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体电热挥散用芯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体。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液体电热挥散用芯棒(以下简称芯棒)由外壳和吸芯两部分构成参看(21) ZL专利号02261083、9液体电热驱蚊器用芯棒说明书,外壳为长72 75mm、外径7_、具有渗透性的陶管,外壳内装满吸芯,吸芯由硅酸盐类微粒材料经烧结或压制而成,使其内部充满相连通的微孔。芯棒分上下端,使用时将芯棒下端向下垂直插入要挥散的液体如驱蚊药液、液体熏香中,液体靠表面张力从芯棒下端吸芯中的微孔的孔壁向上蔓延爬升,逐个微孔地向上爬升至芯棒上端,芯棒上端插在电加热器中受120 130°C的辐射热,液体受热汽化挥散,起到驱蚊、改善空气环境等作用。为提高挥散速度,在外壳上端侧面开挥散孔。但是上述芯棒所能挥散的液体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一般只能挥散溶剂为油性溶剂(如14碳之类)、溶质为合成物(如四氟苯菊酯等)的溶液。而若用于挥散流动性较上述溶液差、粘度较上述溶液大的溶液如溶剂为水性溶剂的溶液或溶质为天然物(如天然除虫菊酯类)等的溶液(以下简称:易堵液体)时,因易堵液体会在芯棒吸芯的微孔壁上产生一定的滞留而芯棒吸芯的微孔孔径仅为10 20微米,所以很快就将微孔堵塞,停止挥散。而属于该类易堵液体的天然除虫菊酯电热驱蚊液、天然熏香剂类溶液正是对人体无害的高端产品O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芯棒用于挥散易堵液体时芯棒的微孔被易堵液体所堵塞而停止挥散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芯棒,该芯棒能用于挥散易堵液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吸芯由多层开网孔的片材叠成。将宽度与芯棒长度相等的开网孔的片材卷叠成圆筒形吸芯,再将位于该圆筒形吸芯外侧的开网孔的片材的末端部用固定件固定,该圆筒形吸芯的横剖面呈多层开网孔的片材重叠状,该圆筒形吸芯的直径等于芯棒外壳的内径,再将该圆筒形吸芯从芯棒外壳的下端孔口全部插入芯棒外壳内,构成芯棒。该圆筒形吸芯因其外壁与芯棒内壁的摩擦力而被固定于芯棒外壳内。当将该芯棒用于挥散易堵液体时,易堵液体一接触圆筒形吸芯下端的网孔的下部网丝就会沿网孔两侧的网丝向上蔓延爬升至网孔的上部网丝,再从该网孔的上部网丝蔓延爬升至上一网孔的下部网丝,再从上一网孔的下部网丝沿上一网孔的两侧网丝向上蔓延爬升至上一网孔的上部网丝,如此自下而上逐个网孔地向上蔓延爬升至芯棒的上端,受电加热器120 130°C的辐射热而汽化挥散,因本实用新型的网孔尺寸为1.70_,为现有芯棒微孔孔径的170 340倍,所以绝无堵塞现象。达到了顺利挥散易堵液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顺利挥散易堵液体。
[000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是开网孔的片材的正视图。图3是圆筒形吸芯的正视图。图4是固定件的正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端孔口俯视图。图中1、芯棒外壳,2、挥散孔,3、下端,4、圆筒形吸芯,5、开网孔的片材,6、网孔,7、网丝,8、位于圆筒形吸芯外侧的开网孔的片材的末端部,9、固定件,10、下端孔口。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公知的技术烧制出图1、图5所示的具有渗透性的陶瓷的管状芯棒外壳(1),该芯棒外壳(I)的外径为7mm、内径为4mm、长为72mm,该芯棒外壳(I)的上端侧面开宽2mm、长12mm的挥散孔(2)。采用公知的丝网编织技术用丝径为0.18mm的PE(聚乙烯)丝以平织法编织出图2所示的网目为12目、网孔(6)尺寸为1.70mm、网丝(7)的丝径为0.18mm的开网孔的片材(5),将宽度为72mm、长度为150mm的上述开网孔的片材(5)卷叠成图3、图5所示的外径为4_的圆筒形吸芯(4),再如图3、图5所示,用两个图4所示的固定件(9)将位于该圆筒形吸芯(4)外侧的开网孔的片材的末端部(8)的上下两端与圆筒形吸芯(4)的内层夹在一起以固定位于圆筒形吸芯(4)外侧的开网孔的片材的末端部(8),最后将该圆筒形吸芯(4)从芯棒外壳(I)的下端孔口(10)全部插入芯棒外壳(I)内,如图5所示。完成芯棒制作。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电热挥散用芯棒,由外壳和吸芯构成,其特征是:吸芯由多层开网孔的片材叠成。
专利摘要一种能顺利挥散流动性差、粘度大的液体而不会被堵塞的液体电热挥散用芯棒。它由外壳和吸芯构成,吸芯由多层开网孔的片材叠成。液体通过网孔周边的网丝逐个网孔地向上蔓延爬升来完成爬升过程。因网孔尺寸为现有芯棒微孔孔径的170~340倍,所以能顺利挥散流动性差、粘度大的液体而不会被堵塞。
文档编号A01M13/00GK202979988SQ2012205863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黄仰新 申请人:黄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