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食用菌接种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食用菌培养的设备,尤其涉及用于食用菌培养的接种箱。
背景技术:
接种箱又叫无菌箱,是食品菌生产必备的一种重要设备。无论是母种、原种、栽培种接种,还是栽培袋接种(栽培量大,用接种室接种),植物苗木组培都在接种箱内接种。所以对接种箱的密闭性要求很高。目前广泛使用的接种箱都是木质结构,分为单人、双人接种箱两种,形状也分为半房式和全房式。为了方便装入、取出,在箱体上部左右开门或中间开门。因为门是活动的,经常开动,很难保证其密闭性,加上使用时间一长,木质易变形、裂缝,无菌箱形成了有菌箱。使用前必须经常检查、药物清洗。我国每年食用菌制种栽培数十亿袋(瓶)。杂菌感染而坏掉的菌袋(瓶)3亿袋以上,其中接种感染30%以上。除设施化,现代化栽培,用超净台等先进的净化设备接种外80%以上的科研单位、企业、专业户都在用接种箱接种。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接种箱密闭性差、杀菌不彻底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接种箱,该接种箱密闭性好、杀菌彻底,且不易变形、裂缝,使用寿命长,造价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食用菌接种箱,包括箱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包括前框架和上框架,前框架与上框架之间设有从上框架向前框架倾斜的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两端设有活动门,两块活动门之间的间隙处设有玻璃或透明胶纸,所述前框架安装有两块木板,每块木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一 个操作孔,所述箱体框架被包覆于圆柱体薄膜中,包覆在活动门处的薄膜设有矩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活动门的四周,包覆在操作孔处的薄膜设有圆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操作孔的四周。包覆在上框架处的薄膜上设有透气散热窗,透气散热窗上盖有纱布。所述操作孔直径为13 15cm,操作孔之间的间距为30 35mm。所述活动门的顶部上粘接有农用地膜。所述箱体框架是用钢筋焊接成的框架。所述活动门是用扁铁制成的矩形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不再采用木质的箱体而是用钢筋焊接而成的框架,用钢筋焊接而成的框架不容易变形,也不会开裂,使用寿命长,由于钢筋框架不会变形、开裂,形成的密闭空间就不容易损坏,增加了接种箱的密闭性。本实用新型箱体框架被包覆于圆柱体薄膜中,包覆在活动门处的薄膜设有矩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活动门的四周,包覆在操作孔处的薄膜设有圆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操作孔的四周。依靠圆柱体的薄膜保证整个箱体的密闭性,灭菌时用吸饱水的棉球在门的左、右、下擦过,再将贴在门上的地膜放下拉平,由于水在薄、厚薄膜之间产生吸附力,而起到了对门的密闭作用,同样操作孔处也能起到很好的密闭作用,即使在室外接种,也不易被风吹开。设置的透气散热窗,透气散热窗上盖有纱布,能起到很好的透气散热的作用,纱布能防止灰尘、细菌进入接种箱。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动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箱体框架,2、前框架,3、上框架,4、连接框架,5、活动门,6、玻璃或透明胶纸,7、木板,8、操作孔,9、透气散热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食用菌接种箱,包括箱体框架I,所述箱体框架I包括前框架2和上框架3,前框架2与上框架3之间设有从上框架3向前框架2倾斜的连接框架4,所述连接框架4两端设有活动门5,两块活动门5之间的间隙处设有玻璃或透明胶纸6,所述前框架2安装有两块木板7,每块木板7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操作孔8,所述箱体框架I被包覆于圆柱体薄膜中,包覆在活动门5处的薄膜设有矩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活动门5的四周,包覆在操作孔8处的薄膜设有圆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操作孔的四周。包覆在上框架3处的薄膜上设有透气散热窗9,透气散热窗9上盖有纱布。所述操作孔8直径为13 15cm,操作孔8之间的间距为30 35mm。所述活动 门5的顶部上粘接有农用地膜。所述箱体框架I是用钢筋焊接成的框架。所述活动门5是用扁铁制成的矩形门。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不再采用木质的箱体而是用钢筋焊接而成的框架,用钢筋焊接而成的框架不容易变形,也不会开裂,使用寿命长,由于钢筋框架不会变形、开裂,形成的密闭空间就不容易损坏,增加了接种箱的密闭性。本实用新型箱体框架被包覆于圆柱体薄膜中,包覆在活动门处的薄膜设有矩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活动门的四周,包覆在操作孔处的薄膜设有圆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操作孔的四周。依靠圆柱体的薄膜保证整个箱体的密闭性,灭菌时用吸饱水的棉球在门的左、右、下擦过,再将贴在门上的地膜放下拉平,由于水在薄、厚薄膜之间产生吸附力,而起到了对门的密闭作用,同样操作孔处也能起到很好的密闭作用,即使在室外接种,也不易被风吹开。设置的透气散热窗,透气散热窗上盖有纱布,能起到很好的透气散热的作用,纱布能防止灰尘、细菌进入接种箱。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如下:木条、塑钢、8号钢筋都可以用来制作接种箱的框架材料。下面就以8号钢筋制作框架材料,制作容积0.52立方米,半房式结构的接种箱为例作详细说明。材料后高6根,前高6根,长5根,宽2根,折成130度角2根,扁铁长、宽各6根,木板20X35厘米2块,玻璃或透明纸I张组成。接种箱结构见图1,用电焊焊接而成,后用砂轮、铁砂纸将边角、钢筋、扁铁打磨光滑,以避免划破菌袋和薄膜,刷上防绣漆。在两块木板正中各锯一个直径13 —15厘米的圆孔,并将木板固定在两边距离相等,两孔间距离33厘米的前钢筋上。后将整个框架放入幅宽1.3—1.5米,长3.3米,厚0.06厘米的圆柱体薄膜中,并整理好放在大于箱底面积的木板上,两端将过长的薄膜热合或叠整齐压上重物。把在由扁铁焊成的两个长方形小门上的薄膜剪成一个长、宽小于10厘米的长方形,并按箭头所指向四角方向剪开(离扁铁I一1.5厘米),再按虚箭头所指方向在四方各用薄膜包住扁铁反拉,用胶袋纸贴牢固定在薄膜上。在B处即小门上面用胶袋纸粘一块长、宽大于6— 8厘米的农用地膜(小门),见图2。用同样的方法在两块木板的中央将薄膜剪一8厘米直径的圆孔,将薄膜、袖套用包装箱上的包装带压住,用钉子或图钉均匀的钉在木板圆孔上。在两门之间放一块玻璃或透明纸用胶带纸贴牢,便于观看箱内。在箱顶两头10厘米处或中间开一个15 X 17厘米的长方形口,并用大于1/5的口罩纱步五层盖上,用医用胶布贴牢,作为散热和空气交换窗,接种箱制作完成,见图3。使用前,在箱底放一张长、宽大于箱底面积6厘米的厚薄膜,便于清洁处理。灭菌时用吸饱水的棉球在门的左、右、下擦过,再将贴在门上的地膜放下拉平,由于水在薄、厚薄膜之间产生吸附力,而起到了对门的密闭作用,即使在室外接种,也不易避风吹开,箱顶的过滤空气散热窗灭菌时必须盖严,接种时去掉覆盖物。接种量少、气温低、不使用盖严。必须保持纱布洁净、干燥,随时换洗,防止霉菌滋生或吸附在上面。因为整个箱体都是薄膜,力口上门用水粘贴,密闭性好,便于清洗,制作所用材料易购,每台造价不足一百元可使用2— 3年,换一下薄膜,重新粘贴又是一个新箱。用木板做成的接种箱简称“旧”,本实用新型简称“新”,在两箱内两边中间各共放入9个培养皿,分别用工业甲醅,福建蒲田产“菇保”气雾消毒剂消毒,四个重复。培养皿24度衡温培养3天,清点培养皿中菌落数量。培养皿直径15厘米,培养基为常规配方制成,装量高1.5厘米。新旧箱在大小式样一致。灭菌时间40分钟。甲醛消毒对比
权利要求1.食用菌接种箱,包括箱体框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I)包括前框架(2)和上框架(3 ),前框架(2 )与上框架(3 )之间设有从上框架(3 )向前框架(2 )倾斜的连接框架(4),所述连接框架(4)两端设有活动门(5),两块活动门(5)之间的间隙处设有玻璃或透明胶纸(6 ),所述前框架(2 )安装有两块木板(7 ),每块木板(7 )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操作孔(8),所述箱体框架(I)被包覆于圆柱体薄膜中,包覆在活动门(5)处的薄膜设有矩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 贴在活动门的四周,包覆在操作孔(8)处的薄膜设有圆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操作孔(8)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接种箱,其特征在于:包覆在上框架(3)处的薄膜上设有透气散热窗(9),透气散热窗(9)上盖有纱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菌接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8)直径为13 15cm,操作孔(8)之间的间距为30 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接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5)的顶部上粘接有农用地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食用菌接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5)是用扁铁制成的矩形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接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I)是用钢筋焊接成的框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接种箱,包括箱体框架,所述箱体框架包括前框架和上框架,前框架与上框架之间设有从上框架向前框架倾斜的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两端设有活动门,两块活动门之间的间隙处设有玻璃或透明胶纸,所述前框架安装有两块木板,每块木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操作孔,所述箱体框架被包覆于圆柱体薄膜中,包覆在活动门处的薄膜设有矩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活动门的四周,包覆在操作孔处的薄膜设有圆形开孔,开孔四周的薄膜反贴在操作孔的四周。本实用新型密闭性好,使用寿命长,造价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G1/04GK203072417SQ2012206834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张德品 申请人:张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