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4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树木施肥主要选用两大类方法,一是土壤施肥,二是根外施肥。I. 土壤施肥土壤施肥就是将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中,然后通过树木根系进行吸收的施肥,它是园林树木主要的施肥方法。生产上常见的土壤施肥方法如下,(I)全面施肥分撒施与水施两种。前者是将 肥料均匀地撒布于园林树木生长的地面,然后再翻入土中。这种施肥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肥效均匀,但因施入较浅,养分流失严重,用肥量大,并诱导根系上浮,降低根系抗性;后者主要是与喷灌、滴灌结合进行施肥。水施供肥及时,肥效分布均匀,既不伤根系,又保护耕作层土壤结构,节省劳力,月巴料利用率较高。(2)沟状施肥沟状施肥包括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和条状沟施,其中以环状沟施较为普遍。环状沟施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沟施肥,一般施肥沟宽30— 40厘米,深30— 60厘米,它具有操作简便,用肥经济的优点,但易伤水平根,多适用于园林孤植树;放射状沟施较环状沟施伤根要少,但施肥部位也有一定局限性;条状沟施是在树木行间或株间开沟施肥,多适合苗圃里的树木或呈行列式布置的树木。(3)穴状施肥以环状穴施居多。施肥时,施肥穴沿树冠在地面投影线附近分布,不过,施肥穴可为2—4圈,呈同心圆环状,内外圈中的施肥穴应交错排列,因此,该种方法伤根较少,而且肥效较均匀。2.根外施肥(I)叶面施肥将按一定浓度要求配制好的肥料溶液,直接喷雾到树木的叶面上,再通过叶面气孔和角质层吸收后,转移运输到树体各个器官。叶面施肥具有用肥量小,吸收见效快,避免了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或生物固定等优点(2)枝干施肥枝干施肥又大致有枝干涂抹和枝干注射两种方法,前者是先将树木枝干刻伤,然后在刻伤处加上固体药棉;后者是用专门的仪器来注射枝干,枝干施肥主要可用于衰老古大树、珍稀树种、树桩盆景以及观花树木和大树移栽时的营养供给。根外追施,效果较快,但只能作为补充施肥方式,不能代替土壤施肥。滨海盐碱地土壤质地粘重,渗透性差,全面施肥效果不佳,且养分损失大;沟状和穴状施肥效果较好,但每次施肥都要挖沟或打穴,工作量较大;根外施肥效果快,但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应于盐碱地土壤的新式施肥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于盐碱地土壤质地粘重、渗透性差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该装置可使养分直达树木根部,解决施肥不透,养分流失,根部供养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施肥筒本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圆管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所述施肥筒本体采用竹筒或PVC管材料制成。所述施肥筒本体的直径3 — 5cm、长50_70cm。所述肥料液体透孔的距离是自施肥筒本体底部往上的2cm - 5cm区域,孔径为
O.5cm_lcm0有益效果滨海盐碱地,质地粘重,渗透性差,表层施肥后养分很难进入下层根部。应用该装置,可使水肥直接供应深层根系,解决底部根系养分供应不足,树木长势差的问题,且使用方便,节约劳动力,同时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筒本体1,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圆管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2。所述施肥筒本体采用竹筒或PVC管材料制成。所述施肥筒本体的直径3 — 5cm、长50-70cm。所述肥料液体透孔的距离是自施肥筒本体底部往上的2cm — 5cm区域,孔径为O. 5cm_lcm。装置制作以竹筒最底部的竹节节点为封闭底部,将其余各竹节内部节点打通,形成长约50 - 70cm,底部密封、中间贯通的竹筒,在距离底部2cm — 5cm区域打孔,孔径O. 5cm,四周均匀分布。材质为PVC管时,底部密封,底部侧壁打孔,做法同竹筒。使用方法依据树木根系深浅,选择合适长度的施肥筒,将施肥筒插入树木根部土壤,距离主干长度为树干直径的8 - 10倍,深度为40 - 60cm(视根系深浅确定),地上部留5 — 10cm。施肥时可将肥料直接施入施肥筒,随后灌水,或者将肥料溶解后,灌入施肥筒。一般一棵树木需施肥筒3 — 4个,均勻分布在树干周围。应用实例基本情况2011年春,天津开发区,国槐600棵,胸径10_15cm。长势差,叶稀少、发黄。实施过程I、材料选择选取直径3 — 5cm、长60cm的竹筒或PVC管。2、装置制作以竹筒节点为底部(封闭),将其余节点打通,形成长约60cm,底部密封、中间贯通的竹筒,在距离底部2cm - 5cm区域打孔,孔径O. 5cm,四周均匀分布。材质为PVC管时,底部密封,底部侧壁打孔,做法同竹筒。3、使用方法将4根60cm长施肥筒插入国槐根部周围土壤,距离主干长度为80 — 120cm,深度为50cm,地上部留10cm。施肥时可将肥料直接施入施肥筒,随后灌水,或者将肥料溶解后,灌入施肥筒。效果国槐长势逐渐正常,叶片舒展,颜色浓绿。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施肥筒本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圆管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施肥筒本体采用竹筒或PVC管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施肥筒本体的直径 3 — 5cm、长 50_7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肥料液体透孔的距离是自施肥筒本体底部往上的2cm — 5cm区域,孔径为O. 5cm_l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施肥筒本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圆管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有益效果滨海盐碱地,质地粘重,渗透性差,表层施肥后养分很难进入下层根部。应用该装置,可使水肥直接供应深层根系,解决底部根系养分供应不足,树木长势差的问题,且使用方便,节约劳动力,同时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文档编号A01G29/00GK202680155SQ20122031850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刘海崇, 刘贞姬 申请人:天津市绿源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