植砂。所述复合型营养种植砂同实施例4中所述的营养种植砂,而所述种植容器同中国专利CN202043482U中实施例4中所述的盆栽容器的结构及材料。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营养液与实施例4中步骤(3)中配制的所述营养液相同,所述种植植物与实施例4中所述种植植物西红柿幼苗为同期移植的幼苗,将西红柿幼苗栽种于本实施例所述的砂种植结构的种植容器中,并浇灌配制的营养液观察生长情况。实施例6本实施例选用的营养成分、营养种植砂以及西红柿幼苗与实施例4中相同,其区别仅在于采用底部不设有渗水孔的不透水的容器栽种所述幼苗,并观察其生长情况。对比例I本对比例以现有技术中的普通花盆和普通的种植土壤为种植介质,并配制实施例I中所涉及的营养液,所述种植植物也与实施例I中所述的白菜幼苗为同期移植的幼苗。将白菜幼苗栽种于土壤中,并浇灌所配制的营养液观察同时收集花盆底部渗出的成分。对比例2本对比例以现有技术中的普通花盆和普通的种植土壤为种植介质,并配制实施例2中所涉及的营养液,所述种植植物也与实施例2中所述的西红柿幼苗为同期移植的幼苗。将西红柿幼苗栽种于土壤中,并浇灌所配制的营养液观察同时收集花盆底部渗出的成分。培植15天后,取实施例1-3及对比例I的种植容器中的土壤样品,并将其消解为液态样品,采用TOC-TN测定仪检测其内残余的氮含量,同时测量各个容器中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同时检测各实施例收集到的渗出花盆外部的液体的残余成分,对比结果见下表。
序号容器内氮含量(g/L)_渗出成分氮含量(g/L)_植物株高(cm)
实施例 I ^4· 68~ 8.8319'
实施例2丨43. 12|θ|权利要求1.ー种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容器以及铺设于所述种植容器内的复合型营养种植砂; 所述种植砂包括多孔砂球以及从内之外依次包覆于所述多孔砂球表面的微生物菌膜和营养膜,所述种植砂包括天然沙粒和亲水性粘结层,所述天然沙粒通过所述亲水性粘结层粘结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砂球,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形成适宜吸附的孔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沙粒为粒径相同或相近似的沙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沙粒的粒径为40-7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的孔隙为50-300 u 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球的直径为0. l-2c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生物菌膜为适宜目标种植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种负载于所述多孔砂球的孔隙中及外表面而形成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营养膜为适宜目标种植植物生长的营养液负载于所述多孔砂球的孔隙中及外表面而形成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营养膜的厚度为10-200 ii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砂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可直接用于种植的保水、保肥的复合型营养砂种植结构。所述砂种植结构包括种植容器以及铺设于所述种植容器内的复合型营养种植砂;所述种植砂包括多孔砂球以及从内之外依次包覆于所述多孔砂球表面的微生物菌膜和营养膜,所述种植砂包括天然沙粒和亲水性粘结层,所述天然沙粒通过所述亲水性粘结层粘结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砂球,相邻所述天然沙粒之间形成适宜吸附的孔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砂种植结构利用所述复合型营养种植砂的保水保肥性能,辅以透气性的种植容器有利于减少肥料的流失,并利于植物生长。
文档编号A01G9/10GK202635207SQ2012201847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秦升益, 陈梅娟 申请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