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0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养殖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尤其涉及一种由多个副池组成的环保养殖池结构。
背景技术
养殖池用于养殖水产品或种植水生作物,传统养殖池是在土壤上挖掘出水池,这种模式由于土壤渗水,需耗费大量水源,同时还会引起池中肥料流失,增加养殖成本,同时土壤中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影响养殖池中水质,给养殖产品的产量及质量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些弊端,也有养殖池采用水泥构建而成,然而这种方式不仅成本过高,而且水泥池很容易老化损坏,同时给土地环境带来长久性破坏,难以复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池结构,可用于荒山、荒地、滩地、废气砖厂、焦化厂及沙地等土壤环境恶劣地方开发利用。所述养殖池由一个以上的副池组成,所述副池为二个以上时呈成行和/或成列排列,所述副池设置有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所述副池铺设有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为塑料编织复合膜,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膜由塑料编织布基层及塑料防水膜层复合构成。较佳地,所述的塑料防水膜层设置于塑料编织布基层的面层和/或里层、构成二层或三层结构的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之间的缝隙采用塑膜自动爬行焊接机焊接接合。较佳地,所述副池底面及边沿的竖直高度沿所述副池排列方向呈阶梯状依次升高;所述副池安装有供水及排水系统。较佳地,所述供水及排水系统包括所述副池的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以及供水及排水系统管路及闸阀和/或泵站。较佳地,所述养殖池由一个以上的副池组成,所述副池为二个以上时呈成行和/或成列排列,所述副池设置有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所述副池铺设有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为塑料编织复合膜,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膜由塑料编织布基层及塑料防水膜层复合构成;所述防渗膜上铺设有土壤层。较佳地,所述的塑料防水膜层设置于塑料编织布基层的面层和/或里层、构成二层或三层结构的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之间的缝隙采用塑膜自动爬行焊接机焊接接合。较佳地,所述副池底面及边沿的竖直高度沿所述副池排列方向呈阶梯状依次升高;所述副池安装有供水及排水系统。较佳地,所述土壤层厚度为30cnT60cm。较佳地,所述供水及排水系统包括所述副池的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以及供水及排水系统管路及闸阀和/或泵站。较佳地,所述供水及排水系统包括所述副池的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以及供水及排水系统管路及闸阀和/或泵站。[0015]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实施本实用新型,多个副池成行排列,可实现密集种植、提高产量,同时采用副池成阶梯状排列,可单独利用一台设备对多个池进行注水,节能降低成本,防渗膜耐酸碱性强,可抵抗微生物侵蚀,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施工简单、复垦及管理方便,能有效节约运营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养殖池结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养殖池结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养殖池结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渗膜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渗膜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养殖池由一个副池I组成,所述副池I设置有进水口 3及出水口 2,所述出水口 2还设有闸阀21,所述副池I铺设有防渗膜11,所述防渗膜11为塑料编织复合膜,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膜由塑料编织布基层及塑料防水膜层复合构成。参照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为塑料编织复合膜,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膜由塑料编织布基层111及塑料防水膜层112复合构成。图4中所述的塑料防水膜层112设置于塑料编织布基层111的表面层,构成双层结构;图5中所述的塑料防水膜层112设置于塑料编织布基层111的里层,构成三层结构,所述防渗膜之间的缝隙采用塑膜自动爬行焊接机焊接接合。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养殖池结构包括多个副池1,所述副池I依次排列成行,所述副池底面及边沿的竖直高度沿所述副池排列方向呈阶梯状依次升高,供水时仅需一套供水设备,供水设备通过供水管3往底面及边沿竖直高度最高的副池注水,当竖直高度最高的副池注满水之后水溢出流入相邻底面竖直高度较低的副池,当该副池注满水之后同样地再溢出流入相邻底面竖直高度较低的副池,直到所有副池都注满水时关闭供水设备。排水系统包括所述副池出水口或出水管2,以及排水系统管路及泵站21。所述副池铺设有防渗膜11,所述防渗膜为塑料编织复合膜,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膜由塑料编织布基层及塑料防水膜层复合构成,所述的塑料防水膜层设置于塑料编织布基层的面层和/或里层、构成二层或三层结构的防渗膜,所述防渗膜的拼合可以采用塑膜自动爬行焊接机进行热焊性焊接。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包括多个副池I,所述副池I依次排列成行,所述副池底面及边沿的竖直高度沿所述副池排列方向呈阶梯状依次升高,供水时仅需一套供水设备,供水设备通过供水管3往底面及边沿竖直高度最高的副池注水,当竖直高度最高的副池注满水之后水溢出流入相邻底面竖直高度较低的副池,当该副池注满水之后同样地再溢出流入相邻底面竖直高度较低的副池,直到所有副池都注满水时关闭供水设备。排水系统包括所述副池的出水管2,以及排水系统管路及闸阀21。所述副池铺设有防渗膜2,所述防渗膜为塑料编织复合膜,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膜由塑料编织布基层及塑料防水膜层复合构成,所述的塑料防水膜层设置于塑料编织布基层的面层和/或里层、构成二层或三层结构的防渗膜,所述防渗膜的拼合可以采用塑膜自动爬行焊接机进行热焊性焊接。在所述防渗膜11上还铺设有土壤层12,所述土壤层厚度为30cnT60Cm。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水生植物的种植,如莲藕等。由于在土壤层12下有防渗膜11 进行隔离,可有效防止种植池中的水渗漏,使水生植物的种植能在干旱地区进行,节约水资源,同时防止肥料流失,降低成本,有利于保肥增效,提高产量。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由一个以上的副池组成,所述副池为二个以上时呈成行和/或成列排列,所述副池设置有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所述副池铺设有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为塑料编织复合膜,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膜由塑料编织布基层及塑料防水膜层复合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防水膜层设置于塑料编织布基层的面层和/或里层、构成二层或三层结构的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之间的缝隙采用塑膜自动爬行焊接机焊接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池底面及边沿的竖直高度沿所述副池排列方向呈阶梯状依次升高;所述副池安装有供水及排水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及排水系统包括所述副池的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以及供水及排水系统管路及闸阀和/或泵站。
5.一种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由一个以上的副池组成,所述副池为二个以上时呈成行和/或成列排列,所述副池设置有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所述副池铺设有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为塑料编织复合膜,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膜由塑料编织布基层及塑料防水膜层复合构成;所述防渗膜上铺设有土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防水膜层设置于塑料编织布基层的面层和/或里层、构成二层或三层结构的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之间的缝隙采用塑膜自动爬行焊接机焊接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池底面及边沿的竖直高度沿所述副池排列方向呈阶梯状依次升高;所述副池安装有供水及排水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厚度为30cnT60C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及排水系统包括所述副池的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以及供水及排水系统管路及闸阀和/或泵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及排水系统包括所述副池的进水口或进水管和出水口或出水管,以及供水及排水系统管路及闸阀和/或泵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养殖池结构,所述养殖池由一个以上的副池组成,所述副池成行排列,所述副池底面及边沿的竖直高度沿所述副池排列方向呈阶梯状依次升高;所述副池铺设有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为PE膜,所述防渗膜采用塑膜自动爬行焊接机焊接。实施本实用新型,多个副池成行排列,可实现密集种植、提高产量,同时采用副池成阶梯状排列,可单独利用一台设备对多个池进行注水,节能降低成本,防渗膜耐酸碱性强,可抵抗微生物侵蚀,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施工简单、复垦及管理方便,能有效节约运营成本。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2773763SQ2012203498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马育胜 申请人:汕头市双鹏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