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捕捉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7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蟑螂捕捉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领域,适用于居家、商场、酒店等场所对蟑螂的捕捉与收集。
背景技术
蟑螂是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的善爬会飞的动物,居家的厨房、洗手间及酒店、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随处都可能出现。白天喜欢长时间躲藏在阴暗潮湿狭小的空间休息,夜深人静时出来觅食。由于其体内、体外滋生大量的致病菌,爬食过程中对食物,餐具及生活用品造成污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地伤害,是公认的四害之一,人们设法扑杀它。目前捕杀蟑螂的方法主要采用化学药物及电子诱捕、机械捕蟑等方法。化学药物表现在暂时和局部效果,少量蟑螂被杀死,大量蟑螂飞到另外的场所,未达到真正捕杀的目的,同时给环境造成污染。电子诱捕器虽然有一定的捕杀效果,但是设计生产繁复,造价高,使用时离不开电,不宜推广。机械捕捉器种类繁多,设计生产简单,价格低廉,具有一定的捕杀效果,但是存在很多缺陷。如捕杀数量受到捕蟑器体积的限制、捕捉到的蟑螂每天需要手工收集、粉状或颗粒状饵料在使用和更换时容易洒落,很不卫生等等,所以,还不被人们广泛接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捕杀蟑螂器具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环保高效、成本低廉、集捕捉与收集为一体的蟑螂捕捉收集器。其特征是包括捕捉器(I)和收集袋(2)两部分,捕捉器由外壳(3)和在外壳上设置的捕捉门(4)、收集门(5)、收集管
(6),以及与外壳(3)成紧密抽拉式组合的抽屉(7)组成,抽屉设置多个分格(10、11、12),可放置饵料块⑶和带水海绵(9);收集管(6)连接收集蟑螂的收集袋(2)。外壳(3)成横置的四棱台形中空结构,分捕捉区(13)和抽屉槽(14)两部分,捕捉区的一面与外界相通为进蟑口,其对侧面有一向外突出且与外界相通的收集管¢),其余部分均呈细密镂空状;抽屉槽(14)为整体镂空结构,恰与抽屉(7)紧密吻合。外壳的进蟑口内上方有一捕捉门轴(15),其上连接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紧密排列向内单向开启的捕捉门(4),每个捕捉门均有与其相连成钝角、限制捕捉门向外开启的限制臂(21)。外壳上的收集管(6)有内、外两口,内口设置一向外单向开启的收集门(5),外口连接收集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益处: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可重复使用。2、整个外壳(3)呈横置四棱台形,成镂空或细密镂空设计,其上设置的捕捉门
(4)、收集门(5)均成厚宽下薄的楔形结构,便于生产时一次出模,批量生产时降低成本、节省材料。3、收集管(6)设计成起始端较细、末端较粗,方便用橡皮筋将收集袋套扎在收集管上,且不易滑脱,通过收集管自动收集蟑螂到收集袋中,人手不接触蟑螂即可处理捕捉到的蟑螂,安全、卫生、环保。[0008]4、用混合粉压铸成饵料块(8),放入抽屉的分格(10、11)内,可吸引蟑螂进入诱捕区,增加捕捉蟑螂的数量,同时也方便更换饵料,不易洒落,清洁卫生。5、抽屉内还设计放置带水海绵的分格(12),将海绵放置其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诱捕区形成一个潮湿的环境,吸引蟑螂就范。

:图1、捕捉器主视图图2、捕捉器左视图图3、捕捉器右视图图4、捕捉器俯视图图5、捕捉器仰视图图6、图4的A——A冠状面剖视图图7、抽屉关闭状态下的捕捉器轴视图图8、图7的反方向轴视图图9、抽屉拉出状态下的捕捉器轴视图图10、图9的反方向轴视图图11、捕捉器外壳的轴视图图12、图12的反方向轴视图图13、单个捕捉门主视图图14、单个捕捉门左视图图15、单个捕捉门轴视图图16、图15的反方向轴视图图17、四个捕捉门通过捕捉门轴连接在一起时的轴视图图18、图17的反方向轴视图图19、收集门主视图图20、收集门左视图图21、收集门轴视图图22、图21的反方向轴视图图23、收集门与收集门轴组合时轴视图图24、图23的反方向轴视图图25、抽屉主视图图26、抽屉俯视图图27、抽屉轴视图图28、放置饵料块和带水海绵的抽屉轴视图图29、饵料块轴视图图30、饵料块、海绵块放置在抽屉分格内的轴视示意图图31、蟑螂捕捉收集器剖视图图32、蟑螂在进蟑口时示意图图33、蟑螂进入捕捉门时示意图[0043]图34、lli草鄉进入捕捉门后不意图图35、蟑螂通过收集门时示意图图36、蟑螂进入收集袋时示意图图37、多个蟑螂进入收集袋时示意图图38、收集袋与捕捉器分离时多个蟑螂在收集袋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图1—图5是捕捉器(2)不同方向二维图,图中可见捕捉器由外壳⑶和在外壳上设置的捕捉门(4)、收集门(5)、收集管¢)以及与外壳(3)成紧密抽拉式组合的抽屉
(7)组成。图6是图4的A——A冠状面剖视图,此时捕捉门⑷、收集门(5)均成关闭状态。图中可见收集管¢)的管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致使收集门(5)只能向外开启。抽屉分成三个分格,靠近收集口的两个分格内放置了饵料块(8),靠近进蟑口的分格内放置了带水海绵(9)。图7、图8是抽屉关闭状态下的捕捉器轴视图,在其两侧面可看到用来固定捕捉门门轴(15)的轴架(16);在收集管内可见关闭的收集门(5),收集管的外面可见用来固定收集门的收集门门轴(17)。图9、图10是抽 屉拉开状态下的捕捉器轴视图,清晰可见抽屉分成三个分格(10、
11、12),此时可更换饵料、给海绵加水。图11、图12是捕捉器外壳(3)轴视图,此时尚未安装捕捉门(4)和收集门(5)。可见外壳略成横置的四棱台形中空结构,以中央板(18)为间隔将外壳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捕捉区(13),下部分为镂空的抽屉槽(14)。捕捉区的一面与外界相通为进蟑口,其对侧面有一向外突出且与外界相通的收集管出),其余部分均呈细密镂空结构。两侧靠近进蟑口的上缘处各有一个带孔的轴架(16),收集管(6)近上缘处有一对贯通的收集门轴孔
(19),收集门门轴(17)穿过该对轴孔,固定收集门(5)。图13是单个捕捉门的主视图,可见捕捉门由互成钝角的旋转门(20)和限制臂
(21)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连处向外突出的两个圆管为捕捉门轴管(22),旋转门和限制臂均为起始端较厚、终末端较薄的楔形结构,该设计既节省材料又减轻旋转门的重量。图14为单个捕捉门的左视图,旋转门和限制臂都均匀分布纵形细密缝隙,有利于通风,且节省材料,旋转门下缘居中位置有一小弧形缺口称探测口(23),便于蟑螂头部两条探测须无障碍试探并进入,从而整个身体进入捕捉区。图15、图16是单个捕捉门不同方向轴视图,可见限制臂较旋转门短,起到限制旋转门向外开启的作用,使蟑螂只进不能出,同时具有配重的功能,在蟑螂通过捕捉门时,捕捉门轻松开启,蟑螂容易通过。图17、图18是四个捕捉门通过捕捉门轴(15)连接在一起时的轴视图,四个连在一起的捕捉门通过捕捉门门轴(15)与外壳上带孔轴架(16)的轴孔相连接的,关闭时恰好将进蟑口无缝隙封闭起来。蟑螂进入时,只推开单个捕捉门,其它捕捉门仍然关闭,避免已进入捕捉门内的蟑螂逃出。[0058]图19、图20是收集门的主视图及左视图,门体外形略成扁圆形,布纵行细密缝隙,也为上厚下薄的楔形结构,上缘成弦形缺损,两个突起的圆管为收集门轴管(24),下缘居中位置也有一小弧形缺损(25),其作用与捕捉门的探测口(23)相同,收集门略大于收集管内口,使得该门只能向外单向开启。图21、图22为收集门不同方向的轴视图。图23、图24为收集门与收集门轴(17)组合在一起时的轴视图,收集门轴穿过收集门轴管(24),两端与收集管上的收集门轴孔(19)相连,由于收集管管口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故此收集门只限于向外开启。图25为抽屉的主视图,其外形、大小与外壳的抽屉槽相吻合。图26为抽屉的俯视图,可见抽屉有三个分格。图27为抽屉的轴视图。图28为抽屉内分别放置了饵料块、带水海绵的轴视图。图29为混合粉压铸成的饵料块轴视图。图30为饵料块、海绵块放置在抽屉分格内的轴视示意图。图3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32——图38为本实用新型捕捉收集蟑螂过程示意图。图32为蟑螂在进蟑口时的示意图。此时蟑螂在饵料块气味的诱惑、吸引下,在进蟑口处徘徊,用其前触须试探,且试着顶起捕捉门。图33是蟑螂进入捕捉门时示意图。此时蟑螂顶起捕捉门,由于捕捉门的楔形设计,以及限制臂的配重作用,蟑螂很轻松地顶起捕捉门。图34是蟑螂进入捕捉门后示意图。此时蟑螂完全进入捕捉门内,捕捉门立即关闭,蟑螂只能在捕捉门内四窜。图35是蟑螂通过收集门时示意图。蟑螂在四窜时,探测到收集门是可以向外开启的,于是顶开收集门,向收集袋爬去。图36是蟑螂进入收集袋时示意图,蟑螂通过了收集门便进入了收集袋。图37是多个蟑螂进入收集袋时示意图。图38是收集袋与捕捉器分离时多个蟑螂在收集袋内示意图。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捕捉器的整个设计略成四棱台形空心结构,其目的就是便于生产过程中一次出模,节省原材料。2、收集袋可以是一次性使用的环保袋、纸袋,也可制成专用的布袋,收集袋与收集管连接时,只需将收集袋口套在收集管外面,再用一只橡皮筋扎紧即可。3、可根据蟑螂的饮食习性加工饵料粉,再将饵料粉制成大小适合放入抽屉格内的饵料块,方便更换且清洁卫生。4、清理收集袋里的蟑螂时,可先对其做无害化处理,如开水烫、焚烧等。
权利要求1.蟑螂捕捉收集器,其特征是包括捕捉器(I)和收集袋(2)两部分,捕捉器(I)由外壳(3)和在外壳上设置的捕捉门(4)、收集门(5)、收集管¢),以及与外壳(3)成紧密抽拉式组合的抽屉(7)组成,抽屉设置放置饵料块(8)和带水海绵(9)的多个分格(10、11、12);收集管(6)连接收集蟑螂的收集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捕捉收集器,其特征是外壳(3)成横置的四棱台形中空结构,分捕捉区(13)和抽屉槽(14)两部分,捕捉区的一面与外界相通为进蟑口,其对侧面有一向外突出且与外界相通的收集管¢),其余部分均呈细密镂空状;抽屉槽(14)为整体镂空结构,恰与抽屉(7)紧密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 螂捕捉收集器,其特征是外壳的进蟑口内上方有一捕捉门轴(15),其上连接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紧密排列向内单向开启的捕捉门(4),每个捕捉门均有与其相连成钝角、限制捕捉门向外开启的限制臂(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捕捉收集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上的收集管(6)有内、夕卜两口,内口设置一向外单向开启的收集门(5),外口连接收集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蟑螂捕捉收集器,属于日常生活领域,适用于居家、商场、酒店等场所对蟑螂的捕捉与收集。其特征是包括捕捉器和收集袋两部分,捕捉器由外壳和在外壳上设置的捕捉门、收集门、收集管,以及与外壳成紧密抽拉式组合的抽屉组成。抽屉设置多个分格,可放置饵料块和带水海绵;收集管连接收集蟑螂的收集袋。因捕捉门只能向内单向开启,蟑螂在饵料块的引诱下,进入捕捉门内,只能通过收集管内设置的向外单向开启的收集门,进入收集袋,从而达到捕捉、收集蟑螂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集捕捉与收集为一体,采用塑料材质一次制造成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环保高效、成本低廉,可在日常生活中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01M1/10GK202958549SQ20122042026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庞贵春, 马丽昕 申请人:庞贵春, 马丽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