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4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虾塘养殖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
背景技术
在虾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水循环流动以形成活水。流动的水可以使养殖区域没有死角,水质指标一致,尤其是溶解氧,不会局部过低导致缺氧。另外,水流按照一定的方向转动可以把沉积在底部的污物转动到中间去,然后利用中间排污装置排除水体外,减轻水体的负荷,增加养殖生物的负载量。传统的做法是用水车式的增氧机或者水泵抽水,形成一定的水流。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可以保持水循环流动以形成活水。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包括气管、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之间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的首位两头被打通使得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的两端连通,所述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所述气管内设置有与压缩气源连接的气石,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设置有多个气管,所述气管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气管在所述第二池体的开口朝向与其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反。优选地,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池体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池体的中部。优选地,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池体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池体的中部。优选地,所述气管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池体上,使得所述气管的开口向水底倾斜。优选地,所述气管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池体上,使得所述气管的开口向水底倾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包括气管、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之间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的首位两头被打通使得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的两端连通,所述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所述气管内设置有与压缩气源连接的气石,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设置有多个气管,所述气管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气管在所述第二池体的开口朝向与其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由于气管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同,气管在所述第二池体的开口朝向与其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反,通过气石冒泡的冲力将水带起流动,水流在第一池体以一个方向流动,水流在第二池体以相反的方向流动,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的两端连通,可以保持水循环流动以形成活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请参见图1,该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包括气管4、第一池体I和第二池体2,第一池体I和第二池体2之间设置有隔墙3,隔墙3的首位两头被打通形成通道5使得第一池体I和第二池体2的两端连通,气管4的管壁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气管4内设置有与压缩气源连接的气石,第一池体I和第二池体2设置有多个气管4,气管4在第一池体I的开口朝向相同,气管4在第二池体2的开口朝向与其在第一池体I的开口朝向相反。气管4设置在第一池体I的侧壁上。气管4倾斜设置在第一池体I上,使得气管4的开口向水底倾斜。气管4设置在第二池体2的侧壁上。气管4倾斜设置在第二池体2上,使得气管4的开口向水底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由于气管4在第一池体I的开口朝向相同,气管4在第二池体2的开口朝向与其在第一池体I的开口朝向相反,通过气石冒泡的冲力将水带起流动,水流在第一池体I以一个方向流动,水流在第二池体2以相反的方向流动,第一池体I和第二池体2的两端连通,可以保持水循环流动以形成活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之间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的首位两头被打通使得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的两端连通,所述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所述气管内设置有与压缩气源连接的气石,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设置有多个气管,所述气管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气管在所述第二池体的开口朝向与其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池体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池体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池体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池体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池体上,使得所述气管的开口向水底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池体上,使得所述气管的开口向水底倾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包括气管、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之间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的首位两头被打通使得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的两端连通,所述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所述气管内设置有与压缩气源连接的气石,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设置有多个气管,所述气管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气管在所述第二池体的开口朝向与其在所述第一池体的开口朝向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池的水流循环结构,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可以保持水循环流动以形成活水。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040440SQ20122067244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蔡胜, 肖光力, 章太卓, 温淑敏, 张国辉, 高红梅, 陈锚, 周士从 申请人: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 湛江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