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翻越的种鸭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2阅读:10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翻越的种鸭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禽养殖设施,特别涉及一种鸭舍。
背景技术
种鸭集中养殖时,需对其进行分组,以达到公鸭和母鸭的合理配置。因此,其种鸭圈通常有多个,常见的鸭圈结构为并列排布,这种结构便于种鸭的喂养及收集中鸭蛋。由于种鸭圈围墙一般在I米以下,收集种鸭蛋时,通常不需要从鸭圈门口绕出后再进入另一个种鸭圈,可直接从鸭圈围墙翻越,现有的围墙没有设计用于翻越时脚着力的结构,翻越起来很容易摔跤,导致种鸭蛋受损。针对上述不足,需对现有的种鸭圈进行改进,使其便于收集种鸭蛋时翻越,以减少种鸭蛋损坏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翻越的种鸭圈,该种鸭圈的围墙上设有脚着力点,有效解决现有种鸭圈翻越时容易摔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翻越的种鸭圈,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鸭圈单元,所述鸭圈单元之间由挡墙隔开,所述挡墙上设置有脚着力点。进一步,所述脚着力点设置于挡墙的中部或下部。进一步,所述脚着力点为贯穿挡墙的脚踏孔。进一步,所述脚着力点为凸出挡墙的脚踏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翻越的种鸭圈,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鸭圈单元,所述鸭圈单元之间由挡墙隔开,所述挡墙上设置有脚着力点,由于有脚着力点,既方便了种鸭蛋收集者安全地翻越挡墙,也大大降低了种鸭蛋损坏的几率。脚着力点设置于挡墙中下部,翻越者踩在着力点上后,挡墙相对于翻越者的高度降低,更加便于翻越,采用脚踏孔或脚踏块,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便于翻越的种鸭圈,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鸭圈单元1,所述鸭圈单元I之间由挡墙2隔开,所述挡墙2上设置有脚着力点3,种鸭蛋收集者可利用脚着力点翻越挡墙,提高了其翻越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种鸭蛋损坏的 几率。[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着力点3设置于挡墙2的中部或下部,翻越者踩在着力点上后,挡墙相对于翻越者的高度降低,更加便于翻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着力点3为贯穿挡墙的脚踏孔,该结构既便于实施,也不会占用种鸭休息区的空间,为较佳实施例。当然,所述脚着力点3为凸出挡墙的脚踏块,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最后说明的是,以上 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翻越的种鸭圈,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鸭圈单元(1),所述鸭圈单元(I)之间由挡墙(2)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2)上设置有脚着力点(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翻越的种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着力点(3)设置于挡墙(2)的中部或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翻越的种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着力点(3)为贯穿挡墙的脚踏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翻越 的种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着力点(3)为凸出挡墙的脚踏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翻越的种鸭圈,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鸭圈单元,所述鸭圈单元之间由挡墙隔开,所述挡墙上设置有脚着力点,由于有脚着力点,既方便了种鸭蛋收集者安全地翻越挡墙,也大大降低了种鸭蛋损坏的几率。脚着力点设置于挡墙中下部,翻越者踩在着力点上后,挡墙相对于翻越者的高度降低,更加便于翻越,采用脚踏孔或脚踏块,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文档编号A01K31/00GK203072625SQ2012207404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道荣, 朱小朋 申请人:梁平县大舜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