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农田幼苗围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箱式农田幼苗围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为一种箱式农田幼苗围土机。
背景技术
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田间作业的工序较多,如放苗、围土、整枝、中耕培土、喷药治虫、采摘、拔柴等,其中幼苗围土是一项时间短、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既费工又费时的田间作业,至今我国农田幼苗围土还是靠人工操作,人工围苗约2亩/天/人,效率很低。棉农迫切希望棉田一切作业能实现机械化,省工、省时、减轻劳动强度,增产增收。不少农机厂家研制出了幼苗围土机,但在实际使用上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是旋耕的土破碎不均匀;二是旋耕的土不能均匀流撒在植株根部且形成围堆;三是在不同土质的农田使用 效果不一致,由此而导致已有的幼苗围土机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幼苗围土机作业时旋耕土破碎不均匀、不能均匀流撒在植株根部且针对不同土质的农田使用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箱式农田幼苗围土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箱式农田幼苗围土机,包括带传动机构的支架,支架底部设置有前后分布的地轮和旋耕刀,旋耕刀上方设置有与支架固定的箱式罩体,且左右分布的旋耕刀位于箱式罩体内侧,旋耕刀之间设置有护苗板和碎土分流槽。作业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支架行走,支架的传动机构带动旋耕刀旋转,将不同质地的土壤抛在高处旋转,在土旋转的同时撞击在箱式罩体内壁得以粉碎,粉碎的土借旋耕刀抛起的力导向分流板并顺箱壁流落到植株周围并围在幼苗根部,克服了现有幼苗围土机作业时旋耕土破碎不均匀、不能均匀流撒在植株根部且针对不同土质的农田使用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不仅粉碎均匀,而且旋耕的土能够均匀流撒在植株根部且形成围堆,田间作业效果极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示意图。图中1-支架,2-地轮,3-旋耕刀,4-箱式罩体,5-护苗板,6-碎土分流槽,7-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箱式农田幼苗围土机,包括带传动机构7的支架1,支架I底部设置有前后分布的地轮2和旋耕刀3,旋耕刀3上方设置有与支架I固定的箱式罩体4,且左右分布的旋耕刀3位于箱式罩体4内侧,旋耕刀3之间设置有护苗板5和碎土分流槽6。[0012]具体实施过程中,旋耕刀3间距、护苗板5、以及碎土分流槽6均根据田间种植作物
的宽、窄行距进行调节。
权利要求1. 一种箱式农田幼苗围土机,包括带传动机构(7)的支架(1),支架(I)底部设置有前后分布的地轮(2)和旋耕刀(3),其特征在于旋耕刀(3)上方设置有与支架(I)固定的箱式罩体(4),且左右分布的旋耕刀(3)位于箱式罩体(4)内侧,旋耕刀(3)之间设置有护苗板(5)和碎土分流槽(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为一种箱式农田幼苗围土机,解决了现有幼苗围土机作业时旋耕土破碎不均匀、不能均匀流撒在植株根部且针对不同土质的农田使用效果差的问题。箱式农田幼苗围土机,包括带传动机构的支架,支架底部设置有前后分布的地轮和旋耕刀,旋耕刀上方设置有与支架固定的箱式罩体,且左右分布的旋耕刀位于箱式罩体内侧,旋耕刀之间设置有护苗板和碎土分流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不仅粉碎均匀,而且旋耕的土能够均匀流撒在植株根部且形成围堆,田间作业效果极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C13/00GK202697231SQ201220403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李朋波, 吴翠翠, 刘惠民, 史云龙, 曹美莲, 杨六六, 王娇娟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