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4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礁,尤其涉及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在海洋中投放人工鱼礁,可改善海域的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工鱼礁有隐蔽场的作用,海洋中小型动物将人工鱼礁作为隐蔽的场所,有利于成活率的提高;岛礁性鱼类将人工鱼礁作为休息场所,对环境变化起到回避的作用;人工鱼礁及其周围海域繁生了多种海洋生物,可以作为鱼类的索饵场;人工鱼礁还能为一些鱼类提供产卵、孵化、育苗育肥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工鱼礁有诸多好处,现在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制造、推广和投放人工鱼礁,常见的人工鱼礁包括混凝土人工鱼礁、废旧船改造型人工鱼礁、钢结构人工鱼礁等,因为海底面积广阔,为了构建海洋渔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鱼礁,因此鱼礁的成本高低、制造是否方便以及回收手否方便都是需要考虑到,目前的混凝土人工鱼礁成本高,混凝土表面藻类植物很难附着。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599081A,授权公告日2012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一种人工鱼礁,包括人工鱼礁本体,人工鱼礁本体呈倒“Y”形状,呈倒“Y”形状的人工鱼礁本体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一体的上部单元、左下部单元及右下部单元所形成,上部单元呈垂直向下的“箭头”形状,其由上左斜柱、上中柱及上右斜柱所形成,左下部单元呈向上且偏右倾斜的“箭头”形状,其由左下左斜柱、左下中柱及左下右斜柱所形成,右下部单元呈向上且偏左倾斜的“箭头”形状,其由右下左斜柱、右下中柱及右下右斜柱所形成。通过组合堆叠构建鱼类产卵与栖息的场所,在多个组合的情况下还能大大提高人工鱼礁的稳定性与水动力性,该种人工鱼礁可用于水深6-10米浅水区域的为浅水型的岩礁性鱼类、贝类及藻类增殖。其不足之处是该种人工鱼礁制造成本高,由混凝土制成投入海里后直接沉到海底,藻类植物很难附着并在混凝土表面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鱼礁制造成本高,藻类植物难以附着在人工鱼礁表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造组装简单,成本低,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便于藻类植物附着的沉浮式人工鱼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包括一个竖直放置的圆形基板和若干个无底的塑料饮料瓶,所述的圆形基板的两侧面上设有贯穿圆形基板的螺纹孔,所述的塑料饮料瓶的头部分别从圆形基板的两侧拧入螺纹孔内与圆形基板构成螺纹连接,所述的塑料饮料瓶的侧面设有通水孔,所述的塑料饮料瓶的底端侧面沿轴向分割成若干挡条,所述的挡条向外弯曲形成裙边,所述的圆形基板的上端设有浮球,所述的基板的下端设有沉重体。该种结构的人工鱼礁主要是利用废弃的塑料饮料瓶,通过瓶口处自带的螺纹与圆形基板上的螺纹孔连接,日常生活中,塑料饮料瓶的量很大,废弃的塑料饮料瓶(包括可乐瓶、矿泉水瓶等)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被分解,通常都是通过焚烧、掩埋处理,现在废物利用组合成人工鱼礁后,这种人工鱼礁成本很低同时使用寿命长,很大程度的解决了塑料饮料瓶的回收和处理难题,一举多得,该种鱼礁投入海里后,在沉重体的作用下下沉到海底,沉重体与海底面接触,而塑料饮料瓶和基板在浮球的浮力作用下悬浮在海水中,不会与海底面接触,各种泥沙不容易进入塑料饮料瓶中,各种中小型鱼类通过塑料饮料瓶的底部缺口处进入塑料饮料瓶内,作为休息和避难等,塑料饮料瓶底端由当便弯折形成的裙边能阻挡海水中漂移的藻类碎片,藻类碎片上附有藻类孢子,藻类孢子就会在塑料饮料瓶底端的裙边上生长处藻类,为鱼类提供更好的栖息和觅食的环境,聚鱼效果更加好。[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沉重体包括一个密封的沉重瓶,所述的沉重瓶内设有碎石子,所述的沉重瓶的上端通过绳子悬挂在基板的下端。沉重体是由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制成,一个沉重瓶中装入碎石子通过绳子系在基板的下端,制造简单,成本低,沉重瓶可以采用塑料饮料瓶。[0008]作为优选,浮球包括一个密封的浮力瓶,所述的浮力瓶内充有氢气,所述的浮力瓶的下端通过绳子与基板的上端连接。浮球是通过一个浮力瓶内灌入氢气制成,浮力瓶可以采用塑料饮料瓶,取材、制造都十分简单,成本低。[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基板的表面设有植绒层。植绒层是用绒毛通过静电植绒处理粘贴在圆形基板上形成的,各种藻类孢子掉落在植绒层上后会被植绒层吸附并生长,植绒层非常有利于藻类植物的附着。[0010]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组装简单,成本低,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便于藻类植物附着的有益效果。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藻类孢子播种器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中:圆形基板I塑料饮料瓶2裙边3螺纹孔4浮球5沉重体6通水孔7连接环8藻类孢子播种器9培育瓶10铁片11孢子储放腔12塑料网格挡板1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6]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包括一个竖直放置的圆形基板I和若干个无底的塑料饮料瓶2 ,圆形基板I的两侧面上设有贯穿圆形基板I的螺纹孔4,塑料饮料瓶2的头部分别从圆形基板I的两侧拧入螺纹孔内与圆形基板构成螺纹连接,塑料饮料瓶的侧面设有通水孔7,通水孔的孔径大小不同,一方面便于海水流通,另一方面也可以供小鱼的进出,其中五个塑料饮料瓶分布在基板的左侧,四个可乐瓶分布在基板的右侧,基板的上下两端都设有连接环8,基板上端的连接环上系有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连接有浮球5,浮球5包括一个密封的浮力瓶,浮力瓶内充有氢气,基板下端的连接环上也系有绳子,绳子的下端悬挂有沉重体6,沉重体6包括一个密封的沉重瓶,沉重瓶内设有碎石子或铁屑,本实施例中的沉重瓶内装有碎石子,本实施例中的浮力瓶和沉重瓶都是采用密封的塑料饮料瓶;塑料饮料瓶2的底端侧面沿轴向分割成若干挡条,挡条向外弯曲形成裙边3,塑料饮料瓶底端由当便弯折形成的裙边能阻挡海水中漂移的藻类枝条,藻类枝条上附有藻类孢子,藻类孢子就会在塑料饮料瓶底端的裙边上生长出藻类,为鱼类提供更好的栖息和觅食的环境,聚鱼效果更加好;圆形基板的表面设有植绒层,植绒层是用绒毛通过静电植绒处理粘贴在圆形基板上形成的,各种藻类孢子掉落在植绒层上后会被植绒层吸附并生长,植绒层非常有利于藻类植物的附着。如图3所示,基板I的左右两端设有连接环8,连接环上系有绳子,绳子的下端悬挂有藻类孢子播种器9,如图5所示,藻类孢子播种器9包括一个底部开口的培育瓶10,培育瓶10内从头部到底部之间横向分布有若干层铁片11,铁片11把培育瓶内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密封的孢子储放腔12,孢子储放腔内设有藻类孢子,藻类孢子和木屑混合后放培育瓶内,然后盖上铁片,铁片周围与培育瓶的内壁之间通过玻璃胶密封,然后再装入木屑和孢子,再盖上铁片并用玻璃胶密封,培育瓶10底部的开口处设有塑料网格挡板13,这样就制造出了一个简易的藻类孢子播种器,铁片可采用Ni3CrRe铸铁,其厚度采用0.35mm,铁片也可以采用CuCr球墨铸铁时,厚度采用0.70_,本实施例中铁片采用HT200灰铁,厚度采用
0.45mm,海水一年的时间对HT200灰铁的腐蚀深度为0.45mm,因此每隔一年的时间海水会腐蚀掉一层铁片,这样孢子储放腔内的藻类孢子会和木屑一起飘落到鱼礁附近,然后生长成藻类植物供鱼类栖息和觅食,几年之后人工鱼礁的周围都会布满藻类,从而改善海底生态环境。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组装简单,成本低,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便于藻类植物附着的有益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每隔一定的时间周期能对鱼礁附近海域自动播种,改善周边环境,从而提高 聚鱼量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竖直放置的圆形基板(I)和若干个无底的塑料饮料瓶(2),所述的圆形基板(I)的两侧面上设有贯穿圆形基板(I)的螺纹孔(4),所述的塑料饮料瓶(2)的头部分别从圆形基板(I)的两侧拧入螺纹孔内与圆形基板构成螺纹连接,所述的塑料饮料瓶的侧面设有通水孔(7),所述的塑料饮料瓶(2)的底端侧面沿轴向分割成若干挡条,所述的挡条向外弯曲形成裙边(3),所述的圆形基板(I)的上端设有浮球(5),所述的基板(I)的下端设有沉重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所述的沉重体(6)包括一个密封的沉重瓶,所述的沉重瓶内设有碎石子,所述的沉重瓶的上端通过绳子悬挂在圆形基板(I)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浮球(5)包括一个密封的浮力瓶,所述的浮力瓶内充有氢气,所述的浮力瓶的下端通过绳子与圆形基板(I)的上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所述的圆形基板(I)的表面设有植绒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浮式人工鱼礁,包括一个竖直放置的圆形基板和若干个无底的塑料饮料瓶,圆形基板的两侧面上设有贯穿圆形基板的螺纹孔,塑料饮料瓶的头部分别从圆形基板的两侧拧入螺纹孔内与圆形基板构成螺纹连接,塑料饮料瓶的侧面设有通水孔,塑料饮料瓶的底端侧面沿轴向分割成若干挡条,挡条向外弯曲形成裙边,所述的圆形基板的上端设有浮球,基板的下端设有沉重体。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组装简单,成本低,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便于藻类植物附着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3072650SQ20122068652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张俊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