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4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虾塘养殖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虾养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虾塘的水中会产生污垢和杂质,需要将这些污垢和杂质过滤排走,以免污染水质。另外,在虾塘中还需要控制水位,水位管上开设有排水口,以避免水位过高。现有技术中,排污管和水位管是分开设置的,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结构简单,将水位管和排污管集中在一起,同时具有水位控制功能和排污功能。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套接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污孔,所述内管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内管与排污管连通。优选地,排污孔的直径为0.2-lcm。优选地,所述外管的直径为40-60cm。优选地,所述内管的直径为20-30cm。优选地,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为PVC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套接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污孔,所述内管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内管与排污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结构简单,水中的污垢和杂质通过外管的排污孔进入到外管内,再通过内管的排水口排出,将水位管和排污管集中在一起,冋时具有水位控制功能和排污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包括外管I和内管2,内管2套接在外管I内,外管I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污孔3,内管2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水口 4,内管2与排污管连通。外管I和内管2为PVC管。外管I的直径为40cm,内管2的直径为20cm。排污孔3的直径为0.5cm,防止虾苗进入到外管内被排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结构简单,水中的污垢和杂质通过外管的排污孔进入到外管内,再通过内管的排水口排出,将水位管和排污管集中在一起,冋时具有水位控制功能和排污功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套接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污孔,所述内管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内管与排污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污孔的直径为 0.2_l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直径为 40_6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直径为 20_3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为PVC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套接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污孔,所述内管的中上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内管与排污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塘的水位控制和排污装置,结构简单,水中的污垢和杂质通过外管的排污孔进入到外管内,再通过内管的排水口排出,将水位管和排污管整合在一起,同时具有水位控制功能和排污功能。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040439SQ2012206723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章太卓, 温淑敏, 高红梅, 陈锚, 李志涛, 李成兴, 周瑜, 邓普恩, 刘岩, 姚维 申请人: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湛江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