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外罩的筛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外罩的筛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外罩的筛网装置。
背景技术
收割机的筛网具有将稻子的稻杆与稻谷分离的作用,一般在筛网的中间设有不断旋转的脱粒梳齿,带动稻子不断旋转 的从入口到出口,但是现有的筛网一般只有下筛网,而上部分则是密封的,因而筛网上侧一般都不需要外罩,但是现在有一种筛网,由上、下筛网共同组成,效率比普通筛网高,采用这种筛网的收割机通过外罩将上筛网包裹,通过外罩收集从上筛网出来的稻谷,但是由于在脱粒梳齿的旋转下,稻谷是以较高速度从筛网中筛出,因此从上筛网出来的稻谷经常由于外罩的反弹作用,重新落入筛网中,造成效率达不到原设计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筛网效率、成本低的带外罩的筛网装置。一种带外罩的筛网装置,包括筛网本体,所述筛网本体由上筛网和下筛网连接构成,所述筛网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包裹所述筛网本体的外罩,所述外罩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内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一块或多块隔板,所述导向板和隔板在所述外罩内将所述上盖和所述上筛网之间的间隙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向板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筛网本体轴线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板上以所述导向板为中心对称设置有多块所述隔板,所述隔板的底侧与所述上筛网外侧间隔0_20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罩还包括四周的挡板,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挡板上,所述上盖和所述挡板组成立方体,所述挡板内侧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构成的缓冲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筛网本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在筛网本体的两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向板和隔板的配合,将从上筛网筛出的稻谷导向到外罩内两侧,使得稻谷从筛网本体两侧落下,防止稻谷重新反弹到筛网内,而外罩整体采用方形,而且四周采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使得高速落在外罩内壁上的稻谷反弹力度减小,从而不会重新落入筛网本体内,另外,筛网本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在筛网的两端,提高了筛网的利用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体稻谷分离的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罩内部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种带外罩的筛网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4所示,一种带外罩的筛网装置,包括筛网本体7,所述筛网本体7由上筛网3和下筛网4连接构成,所述筛网本体7的外侧设置有包裹所述筛网本体7的外罩,所述外罩包括上盖I和四周的挡板2,所述上盖I安装在所述挡板2上,所述上盖I和所述挡板2构成立方体,所述挡板2内侧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构成的缓冲层,所述上盖I内侧设有导向板5并且所述导向板5上沿所述筛网本体7轴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块隔板6,所述导向板5设置在所述筛网本体7轴线的正上方并且所述导向板5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所述筛网本体7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在筛网本体7的两端。工作时从上筛网3筛出的稻谷通过导向板5和隔板6的配合导向到外罩内两侧,而外罩整体采用方形,而且四周采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使得高速落在外罩内壁上的稻谷反弹力度减小,从而不会重新落入筛网本体7内,另外,筛网本体7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 置在筛网本体的两端,提高了筛网的利用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体稻谷分离的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带外罩的筛网装置,包括筛网本体,所述筛网本体由上筛网和下筛网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包裹所述筛网本体的外罩,所述外罩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内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一块或多块隔板,所述导向板和隔板在所述外罩内将所述上盖和所述上筛网之间的间隙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外罩的筛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筛网本体轴线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板上以所述导向板为中心对称设置有多块所述隔板,所述隔板的底侧与所述上筛网外侧间隔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外罩的筛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还包括四周的挡板,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挡板上,所述上盖和所述挡板组成立方体,所述挡板内侧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构成的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带外罩的筛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本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在筛网本体的两端。
专利摘要一种带外罩的筛网装置,包括筛网本体,所述筛网本体由上筛网和下筛网连接构成,所述筛网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包裹所述筛网本体的外罩,所述外罩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内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一块或多块隔板,所述导向板和隔板在所述外罩内将所述上盖和所述上筛网之间的间隙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提高了筛网的利用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体稻谷分离的效率。
文档编号A01F12/30GK202652885SQ20122028370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张迪葵, 张皓, 张瑛, 江冬云, 江君明, 曾建良, 李秋良 申请人:张迪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