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网理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1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刺网理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刺网理网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为了保护海洋生物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行休渔政策已经多年。在休渔期间渔船的拖网作业等需停止,只允许刺网作业及钩鱼作业。因此,刺网在渔业生产中被广泛运用。但是,目前刺网作业中对刺网的整理工作都是采用手工整理,其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采用手工整理,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用机器代替人力工作的刺网理网机。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刺网理网机包括机架、导网环、网纲与网脚分离器、胶轮连杆、压网胶轮、马达及主动轮,所述机架是由左右侧板通过固定杆连接而成,在机架前端通过导网环支架安装导网环,呈半圆形的网纲与网脚分离器装在导网环后面的机架上;两个压网胶轮通过胶轮连杆分别安装在固定杆两边;所述马达装配在右侧板上,主动轮装配在左右侧板之间,马达通过转轴与主动轮连接,两个压网轮位于主动轮的上方并压在其上;机架的后方设有防护罩。所述主动轮上设有至少3条防卷横杆;防卷横杆中间弯曲呈弧形;防卷横杆为直杆。所述机架上还安装带有横梁的吊架,横梁上装有吊座。本实用新型的刺网理网机,用机器代替人工作业,得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的右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透视图;图5是主动轮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I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刺网理网机包括机架、导网环、网纲与网脚分离器、胶轮连杆、压网胶轮、马达及主动轮,所述机架是由左右侧板11、14通过固定杆15连接而成,导网环I通过一对导网环支架2安装在机架的前端。所述网纲与网脚分离器4呈半圆形,固定安装在导网环地后面的机架上。两个压网胶轮7通过胶轮连杆6分别装配在固定杆15的两边。所述马达10采用液压马达,装配在右侧板14上,主动轮13装配在左右侧板11、14之间,马达10通过转轴与主动轮13连接。所述两个压网胶轮7位于主动轮13的上方并压在主动轮上。在机架的后方还设有防护罩8。如图5图6所示,主动轮13上设有6条中间弯曲呈弧形的防卷横杆16,该防卷横杆16的数量是根据主动轮13直径的大小来确定。使用时可直接将刺网理网机放置在渔船上,固定好即可操作使用。首先将刺网从导网环I穿入,然后将网纲及网脚分别挂在网纲与网脚分离器4上,此时,网纲、网脚分别位于分离器的两边,之后网纲、网脚通过左右两个压网胶轮7压在主动轮13上,开动马达10带动主动轮13转动,带动刺网进行整理,在防护罩8的作用下刺网落下装在预先准备的容器内。由于主动轮13上设有防卷横杆16,因此在带动刺网行进时不会被刺网的网衣贴在主 动轮13上,而造成刺网卷在主动轮上而影响机器的作业。实施例二如图I至4所示,在机架上还可以安装带有横梁12的吊架3,在横梁12上安装一吊座5,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装有吊座5的刺网理网机,可以通过吊座5将该理网机安装在渔船的龙门架上,操作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刺网理网机,包括机架、导网环、网纲与网脚分离器、胶轮连杆、压网胶轮、马达及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是由左右侧板(11、14)通过固定杆(15)连接而成,在机架前端通过导网环支架(2)安装一导网环(I),呈半圆形的网纲与网脚分离器(4)装在导网环(I)后面的机架上;两个压网胶轮(7)通过两条胶轮连杆(6)分别安装在固定杆(15)两边;所述马达(10)装配在右侧板(14)上,主动轮(13)装配在左右侧板(11、14)之间,马达(10)通过转轴与主动轮(13)连接,两个压网轮(7)位于主动轮(13)的上方并压在其上;机架的后方设有防护罩(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刺网理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安装带有横梁(12)的吊架(3),横梁(12)上装有吊座(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刺网理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3)上设有至少3条防卷横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刺网理网机,其特征在于防卷横杆(16)中间弯曲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刺网理网机,其特征在于防卷横杆(16)为直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刺网理网机。该刺网理网机包括机架、导网环、网纲与网脚分离器、胶轮连杆、压网胶轮、马达及主动轮,所述机架是由左右侧板通过固定杆连接而成,在机架前端通过导网环支架安装导网环,呈半圆形的网纲与网脚分离器装在导网环后面的机架上;两个压网胶轮通过胶轮连杆分别安装在固定杆两边;所述马达装配在右侧板上,主动轮装配在左右侧板之间,马达通过转轴与主动轮连接,两个压网轮位于主动轮的上方并压在其上;机架的后方设有防护罩。本实用新型的刺网理网机,用机器代替人工作业,得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01K73/02GK202664031SQ201220206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林国双 申请人:林国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