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蓄水底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3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蓄水底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水分补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ー种植物蓄水底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植树造林以 及园林绿化项目中,植物节水灌溉一直是个难题,在丰水季节雨水多,大量的雨水因无法储存而白白流失,而干旱季节,由于降雨量少,ー些植物常常因缺水而枯萎;现有技术中,植物的灌溉,一般采用绿化洒水车、喷头定时喷灌或是滴灌微喷技木,这几种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需要定时查看、灌溉,不仅成本高、耗时,劳动强度大,还需要消耗大量淡水资源,即解决不了雨水渗漏,也解决不了水分蒸发的问题,尤其是在沙漠或盐碱地区域,由于淡水资源紧缺或降雨量较少,以上方法很难普及使用,因此需要研制ー种将植物集水、蓄水和补水相结合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植物蓄水底灌系统,能够将自然水收集储存起来并及时为植物补充水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植物蓄水底灌系统,包括种植坑,所述种植坑的底部内壁上设有ー层防渗膜,所述种植坑内部设有ー个底部开ロ且顶部封闭的蓄水罩;所述种植坑与所述蓄水罩的间隙中设有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高度与所述蓄水罩持平,所述渗水层的上方设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方设有下凹的集水隔膜,所述集水隔膜上设有用于植株躯干穿过和便于水渗透的通孔,所述集水隔膜的上方设有盖土层。作为ー种改进,所述防渗膜以及所述渗水层的高度皆与所述蓄水罩的高度持平。作为ー种改进,所述种植坑的外侧设有高出地面的蓄水垅。作为ー种改进,所述种植坑底部设有延伸至地面的自动补水装置。作为ー种改进,所述自动补水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种植坑底部的支管;所述自动补水装置还包括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设置所述种植坑中的浮球,所述浮球与ー个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管延伸至所述主管道中且在端部连接有一个用于封堵所述支管的封堵塞。作为ー种改进,所述种植坑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条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种植坑,种植坑底部及内壁上设有防渗层,可以储存水分并防止水分渗漏,由于设置了蓄水罩,可以将水分储存在蓄水罩内部;由于设置了渗水层,水分通过渗水层由下向上滲透,便于植物扎根伸入,保证了植株生长的水分,降雨时,水分通过渗水层向下滲透,将多余的水分聚集在蓄水罩中,补给了水分;由于在种植土层铺设了集水隔膜,既可以集中收集水分,又可以防止土壌中的水分蒸发;本实用新型种植坑中水分蒸发慢,可以通过降雨自动补充水分,也可以使用人エー次性补水,降雨较少植物缺水时,可以人工为植株提供水分,保证了植株的生长需要;采用人工补水,树木一年可浇水或底灌一次,不仅提高了植株的存活率,还节省了维护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种植坑;11_蓄水垅;2_防渗膜;3_蓄水罩;4_支撑架;5_渗水层;6_种植土层;61_集水隔膜;62_通孔;71_主管道;72_支管;73_浮球;74_牵引绳;75_封堵塞;8_盖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植物蓄水底灌系统,包括种植坑1,种植坑I的底部内壁上设有一层防渗膜2,用于储存水分,防止种植坑内的水分渗漏。种植坑I内部设有一个底部开口且顶部封闭的蓄水罩3,优选的,蓄水罩3为刚性材质的;为了节省成本,本实施例中,蓄水罩使用塑料薄膜等柔性材质的材料,在蓄水罩3的内侧设有支撑架4,以增强蓄水罩的刚性,防止种植坑I以及蓄水罩3上方的土壤坍塌。为增强渗水层5与蓄水罩3之间的透水性,蓄水罩3上还可设置若干个透水孔。种植坑I与蓄水罩3的间隙中以及蓄水罩3的上方设有由植物秸杆、沙子、或石子组成的渗水层5,防渗膜2以及渗水层5的高度皆与蓄水罩3的高度持平。渗水层5的上方设有种植土层6,种植土层是作物根部的生长层,其厚度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求。种植土层6的表面上设有下凹的集水隔膜61,集水隔膜61上设有用于植株躯干穿过和便于渗透的通孔62,收集雨水时,集水隔膜61便于雨水向下聚集,并通过通孔62流入渗水层中。集水隔膜61的上方设有盖土层8,将集水隔膜61完全覆盖,可以防止集水隔膜61老化。种植坑I的外侧设有高出地面的蓄水垅11,用于收集水分,防止水分向外溢流,植株种植时,不得超出蓄水垅11所围成的区域。本实施例中,植株补充水分时,种植坑I中的水分将渗水层5浸透,植株的根部通过渗水层5吸收种植坑I中的水分,以满足生长需要。降雨时,雨水通过集水隔膜61上的通孔62向土壤中渗透,多余的水分通过植株的根部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将渗水层5渗透,并顺着渗水层5将水分聚集在种植坑I中和蓄水罩3储存起来,源源不断的为植株以后的生长需要补充水分。本实施例中,种植坑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条形。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种植坑I底部设有一个延伸至地面的自动补水装置。[0029]以便于在种植坑1内水源枯竭时,进行水分补充。自动补水装置包括主管道71,主管道71上连接有延伸至种植坑1底部的支管72 ;自动补水装置还包括封堵机构,该封堵机构包括设置种植坑1中的浮球73,浮球73与ー个牵引绳74连接,牵引绳74的另一端穿过支管72延伸至主管道71中且在端部连接有用于封堵支管72的封堵塞75。本实施例在初次使用时,通过主管道71对种植坑1内的进行补水,使水分储存在蓄水罩3中,浮球73随着蓄水罩3中水位的升高而上浮,当浮球73上升至蓄水罩3的顶部时,此时由于牵引绳74的长度一定,且牵引绳74的长度刚好使牵引绳74另ー端的封堵塞75堵在支管72与主管道71的进水口处,使支管72封堵,自动补水即停止;若蓄水罩3内水位下降时,浮球73也随着下浮,牵引绳74较松,再次补水时,主管道71中的水流冲击将堵在支管72进水口处的封堵塞75冲掉,使水流通过支管72进入蓄水罩3中。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种植坑,种植坑底部内壁上设有防渗层,可以储存水分并防止水分渗漏,由于设置了蓄水罩,可以将水分储存在蓄水罩内部;由于设置了渗水层,水分通过渗水层由下向上滲透,便于植物扎根伸入,保证了植株生长的水分,降雨时,水分通过渗水层向下滲透,将多余的水分聚集在种植坑的蓄水罩中,补给了水分;由于在种植土层铺设了集水隔膜,可以防止土壌中的水分蒸发;本实用新型种植坑中水分蒸发慢,可以通过降雨自动补充水分,也可以使用人エー次性补水,降雨较少植物缺水时,可以为植株提供水分,保证了植株的生长需要,一般的树木一年可浇水或底灌一次,不仅提高了植株的存活率,还节省了维护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植物蓄水底灌系统,包括种植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坑的底部内壁上设有ー层防渗膜,所述种植坑内部设有ー个底部开ロ且顶部封闭的蓄水罩;所述种植坑与所述蓄水罩的间隙中设有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高度与所述蓄水罩持平,所述渗水层的上方设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方设有下凹的集水隔膜,所述集水隔膜上设有用于植株躯干穿过和便于水渗透的通孔,所述集水隔膜的上方设有盖土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蓄水底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膜以及所述渗水层的高度皆与所述蓄水罩的高度持平。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蓄水底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坑的外侧设有高出地面的蓄水垅。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蓄水底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坑底部设有延伸至地面的自动补水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蓄水底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水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种植坑底部的支管;所述自动补水装置还包括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种植坑中的浮球,所述浮球与ー个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管延伸至所述主管道中且在端部连接有一个用于封堵所述支管的封堵塞。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植物蓄水底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坑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条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蓄水底灌系统,包括种植坑,所述种植坑的底部内壁上设有一层防渗膜,所述种植坑内部设有蓄水罩,所述种植坑与所述蓄水罩的间隙中设有的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上方设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的表面上设有集水隔膜,所述集水隔膜上设有用于植株躯干穿过的通孔,集水隔膜上方设有盖土层。本实用新型种植坑中水分蒸发慢,可以通过降雨或自动补水装置补充水分,降雨较少植物缺水时,可以为植株提供水分,保证了植株的生长需要,不仅提高了植株的存活率,还节省了维护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
文档编号A01G27/06GK202759946SQ201220510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成立, 于海瑞, 何登菊, 黄英慧 申请人:成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