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6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防护技术,尤其是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
背景技术
泥鳅是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的小型经济鱼类。因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日韩等国被誉为“水中人参”,被称为“软黄金”,为国内外消费者所喜爱的美味佳肴。近年来,泥鳅的特色养殖包括茭白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尤其是泥鳅茭白田套养的发展后劲较足。但是大面积高密度茭白田养鳅成为一些以鱼为食的鸟类(如翠鸟、红嘴鸥等)栖息地,而泥鳅掩体物少,鳅体目标易暴露,继而容易被叼食,从而影响其成活率和产量。目前泥鳅养殖的防鸟措施有一、人工驱赶。此种方法需要全天看守,耗费大量劳力,且效果不佳。第二,采用静态装置,即在养殖塘按一定间隔距离固定木桩,在木桩顶部设置醒目颜色标志或仿生模型,用以惊吓鸟类,如刷红漆、挂小红旗、挂风铃、安装鸟类天地模型等,这种措施可在短期起到防鸟作用,对迁徙路过的候鸟有一定作用,但由于鸟类普遍具有适应性及恋巢性,长期在一个地区栖息的鸟类能很快适应这些设施,就失去了防鸟效果。第三,采用转动装置,如转动风车、防鸟滚轮等,转动风车有个先决条件,必须借助风力,在无风的情况下就失去了效用;防鸟滚轮必须是鸟落在上面才会转动。因此这种防鸟措施的局限性较大。第四,击杀和毒饵诱杀,利用鸟类的趋化性在其所嗜食的食物中掺入适当的毒齐 ,制成各种毒饵来诱杀,或通过枪击消灭鸟类。但此种方法不具选择性,容易造成保护性鸟类的误伤、误害。第五、纱网阻隔,在养殖塘的四角固定木桩,两端拴上铁丝,然后在两根铁丝上拉细尼龙网线,网线间隔30cm-40cm,上面盖上纱网,即可形成一道屏障,从而使鸟类很难下到养殖塘捕捉泥鳅 。但所需成本较大,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如专利号CN201020518460. 0,名称为《鱼苗繁殖池塘的防鸟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其结构为一种鱼苗繁殖池塘的防鸟装置,其特征是由网片、支柱、地桩和网纲组成;网片两长边用细尼龙绳固定在网纲上,网片两边网纲再用细尼龙绳分别固定在池塘埂上的地桩和支柱上。所述网片网目4-5cm,宽度2-2. 5m,长度也可视池塘大小而定;网纲为直径Icm粗尼龙绳;支柱用PVC管、地桩用铁棒制作。以上的装置均存在成本较高的缺陷,故本实用新型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是一种方法简便、节约劳动、可操作性强的装置,并且,具有对保护性鸟类危害小,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的开发使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护泥鳅不被鸟类捕食且对鸟类危害小且成本低的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包括围网、木桩,木桩固定于泥地中,围网包围地固定在木桩外,其特征在于铁丝拴在相邻的两根木桩的上部,尼龙网线绷紧地固定在所述的两根铁丝之间,在对角的两根木桩上分别设置有警报器,警报器与所述的铁丝相连接。作为改进看,所述的围网采用纱窗或水泥、塑料板、薄膜在茭白田的四周建立起约
O.8至1. 2米防护栏。作为改进,所述的纱窗入泥地深度为25至35厘米。作为改进,所述的尼龙网线之间的的间隔为1. 4至1. 6米。作为改进,所述的警报器设置为多种音调组合起来驱赶鸟类的警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围网采用纱窗或水泥、塑料板、薄膜在茭白田的四周建立起O. 8至1. 2米高的防护栏,且纱窗水泥、塑料板、薄膜入泥地部分约25至35厘米,其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地面活动的鸟类以及一些泥鳅的其他天敌入侵茭白田,从而防止了一些泥鳅的天敌对泥鳅的捕食;由于所述的尼龙网线绷紧地固定在所述的两根铁丝上,且两根对角的木桩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警报器,所述的尼龙网线形成一道屏障,则从高空俯冲至茭白田的鸟类必定会触碰到尼龙网线从而引起警报器的报警,能够有效的驱赶鸟类的入侵且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在面积约为5亩的茭白田的四周用纱窗入泥30厘米建立起I米高的围网1,其中纱窗也可用水泥、塑料板、薄膜等代替,围网I所采用的纱窗材料要求网格均匀严密,且入泥固定须牢固,以防止泥鳅的外逃,和泥鳅的天敌如鸟类、野鸭、水蛇等入侵;在茭白田的四个角落用4根粗细均匀且高度为2. 5米的木桩2固定,围网I包围地固定在在木桩2外,其中先在任意相邻的两根木桩2之间的顶端拴上一根铁丝3,然后在与之相对的另外两根木桩2之间的顶端也拴上一根相同的铁丝3,此两根铁丝3之间呈平行状态;在两根铁丝3之间拉尼龙网线4,使尼龙网线4处于绷紧状态,其中相邻的两根尼龙网线4之间的间隔为1. 5米,这样尼龙网线4就形成了一道屏障,可以确保从高空中俯冲下来的鸟类触碰到尼龙网线4,同时可最大程度的节省材料;另外在对角的两根木桩2的顶端分别装有警报器5,警报器5与铁丝3相连接,这样当鸟类触碰到尼龙网线4,会引起铁丝3的震动,从而拉动报警器5的触发开关,使警报器5发出警报声来惊吓驱赶鸟类,且警报器5为可设置多种音调组合的警报器5,根据鸟类的适应性随时调整警报声,从而能保持此装置能达到持续性的效果。此装置适用于各种条件下防鸟,对保护性鸟类危害小,效果佳,且操作简单易行,且成本低。
权利要求1.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包括围网(I)、木桩(2),木桩(2)固定于泥地中,围网(I)包围地固定在在木桩(2 )外,其特征在于铁丝(3 )拴在相邻的两根木桩(2 )的上部,尼龙网线(4)绷紧地固定在所述的两根铁丝(3)之间,在对角的两根木桩(2)上分别设置有警报器(5 ),警报器(5 )与所述的铁丝(3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网(I)采用纱窗或水泥、塑料板、薄膜在茭白田的四周建立起约O. 8至1. 2米防护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窗或水泥、塑料板、薄膜入泥地深度为25至3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网线(4)之间的的间隔为1. 4至1. 6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警报器(5)设置为多种音调组合起来驱赶鸟类的警报器(5)。
专利摘要一种茭白田泥鳅养殖保护性防鸟装置,包括围网(1)、木桩(2),木桩(2)固定于泥地中,围网(1)包围在木桩(2)外,其特征在于铁丝(3)拴在相邻的两根木桩(2)的上部,尼龙网线(4)绷紧地固定在所述的两根铁丝(3)之间,在对角的两根木桩(2)上分别设置有警报器(5),警报器(5)与所述的铁丝(3)相连接;由于围网采用纱窗水泥、塑料板、薄膜在茭白田的四周建立起防护栏,其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地面活动的鸟类以及一些泥鳅的其他天敌入侵茭白田。由于所述的尼龙网线绷紧地固定在所述的两根铁丝上,且两根对角的木桩上分别设置有警报器,尼龙网线与警报器相连接,则能驱赶从高空俯冲至茭白田的鸟类。
文档编号A01M29/32GK202890331SQ20122054266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孙逢明, 储张杰, 卢国兴, 王婷婷, 钟爱华, 邹莉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