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耕水盘及其进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耕水盘,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进排水结构的水耕水盘。
背景技术:
水耕栽培(又称为无土栽培或养液栽培)就是利用适当的设施及介质,将植物所需的养液、水分及空气供应于其根部,因而无需使用土壤的科学栽培方法。目前常见的水耕栽培法包括有环流式、营养液薄膜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 NFT)以及深液流水耕技术(De印flow technique,DFT)等。然而,大部分的水耕栽培法需要盛装培养液的水耕水盘,当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浓度)被植物吸收而减少至某一程度或水位降至某一程度时,就必须更换或添加水耕水盘中的培养液。现有的水耕水盘例如为硬质塑料或金属制成,此类水耕水盘结构坚固但较重且昂贵。或者例如为保丽龙等发泡材质制成,此类发泡材质质地较轻盈且柔软,当水耕水盘的进排水结构穿设于水耕水盘时,排水结构是穿设于凿开的水耕水盘的一部分,因材质柔软水耕水盘于接缝处易有变形而致漏水情形。因此,水耕水盘内侧常需铺设有塑料防水布以防止进排水结构与水耕水盘接缝处漏水,而当需要更换培养液时,便是直接将塑料防水布移置于水耕水盘外并将培养液倒出,接着重新将塑料防水布铺设于水耕水盘中,再注入新的培养液,过程相当费力、费时、麻烦且不便。再者,目前水耕栽培的栽种规模(面积)相当大,通常是以约10 15个水耕水盘(每个宽度为约I公尺)组成一排约10 15公尺长的水耕层架,并且拆除水耕水盘之间相互连接的侧壁以连接多个水耕水盘,故每一排的水耕层架,其乘载的多个水耕水盘及塑料防水布是相互连通的,培养液的重量使得更换更加的困难。因此,如何设 计出一种无须额外铺设防水布的进排水结构,且可简易更换培养液的水耕水盘,已成为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水耕水盘及其进排水结构,具有该进排水结构的水耕水盘,可无须额外铺设塑料防水布,且简化更换培养液的程序及时间。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耕水盘的进排水结构,包括一连接件以及一管体。连接件穿设水耕水盘,且连接件与水耕水盘为一体的构件。管体可分离地连接至连接件。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水耕水盘为防水的发泡材质。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发泡材质为发泡乙烯聚合物或发泡聚苯乙烯。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一管部及两凸缘,两凸缘分别连接于管部的两端。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管体与连接件以螺锁、锁合、铆合、紧配或卡合方式连接。[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外部形状呈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外部呈规则形状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外部具有至少一缺口或至少一凹槽,以与水耕水盘嵌合。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管体为进水管或排水管。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水耕水盘,包括一底板、多个侧壁、一连接件以及管体。所述多个侧壁连接于底板的周缘设置,构成一容置空间。连接件穿设底板或侧壁,且连接件、底板及侧壁为一体的构件。管体可分离地连接至连接件。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底板及侧壁为防水的发泡材质。其它关于连接件以及管体的特征及连接关系与前述的水耕水盘的进排水结构相同,故不多加赘述。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水耕水盘是由连接件穿设于底板及/或侧壁,所共同组成具有进排水结构的水耕水盘。而水耕水盘内的培养液可直接经由连接件排出。另外,管体可与其它管线相互连接,以作为进水管结构,更者,可通过管体上缘相对于底板表面具有一定高度,使得于置换培养液的过程中,耕种的植物仍可持续的与培养液相接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水耕水盘的底板及侧壁更可为防水且高密度的发泡材质,更使水耕水盘达到轻质化及隔热的效果。此外,发泡材质的材料特性,更适用于垂直排列的多层式水耕层架,以隔绝照明装置产生的热能,避免水耕水盘内培养液的温度过度变化。而连接件的外部形状可呈圆形、非圆形等规则形状、不规则形状、或具有缺口或凹槽皆可使连接件与底板及/或侧壁形成更稳固嵌合的一体式构件。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水耕水盘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水耕水盘应用于水耕层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水耕水盘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连接件与管体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管体连接于连接件的示意图;图6A为图3所示的连接件的另一实施方式;图6B为图3所示的连接件的又一实施方式;以及图7为图1所示的连接件与密封元件的分解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水耕水盘11:底板12:侧壁13、13a、13b:连接件131、131a、131b:第一开口132 、132a、132b:第二开口133、133a、133b:内螺纹[0037]134、134a、134b:管部135、135a、135b:凸缘136:缺口14:管体141:外螺纹15:容置空间16:密封元件2:水耕层架21:照明装置H: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进排水结构,以及一种具有进排水结构的水耕水盘,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水耕水盘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耕水盘1,包括一底板11、多个侧壁12、一连接件13以及一管体14。侧壁12连接于底板11的周缘设置,且侧壁12与底板11定义一容置空间15。连接件13穿设于水耕水盘I的容置空间15所·对应的底板11或侧壁12。连接件13为中空的柱状体,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穿设于底板11,以作为排水结构。须说明的是,亦可将连接件13穿设于侧壁12,主要可作为进水结构。当然,前述连接件13作为排水结构或进水结构的不同实施例,可依使用需求作任意变化、组合。其中,连结接件13、底板11与侧壁12可为一体的单一构件。于本实施例中,底板11及侧壁12为防水且高密度的发泡材质制成,而连接件13可例如为但不限于塑料或金属等硬质材质,底板11、侧壁12及连接件13例如以双料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一体的单一构件。于本实施例中,以连接件13穿设于底板11为例,因将属于硬质材料的连接件13与属于软质发泡材料的底板11以双料射出成型的方式制作,底板11于与连接件13接缝处不经凿穿、不会产生变形,故不会有漏水的虞,可减省额外铺设防水布的工序,简化产品设计并降低成本。底板11及侧壁12为防水且高密度的发泡材质,可以例如为但不限于发泡乙烯聚合物(Expandable Polypropylene, ΕΡ0)、发泡聚苯乙烯(Expandable Polystyrene, EPS)或发泡聚乙烯(Expandable Polyethylene, EPE)等。较佳的,可使用发泡率介于15至55之间的发泡乙烯聚合物(ΕΡ0),或发泡率介于5至40之间的发泡聚乙烯(EPE),或发泡率介于20至40之间的发泡聚苯乙烯(EPS)。使用防水且高密度的发泡材质可使水耕水盘I达到轻质化的效果。须说明的是,前述发泡材质或其它类似材质的选择、其发泡率的多寡的选择等,因实际使用需求而有差异,然而均应属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概念,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另外,亦有将多个水耕水盘以垂直排列的方式,摆设于多层式的水耕层架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图2为图1所示的水耕水盘应用于水耕层架的剖面示意图。每一层水耕层架2所属的水耕水盘I下方设置有至少一组照明装置21,照明装置21例如为LED灯泡、灯条或灯板或其它灯具,以提供生长所需的光线给耕种的植物。通常,照明装置21除会产生光能,亦会产生热能,进而使得架设于其上方或下方的水耕水盘I内的植物表面或培养液(图未绘示)温度上升,不适于植物生长。幸好,发泡材质制作的水耕水盘I相较于硬质塑料或金属材质制作者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可使水耕水盘I内的植物表面或培养液温度维持在适合的范围,不易因照明装置21所产生的热而升高或过度变化。此外,在季节交替例如进入冬季时,发泡材质制作的水耕水盘I亦可发挥材料特性,将植物表面或培养液温度保持在较环境稍高的状态而不致降温过多,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条件。图3为图1所示的水耕水盘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连接件与管体的放大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4所示。如图3所示,连接件13具有相对于容置空间15的第一开口 131,以及相对于水耕水盘I外侧的第二开口 132。如图4所示,管体14与连接件13同样为中空的柱状体,且管体14可分离的连接于连接件13。进而言之,管体14可相对于连接件13设置;亦即,管体14可选择性地设置于连接件13的第一开口 131或第二开口 132。于本实施例中,管体14设置于第一开口 131。承上,管体14与连接件13例如为但不限于螺锁(screwing)、锁合(locking)、铆合(dying)、紧配(fastening)或卡合(lodging)等的方式连接。易言之,仅需两者能以紧密的方式接合,使容置空间15内的培养液不渗漏的连接或组合方式,均应属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概念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考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与管体14以螺锁的方式连接,而连接件13的内侧具有内螺纹133,管体14具有与其对应的外螺纹141,内螺纹133与外螺纹141相互配合而使连接件13与管体14连接。另外,连接件13及/或管体14亦可与其它管线连接,以作为进水管路或排水管路的一节点。于实际应用上,例如当连接件13设置于侧壁12,而管体14设置于第二开132时,管体14通常可作为进水用途的结构,而当连接件13设置于底板11时,管体14通常可作为排水用途的结构,于本实施例中,管体14是连接底板11以排水。当然,前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为举例,使用者亦可依需求将外部水源通过管体14经连接件13自底板11注入水耕水盘I当中,或者将内部水源 通过管体14经连接件13自侧壁12排出水耕水盘I之外。承上,连接件13包括一管部134及两凸缘135,两凸缘135分别连接于对应管部134的两端。其中,两凸缘135可分别设置于第一开131及第二开132的周缘,并与底板11保持于同一水平高度。图5为图1所示的管体连接于连接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5并搭配图3所示,当管体14连接于连接件13的第一开口 131,可通过控制管体14对应于底板11的一高度(差)H,使得水耕水盘I内的培养液至少维持在高度H的水量,如此一来,于置换培养液的过程中,耕种的植物仍可持续与培养液相接触而不中断汲水。具体而言,可于前述连接件13与底板11及侧壁12直接于射出成型加工时,通过模具的设计以形成连接件13相对于底板11具有一定高度H的构型,此实施方式,连接件13的高度(或长度)大于底板11的厚度。举例而言,图6A为图3所示的连接件的另一实施方式;图68为图3所示的连接件的又一实施方式,请参考图6A及图6B所示。于此实施例中,两凸缘135a的其中之一设置于邻近第二开口 132a的周缘处,此接合处邻近底板11外侧,此凸缘135a被发泡材质的底板11所包覆,可提升连接件13a与底板11之间的结合力;两凸缘135a的另一个则设置于远离第一开口 131a的周缘处,此凸缘135a与底板11外侧接合,且第一开口 131a与底板11内侧具有一高度差H (图6A);于此实施例中,前述底板11的外侧、内侧是指相对于水耕水盘I盛接培养液的液面而定义。而反观前述图3所绘示的实施例中,凸缘135与底板11内侧则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另一实施例,如图6B所示,两凸缘135b分别设置于对应第一开口 131b及第二开口 132b的周缘。而图6A及图6B所示的管部134a、134b均高于底板11内侧,亦即,图6A及图6B所示管体14的高度(或长度)皆大于底板11的厚度,故而,图6A及图6B所示的第一开口 131a、131b相对于底板11皆具有一高度H,同样可使水耕水盘I内的培养液能至少维持在高度H的水量。当然,上述的实施方式亦可用于设置于侧壁12,亦即,控制排水口与底板11具有一定高度以保持足够的培养液水量,其详细实施方式因属相同概念的简易变化,于此不加赘述。请参考图4所示,连接件13的外部形状可呈圆形,然亦可呈非圆形的规则形状,例如为但不限于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多边形、长方形、菱形等规则形状,或者亦可呈不规则形状,端视实际使用需求而变更设计。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上、下两端分别具有凸缘135,故如图1所示A-A线剖面观的则呈现类似「工」字形,而连接件13外部非圆形的设计可 防止连接件13于底板11及/或侧壁12内产生相对转动或滑动,使连接件13与底板11及/或侧壁12于双料射出成型加工后组成更稳固的单一构件。承上,当连接件为非圆形时,其外部可呈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此些特殊形状设计较圆形具有突出或非平滑的边角,更可加强连接件与底板及/或侧壁射出成型后的结合力。另外,连接件13的外部具有至少一缺口 136或至少一凹槽,亦可达到增强连接件13与底板11及/或侧壁12之间结合力的功效,实则,制作一缺口 136则等同附带制作一缺口,均使连接件13外部形成更多突出或非平滑的边角等构造,更增强结合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外部的凸缘135便具有多个缺口 136,使连接件13与底板11于双料射出成型加工后形成稳固的一体的单一构件。另外,图7为图1所示的连接件与密封元件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7及图3所示。水耕水盘I可还包括一密封元件16,当实际使用需求为无须置换培养液,而仅须适时添加培养液的情形时,则可使用额外的密封元件16以封闭连接件13,增益防水效果及避免培养液陷入接合处隙缝产生劣化或变质。其中,密封元件16的设置方式与管体14大致相同,相对于连接件13设置,较佳的,密封元件16设置于第二开口 132。然而,连接方式亦可例如为但不限于前述螺锁、锁合、铆合、紧配或卡合的方式连接,或者,管体14、密封元件16与连接件13均为相同、一致的连接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水耕水盘的进排水结构,包括一连接件以及一管体。连接件穿设于水耕水盘,且连接件与水耕水盘为一体的单一构件,此单一构件可以双料射出成型加工方式形成。管体可分离地连接至连接件。其它关于水耕水盘及其进排水结构的特征与前述的水耕水盘相同,故不多加赘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揭露一种由连接件穿设于底板及/或侧壁,所共同组成具有进排水结构的水耕水盘,至少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使用硬质的连接件与相对软质的水耕水盘(如发泡材料),经双料射出成型加工形成稳固的单一构件,克服现有管材穿射水耕水盘产生的漏液问题,更减省额外配置的塑料防水布,相较一般发泡材料水耕水盘,结构简单且成本便宜。[0064](2)水耕水盘内的培养液可直接经由连接件流入或排出,连接件作为整合式的进排水结构及进排水水路的节点,以解决现有需要置换塑料防水布,以更换水耕水盘内的培养液的问题。此外,管体可与其它管线相互连接,以作为进排水结构,同时,可通过管体相对于底板及/或侧壁具有一定高度,使得于置换培养液的过程中,耕种的植物仍可持续的与培养液相接触而不致枯萎。(3)本实用新型的水耕水盘的底板及侧壁更可为防水且高密度的发泡材质,更使水耕水盘同时达到轻质化及保温的效果,更适用于垂直排列的多层式水耕层架,以隔绝照明装置产生的热能,或隔绝环境低温影响,避免水耕水盘内培养液的温度变化过大,给予水耕水盘内的植物更适切的生长环境。(4)更者,连接件的外部形状除一般常见的圆形,亦可呈非圆形、规则形状、不规则形状、或具有缺口或凹槽等设计,此些外型设计皆可使连接件与底板及/或侧壁形成更稳固的单一构件。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 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水耕水盘的进排水结构,包括: 一连接件,穿设该水耕水盘,且该连接件与该水耕水盘为一体的构件;以及 一管体,可分离地连接该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耕水盘为防水的发泡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泡材质为发泡乙烯聚合物或发泡聚苯乙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一管部及两凸缘,所述两凸缘分别连接于该管部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体与该连接件以螺锁、锁合、铆合、紧配或卡合方式连接。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进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的外部形状呈规则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规则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的外部具有至少一缺口或至少一凹槽,以与该水耕水盘嵌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体为进水管或排水管。
10.一种水耕水盘,包括: 一底板; 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连接于该底板的周缘设置,以构成一容置空间; 一连接件,穿设该底板或该侧壁,且该连接件、该底板及该侧壁为一体的构件;以及 一管体,可分离地连接该连接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耕水盘,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及所述多个侧壁为防水的发泡材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耕水盘,其特征在于,该发泡材质为发泡乙烯聚合物或发泡聚苯乙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耕水盘,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一管部及两凸缘,所述两凸缘分别连接于该管部的两端。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耕水盘,其特征在于,该管体与该连接件以螺锁、锁合、铆合、紧配或卡合方式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耕水盘,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的外部形状呈规则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耕水盘,其特征在于,该规则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耕水盘,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的外部具有至少一缺口或至少一凹槽,以与该底板或该侧壁嵌合。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耕水盘,其特征在于,该管体为进水管或排水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水耕水盘及其进排水结构,水耕水盘的进排水结构包括一连接件以及一管体。连接件穿设水耕水盘,且连接件与水耕水盘为一体的构件。管体可分离地连接至连接件。因此,耕水盘内的培养液可直接经由连接件流入或排出,连接件作为整合式的进排水结构及进排水水路的节点,以解决现有需要置换塑料防水布,以更换水耕水盘内的培养液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120622SQ201220655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赖元章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