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液自控饮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8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漏液自控饮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管理与驯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物饲养的喂水器。
背景技术
饮水瓶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的饲养,特别是对于便携式宠物和笼式饲养的动物。但是目前的饮水瓶在动物的饲养中存在漏液现象,特别是饮水瓶在运动的状态下和饮用水不足半瓶的情况下,从饮水瓶漏液现象较为严重。饮水瓶的漏液会 导致动物被毛浸湿,在冬季的时候会导致动物因被毛浸湿而感冒生病。另外,由于饮水瓶漏液会导致饲养笼内潮湿,潮湿的笼内环境会导致动物各种皮肤疾病和四肢疾病的多发,特别是四肢下部腐烂会导致动物感染死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漏液自控饮水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漏液自控饮水瓶,包括管状的金属水咀,水咀的后部与饮水瓶盖连接,水咀包括球形滚珠,滚珠表面沿中心轴向外伸出锥形凸起,滚珠表面均布有数个半球形凹坑;滚珠两端的凸起与水咀前端的管内壁连接,滚珠与管壁之间留有设定的间隙,滚珠可在管内自由转动。作为优选,滚珠为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咀前端设有滚珠,滚珠与管内壁留有间隙,瓶内储存的水可通过间隙流出,如果动物舔动滚珠,滚珠表面凹坑也可以带动出水。这样结构既防止了现有技术中水咀渗漏问题,又保证了动物饮水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防漏液自控饮水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_水阻,2_滚珠,201-凸起,202_凹坑,3_瓶盖,4-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I是用于饲养实验用小白鼠的防漏液自控饮水瓶,由瓶体4、瓶盖3和水咀I组成的。水咀I为管状的不锈钢管,水咀I的后部与瓶盖2连接。在图2中,在水咀I前端设有球形的滚珠2,在滚珠表面设有沿中心轴向外伸出的锥形凸起201,在滚珠2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数个半球形凹坑202。半球形凹坑202具有储水作用。将滚珠两端的凸起201嵌入水咀前端管壁上的预设的凹坑内,使得滚珠可在管内自由转动,并保证滚珠2与水咀的管壁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0014]本实施例在用于实验用小白鼠饲养时,将饮水瓶斜插入饲养笼内,水咀向下倾斜,由于滚珠与管壁的间隙很小,瓶内存水会充盈在间隙内但不会向下渗漏滴入笼舍。当小白鼠要喝水时,会主动将水咀含入嘴里吮吸,水即会从间隙处流出。如果直接舔动滚珠2,滚珠上凹坑也会带出更多的水流出。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防漏液自控饮水瓶,包括管状的金属水咀,所述水咀的后部与饮水瓶盖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咀包括球形滚珠,所述的滚珠表面沿中心轴向外伸出锥形凸起,滚珠表面均布有数个半球形凹坑;所述滚珠两端的凸起与水咀前端的管内壁连接,滚珠与管壁之间留有设定的间隙,滚珠可在管内自由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液自控饮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为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液自控饮水瓶,包括管状的金属水咀,水咀的后部与饮水瓶盖连接,水咀包括球形滚珠,滚珠两端有锥形凸起,滚珠表面均布有数个环形凹坑;滚珠两端的凸起与水咀前端管内壁连接,滚珠与管壁之间留有设定的间隙,滚珠可在管内自由转动。所述的滚珠可由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在水咀前端设有滚珠,滚珠与管内壁留有间隙,瓶内储存的水可通过间隙流出,如果动物舔动滚珠,也可以带动出水。这样结构既防止了以前水咀渗漏问题,又保证了动物饮水需要。
文档编号A01K7/06GK202603361SQ2012202415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曹鸿国, 章孝荣, 张运海, 陶勇, 刘亚, 李运生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