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7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垂直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垂直绿化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供美化环境的土地和空间越来越少。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忍受嘈杂的噪音、浑浊的空气,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同时, 由于人们在室内活动的大量增加以及装修装饰工程的普遍应用,室内环境的二氧化碳、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质非常多。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又加剧了室内的电磁辐射和空气污染。因此,改善室内外环境,对于现代人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利用现存的狭小空间最大程度地进行绿化,让大自然的清新气息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同时循环利用宝贵的水资源,是人们一直努力的方向。[0003]目前改善室内外环境、对周围环境进行绿化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种植盆栽或者将花盆放置于架子上的方法。但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种植盆栽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加狭小,而且能种植的植物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将花盆放置于架子上虽然可以节省一定的空间,但是难于做成一定的造型,也不方便于室内立体墙面的绿化。[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实用新型内容[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绿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室内绿化装置所占空间多、而且装饰效果不好的问题。[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7]—种垂直绿化系统,其中,包括用于种植植物的培养基体、用于固定所述基体的框架和用于连接培养基体和框架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培养基体通过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框架上;[0008]所述培养基体包括一个用于盛装培养基的培养基袋和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培养基袋的花盆;所述培养基袋设置在花盆中。[0009]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中,所述框架为栏栅式结构,所述栏栅结构包括至少两条垂直的导轨;所述导轨垂直安装于建筑物墙面上。[0010]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中,所述固定杆为角钢,所述框架上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杆的加码,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加码固定在所述框架上。[0011]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中,所述花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或挂接的方式进行连接。[0012]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中,所述花盆上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0013]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中,所述花盆中设置有一用于过滤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在培养基袋与所述花盆之间。[0014]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中,所述垂直绿化系统还包括用于给种植于培养基袋中的植物供水的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供水管和滴灌管道,所述供水管与滴灌管道相连接,所述滴灌管道布设在每层培养基体之间。[0015]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中,所述花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滴灌管道的凹槽。[0016]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中,所述垂直绿化系统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湿度感应器、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与湿度感应器相连接;所述湿度感应器包括用于监测培养基袋内的湿度值的湿度感应探头,所述湿度感应探头埋在培养基带内,通过电线与湿度感应器连接。[0017]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中,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过滤器、电磁阀、施肥系统;所述施肥系统包括液体肥料罐;所述自动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施肥系统相连接,所述过滤器、液体肥料罐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接。[001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立体绿化工程简化为标准的绿化单元基体,在培养基体内种植植物,并将培养基体组合安装在能固定于建筑物墙面等附着物上,有效利用了空间,其实施方便,且能随喜好更换植物及系统整体造型,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0019][0020][0023][0024][0025]示意图。[0026]示意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种植植物后整体效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花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花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花盆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花盆通过挂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杆上的结构图8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杆上的花盆的背面结构图9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通过挂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杆上的花盆的背面结构示意图。[00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滴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花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00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13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培养基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0032]图14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绿化系统的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垂直绿化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3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垂直绿化系统,是由具有标准尺寸的培养基体和框架组成。 其中所述基体用于种植植物,框架用于将种植有植物的培养基体安装于立体附着物上,从4而实现将植物种植于立体附着物上。立体附着物可以是建筑物墙面或其他需要绿化装饰的立体面。[0035]所述垂直绿化系统,如图I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种植植物的培养基体、用于固定所述基体的框架100和用于连接培养基体和框架100的固定杆110,所述固定杆110水平设置在所述框架100上,所述培养基体通过所述固定杆110固定在所述框架100上。所述培养基体包括一个用于盛装培养基的培养基袋(图中未示出)和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培养基袋的花盆200 ;所述培养基袋固定在花盆200中。所述框架100为栏栅式结构,该栏栅结构包括至少两条垂直于地面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垂直安装于建筑物墙面上。图3为花盆200 种植植物后,安装在所述框架100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36]所述培养基袋是设置有种植孔的无纺布袋,所述培养基袋中包裹着培养基,植物通过所述种植孔种植在培养基袋中。所述培养基是脲醛泡沫、脲醛泡沫组合物、营养土、椰糠、水苔等材质构成或按一定的配比混合构成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花盆200为长方体的槽型结构,开口向上,所述花盆20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透水的透水孔203,防止因花盆 200因底部积水而影响植物生长。培养基袋是由透水透气的土工布制成,所述花盆200上还可以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210,因此,所述培养基体的透气透水性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述花盆200中还设置有一用于过滤的过滤板230,如图13所示,所述过滤板230 设置在培养基袋220与所述花盆200之间。如图14所示,所述过滤板230上设置有多个网眼231。具体地,所述培养基袋220包裹所述培养基,植物通过所述培养基袋220上的种植孔种植与所述培养基上,将所述过滤板230放入所述花盆200中,再放入所述包裹有培养基 210的培养基袋220放入花盆200中,完成培养基体的装配。所述过滤板230可以过滤培养基中流下来的多余的水,将杂质留在所述过滤板上,防止杂质与水混合地滴到设置在下排的花盆的植物上,使植物保持美观。[0038]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固定杆110为角钢,所述框架100上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杆110的加码(图中未示出),所述固定杆110通过所述加码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所述花盆200与固定杆110之间优选为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如可以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或挂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方便地对固定在框架 100上的花盆200进行更换。[0039]如图6和图8所示,当所述花盆200通过螺栓111与所述固定杆110连接时,所述花盆200的背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杆110螺栓固定的螺孔202。优选为,每个花盆200 的背面的上方设置有一排螺孔202,每排设置有两个。由于花盆200里会设置有用于培养植物的培养基,所以所述螺孔202优选为设置在所述花盆200的上方,方便用户对花盆200进行拆卸,不受到培养基的阻挡。如图7和图9所示,当所述花盆200通过挂接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杆110连接时,所述花盆200的背面设置有用于挂接在所述固定杆110上的挂钩201。 每个花盆200上设置有一排挂钩201,每排设置有两个挂钩201。[0040]当所述垂直绿化系统设置在室外时,所述花盆200优选为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杆110连接,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能保证所述花盆200在台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不会轻易松动,同时也能防止其他人对垂直绿化系统的破坏。当所述垂直绿化系统设置在室内时,由于室内受天气变化影响不大,则所述花盆200优选为通过挂接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杆110连接,更加方便用户更换。[0041]所述垂直绿化系统还包括用于给种植于花盆200中的植物供水的滴灌系统。如图10所示,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供水管300和滴灌管道310,所述供水管300与滴灌管道310 相连接,所述滴灌管道310布设在每层花盆200之间。如图11所示,所述花盆2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滴灌管道310的凹槽204。所述滴灌系统还包括接头、三通、阀门等常用配件。所述滴灌管道上均匀设置多个滴头,使每个花盆200至少对应有一个滴头,使得每个花盆200中的植物都能获取到水分。[0042]所述垂直绿化系统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如图12所示,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由过滤器440、电磁阀430、施肥系统、湿度感应器420、自动控制器410组成。所述自动控制器410 分别与电磁阀430、施肥系统、湿度感应器420相连接。所述施肥系统包括盛装肥料的液体肥料罐450。所述液体肥料罐450、过滤器440分别与供水管310相连,液体肥料罐450中的肥料经供水管310供给到花盆200中的植物上。供水管310中的水源经过过滤器440的过滤后再输送到各个花盆200中,保证水源的质量。所述湿度感应器420包括湿度感应探头421,所述湿度感应探头421埋在植物的培养基袋中,通过电线与湿度感应器420连接, 用于监测花盆200内培养基质的湿度值,并将该湿度值发送给自动控制器410,当湿度值低于植物生长所需湿度时,自动控制器410设置并打开滴灌系统,灌溉种植于花盆200内的植物;否则关闭滴灌系统。[004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立体绿化工程简化为标准的绿化单元基体,在培养基体内种植植物,并将培养基体组合安装在能固定于建筑物墙面等附着物上,有效利用了空间,其实施方便,且能随喜好更换植物及系统整体造型,美化了人们的生活。[0044]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种植植物的培养基体、用于固定所述基体的框架和用于连接培养基体和框架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培养基体通过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培养基体包括一个用于盛装培养基的培养基袋和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培养基袋的花盆;所述培养基袋设置在花盆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栏栅式结构,所述栏栅结构包括至少两条垂直的导轨;所述导轨垂直安装于建筑物墙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为角钢,所述框架上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杆的加码,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加码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或挂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上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中设置有一用于过滤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在培养基袋与所述花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绿化系统还包括用于给种植于培养基袋中的植物供水的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供水管和滴灌管道,所述供水管与滴灌管道相连接,所述滴灌管道布设在每层培养基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滴灌管道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绿化系统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湿度感应器、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与湿度感应器相连接;所述湿度感应器包括用于监测培养基袋内的湿度值的湿度感应探头,所述湿度感应探头埋在培养基带内,通过电线与湿度感应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过滤器、电磁阀、施肥系统;所述施肥系统包括液体肥料罐;所述自动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 施肥系统相连接,所述过滤器、液体肥料罐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垂直绿化系统,包括用于种植植物的培养基体、用于固定所述基体的框架和用于连接培养基体和框架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培养基体通过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培养基体包括一个用于盛装培养基的培养基袋和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培养基袋的花盆;所述培养基袋设置在花盆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立体绿化工程简化为标准的绿化单元基体,在培养基体内种植植物,并将培养基体组合安装在能固定于建筑物墙面等附着物上,有效利用了空间,其实施方便,且能随喜好更换植物及系统整体造型,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文档编号A01G25/16GK202722198SQ20122034597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赵占福 申请人:深圳市同泰盛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