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7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绿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园、新农村等成片建筑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属于园林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集中,人居环境正日益下降,如:热岛效应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尘埃增大、噪声加大等,城市绿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城市中可供绿化的用地紧之又紧,传统的地面平面绿化方式很难达到城市绿化量的要求,因此,开发和利用各类建筑物屋顶以及墙面的有效空间进行绿化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屋顶绿化及垂直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人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市场上常见的各类生态种植槽、生态砌块等,是人们对垂直绿化的一种尝试,但是这种通过在建筑物外增加附属结构来达到绿化墙面效果的做法,不但成本高、养护困难,而且绿化面积也有限,无法形成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实用新型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该整体绿化系统结构简单、养护成本低,可绿化面积大,并可实现生态自给水功能。本整体绿化系统特别适用于工业园、新农村等成片建筑。[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0005]一种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包括种植单元、天然水收集单元以及水肥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单元分别位于建筑物顶层和/或各层阳台,所述天然水收集单元包括位于顶层的雨水收集槽以及位于建筑物地底的地下水收集槽,所述水肥供给单元包括集水槽、水泵和给水管道,给水管道包括主管和若干根支管,主管连通集水槽和支管,各支管铺设于种植单元内,支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滴灌孔,雨水收集槽与集水槽之间通过具有阀门的连接管连通,地下水收集槽和雨水收集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且该连接管的管路上设置有一水泵。[0006]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单元包括建筑物表层、防水层、阻根层及土壤层,所述支管铺设于土壤层内。[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主管上还设置有施肥罐。[0008]进一步地,所述位于阳台的种植单元中,阳台的建筑物表层为下陷的框状结构,该框状结构包括底面及前、后、左、右侧面,在其前侧面及左、右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供植物根茎穿出的种植孔,所述防水层、阻根层及土壤层依次铺设于底面上,在土壤层上方铺设防腐板。[0009]进一步地,所述位于建筑物顶层的给水管道中,其支管上还设置有喷灌头。[0010]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层的厚度为20-30CM。[0011]进一步地,所述地下水收集槽位于地下2-4M处,槽长5-6M,宽4-5M,并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连接。[0012]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通过在建筑物表面,包括顶面和各阳台上设置种植单元及配套设置天然水收集系统及水肥供给系统,解决了在不额外增加附属种植结构而在建筑物表面种植植物的技术问题,同时又不减少建筑物本身建筑面积的使用。其中,建筑物的屋顶可种植草坪或者根据时令各种蔬菜、瓜果;草坪上可种植各类观赏植物,如月季、桅子花、海棠、三角梅等。阳台的种植单元可根据季节种植迎春花、凌霄等藤本植物,该些藤本植物的根茎通过种植孔伸出到建筑物表层,起到绿化建筑物表面的作用。各层的集水槽也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双功能池,即靠近建筑物里侧的为阴池,用于养鱼和灌溉;靠近建筑物外侧的为池,用于种植莲藕,夏天可观赏荷花。本实用新型用于我国南方等雨水充足的城市,完全可以实现水肥的自供给循环;应用于北方等雨水较少的地区,通过有效的天然水收集,也可实现大部分的水分供给,将建筑物的养护成本降到最低。[0013]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在部件是建筑物有效使用面积的基础上,提供了大量绿化空间,同时结构简单、养护成本低,为城镇的绿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案。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肥供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阳台种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5为本图4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图1-5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将参考现有技术。[0020]本实施例中选取一栋4层的小型别墅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包括种植单元、天然水收集单元以及水肥供给单元,种植单元分别位于建筑物顶层的和各层阳台,为方便描述,此处分别将位于建筑物顶层和各层阳台的种植单元标记为第一种植单元IA和第二种植单元1B,所述天然水收集单元包括位于顶层的雨水收集槽21以及位于建筑物地底的地下水收集槽22,所述水肥供给单元包括集水槽31、水泵32和给水管道33,给水管道33包括主管33a和若干根支管33b,主管33a连通集水槽31和支管33b,各支管33b铺设于种植单元内,支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滴灌孔,雨水收集槽21与各集水槽31之间通过具有阀门的连接管连通,地下水收集槽22和雨水收集槽21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且在该连接管的管路上设置有一水泵32。所述种植单元I依次包括建筑物表层11、防水层12、阻根层13及土壤层14,所述支管33b铺设于土壤层14内。[0021]如图4、5所示,所述位于阳台的种植单元即第二种植单元IB中,阳台的建筑物表层11为下陷的框状结构,该框状结构包括底面及前、后、左、右侧面,在其前侧面及左、右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供植物根茎穿出的种植孔15,所述防水层12、阻根层13及土壤层14依次铺设于底面上,在土壤层上方铺设防腐板16。[0022]如图3所示,所述位于建筑物顶层的给水管道中,其支管上还设置有喷灌头33c。作为优选,在所述主管33a上还设置有施肥罐4。在需要对植物进行施肥或者杀虫时,将需要施加的物质投入施肥罐4中,施肥罐4中的物质随水流从主管33a流入各支管33b,最终经由滴灌孔达到植物根部或者经由喷罐头到达制作茎叶部。[0023]所述土壤层14的厚度为25CM。所述地下水收集槽22位于地下3M处,槽长5M,宽6M,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连接。[0024]应该指出,上文所列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包括种植单元、天然水收集单元以及水肥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单元分别位于建筑物顶层和/或各层阳台,所述天然水收集单元包括位于顶层的雨水收集槽以及位于建筑物地底的地下水收集槽,所述水肥供给单元包括集水槽、水泵和给水管道,给水管道包括主管和若干根支管,主管连通集水槽和支管,各支管铺设于种植单元内,支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滴灌孔,雨水收集槽与集水槽之间通过具有阀门的连接管连通,地下水收集槽和雨水收集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且该连接管的管路上设置有一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单元包括建筑物表层、防水层、阻根层及土壤层,所述支管铺设于土壤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管上还设置有施肥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阳台的种植单元中,阳台的建筑物表层为下陷的框状结构,该框状结构包括底面及前、后、左、右侧面,在其前侧面及左、右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供植物根茎穿出的种植孔,所述防水层、阻根层及土壤层依次铺设于底面上,在土壤层上方铺设防腐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建筑物顶层的给水管道中,其支管上还设置有喷灌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的厚度为20-3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收集槽位于地下2-4M处,槽长5-6M,宽4-5M,并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包括种植单元、天然水收集单元以及水肥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单元分别位于建筑物顶层和/或各层阳台,所述天然水收集单元包括位于顶层的雨水收集槽以及位于建筑物地底的地下水收集槽,所述水肥供给单元包括集水槽、水泵和给水管道,给水管道包括主管和若干根支管,主管连通集水槽和支管,各支管铺设于种植单元内,支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滴灌孔,雨水收集槽与集水槽之间通过具有阀门的连接管连通,地下水收集槽和雨水收集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且该连接管的管路上设置有一水泵。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了大量绿化空间,同时结构简单、养护成本低,为城镇的绿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案。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958300SQ20122072904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盛秀其 申请人:盛秀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